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原发性腺癌组织病理学研究Ⅰ.食管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永幸 乔思杰 +5 位作者 沈琼 裘宋良 宋明清 阎爱华 任秀花 傅怀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4期295-299,共5页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近15年(1980~1994)病理确诊的7364例食管癌中,其中食管原发性腺癌(PEA)239例,占3.25%。通过对239例PEA手术标本(包括早期癌20例,其余为中、晚期癌)切片系统观察,指...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近15年(1980~1994)病理确诊的7364例食管癌中,其中食管原发性腺癌(PEA)239例,占3.25%。通过对239例PEA手术标本(包括早期癌20例,其余为中、晚期癌)切片系统观察,指出中国食管癌高发区PEA主要起源于食管固有腺体的各级导管部分。PEA的病理组织学可分6型:腺导管癌(109例)、腺鳞癌(54例)、腺样囊性癌(29例)、粘液表皮样癌(20例)、基底细胞样癌(15例)、胃型腺癌(12例)。每型的组织图象及预后均各有特点,提示PEA组织学再分型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原发性 腺癌 病理组织学 组织类型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区严重污染主要产毒霉菌的诱变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甄应中 杨胜利 +6 位作者 王志良 邢一丁 马远方 周刚 王秀林 刘桂亭 苗健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6-28,32-72,共5页
链格孢的诱变性检测:19菌株的粗提物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枯草杆菌DNA重组试验中阳性率分别为85.0%和84.2%,其中10株的SCE试验结果8株阳性,8株中2株同时发生染色体断裂。7个菌株的UDS和DSI试验结果6株阳性。在细胞诱变和转化试验中,D_... 链格孢的诱变性检测:19菌株的粗提物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枯草杆菌DNA重组试验中阳性率分别为85.0%和84.2%,其中10株的SCE试验结果8株阳性,8株中2株同时发生染色体断裂。7个菌株的UDS和DSI试验结果6株阳性。在细胞诱变和转化试验中,D_(10)-a_2粗提粉末诱发了V_(79)细胞的突变和NIH/3T3细胞的转化。链格孢酊产毒素AME和AOH的细菌诱变试验和UDS,DSI试验结果与不同菌株粗提物的试验结果相似。 园弧青霉的诱变性检测:24株园弧青霉中4株用大米培养提取物的细菌诱变试验均阴性,但在SCE、UDS和DSI试验中均阳性。19株用Ranlin-Thom培养基培养,菌液和菌膜分别提取检测,菌液的细菌回复突变试验2株阳性,DNA重组试验13株阳性,菌膜的细菌回复突变试验15株阳性,DNA重组试验5株阳性。4株菌液与菌膜提取物的UDS与DSI试验结果与DNA重组试验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 园弧青霉 回复突变试验 重组试验 染色体断裂 程序外DNA合成 DNA合成抑制
下载PDF
河南省食管癌高低发区粮食中互隔交链孢霉毒素的化学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裴留成 苗健 +3 位作者 芦荣华 娄振岭 郑香梅 杨胜利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1期25-26,共2页
互隔交错孢霉毒素从随机采集于食管癌高低发区粮食样品中被提取后,用化学方法纯化,再经薄层层析(TLC)检测。结果显示:高低发区粮食中毒素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提示高发区互隔交链孢霉毒素在粮食中的广泛存在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互隔交链孢霉 食管癌 毒素 TLC
下载PDF
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尿互隔交链孢霉素排出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娄振岭 苗健 +4 位作者 裴留成 芦荣华 孙雨安 王国庆 孙定一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2年第3期23-24,共2页
本文报道了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尿中互隔交链孢霉毒素的测定结果,从高发区40例尿液中检出7例阳性,阳性率为17.5%。最高含量AME为5.476μg/夜尿,AOH为12.813μg/夜尿。低发区商丘和郑州市各20例... 本文报道了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尿中互隔交链孢霉毒素的测定结果,从高发区40例尿液中检出7例阳性,阳性率为17.5%。最高含量AME为5.476μg/夜尿,AOH为12.813μg/夜尿。低发区商丘和郑州市各20例中均未检出。结果表明,高发区人群尿排出水平高于低发区,食管癌的发生可能与摄入互隔交链孢霉毒素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隔交链孢霉 毒素 食管肿瘤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食管癌高、低发区粮食中交链孢酚单甲醚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绍印 杨胜利 +4 位作者 马刚军 宋爱云 丁兰萍 郑其岚 徐友梅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对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和低发区商丘各64份粮食(玉米32份、小麦32份)中交链孢酚单甲醚(AME)进行检测。结果:林县64份粮食中检出AME25份,阳性率为40.3%;商丘64份...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对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和低发区商丘各64份粮食(玉米32份、小麦32份)中交链孢酚单甲醚(AME)进行检测。结果:林县64份粮食中检出AME25份,阳性率为40.3%;商丘64份粮食中有15份阳性,阳性率为23.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论是小麦还是玉米,AME含量林县均高于商丘,这与粮食中互隔交链孢霉污染情况相符。结果提示:AME可能是人食管癌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链隐酚单甲醚 酶联免疫吸附 食管肿瘤 粮食
