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2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特色校园文化为载体实现文化育人新途径——基于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文化节”实践研究
1
作者 李蓓蓓 张世昌 《科教文汇》 2019年第18期4-5,共2页
高校作为文化育人的主阵地,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新时期高校必须担负起培育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时代重任。本课题从特色校园文化的背景意义、功能及现状探究,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文化节”为例,探求新时代如何... 高校作为文化育人的主阵地,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新时期高校必须担负起培育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时代重任。本课题从特色校园文化的背景意义、功能及现状探究,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文化节”为例,探求新时代如何以特色校园文化为载体,优化文化育人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食品文化节 文化育人 新途径
下载PDF
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和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路平 《科学咨询》 2023年第20期54-56,共3页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来逐渐体现出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建党百年来,中华民族先进人士、爱国青年、社会贤达到后来的广大民众,一代一代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青年大学...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来逐渐体现出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建党百年来,中华民族先进人士、爱国青年、社会贤达到后来的广大民众,一代一代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青年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把优秀的红色基因注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当代广大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民族荣誉感,用所学知识奉献社会,提升实践才干,把青春的力量奉献到祖国的发展中,才是当代青年人应该不懈追求并受用终身的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精神 党史 思政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构建食品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
3
作者 安艳霞 李琳琳 +1 位作者 李梦琴 张剑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141-144,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目前农业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培养出的大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围绕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目前农业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培养出的大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围绕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以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目标,为建设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科学 实践教学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共培同育食品专业人才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安艳霞 赵阳 +1 位作者 林顺顺 张剑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8期104-108,共5页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食品类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亟需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是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受到工科类院校的广泛认同。在“新工科”背景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食品类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亟需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是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受到工科类院校的广泛认同。在“新工科”背景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模式进行实践与探索,对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展开分析,对产教融合模式的路径进行探索,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为食品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类专业 产教融合 育人模式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庞凌云 詹丽娟 吴文江 《农产品加工(下)》 2018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根据河南省食品工业现状,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从5个方面探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应用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依托食品工程虚拟教研室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6
作者 安艳霞 赵阳 +1 位作者 李梦琴 张剑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9期96-98,101,共4页
为推动食品企业与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构建了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系列课程虚拟教研室。充分利用高校教学教研改革成果及企业实际生产经验,以“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慕课(MOOCs)建设和教材... 为推动食品企业与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构建了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系列课程虚拟教研室。充分利用高校教学教研改革成果及企业实际生产经验,以“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慕课(MOOCs)建设和教材建设为载体,企业和高校资源共享、共同教研,探索虚拟教研室的教学活动及交流互访机制,旨在立德树人,提高教书育人能力,以进一步提升食品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新工科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食品工程 人才培养 改革与创新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体系创新探索——基于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蓓蓓 《大学教育》 2018年第9期248-250,共3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面对新时期和新任务,要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和层次,就要把握志愿服务的"四个转变",构建"12345"体系,即:由阶段化向常态化转变...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面对新时期和新任务,要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和层次,就要把握志愿服务的"四个转变",构建"12345"体系,即:由阶段化向常态化转变、由从无序化到制度化转变、由大众化到品牌化转变、由传统性向"志愿+"转变,构建"一条底线、两个目标、三个理念、四种精神、五个过程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志愿服务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农业院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8
