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88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康玉华 余玲 索智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5-435,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药源性疾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菌药物 致病药物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的变化及其意义
2
作者 刘彬 皇甫超申 +1 位作者 葛振英 康玉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9-310,共2页
目的 观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 PA)及其特异性受体 (u PA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测定4 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和 ... 目的 观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 PA)及其特异性受体 (u PA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测定4 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和 2 1例正常人血浆中u PA、u PAR和PAI 1含量。结果 食管癌、胃癌和结肠癌患者的血浆u PA、u PAR和PAI 1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 ;肿瘤组中 ,中、晚期组u PA显著高于早期组 (P <0 .0 5 ) ,已转移组u PA、u PAR和PAI 1较未转移组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u PA、u PAR和PAI 1含量不同程度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消化道肿瘤诊断及其预后的研究
3
作者 王瑞华 杨荐葆 +3 位作者 陈书恩 刘志强 许培仁 杜盛宏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37例食管癌、41例胃癌、3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 -Ⅰ ,sTNFR -Ⅱ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三组肿瘤患者... 目的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37例食管癌、41例胃癌、3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 -Ⅰ ,sTNFR -Ⅱ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三组肿瘤患者血清sTNFR -Ⅰ、sTNFR -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三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血清sTNFR -Ⅰ增高的百分率分别为 75 .7% (2 8/ 37)、78.0 %(32 / 41)、73.3 % (2 2 / 30 ) ,sTNFR -Ⅱ增高的百分率分别为 6 7.6 % (12 / 37)、75 .6 % (31/ 41)、6 3.3 % (19/ 30 ) ,且随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增加而增高 ,有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转移者 ,手术切除肿瘤后sTNFR -Ⅰ、sTNFR -Ⅱ水平明显升高 ,手术后 6mon ,5例病人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 ,肿瘤复发时水平再次上升。结论 :血清sTNFR -Ⅰ、sTNFR -Ⅱ水平检测取材容易 ,且可多次重复 ,联合、动态检测手术前后及随访病人有助于对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治疗效果、预后的临床评价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肿瘤诊断 预后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索智敏 任学群 +3 位作者 李继昌 康玉华 余玲 赵江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COX-2在食管鳞癌发生、转移及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食管黏膜,6例轻中度、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同时对食管鳞癌组织行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 目的:探讨COX-2在食管鳞癌发生、转移及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食管黏膜,6例轻中度、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同时对食管鳞癌组织行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OX-2不表达;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织,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3/6,22/41,依次增加(P<0.05)。不同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73.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6.4%)(P<0.05)。COX-2阳性食管鳞癌组织中MVD值(39.27±14.80)高于阴性者(22.21±7.97)(t=4.467,P<0.05)。结论:COX-2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与细胞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食管肿瘤 鳞癌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欣 索智敏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苦参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HepG22.2.15细胞,分别用阴性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5-Fu组)给予浓度0.77mmol/L的5-Fu干预,苦参素组予以0.77mmol/L的苦参素进行干预。以HBSAg、HBeAg抑制率... 目的研究苦参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HepG22.2.15细胞,分别用阴性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5-Fu组)给予浓度0.77mmol/L的5-Fu干预,苦参素组予以0.77mmol/L的苦参素进行干预。以HBSAg、HBeAg抑制率及细胞存活率、凋亡率、细胞周期监测为观察指标,综合评价苦参体外抗2.2.15细胞HBV效果。结果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P均<0.05),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阳性对照组与苦参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苦参素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有统计学差异(t=4.25,P<0.05);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苦参素组细胞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P<0.05);G0/G1期细胞,各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G2/M期细胞,阳性对照组与苦参组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苦参组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S期细胞阳性对照组与苦参组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苦参组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有明显抗HBV作用,能诱导细胞凋亡,将细胞增殖阻滞于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乙肝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COX-2,VEGF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索智敏 李继昌 +5 位作者 康玉华 余玲 赵江海 任学群 景红 吴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533-1534,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环氧合酶-2 内皮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文拉法辛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国恩 杨爱云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异常与慢传输型便秘(STC)的关系及抗抑郁药治疗对慢传输型便秘的影响。方法:根据便秘与精神心理异常的因果关系,将STC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服用文拉法辛(C组)、聚乙二醇4000(B组)及文拉法辛和聚乙二醇4000(A组),比较治疗...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异常与慢传输型便秘(STC)的关系及抗抑郁药治疗对慢传输型便秘的影响。方法:根据便秘与精神心理异常的因果关系,将STC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服用文拉法辛(C组)、聚乙二醇4000(B组)及文拉法辛和聚乙二醇4000(A组),比较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大便性状、排便次数及胃肠通过时间测定(GITT)变化。结果:文拉法辛及聚乙二醇4000对GITT无影响。各组治疗后精神心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A组和C组下降更为显著。粪便次数和性状的改善A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结论:精神心理异常与STC发病及治疗密切相关。采用抗抑郁药联合渗透性缓泻剂是治疗STC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心理生理性障碍 抗抑郁药