下载PDF
食管癌高低发区有关粮食与食品中互隔交链孢霉毒素的测定 被引量:9
6
作者 娄振岭 张惠芳 +3 位作者 马丽萍 苗健 郑香梅 裴留成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5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用薄层层析法(TLC)和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高、低发区一些粮食与食品中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alternata)二级代谢物的含量。经TLC分析结果,小麦玉米有不同程度被污染,尤其是小麦污染严重... 用薄层层析法(TLC)和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高、低发区一些粮食与食品中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alternata)二级代谢物的含量。经TLC分析结果,小麦玉米有不同程度被污染,尤其是小麦污染严重,高发区115份小麦样品中检出含AME阳性样品19份,阳性率16.52%,含AOH阳性样品25份,阳性率21.74%。低发区小麦70份含AME阳性样品3份,阳性率4.33%,AOH阳性样品4份,阳性率7.1%。其余食品均未检出。经HPLC定量高发区小麦AME最高含量为2.8836mg/kg,AOH为0.4324mg/kg。结果表明,高发区明显高于低发区,这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薄层层析 真菌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交链孢酚诱发人胚食管上皮癌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桂亭 钱玉珍 +7 位作者 杨红艳 宫亚欧 董子明 张鹏 秦秀生 赵琳阁 陈振光 马长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115-118,237,共4页
将体外培养的水囊引产的人胎儿食管用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处理24h,再培养两周,分别接种于裸小鼠皮下和腹腔内。皮下接种的3个食管组织块中之一形成鳞状细胞癌,其余2个和接种于腹腔的2个食管组织块上皮细胞呈明显增生或乳头状增生... 将体外培养的水囊引产的人胎儿食管用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处理24h,再培养两周,分别接种于裸小鼠皮下和腹腔内。皮下接种的3个食管组织块中之一形成鳞状细胞癌,其余2个和接种于腹腔的2个食管组织块上皮细胞呈明显增生或乳头状增生。空白对照组的食管组织块未见增生。溶剂对照组者仅呈轻度增生。结果提示互隔交链孢霉在人食管癌病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肝癌 交链孢霉 人胚
下载PDF
交链孢酚单甲醚对人胚食管DNA结合作用的研究及其结合键型的鉴别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鹏 董子明 +3 位作者 刘桂亭 郝慧灵 苗键 甄应中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应用吸收光谱分析法研究了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对人胚食管DNA之间的结合作用并对结合的键型作了鉴别。研究表明,AME和DNA在37℃条件下,二者的最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明显位移。而且在AME和DNA结合之间存在剂... 应用吸收光谱分析法研究了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对人胚食管DNA之间的结合作用并对结合的键型作了鉴别。研究表明,AME和DNA在37℃条件下,二者的最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明显位移。而且在AME和DNA结合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AME和人胚食管DNA结合的最大分子比例(以AME:脱氧—磷酸核苷计)为5:1000,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2.8×10~6,结合作用发生迅速而稳定。结合部位可能在碱基,无明显的碱基特异性。热变性DNA能结合更多的AME分子,说明二者的结合不需要DNA具有完整的二级结构。盐离子可严重干扰二者的结合,而脲对此则不产生明显影响,提示AME与DNA结合的主要键型为离子键而不是氢键型。AME与人胚食管DNA这种以离子键结合的方式可能在AME的诱变性/致癌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链孢属 霉菌毒素 食管肿瘤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抗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杨胜利 韩绍印 +4 位作者 张巧 宋爱云 丁兰萍 宫亚欧 张覃沐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抗突变作用。方法 :采用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试验。