作者 张蓓 宋淼 +3 位作者 谢新华 沈玥 黄现青 徐丽娜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0期96-97,100,共3页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为例,从创新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以...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为例,从创新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以期为农业院校食品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食品专业 大学生 创新能力 教育理念 优化课程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双层次螺旋协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安艳霞 李会品 +2 位作者 林顺顺 张剑 李梦琴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为了满足市场对食品专业人才的要求,尝试构建双层次螺旋协同方式培养食品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借助政府与企业构建成外层次协同、企业及高校构建成内层次协同,其中政府起引导与监督作用,企业占主导作用,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和市场... 为了满足市场对食品专业人才的要求,尝试构建双层次螺旋协同方式培养食品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借助政府与企业构建成外层次协同、企业及高校构建成内层次协同,其中政府起引导与监督作用,企业占主导作用,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和市场的需求方面起融合作用,内外双层次螺旋协同,以培育出符合食品行业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协同 应用人才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麦专用粉品质特性快速检测研究
10
作者 范会平 杜朝炜 +4 位作者 李真 杨勇 任广跃 张德榜 艾志录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0,共10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波长筛选方法,构建小麦专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和最大拉伸阻力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预测模型和总体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波长筛选方法,构建小麦专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和最大拉伸阻力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预测模型和总体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去线性趋势(Detrend,DT)是破损淀粉含量和吸水率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Savitzky-Gloay(SG)卷积平滑是降落数值和拉伸面积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ble Transformation,SNV)是延伸度和最大拉伸阻力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可有效提高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吸水率、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9641、0.7140、0.9755、0.9434和0.8283;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可有效提高稳定时间和延伸度预测模型的效果,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7135和0.9530。总体预测模型对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的预测效果均有所提升,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分别从1.86、4.27和2.51提升到2.43、5.26和3.11。综上可知,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小麦专用粉品质特性的无损快速检测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专用粉 近红外光谱 品质特性 偏最小二乘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农业院校大学生食品营养学公选课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宁 宋莲军 +2 位作者 黄现青 高晓平 沈玥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4期19-20,共2页
基于国家及社会对食品与营养学关注度的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食品营养学公选课的改革也迫在眉睫。从食品营养学公选课开设的作用及意义、食品营养学公选课开设现状及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了符合目前食品营养学公选课的教学改革新举措,... 基于国家及社会对食品与营养学关注度的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食品营养学公选课的改革也迫在眉睫。从食品营养学公选课开设的作用及意义、食品营养学公选课开设现状及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了符合目前食品营养学公选课的教学改革新举措,从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学生互动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为农业院校大学生食品营养学公选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营养学 公选课 课程内容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路径分析
12
作者 安艳霞 李琳琳 +2 位作者 赵阳 张剑 李梦琴 《食品界》 2025年第2期50-52,共3页
新时代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更期望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有效地用于社会发展,但往往存在急功近利、担心吃苦等现象。该状况与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忽略科学价值观、工程意识、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等的思政元素融入程度有关。在学习中... 新时代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更期望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有效地用于社会发展,但往往存在急功近利、担心吃苦等现象。该状况与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忽略科学价值观、工程意识、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等的思政元素融入程度有关。在学习中受科技的发展与社会价值观熏陶程度不够,尤其是对专业知识在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中的认知不足。为有效地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食品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优化课程思政元素内容供给,塑造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思政元素与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融合难点和痛点入手,分析实践教学路径,讨论思政融入实践教学的措施,初步构建了对思政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匠精神 科学价值观 时代责任 食品类专业 家国情怀 法治意识 专业知识
下载PDF
脂肪替代品在现代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林顺顺 王泽林 +2 位作者 吴安 张剑 李梦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6期247-253,共7页
人体摄入过多脂肪成分是导致肥胖,诱发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低热量、低能量的脂肪替代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脂肪替代品既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的色、香、味等感官需求,又能在不改变食物口感品质的... 人体摄入过多脂肪成分是导致肥胖,诱发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低热量、低能量的脂肪替代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脂肪替代品既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的色、香、味等感官需求,又能在不改变食物口感品质的前提下,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对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生产低脂或无脂食品是改善人们膳食习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脂肪替代品是一类模拟天然食物中脂肪的物质,可分为脂肪替代物(脂肪酸的酯化衍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率几乎为零)、脂肪模拟物(碳水化合物类脂肪模拟物和蛋白质类脂肪模拟物)和复合型脂肪模拟物3类。脂肪替代品能减少食物中的油脂含量,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食品的口腔感官润滑质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脂肪替代品在现代食品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以期为低热量膳食的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替代品 感官品质 低热量
原文传递
AI技术赋能营养生理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李宁 李倩 +1 位作者 王世琼 黄现青 《食品界》 2025年第4期56-58,共3页
