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格列净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护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耿肖囡 肖东斌 +1 位作者 魏鑫 惠学志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8期1169-1171,共3页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其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的作用机制不同于以往的降血糖药物。以达格列净为代表的该类药物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兼具降脂、降压、肾脏保护等多方面的获益,达格列净可在一定程度上干...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其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的作用机制不同于以往的降血糖药物。以达格列净为代表的该类药物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兼具降脂、降压、肾脏保护等多方面的获益,达格列净可在一定程度上干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其在降血糖以外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方面展现出特殊的优势,现就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保护和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预防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达格列净 心血管疾病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关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志谦 汪晶彩 惠学志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7年第6期703-706,共4页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炎性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进展和斑块破裂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的研究逐渐增多,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大量实验及病理研究证实,但目前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仍存在...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炎性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进展和斑块破裂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的研究逐渐增多,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大量实验及病理研究证实,但目前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仍存在部分争议,如急性心肌梗死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能否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脂代谢治疗是否通过降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活性转化为较低的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未研究清楚。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特异性抑制剂——Darapladib的两项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已经完成。现就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价值、争议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血管疾病 抑制剂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NUTM2A-AS1靶向微小RNA-129-5p调控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晓宇 张永咏 +1 位作者 秦娟 杨忠信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UTM2A-AS1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在DMEM培养基中培养,采用100μg/mL oxLDL处理的HUVEC纳入oxLDL组,常规培养的细胞纳...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UTM2A-AS1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在DMEM培养基中培养,采用100μg/mL oxLDL处理的HUVEC纳入oxLDL组,常规培养的细胞纳入Con组。将lncRNA NUTM2A-AS1干扰表达载体及阴性对照、miR-129-5p模拟物及阴性对照转染至HUVEC后采用100μg/mL oxLDL处理后的细胞分别纳入oxLDL+si-NUTM2A-AS1组、oxLDL+si-NC组、oxLDL+miR-129-5p组、oxLDL+miR-NC组。将lncRNA NUTM2A-AS1干扰表达载体与微小RNA(miR)-129-5p抑制剂或阴性对照共转染至HUVEC后采用100μg/mL的oxLDL处理的细胞分别纳入oxLDL+si-NUTM2A-AS1+anti-miR-129-5p组、oxLDL+si-NUTM2A-AS1+anti-miR-NC组。采用试剂盒测量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及RNA下拉实验检测NUTM2A-AS1与miR-129-5p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Con组比较,oxLDL组lncRNA NUTM2A-AS1表达水平升高,miR-129-5p表达水平降低,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lncRNA NUTM2A-AS1表达或过表达miR-129-5p后,MDA含量降低,SOD、GSH-Px活性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NUTM2A-AS1敲低介导的oxLDL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可以被miR-129-5p下调逆转。lncRNA NUTM2A-AS1靶向调控miR-129-5p。结论 干扰lncRNA NUTM2A-AS1表达通过靶向上调miR-129-5p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NUTM2A-AS1 微小RNA-129-5p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赤芍醇提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和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史海霞 杨嘉君 +2 位作者 聂绪强 薛永亮 卞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观察赤芍95%乙醇提取物(PV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一氧化氮(NO)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025、0.050、0.100 g/L PVL孵育HUVECs,利用荧光染料DAF-FM DA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内、外NO含量,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乙酰... 目的:观察赤芍95%乙醇提取物(PV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一氧化氮(NO)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025、0.050、0.100 g/L PVL孵育HUVECs,利用荧光染料DAF-FM DA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内、外NO含量,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乙酰胆碱阳性对照组。用0.100 g/L的PVL孵育HUVECs 0、2、5、10、15、30、60、120 min,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kt、eNOS总蛋白及Akt Ser^(473)、eNOS Ser^(1177)和eNOS Thr^(495)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VL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HUVECs细胞内、外NO含量(P<0.05)。0.100 g/L的PVL作用120min内,eNOS Ser^(1177)、Akt Ser^(473)的磷酸化及eNOS Thr^(495)的脱磷酸化水平均随时间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结论:PVL可能通过激活Akt-eNOS-NO信号通路而增强内皮细胞NO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发挥其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蛋白激酶B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3种血管通路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翟蕾 段淑敏 +1 位作者 韩玲玉 杨铭霞 《安徽医学》 2023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 比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人造血管内瘘(AVG)和中心静脉导管(CVC)3种血管通路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MHD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 目的 比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人造血管内瘘(AVG)和中心静脉导管(CVC)3种血管通路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MHD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行MHD的老年患者127例,根据采用的血管通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VF组62例、AVG组25例和CVC组40例。比较3组患者持续透析1年后的透析效能(尿素氮下降率、尿素氮清除率、血管通路血流量)、心脏结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心功能(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并发症(感染、血流不畅、血栓栓塞、肌肉痉挛、心衰)以及贫血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AVF组的尿素氮下降率、清除率、血管通路血流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LVDd、LVPWT和IVSTd值均明显高于CVC组(t=2.512、2.366、2.582、2.644、2.723、3.113、2.603、2.833、3.559、2.932,P均<0.05)。AVF组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VC组(P<0.05),AVF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VG和CVC组(P<0.05)。结论 AVF对老年MHD患者的透析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AVG和CVC,但其对患者心功能影响程度高于AVG和C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人造血管内瘘 中心静脉导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及华法林分别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PCI术后房颤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杨振浩 申凌豪 +1 位作者 杨永冠 刘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酯及华法林分别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入心血管内科经PCI术后房颤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华法林组(n=51,采用华法... 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酯及华法林分别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入心血管内科经PCI术后房颤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华法林组(n=51,采用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和达比加群酯组(n=52,采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凝血指标、出血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栓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比加群酯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P<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及华法林分别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PCI术后房颤患者均有较好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预防血栓发生,但达比加群酯辅助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相对较高,更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房颤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变学观察