结果 :冬凌草甲素在未加S9条件下 ,对TA98及TA10 0回复突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高抑制率分别达 89 1%及 80 2 % ;对由环磷酰胺(CP)...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抗突变作用。方法 :采用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试验。结果 :冬凌草甲素在未加S9条件下 ,对TA98及TA10 0回复突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高抑制率分别达 89 1%及 80 2 % ;对由环磷酰胺(CP)诱导的小鼠骨髓PCE微核发生率也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抗突变 AMES试验 微核试验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交链孢酚单甲醚对人胚食管上皮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钱玉珍 刘桂亭 +4 位作者 杨红艳 刘作屏 王念慈 甄应中 苗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0年第1期1-3,115,共4页
用人胚食管上皮体外培养,经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处理后,食管上皮底层细胞比对照组的层次明显增多,细胞排列紧密紊乱,细胞核浆比增加,核不规则,大小不等.浓染,可见核分裂相,且有乳头状向内增生。该变化与... 用人胚食管上皮体外培养,经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处理后,食管上皮底层细胞比对照组的层次明显增多,细胞排列紧密紊乱,细胞核浆比增加,核不规则,大小不等.浓染,可见核分裂相,且有乳头状向内增生。该变化与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甲基苯基亚硝胺(MPNA)所诱发的人胚食管上皮癌前病变相类似。结果提示,AME与人的食管癌发生很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属 食管肿瘤 致癌物 病因学 霉菌毒素
下载PDF
交链孢醇单甲醚诱发V_(79)细胞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臧梦维 钱玉珍 +6 位作者 刘桂亭 杨红艳 董子明 甄应中 安玉会 苗健 徐友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交链孢醇单甲醚是从林县污染粮食中分离的互隔交链孢霉的提取物,经进一步纯化结晶获得,它是该霉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本文用V_(79)细胞突变的方法进行了交链孢醇单甲醚的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S-9和加S-9情况下,交链孢醇单甲... 交链孢醇单甲醚是从林县污染粮食中分离的互隔交链孢霉的提取物,经进一步纯化结晶获得,它是该霉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本文用V_(79)细胞突变的方法进行了交链孢醇单甲醚的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S-9和加S-9情况下,交链孢醇单甲醚均能诱发V_(79)细胞6-巯基鸟嘌呤抗性突变,随交链孢醇单甲醚剂量增大,突变频率增高,具有直线回归关系(P<0.01),但不加S-9时比加S-9时致突变作用更强,提示交链孢醇单甲醚是直接致突变物,可能与食管癌病因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交链孢霉 诱变试验
下载PDF
交链孢酚单甲醚对人胎儿食管和胃上皮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鹏 董子明 +5 位作者 刘桂亭 郝慧灵 杨红艳 王念慈 苗健 甄应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报道食道癌高发区粮食中分离的互隔交链孢霉的代谢物交链孢酚单甲醚(AME)在体外攻击人胎儿食管及胃上皮后对相应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硫代巴比妥酸试验测定丙二醛含量反映脂质过氧化程度。AME可使胎儿食管及胃丙二醛含量明显... 本文报道食道癌高发区粮食中分离的互隔交链孢霉的代谢物交链孢酚单甲醚(AME)在体外攻击人胎儿食管及胃上皮后对相应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硫代巴比妥酸试验测定丙二醛含量反映脂质过氧化程度。AME可使胎儿食管及胃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P<0.01),其程度与AME剂量相关,说明AME可引发这两器官上皮组织的脂质过氧化。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脂质过氧化程度愈来愈高,至4小时达高峰。食管对AME的反应较胃更强烈,提示AME有一定的器官选择性。根据本研究结果。推测AME可能是林县地区人食管癌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致癌物 真菌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红花提取物的诱变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智敏 董伟华 +1 位作者 刘桂亭 秦秀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1年第2期74-75,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某些中草药有诱变、致畸作用,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红花(Flos Carthami)是常用的理血药,有报道红花对E.Coli ND-160菌株有致突变性。为进一步探讨红花的诱变性,本文采用微核试验法对红花水提取物及乙醚提取物...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某些中草药有诱变、致畸作用,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红花(Flos Carthami)是常用的理血药,有报道红花对E.Coli ND-160菌株有致突变性。为进一步探讨红花的诱变性,本文采用微核试验法对红花水提取物及乙醚提取物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变性 红花提取物 致畸作用 微核试验 乙醚提取物 理血药 突变性 雄性昆明小鼠 有显著性差异 微核率