1.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创新。营养生理学作为生物学、医学和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对于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营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农业类高校营... 1.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创新。营养生理学作为生物学、医学和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对于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营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农业类高校营养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而言,营养生理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营养学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创新 AI技术 医学 实践能力 农业类高校
下载PDF
基于“大食物观”的农业类高校食品安全学课程改革实施路径研究
15
作者 李天歌 海丹 +3 位作者 黄现青 宋莲军 马燕 王田林 《中国食品》 2024年第22期12-14,共3页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食物观”概念,即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2022年,“大食物观”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食物观”概念,即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2022年,“大食物观”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农业类高校的食品安全学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食物供给 国土资源 农业类高校 食物资源 党代会报告 路径研究 多元化
下载PDF
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生教学资源的实践探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进展课程为例
16
作者 马燕 黄现青 +8 位作者 海丹 程永霞 白歌 闫爽 程李琳 王世琼 杜兵耀 王银平 李天歌 《食品界》 2024年第10期69-71,共3页
研究生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关注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认为这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进展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 研究生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关注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认为这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进展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就“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生教学资源”理念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研究探索取得的结果,可为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教育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学资源 提升教学质量 实践探索 高素质人力资源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牛斌 李家寅 +1 位作者 张剑 徐超 《食品界》 2024年第5期71-73,共3页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开展实习课程,进行产教融合,是推进“新工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立德树人 实习课程 产业变革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工科 教学探索与实践 创新驱动发展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在食品中真菌毒素提取方面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梦甜 杨天宝 +6 位作者 李庆越 张平安 宋莲军 黄现青 补彤 张西亚 毛烨炫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7-366,共10页
食品中真菌毒素是公众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在前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步骤提取,耗时且消耗大量的高毒有机溶剂。为提高复杂基质中真菌毒素的提取效率,开发简单、绿色、高效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和灵敏的检测方法是... 食品中真菌毒素是公众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在前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步骤提取,耗时且消耗大量的高毒有机溶剂。为提高复杂基质中真菌毒素的提取效率,开发简单、绿色、高效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和灵敏的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样本前处理中,成为传统有机提取溶剂的潜在替代品。本文综述了DESs的合成方法、基本特征及在食品基质中提取真菌毒素方面的应用,为DESs在各种食品基质中提取真菌毒素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真菌毒素 提取 食品安全 样本前处理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快速检测酸肉发酵过程中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19
作者 曹诗佳 梁栋 +5 位作者 朱瑶迪 赵莉君 李苗云 孙灵霞 赵改名 柳艳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目的快速无损检测酸肉发酵过程中的乳酸、总酸。方法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针对408~1049 nm范围内的光谱反射图像,采集不同发酵时期的酸肉光谱信息,提取图像中感兴趣区域内的反射光谱信息后,采用kennard-stone算法(KS)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目的快速无损检测酸肉发酵过程中的乳酸、总酸。方法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针对408~1049 nm范围内的光谱反射图像,采集不同发酵时期的酸肉光谱信息,提取图像中感兴趣区域内的反射光谱信息后,采用kennard-stone算法(KS)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原始数据通过标准正态变量转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ultivariate scatter correction,MSC)进行数据预处理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建立模型。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以及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UVE)对特征波长进行提取。并基于PLSR分别建立模型,与全波长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酸肉中乳酸的最优预测模型为SNV-CARS-PLSR,训练集决定系数(R2)为0.9113,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RMSECV)为0.7236,测试集R2为0.9104,RMSECV为0.7342。总酸的MSC-CARS-PLSR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训练集R2和RMSECV为0.9307和0.6782,预测集R2和RMSECV为0.8682和0.6907。结论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构建的模型可潜在实现酸肉中乳酸和总酸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酸肉 乳酸 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分析与检验创新实验课程建设
20
作者 白歌 黄现青 +2 位作者 宋莲军 乔明武 马燕 《食品界》 2025年第2期59-61,共1页
新工科建设在教育强国背景下,强调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探讨了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课程的现状与创新建设的建议,重点分析了实验选题的科研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改进及过程性评定的优化。通过与企业合作,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设计实... 新工科建设在教育强国背景下,强调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探讨了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课程的现状与创新建设的建议,重点分析了实验选题的科研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改进及过程性评定的优化。通过与企业合作,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设计实验,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改进实验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未来行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分析与检验 教育强国 实验课程 主动探索 实验选题 工科背景 新工科建设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