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漆酶食用菌的筛选及食用菌漆酶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娄海伟 杨创明 +3 位作者 赵玉 牛永武 田双起 赵仁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2-403,共12页
每年有大量的谷物被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污染,对人类和牲畜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生物法降解AFB_(1)具有底物特异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降解谷物中AFB_(1)时,宜采用食用安全的微生物,以... 每年有大量的谷物被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污染,对人类和牲畜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生物法降解AFB_(1)具有底物特异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降解谷物中AFB_(1)时,宜采用食用安全的微生物,以避免引入新的污染物,因此,产漆酶的食用菌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此,本文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Unified Protein Database)中筛选出具有漆酶基因序列或氨基酸序列的食用菌,对已报道的能够产漆酶的食用菌进行总结,并概述产漆酶食用菌的实验筛选方法,探讨食用菌漆酶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综述食用菌漆酶的作用和食用菌漆酶降解AFB_(1)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食用菌漆酶安全、高效、绿色降解AFB_(1)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漆酶 黄曲霉毒素B_(1) 食品安全 谷物
下载PDF
蛋氨酸限制饮食的健康益处及其实现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鲁嫚嫚 钱静 +2 位作者 杨玉辉 谢岩黎 乐国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7-378,共12页
蛋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中唯一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参与机体蛋白质合成、转硫途径和一碳代谢等重要代谢通路。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限制饮食中蛋氨酸摄入能产生许多有益于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本文全面地综述蛋氨酸限制(methionine re... 蛋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中唯一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参与机体蛋白质合成、转硫途径和一碳代谢等重要代谢通路。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限制饮食中蛋氨酸摄入能产生许多有益于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本文全面地综述蛋氨酸限制(methionine restriction,MR)饮食改善肠道健康、延长寿命、减肥降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糖尿病、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抗肿瘤和癌症等健康益处及其对骨骼、骨骼肌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总结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采用蛋白质限制饮食、纯素食饮食、基于单体氨基酸配制的饮食、口服蛋氨酸酶及注射重组蛋氨酸酶5种方法实现MR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通过了解MR的健康益处及其实现策略,可为低蛋氨酸系列新食品的开发应用以及MR健康功能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限制 延长寿命 代谢综合征 肿瘤 健康益处 实现策略
下载PDF
紫芝菌株Gs-1液体培养产漆酶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3
作者 杨创明 娄海伟 +4 位作者 李阳 赵仁勇 牛永武 龚颖 田双起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3,共10页
为确定紫芝菌株Gs-1产漆酶的最适液体培养基,以漆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和农副产品诱导物对紫芝菌株Gs-1产漆酶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紫芝菌株Gs-1产漆酶的最适液体培养... 为确定紫芝菌株Gs-1产漆酶的最适液体培养基,以漆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和农副产品诱导物对紫芝菌株Gs-1产漆酶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紫芝菌株Gs-1产漆酶的最适液体培养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最适液体培养基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19.21 g/L、胰蛋白胨质量浓度2.0 g/L、Cu^(2+)浓度1.08 mmol/L、农副产品诱导物豆粕质量浓度32.59 g/L。在此优化条件下,紫芝菌株Gs-1产漆酶的活力可达6787.58 U/L,是未优化培养基中漆酶活力的26.46倍。紫芝菌株Gs-1液体培养基的优化极大地提高了其胞外漆酶活力,研究结果为紫芝漆酶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紫芝 响应面法 诱导物 豆粕 农副产品
下载PDF
微藻中蛋白质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孟丹阳 杜艳 陈复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46-357,共12页
