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梦怡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3期63-63,共1页
结合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地讲述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效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为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现代化技术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通信智能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运用研究
2
作者 张贝 丁玉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年第3期218-218,231,共2页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通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日常沟通和消费等。由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能够提高通信技术的使用水平,而且可以血通信技术体现出智能化发展的特点,所以大部分地区使用通讯技术,积极建设电子...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通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日常沟通和消费等。由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能够提高通信技术的使用水平,而且可以血通信技术体现出智能化发展的特点,所以大部分地区使用通讯技术,积极建设电子信息工程。基于此,本文针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通信智能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以及通信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智能 电子信息 工程技术
下载PDF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六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3
作者 闫雷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30-33,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再局限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文章通过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六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总结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再局限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文章通过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六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然而,专业知识的传授往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了六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旨在通过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文章将通过叙述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六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六位一体 思政教育 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下载PDF
OBE理念下“虚实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
4
作者 段朝伟 崔斌 +2 位作者 杨其锋 张英争 吕冰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8期25-27,共3页
将OBE理念下“虚实结合”教学模式融入到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中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验、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积极性。课... 将OBE理念下“虚实结合”教学模式融入到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中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验、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积极性。课程内容融合专业前沿与创新实践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合适的思政案例,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以学生为本,通过OBE理念下“虚实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实现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虚实结合 应用型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视角下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学习模式研究
5
作者 吕冰垚 李婷婷 白宏伟 《炫动漫》 2024年第2期198-200,共3页
随着科技进步的独特性日益凸显,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代的核心议题。从创新实践的视角出发,意味着需将理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知识与特定、典型的项目实施相融合。项目导向的教学策略倡导将常规教学手段与项目实践无缝对接,重新定义教师与学... 随着科技进步的独特性日益凸显,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代的核心议题。从创新实践的视角出发,意味着需将理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知识与特定、典型的项目实施相融合。项目导向的教学策略倡导将常规教学手段与项目实践无缝对接,重新定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设计力求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习得及实际生产操作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如何在《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中融合项目式教学与传统方法,教学流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基础知识,还提升他们发现、剖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应用型大学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深厚、实践技能突出的综合性人才的目标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项目化学习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PLC实验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6
作者 刘俊玲 毛景魁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2期81-84,共4页
依托计算机通信与仿真技术,在电类专业开展虚拟仿真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虚实结合,贴近实际生活,寓教于虚,训练于实,保证实验内容的可行性和系统性。实验教学表明,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符合教学目标,激发了... 依托计算机通信与仿真技术,在电类专业开展虚拟仿真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虚实结合,贴近实际生活,寓教于虚,训练于实,保证实验内容的可行性和系统性。实验教学表明,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符合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清楚为何而学、所学为何,切实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类专业 虚拟仿真 实验设计 教学模式 实验评价
下载PDF
小型化滤波天线设计
7
作者 崔浩华 郭森琪 段朝伟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3期596-602,共7页