下载PDF
绞股蓝多糖(GPS)生物学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娄振岭 马丽萍 +1 位作者 张晓琴 苗健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68-170,共3页
本文报道绞股蓝多糖(GPS)的生物学作用──抗氧化作用、细胞免疫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①GPS5mg/只/天灌胃,能降低正常小鼠脂质过氧化(LPO)水平(P<0.05),能提高正常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本文报道绞股蓝多糖(GPS)的生物学作用──抗氧化作用、细胞免疫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①GPS5mg/只/天灌胃,能降低正常小鼠脂质过氧化(LPO)水平(P<0.05),能提高正常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②GPS50mg/只/天灌胃,能显著降低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P<0.01),能显著提高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1),③GPS具有显著的细胞免疫促进作用。小鼠自由饮用GPS1g/dl,20天后脾细胞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补体C3b受体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显著提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绞股蓝多糖 SOD 免疫学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胎盘多肽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绍印 杨胜利 +3 位作者 丁兰萍 宋爱云 岳松芳 游延河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 探讨胎盘多肽 (PPs)对小鼠肿瘤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染料排斥试验及肿瘤细胞体内种植实验。结果 PPs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无明显的直接杀伤作用 (P >0 0 5 ) ,但体内肿瘤种植实验中给药组H2 2 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率为 ... 目的 探讨胎盘多肽 (PPs)对小鼠肿瘤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染料排斥试验及肿瘤细胞体内种植实验。结果 PPs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无明显的直接杀伤作用 (P >0 0 5 ) ,但体内肿瘤种植实验中给药组H2 2 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率为 70 % ,S180 实体瘤生长抑制率为 6 5 %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荷瘤小鼠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且肿瘤的形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多肽 H22 S180 荷瘤小鼠 抑制 药理
下载PDF
Ⅱ:食管原发性腺癌粘蛋白的组化改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永幸 乔思杰 +6 位作者 沈琼 宋明清 任秀花 阎爱华 刘宏光 于庆凯 楚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4期300-303,共4页
应用4种粘蛋白组化染色,观察了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中发生于食管中、上段的54例6种亚型食管原发性腺癌(PFA)以及正常食管腺体、Barrett食管的粘蛋白的性质和含量变化。发现PEA粘蛋白为酸性粘蛋白,绝大多数PEA酸性... 应用4种粘蛋白组化染色,观察了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中发生于食管中、上段的54例6种亚型食管原发性腺癌(PFA)以及正常食管腺体、Barrett食管的粘蛋白的性质和含量变化。发现PEA粘蛋白为酸性粘蛋白,绝大多数PEA酸性粘蛋白为唾液酸粘蛋白;正常食管固有腺粘蛋白亦为酸性粘蛋白,但以硫酸粘蛋白为主,而正常食管贲门腺和Barrett食管则主为中性粘蛋白。另外,还观察到食管鳞癌发生粘液样变时,粘蛋白为中性粘蛋白。据认为:①PEA主要起源于食管固有腺导管;③唾液酸性蛋白增多是PEA的组化特点;③唾液酸粘蛋白含量可能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原发性 腺癌 组织化学 粘蛋白 病理化
下载PDF
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对大鼠不同器官细胞DNA损伤的器官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胜利 王秀林 +3 位作者 甄应中 刘桂亭 徐友梅 苗键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98-100,共3页
