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
作者 张继阳 李沣霖 杨捷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双创型人才,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中国国情、能够适应“... “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双创型人才,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中国国情、能够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双创型人才,高校必须要调整培养模式,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电气工程专业 创新创业能力 协同育人
下载PDF
面向自动化专业的《电气制图》教学研究与改革
2
作者 吴超 高雅昆 李广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1期036-039,共4页
本文深入分析《电气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以河南工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该课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与实践能力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课程关联度不紧密、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并... 本文深入分析《电气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以河南工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该课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与实践能力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课程关联度不紧密、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并针对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结合上机实践与结课绘图的效果表明,三种教学改革措施相结合以后,班级学生绘图与识读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改善,平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由此证明了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促进其全面发展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制图》 教学改革 自动化专业
下载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常文平 廖青华 郭贝贝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6期112-113,115,共3页
针对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案。从创新思维训练到学科基础创新,再到专业创新,最后到综合创新,通... 针对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案。从创新思维训练到学科基础创新,再到专业创新,最后到综合创新,通过四年不断线的全方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适应"新工科"要求的综合素养,为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提供方案,推动应用型高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创新创业 应用型高校 能力培养
下载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郑秀 张继阳 郭正中 《大众标准化》 2020年第14期155-156,共2页
随着电气工程在新能源、新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电气工程领域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明确改革方案,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法,最终提炼出项目特色... 随着电气工程在新能源、新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电气工程领域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明确改革方案,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法,最终提炼出项目特色,为电气工程专业理论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方式指点和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 电气工程
下载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廖青华 常文平 刘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24期135-137,共3页
在教育部“双万计划”背景下,根据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要求,围绕河南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流专业建设,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涵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对地方高校... 在教育部“双万计划”背景下,根据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要求,围绕河南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流专业建设,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涵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对地方高校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流专业 人才培养 双万计划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CAD》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究
6
作者 李霖 李齐齐 +1 位作者 张继阳 杨捷 《家电维修》 2025年第2期61-63,共3页
学院针对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了《电气CAD》课程。该课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设计工具。在新工科背景下,本文针对电气工程专业《电气CAD》课程教学中出现的... 学院针对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了《电气CAD》课程。该课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设计工具。在新工科背景下,本文针对电气工程专业《电气CAD》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应用能力、工程应用背景、学习态度以及教学模式等问题,以培养高素质的新工科人才为导向,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对课程的初步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CAD 教学改革 新工科
下载PDF
基于CDIO工程理念的《典型电缆设备电气控制》课程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斌 朱妍雯 仝战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第21期174-175,共2页
《典型电缆设备电气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借助CDIO工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在电线电缆专业《典型电缆设备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 《典型电缆设备电气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借助CDIO工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在电线电缆专业《典型电缆设备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8
作者 王国柱 郑秀丽 杨晓 《成长》 2021年第5期9-10,共2页
专业导论课是将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的课程,属于专业课程引导的“早期教育模式”。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的引入,能够创造一个针对自动化专业领域进行系统介绍的教学平台,对学生熟悉专业、认知专业、培养兴趣等均具有... 专业导论课是将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的课程,属于专业课程引导的“早期教育模式”。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的引入,能够创造一个针对自动化专业领域进行系统介绍的教学平台,对学生熟悉专业、认知专业、培养兴趣等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改革调整势在必行。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革措施与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导论 课程教学体系 改革 措施
下载PDF
基于软硬件相结合的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9
作者 崔瑞超 马佳慧 张星红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1期47-49,共3页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将MATLAB语言仿真分析和NI ELVIS硬件平台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形成软硬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自控原理课程的兴趣与热情,降低了自动控制原理的复...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将MATLAB语言仿真分析和NI ELVIS硬件平台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形成软硬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自控原理课程的兴趣与热情,降低了自动控制原理的复杂性与抽象度;同时,引入过程性和综合性评价考核机制。经过改革,实验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工程意识与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教学 MATLAB 软硬件
下载PDF
电气信息类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10
作者 杨捷 周迎迎 张锐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1期068-071,共4页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制定的战略计划。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己任,紧抓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深化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提高课...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制定的战略计划。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己任,紧抓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深化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提高课程思政效果,着力学生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为电力行业发展培育“又红又专”的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信息类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和混合式教学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
11
作者 马临超 韩张娜 +4 位作者 杨捷 郑秀 李沣霖 郭贝贝 廖青华 《智库时代》 2023年第27期210-213,共4页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慧教学的广泛应用,原有课程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本文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引入MATLAB仿真、虚拟仿真、智慧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通过实施混合式教...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慧教学的广泛应用,原有课程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本文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引入MATLAB仿真、虚拟仿真、智慧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和建议,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流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常文平 廖青华 +1 位作者 赵筱赫 李沣霖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85-87,110,共4页