7
作者 杨振浩 申凌豪 +1 位作者 杨永冠 刘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98例,采用信封法分为2组。常规组(n=49)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n=49)...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98例,采用信封法分为2组。常规组(n=49)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n=4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炎性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炎性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有利于提升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且对降低患者炎症水平、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绞痛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实施要点和效果
8
作者 李嫚嫚 李红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09-512,共4页
目的总结慢性心衰的护理实施要点,并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时间2023年04月-2024年04月,样本:慢性心衰患者100例,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对照组间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率。... 目的总结慢性心衰的护理实施要点,并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时间2023年04月-2024年04月,样本:慢性心衰患者100例,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对照组间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率。结果心功能指标,护理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ESCA评分,护理后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护理后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护理效果理想,可帮助患者调整心功能,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减轻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率,建议临床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护理要点 NT-PROBNP 心功能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成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贵宝 袁俊强 +1 位作者 王国良 郑方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成像(CT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比较两组CTA定量参数...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成像(CT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比较两组CTA定量参数,并计算CTA诊断ACS易损斑块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ACS组非钙化斑块负荷、重建指数(RI)均明显高于SAP组(P<0.05),斑块最小密度CT值明显低于SAP组(P <0.05);而两组在血管体积、总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钙化斑块体积、钙化斑块负荷、管腔狭窄程度等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最小CT值<35HU及正性重塑(RI>1)在ACS出现比例明显高于SAP组(P <0.05);以斑块最小CT值<35HU及RI>1诊断ACS易损斑块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3%、90.00%、88.00%、77.14%和80.00%、76.67%、77.42%、79.31%。结论CTA在区分ACS与SAP斑块负荷差异上有重要作用,若存在CT值<35HU、RI>1等特征可高度提示为易损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CT血管成像 斑块性质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血清YKL-40、BNP、HSP60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兆辉 郑先杰 +3 位作者 孔春玲 王志谦 王国良 滕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9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脑钠肽(BNP)、人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按照冠脉CTA Agatston法积分(CACS)差异分为钙化组(n=77)与对照组(n=...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脑钠肽(BNP)、人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按照冠脉CTA Agatston法积分(CACS)差异分为钙化组(n=77)与对照组(n=23),并按照CACS差异将钙化组分为三个亚组:甲组(n=24,0.1~99.9)、乙组(n=26,100~399.9)、丙组(n=27,≥400),比较对照组与钙化组一般资料、对照组与各亚组血清YKL-40、BNP、HSP60,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钙化组年龄、糖尿病史与高血压史患者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YKL-40、BNP、HSP60:对照组>甲组>乙组>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ACS与血清YKL-40、BNP、HSP60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与高血压史为冠脉钙化影响因素,冠脉CTA所示冠脉钙化程度与血清YKL-40、BNP、HSP60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脑钠肽 人热休克蛋白60
下载PDF
河南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明娟 李柄辉 +3 位作者 黄桥 黄笛 乔亦昕 惠学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22-724,72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高校教职工这一特殊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高血压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15日至2018年1月18日期间河南省某高校参加体检的教职工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并按血糖、体质指数、性别及年龄进... 目的调查分析高校教职工这一特殊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高血压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15日至2018年1月18日期间河南省某高校参加体检的教职工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并按血糖、体质指数、性别及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4717名职工,高血压发生率为31.40%(95%CI:30.07%~32.72%),且大多数高血压人群都处于1级高血压水平22.79%(95%CI:21.59%~23.99%),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血压发生率为39.45%(95%CI:37.53%~41.36%),女性高血压发生率为22.30%(95%CI:20.57%~24.04%);不同年龄段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年龄≥40岁15.06%(95%CI:13.27%~16.84%),年龄40~60岁34.24%(95%CI:32.09%~36.38%)及>60岁46.69%(95%CI:43.97%~49.40%);不同体质指数的高血压发生率分别是≤18.5 kg/m2为13.56%(95%CI:7.38%~19.74%),体质指数18.5~25 kg/m2为24.02%(95%CI:22.45%~25.59%),体质指数≤30 kg/m2为42.57%(95%CI:40.12%~45.03%),超重人群>30 kg/m2为58.25%(95%CI:51.52%~64.99%);血糖正常人群高血压发生率为27.94%(95%CI:26.56%~29.31%),高血糖人群为54.18%(95%CI:50.26%~58.10%)。因此,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和血糖均能显著增加高血压发生率(P<0.001)。结论河南省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男性、高龄、超重/肥胖及高血糖为影响血压水平的主要因素,具有上述因素的人群为高血压防治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职工 高血压 发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孟祥旭 王进 +3 位作者 王志谦 段鹏辉 翟小菊 滕伟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91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将所有受检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5例服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91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将所有受检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5例服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通过服用通心络胶囊和尼可地尔共同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所有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1(ET-1),以酶动力法检测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各类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1和Hs-CRP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K、CK-MB和AS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87%,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心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尼可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绞痛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祥旭 王进 +4 位作者 段鹏辉 柴贞 滕伟 惠学志 翟小菊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ST段下移、T波低平与T波倒置的导联数)水平、心肌酶谱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T段下移、T波低平、T波倒置导联数少于对照组,LVEF、CO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值小于对照组,cTnI、Mb、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和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尼可地尔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尼可地尔片 