用污染食管癌高发现场粮食的优势菌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的主要毒素交链孢酚(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诱发大鼠不同器官细胞的程序外DNA合成(UDS)。结果表明,AOH及AME在最高有效浓度时,诱发肝细胞掺入指数分别为0.45及... 用污染食管癌高发现场粮食的优势菌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的主要毒素交链孢酚(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诱发大鼠不同器官细胞的程序外DNA合成(UDS)。结果表明,AOH及AME在最高有效浓度时,诱发肝细胞掺入指数分别为0.45及0.55;诱发食管上皮细胞掺入指数分别为2.32和1.75;诱发肺细胞掺入指数分别为1.7和1.05;该结果提示,AOH及AME对食管上皮细胞具有显著的器官亲和性,大鼠食管可能为AOH及AME的重要靶器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属 器官亲和性 食管肿瘤
下载PDF
霉烂水果优势真菌提取物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胜利 宋爱云 +2 位作者 韩绍印 丁兰萍 马刚军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10-12,共3页
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研究了经分离获得的引发梨霉烂的优势真菌互隔交链孢霉(A.alternata)及引发桔子霉烂的优势真菌指状青霉(P.digitatum)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结果... 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研究了经分离获得的引发梨霉烂的优势真菌互隔交链孢霉(A.alternata)及引发桔子霉烂的优势真菌指状青霉(P.digitatum)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所测试的3株互隔交链孢霉(A_1、A_2、A_3)提取物及4株指状青霉(P_1、P_2、P_3、P_4)提取物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发E.coliND-160菌株回复突变。且其中A_1、A_2和P_2、P_4株提取物还可诱发小鼠骨髓PCE微核率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分别引发梨及桔子霉烂的互隔交链孢霉及指状青霉其代谢产物均具致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真菌 致突变性
下载PDF
指状青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infA基因的致突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胜利 赵国强 +4 位作者 于国强 韩绍印 丁兰萍 宋爱云 宫亚欧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40-43,共4页
为了研究分离获得的引发桔子霉烂的优势真菌指状青霉提取物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将E.coli k12菌株作为诱变对象,利用PCR扩增得到infA基因片段,通过T载体克隆并作序列分析。结果:infA基因片段中 有5个点突变存... 为了研究分离获得的引发桔子霉烂的优势真菌指状青霉提取物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将E.coli k12菌株作为诱变对象,利用PCR扩增得到infA基因片段,通过T载体克隆并作序列分析。结果:infA基因片段中 有5个点突变存在;推导氨基酸序列有一个氨基酸变异(Lys→Val)。结论:指状青霉提取物可引起 E.coli k12菌株 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致突变性 指状青霉 大肠杆菌infA
下载PDF
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诱发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胜利 王秀林 +2 位作者 甄应中 刘桂亭 苗健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用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严重污染粮食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培养物中分离纯化的交链孢酚(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诱发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结果表明:AOH及AME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发UDS,并发现AOH比AME作用... 用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严重污染粮食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培养物中分离纯化的交链孢酚(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诱发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结果表明:AOH及AME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发UDS,并发现AOH比AME作用更强。结果提示,AOH及AME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其提示与食管癌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链格孢霉 DNA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