根据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具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根据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具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该文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方面,总结分析河南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为应用型高校提高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一流专业 专业建设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原文传递
领导者-跟随者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
13
作者 张星红 李齐齐 +2 位作者 陈慧波 郑秀丽 丁昊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未知参数,采用具有惩罚因子的改进投影算法进行辨识。基于参数估计更新律和参考信号,设计了领导者的局部自适应控制律;基于参数估计更新律和邻居的历史信息,设计了每个跟随者的局部自适应控制律。在设计的分布式自...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未知参数,采用具有惩罚因子的改进投影算法进行辨识。基于参数估计更新律和参考信号,设计了领导者的局部自适应控制律;基于参数估计更新律和邻居的历史信息,设计了每个跟随者的局部自适应控制律。在设计的分布式自适应控制律下,领导者-跟随者多智能体系统具有下列控制性能:(1)领导者跟踪参考信号;(2)每个跟随者跟踪领导者;(3)所有智能体跟踪参考信号,实现了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控制 分布式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 领导者 未知参数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PLC实验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14
作者 刘俊玲 毛景魁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2期81-84,共4页
依托计算机通信与仿真技术,在电类专业开展虚拟仿真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虚实结合,贴近实际生活,寓教于虚,训练于实,保证实验内容的可行性和系统性。实验教学表明,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符合教学目标,激发了... 依托计算机通信与仿真技术,在电类专业开展虚拟仿真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虚实结合,贴近实际生活,寓教于虚,训练于实,保证实验内容的可行性和系统性。实验教学表明,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符合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清楚为何而学、所学为何,切实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类专业 虚拟仿真 实验设计 教学模式 实验评价
下载PDF
基于改进GSA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婕 张盼盼 +2 位作者 齐山成 白圆童 杨捷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随着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变化,导致光伏系统发电效率低,因此提高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性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搭建光伏电池的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GSA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策略,利用T-S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动态修正GS...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随着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变化,导致光伏系统发电效率低,因此提高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性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搭建光伏电池的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GSA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策略,利用T-S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动态修正GSA算法中的衰减因子α,改善了GSA算法中因引力常数计算困难而导致最大功率点跟踪速度慢、误差大等问题。对正常和局部阴影工况下光伏组件MPPT性能的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SA算法在光伏MPPT控制中较传统GSA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搜索振荡小和稳态精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模型 改进引力搜索算法 MPPT T-S模糊神经网络
下载PDF
淬火温度对工程机械用低合金耐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娜 徐永新 杨晓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23-125,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硬度测试、低温冲击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对低合金耐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00~920℃不同温度淬火的低合金耐磨钢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840℃淬火,试验钢中板条马氏体板条... 采用光学显微镜(OM)、硬度测试、低温冲击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对低合金耐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00~920℃不同温度淬火的低合金耐磨钢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840℃淬火,试验钢中板条马氏体板条束数量较多且其尺寸较为细小。淬火温度升高到880、920℃后,试验钢中板条马氏体组织变得越来越粗大。试验钢经不同温度淬火后,再进行400℃回火处理,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硬度和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先升高后降低。840℃淬火+400℃回火60 min后,试验钢的硬度和冲击吸收能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9.2HRC和28.8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耐磨钢 淬火温度 组织 硬度
原文传递
基于双闭环教学模式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星红 郑秀丽 +1 位作者 陈慧波 常文平 《南方农机》 2022年第3期155-157,共3页
课题组针对“自动控制原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讨,采取以思政知识为内闭环、专业知识为外闭环的双闭环教学模式。在内环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旨在用“隐形教育”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外环中,坚... 课题组针对“自动控制原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讨,采取以思政知识为内闭环、专业知识为外闭环的双闭环教学模式。在内环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旨在用“隐形教育”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外环中,坚持专业知识阶段化,采取案例教学,借助“显性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改结果证明:结合具体理论知识模块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双闭环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还可以调节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好地实现全过程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原理 双闭环教学模式 思政知识 专业知识
下载PDF
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电工学”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妍雯 仝战营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第12期109-110,113,共3页
'电工学'是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根据电路元器件的特点进行教学项目讨论,从'电工学'... '电工学'是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根据电路元器件的特点进行教学项目讨论,从'电工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电工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电气类专业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实施与评价——以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实验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景魁 仝战营 《时代汽车》 2023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前,新冠疫情的肆虐打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当前形势,依托计算机通信与仿真技术,在电类专业开展虚拟仿真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虚实结合,贴近实际生活,寓教于虚,训练于实,保证实... 目前,新冠疫情的肆虐打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当前形势,依托计算机通信与仿真技术,在电类专业开展虚拟仿真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虚实结合,贴近实际生活,寓教于虚,训练于实,保证实验内容的可行性和系统性。实验教学实施效果表明,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符合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清楚为何而学,所学为何,切实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电类专业 虚拟仿真 虚实结合 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评价
下载PDF
基于“盐溶于水”的《自动控制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20
作者 张星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143-146,共4页
为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针对《自动控制原理》传统的单闭环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借助学习通平台,采取“盐溶于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每个章节中均融入了思政知识,使得“授业”和“传道... 为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针对《自动控制原理》传统的单闭环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借助学习通平台,采取“盐溶于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每个章节中均融入了思政知识,使得“授业”和“传道”有序进行,线上线下、专业和思政知识互相促进,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多闭环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原理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思政知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