为了提高矩形滤波天线的性能,提出一种带有槽口的矩形贴片以提高天线性能的方法。贴片集成了普通贴片天线的辐射性能,同时增加了滤波特性,在增益曲线的两端各有一个零点,可以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滤波天线设计,在频带边... 为了提高矩形滤波天线的性能,提出一种带有槽口的矩形贴片以提高天线性能的方法。贴片集成了普通贴片天线的辐射性能,同时增加了滤波特性,在增益曲线的两端各有一个零点,可以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滤波天线设计,在频带边缘处有明显的零点,提升了频带边沿的清晰度,在视轴增益方面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零点的位置可以通过调整槽口长度来调节。通过仿真,天线在5.8 GHz的中心频率下,实现了8.3%的匹配带宽,在5.4、6.3 GHz处有显著的增益零点,增益达到5.86 dBi,交叉极化抑制超过10.2 dB,前后比大于13.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性能 滤波天线 视轴增益
下载PDF
电子通信系统复合式干扰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静 于红斌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3-197,共5页
针对传统方法对电子通信系统复合式干扰信号未能精准识别,导致识别准确度较低,提出了一种电子通信系统复合式干扰智能识别技术。分析电子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与距离联合欺骗干扰,得到干扰信号的运作流程,在拖引头坐标系内进行滤波跟踪,... 针对传统方法对电子通信系统复合式干扰信号未能精准识别,导致识别准确度较低,提出了一种电子通信系统复合式干扰智能识别技术。分析电子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与距离联合欺骗干扰,得到干扰信号的运作流程,在拖引头坐标系内进行滤波跟踪,并构建系统跟踪模型,初步检测系统内的复合干扰信号,分析系统信号的常规时域特征并提取,完成对复合式干扰进行识别,但未能区分较多的复合干扰信号,添加规则库,并将识别过程分化成若干种划分子流程,每一种子流程都使用相对应的特征,搜索对应的规则库,只需要某种规则的要求得到满足,就能够直接识别出系统内的复合式干扰信号。实验证明,所提方法有着较好的稳定性与鲁棒性,并且效率要比传统方法的效率高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通信系统 复合式干扰 智能识别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连续定位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3,共5页
针对室内以及隧道、地铁、地下停车场等相对封闭的环境,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难以保持准确的定位效果的问题,利用GPS/INS/磁力计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设计了一种连续定位方法。其中室外部分利用了GPS定位技术,对于室内场景通过磁力计以及... 针对室内以及隧道、地铁、地下停车场等相对封闭的环境,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难以保持准确的定位效果的问题,利用GPS/INS/磁力计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设计了一种连续定位方法。其中室外部分利用了GPS定位技术,对于室内场景通过磁力计以及INS的组合信号来获取精确的位置信息。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解决噪声问题,并设计了一种航向角校正和补偿的方法,最后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校正之前显著提高了精度,增幅达到了60%,轨迹误差保持了较低的水平,处于2 m以下,达到了较高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连续定位 多传感器融合 卡尔曼滤波 惯性导航系统 磁力计
下载PDF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10
作者 杨其锋 吴庆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5期44-47,共4页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要求各个工科院校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优秀储备人才。本文以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路径为研究方向,在文中阐述了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要求各个工科院校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优秀储备人才。本文以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路径为研究方向,在文中阐述了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路,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教学体系建设,细化实践教学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校企合作,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筹建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联盟,强化从业资格认证等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可行路径,对工科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可行路径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PCB图像的清晰度评价算法
11
作者 黄忠天 郜致博 《软件》 2024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在应用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裸板图像进行捕获的过程中,手动调焦往往会存在主观上的误差干扰,为PCB裸板图像后期的缺陷检测识别与处理等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场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 在应用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裸板图像进行捕获的过程中,手动调焦往往会存在主观上的误差干扰,为PCB裸板图像后期的缺陷检测识别与处理等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场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PCB裸板图像的清晰度评价算法,同时建立算法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见的传统清晰度评价函数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运行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光学检测 印刷电路板 缺陷检测 清晰度评价函数
下载PDF
基于学习机制的分布式混合流水车间调度算法研究
12
作者 陈学锋 左阳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5-31,共7页
在现代制造业中,DHFSP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贪婪的自适应学习算法,旨在有效地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首先,通过一种初始化策略构建初始解;其次,引入一个基于历史反馈的动态学习机制,该机制能够根据... 在现代制造业中,DHFSP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贪婪的自适应学习算法,旨在有效地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首先,通过一种初始化策略构建初始解;其次,引入一个基于历史反馈的动态学习机制,该机制能够根据累积的优化经验,智能选择扰动策略,以逐步提升解的优化质量;最后,通过轮盘赌选择策略,进一步增强了算法对全局最优解的探索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算法在求解分布式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时,相较于现有的对比算法,展现出了显著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FSP 自适应 轮盘赌 学习机制
下载PDF
基于VMD-DSSC的轴承故障诊断
13
作者 胡永涛 董明如 +1 位作者 李婕 李进军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12,共7页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轴承故障诊断中有标签样本少的问题,设计了深度半监督小样本分类器并用于轴承故障诊断。首先,采用受限玻尔兹曼机构建深度学习分类器,利用无标签样本完成参数预训练,结合有标签样本调优参数,获得准确的分类模型。然后,...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轴承故障诊断中有标签样本少的问题,设计了深度半监督小样本分类器并用于轴承故障诊断。首先,采用受限玻尔兹曼机构建深度学习分类器,利用无标签样本完成参数预训练,结合有标签样本调优参数,获得准确的分类模型。然后,改进激活函数,解决梯度消失问题,提高收敛速度,增强分类性能。最后,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将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并提取样本熵作为故障特征输入至分类器实现故障模式识别。轴承故障诊断实验及风电机组高速轴承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深度半监督小样本分类器能够充分利用无标签样本及有标签样本实现轴承故障模式识别,并具有故障诊断准确率高、稳定性好、耗时少、实时性好等优点,为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亦可用于数据清洗,为智能故障诊断提供有效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诊断 大数据 深度学习 小样本分类 激活函数