下载PDF
胰腺癌误诊26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康玉华 余玲 索智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87-987,共1页
关键词 胰腺肿瘤/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误诊6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索智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3774-3775,共2页
关键词 胃肠炎/诊断 误诊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96例分析
10
作者 索智敏 康玉华 +1 位作者 余玲 赵江海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3389-3390,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治疗 综合疗法
下载PDF
帝视内窥镜引导支气管封堵器放置与定位的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晴 马传根 +2 位作者 信文启 樊超 司会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5-817,共3页
单肺通气是胸科手术中的非常重要的麻醉技术之—[1-2]O支气管封堵器(bronchial blocker,BB)与单腔气管导管配合用于单肺通气,具有微创、术后入ICU患者不需更换气管导管等优势,适用于困难气道、小儿[3]、老年人[4]和低肺功能、选择性肺... 单肺通气是胸科手术中的非常重要的麻醉技术之—[1-2]O支气管封堵器(bronchial blocker,BB)与单腔气管导管配合用于单肺通气,具有微创、术后入ICU患者不需更换气管导管等优势,适用于困难气道、小儿[3]、老年人[4]和低肺功能、选择性肺段阻塞等患者。其使用范围广,困难插管成功率高,而且可以提高氧合[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支气管封堵器 气管导管 困难气道 胸科手术 插管成功率 低肺功能 麻醉技术
下载PDF
艾滋病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玉菊 李艳 +2 位作者 赵霞 吴雪艳 吴顺琴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3期101-102,共2页
目的浅析艾滋病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上治疗艾滋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艾滋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 目的浅析艾滋病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上治疗艾滋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艾滋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情转归情况及心理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率达到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后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艾滋病伴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疗效,使患者心理康复迅速,病情早日好转出院,延缓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消化道出血 护理干预 效果
原文传递
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A基因抑制食管癌TE-13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伦收 姚坤厚 +1 位作者 索智敏 苏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5-867,共3页
目的 观察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A(CDKN2A)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株TE-13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已构建好的PcDNA3.1_CDNK2A及空载体质粒PcDNA3.1_neo分别转染人食管癌细胞TE-13,分为实验组(PcDNA3.1_CDN... 目的 观察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A(CDKN2A)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株TE-13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已构建好的PcDNA3.1_CDNK2A及空载体质粒PcDNA3.1_neo分别转染人食管癌细胞TE-13,分为实验组(PcDNA3.1_CDNK2A_ TE-13),阴性对照组(PcDNA3.1_neo-TE-13)及空白对照组(只添加转染试剂).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前后CDKN2A mRNA表达水平;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CDNK2A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5 ±0.10、0.48±0.12及2.12±0.24,实验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F=200.500,P=0.000).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71 ±0.08、1.05±0.09和0.97±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20,P=0.000).Tanswell结果显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穿过生物膜细胞分别为(156.8±23.1)、(166.9 ±28.4)和(162.1 ±30.3)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0,p=0.818).结论 CDKN2A基因表达能够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但对其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A基因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NFκB和MMP-9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丽 赵江海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胰腺癌、2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和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和63.3%...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胰腺癌、2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和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和63.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1);NF-κB和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浸润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B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促进胰腺癌的浸润、转移。检测两者表达有助于胰腺癌浸润转移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胰腺癌
原文传递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6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康玉华 索智敏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2,共1页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实验室检查 保守治疗 抗组胺类药物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胃食管反流病与胃酸胆汁联合反流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瑞华 张绍荣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与胃酸胆汁联合反流的关系。方法2002-09~2004-09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及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GERD患者82例,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efluxdisease,NERD)22例...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与胃酸胆汁联合反流的关系。方法2002-09~2004-09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及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GERD患者82例,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efluxdisease,NERD)22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31例,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29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便携式24hpH监测仪和胆汁反流监测仪对三组患者及对照组进行24h食管内pH和胆汁动态联合监测。结果RE、BE患者胃酸和胆汁联合反流比NERD患者和对照组更加频繁。结论胃酸和胆汁的联合反流在RE和B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步监测食管pH值及胆汁变化对RE、BE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Barrett’s食管 酸返流 胆汁反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