单支血管病变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绞痛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方敏 《临床研究》 2020年第11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究在心内科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对99例2017年3月—2020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取44例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归为对照组;另45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归为研究组,观察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 目的探究在心内科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对99例2017年3月—2020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取44例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归为对照组;另45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归为研究组,观察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4.09%,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风险事故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3.64%,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常规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药物球囊与药物涂层支架在冠脉小血管病变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15
作者 王建民 邢亮亮 +2 位作者 王鹤凝 徐荣先 滕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S02期98-102,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药物球囊与药物涂层支架在冠脉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而探讨药物球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经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方案99例、药物球囊方案83例。收集随访结果和第12个月的冠脉造影定量分析,对比两组指标(术后... 目的通过对比药物球囊与药物涂层支架在冠脉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而探讨药物球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经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方案99例、药物球囊方案83例。收集随访结果和第12个月的冠脉造影定量分析,对比两组指标(术后和12个月时病变血管的最小管腔直径(MLD)、靶病变长度(TLL)、管腔狭窄率(%)、晚期血管丢失(LLL)情况、及不良心脏事件(再发典型心绞痛、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1、球囊组术后和12个月时病变血管的最小管腔直径(MLD)优于支架组;球囊组术后残余狭窄程度低于支架组;球囊组LLL低于支架组(P<0.05)。2、MACE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生存分析得出:2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0.779,P=0.377)。结论药物球囊与药物涂层支架相比,可增加靶血管术后最窄直径、可显著降低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减少晚期管腔丢失;药物球囊在冠脉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药物球囊 药物涂层支架 冠脉小血管病变
下载PDF
依洛尤单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姚方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依洛尤单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6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1)与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目的:观察依洛尤单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6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1)与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炎性指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nT、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T-1、Ang-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ICAM-1、Lp-PL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洛尤单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AM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性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沙库巴曲缬沙坦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连兰峰 孔春灵 +2 位作者 孟祥旭 张淑 赵昂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91-93,97,共4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4例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4例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糖凝聚素-3(Gal-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F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T-proBNP、hFABP、Gal-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CHF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心肌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研究
18
作者 王志谦 孟祥旭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6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依据其是否进行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n=101)和未抗凝...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6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依据其是否进行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n=101)和未抗凝组(n=95),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未抗凝组患者的年龄高于抗凝组,大学及以下教育水平占比、血管疾病占比、贫血占比、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40分占比、血红蛋白<110g/L占比、左心房内径<40mm占比、长期就诊医院距离≥5km占比、使用抗血小板治疗占比、使用地高辛占比均高于抗凝组,慢性心力衰竭史占比、血栓栓塞史占比、使用β受体阻滞剂占比均低于抗凝组,病史短于抗凝组,TG水平低于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抗凝治疗为应变量,赋值1=未抗凝治疗,0=抗凝治疗。各因素均来源于表1内P<0.05的指标,取所有样本的中位值为自变量,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无慢性心力衰竭史、无血栓栓塞史、MLHFQ评分<40分、抗血小板治疗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P<0.05)。未抗凝组患者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MLHFQ评分水平高于抗凝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test,6-MWT)水平低于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率相对较低,应当对存在影响抗凝治疗相关因素的患者加强管理及相关教育,提升抗凝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抗凝 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新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19
作者 王真真 张海波 李运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PCI)术后新发室性心律失常(NOV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行PCI手术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动态心电监测NOVA发生情况,分为NOVA组及非NOVA组,各3...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PCI)术后新发室性心律失常(NOV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行PCI手术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动态心电监测NOVA发生情况,分为NOVA组及非NOVA组,各37、8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记录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情况,采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Tn I),行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影响NOVA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研究显示年龄、慢血流例数、肌酐、尿酸、CK-MB、Tn I水平及LVEF比较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血流、CK-MB及Tn I水平为影响NOV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慢血流、CK-MB及TnI水平均为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发生NOVA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具备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术 新发室性心律失常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舒张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观察
20
作者 王真真 张海波 李运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于本院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46)和对照组(n=46),其中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于本院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46)和对照组(n=46),其中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心脏功能(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血压、头晕目眩、四肢发冷)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头晕目眩、四肢发冷以及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术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且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冠心病介入术 心脏舒张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