微藻是一种光合自养型单细胞水生生物,能够合成脂质、蛋白质等多种活性成分。微藻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特性,能够调节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等,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微藻蛋白质提取的关键... 微藻是一种光合自养型单细胞水生生物,能够合成脂质、蛋白质等多种活性成分。微藻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特性,能够调节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等,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微藻蛋白质提取的关键在于细胞壁的高效裂解,从而使细胞中的蛋白充分释放。因此,该文基于常见的微藻细胞壁破壁技术,对微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破壁更高效、过程更经济、易于工业化、蛋白更优质的提取方法,为微藻蛋白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增加其商业价值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蛋白质 提取方法 细胞壁 细胞破碎技术
下载PDF
杂粮粉对面团特性及烤饼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王岸娜 李胜强 吴立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杂粮粉对面团特性和产品品质的影响,将谷子、玉米、白芸豆3种杂粮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面粉中,研究其对面团粉质-拉伸特性及烤饼质构、色差、感官评价、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杂粮粉的添加使面团的吸... 为了探究不同杂粮粉对面团特性和产品品质的影响,将谷子、玉米、白芸豆3种杂粮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面粉中,研究其对面团粉质-拉伸特性及烤饼质构、色差、感官评价、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杂粮粉的添加使面团的吸水率和粉质指数下降,面团强度降低;饼的硬度、胶黏性、咀嚼性上升。谷子粉的添加使饼的L(亮度)显著下降,玉米粉的添加使饼的b(黄蓝色度)显著升高,白芸豆粉的添加对饼的色差影响不大。随着3种杂粮粉的添加,饼的感官评分先上升后下降;饼的多酚、黄酮含量逐渐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均逐渐增加,玉米饼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较高,谷子饼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随着白芸豆粉的添加,饼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杂粮粉添加量与烤饼多酚、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P<0.05)。3种杂粮粉的添加有利于提高烤饼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谷子 白芸豆 杂粮饼 感官评价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鼠李糖脂抑制芽孢态蜡样芽孢杆菌的活性及机制
6
作者 牛永武 乔杉 +3 位作者 孙艺铭 王雨辰 赵仁勇 田双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6,共7页
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芽孢为研究对象,从表观、形态和胞膜状态等方面解析鼠李糖脂(rhamnolipids,RLs)对芽孢态B.cereus的抑制活性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RLs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80.0 mg/L和160.0 mg/L。两个... 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芽孢为研究对象,从表观、形态和胞膜状态等方面解析鼠李糖脂(rhamnolipids,RLs)对芽孢态B.cereus的抑制活性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RLs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80.0 mg/L和160.0 mg/L。两个浓度的RLs均可以引起芽孢表面出现严重的皱缩和凹陷,破坏芽孢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导致胞内电解质、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外泄。同时,RLs可以通过降低芽孢的耐热性、产生胞内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表面黏附能力、结合并干扰DNA分子等多种抑菌机制对B.cereus芽孢起到抑制和灭活作用。研究结果有利于推动RLs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蜡样芽孢杆菌 芽孢 抑菌机制
下载PDF
小麦B淀粉一步酶解产糖优化及酒精发酵
7
作者 张晶晶 陈家新 +7 位作者 冯军伟 胡景婷 马欣荣 张楠 解心月 刘娜 王心 惠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0期158-164,共7页
以小麦B淀粉为原料,优化其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的工艺及后续酿酒酵母发酵生产酒精,提高其利用价值。首先对小麦B淀粉基本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其次使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组成复合酶对小麦B淀粉进行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详细考察复合酶用... 以小麦B淀粉为原料,优化其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的工艺及后续酿酒酵母发酵生产酒精,提高其利用价值。首先对小麦B淀粉基本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其次使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组成复合酶对小麦B淀粉进行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详细考察复合酶用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pH对还原糖得率影响,对以上参数进行正交优化,获得酶解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利用酿酒酵母发酵所得酶解糖液生产酒精。结果表明,小麦B淀粉中淀粉含量85.61%,蛋白质和灰分含量都达到2%左右,戊聚糖含量接近5%,通过正交优化确定酶解产糖最佳条件为复合酶用量4 mL,料液比1:25 g/mL,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0 h,pH5.0,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得率达到94.6%。利用酵母发酵产酒精,最终酒精浓度达到12.76 g/L,酒精原料得率为31.90%。本研究为小麦B淀粉制备酒精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B淀粉 一步酶解 正交优化 酒精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