下载PDF
基于5G的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传输技术研究
14
作者 张颖 李婷婷 解瑞云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传输是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现行传输技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不仅误码率比较高,而且传输吞吐量较低。针对现行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5G的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传输技术。利用频域均衡方法对低轨道卫星通信上行链... 传输是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现行传输技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不仅误码率比较高,而且传输吞吐量较低。针对现行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5G的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传输技术。利用频域均衡方法对低轨道卫星通信上行链路用户信号进行检测,补偿误差信号,利用5G技术估计通信系统下行链路信道,消除信号干扰,实现基于5G的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实验证明:该技术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传输误码率不足1%,系统吞吐量超过40 Mbps。该技术在低轨道卫星通信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 传输技术 频域均衡方法
下载PDF
基于MC9S12的电池管理系统通信模块设计
15
作者 华显 陈晓宇 +1 位作者 侯越越 任鹏姗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2-17,64,共7页
聚焦于电池管理系统的通信效能提升,设计了一种采用MC9S12XEP100作为核心控制器的CAN通信模块方案。该方案系统性地规划了BMS的总体架构、拓扑结构布局、电路详细设计以及通信代码的开发,精准对接电动汽车通信对高实时性的严苛需求,并... 聚焦于电池管理系统的通信效能提升,设计了一种采用MC9S12XEP100作为核心控制器的CAN通信模块方案。该方案系统性地规划了BMS的总体架构、拓扑结构布局、电路详细设计以及通信代码的开发,精准对接电动汽车通信对高实时性的严苛需求,并通过集成CANtest软件对网络总线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不仅验证了CAN通信硬件电路设计的可靠性,还确保了底层软件代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管理系统 CAN SPI串行接口
下载PDF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16
作者 段朝伟 徐海刚 +5 位作者 张英争 郭泽 张贵锋 孔慧君 石瑞涛 吕冰垚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6-30,69,共6页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成像原理不同,两种模态图像融合结果常常存在对比度失真、细节信息丢失等问题,给机器视觉任务如自动驾驶、战场侦察等带来了很大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高斯滤波器对源...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成像原理不同,两种模态图像融合结果常常存在对比度失真、细节信息丢失等问题,给机器视觉任务如自动驾驶、战场侦察等带来了很大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高斯滤波器对源图像进行图像分解,获取基本层和细节层;其次,构造对比度显著性融合规则来融合基本层;再次,设计结构显著性融合规则来融合细节层;最后,通过图像重构获得最终的融合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融合结果目标显著、细节清晰、轮廓明显,符合人类视觉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融合算法 视觉显著性
下载PDF
无人机通信网络非等间距节点负载部署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静 张英争 +1 位作者 郭静 于红斌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7-21,共5页
针对无人机通信网络吞吐率和缓存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通信网络非等间距节点负载部署方法。优先构建无人机通信系统节能负载的大数据挖掘模型,通过模糊特征检测方法对节点负载特征进行挖掘和优化提取。在无人机通信网络... 针对无人机通信网络吞吐率和缓存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通信网络非等间距节点负载部署方法。优先构建无人机通信系统节能负载的大数据挖掘模型,通过模糊特征检测方法对节点负载特征进行挖掘和优化提取。在无人机通信网络区域内.将K-均值聚类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形成多个初始粒子群.搜索最优分簇.实现无人机通信网络非等间距节点负载部署。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吞吐率和缓存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能够降低通信冲突率和节点负载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网络 非等间距节点 负载部署 粒子群
下载PDF
略论教师对学生德育时机的把握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6-47,共2页
德育时机是在外在诱因和个体的心理需要相互作用中生成的,它具有偶然性、即时性、共同性、复杂性等特征。德育时机的捕捉及利用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教育者的德育经验不足,德育能力匮乏... 德育时机是在外在诱因和个体的心理需要相互作用中生成的,它具有偶然性、即时性、共同性、复杂性等特征。德育时机的捕捉及利用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教育者的德育经验不足,德育能力匮乏,不知道如何把握和利用德育时机,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应当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捕捉和利用德育时机的能力,以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队伍 德育时机 德育活动 道德需要
下载PDF
高校与饲料企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探索 被引量:5
19
作者 邱晶晶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创新创业人才是饲料行业持续良好发展的首要因素。当前时代下,饲料产业已发展至规模化的生产营销模式,创新创业人才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饲料行业的发展。高校与饲料企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和迫切需求。高校与饲料企... 创新创业人才是饲料行业持续良好发展的首要因素。当前时代下,饲料产业已发展至规模化的生产营销模式,创新创业人才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饲料行业的发展。高校与饲料企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和迫切需求。高校与饲料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在提升饲料行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准、提升饲料行业总体水准方面有明显的现实意义。高校与饲料行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应明确开展路径,形成长效机制,通过高校增开相关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实习等方式,让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饲料企业应改变自身传统观念,积极整改,配合校企合作工作,为饲料行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饲料企业 创新创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