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微胶囊黏胶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留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杰 刘东齐 吴帅帅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17,29,共5页
为研究芳香微胶囊黏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观测了芳香微胶囊黏胶纤维长丝的微观形貌、红外光谱、结晶结构、热性能,并测试了其物理性能和织物的留香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黏胶纤维相比,芳香微胶囊黏胶纤维断面分布着比较均匀的小孔洞,表... 为研究芳香微胶囊黏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观测了芳香微胶囊黏胶纤维长丝的微观形貌、红外光谱、结晶结构、热性能,并测试了其物理性能和织物的留香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黏胶纤维相比,芳香微胶囊黏胶纤维断面分布着比较均匀的小孔洞,表面较粗糙;芳香微胶囊的加入并没有改变黏胶长丝的分子结构,也没有形成新的基团;芳香黏胶长丝与普通黏胶长丝的X衍射波峰和曲线走势相似,但结晶度下降;裂解各阶段芳香黏胶长丝质量分数明显降低;芳香黏胶长丝的断裂强度降低,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增大,摩擦因数也有所增大;摩擦和烘干温度对织物留香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 微胶囊 芳香纤维 形态结构 物理性能 留香性能
原文传递
静电纺二醋片/三氯生纳米纤维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贾琳 王西贤 +1 位作者 张海霞 覃小红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7,共4页
为研究静电纺二醋片(CA)/三氯生纳米纤维的性能,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纯CA纳米纤维和混合CA/三氯生纳米纤维,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万能强力仪测试了纳米纤维的形貌特征、表面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 为研究静电纺二醋片(CA)/三氯生纳米纤维的性能,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纯CA纳米纤维和混合CA/三氯生纳米纤维,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万能强力仪测试了纳米纤维的形貌特征、表面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三氯生的加入有效地减少了CA/三氯生混合纳米纤维表面的串珠纤维,且纤维直径分布更均匀;混合的CA/三氯生纳米纤维不仅表现出了CA的特征吸收峰,还在900~650 cm^(-1)范围内显示出了三氯生中苯环的弯曲振动峰;三氯生的加入有效增加了CA/三氯生纳米纤维膜的最大伸长,特别是当三氯生含量为1.5%和2.0%时,纳米纤维膜的最大强力和最大伸长都得到了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二醋片 三氯生 性能研究
原文传递
改性棉织物的一浴无盐染色和抗紫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毅 陈艺佳 +5 位作者 李峻 孟春丽 李武龙 胡会娜 李田田 曹机良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0,共4页
采用改性剂PECH—amine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然后用活性荧光黄FL和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LIQ对棉织物进行一浴无盐染色和抗紫外线整理。探讨了改性剂和氢氧化钠用量、改性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改性后染色和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改... 采用改性剂PECH—amine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然后用活性荧光黄FL和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LIQ对棉织物进行一浴无盐染色和抗紫外线整理。探讨了改性剂和氢氧化钠用量、改性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改性后染色和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改性整理织物的K/S值、UPF指数、紫外线透过率、耐洗性能和染色牢度。结果表明:采用1%(omf)的活性荧光黄FL和3%(omf)的LIQ,棉织物改性一浴无盐荧光染色和抗紫外线整理的优化工艺为改性剂PECH—amine 10g/L,氢氧化钠10g/L,改性温度90℃,保温时间60min。改性后棉织物染色和抗紫外一浴无盐整理的UPF指数可达到55左右,经过30次标准水洗之后,其UPF指数仍保持在50以上,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改性 紫外线吸收剂 染色 一浴
原文传递
竹席产品染色牢度测试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李建华 陈莉娜 +2 位作者 方方 谢尚卿 何惠鸿 《竹子学报》 2018年第4期36-42,共7页
研究分析了目前竹席产品染色牢度测试和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针对竹席产品的特点,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重现性强、模拟消费者使用竹席产品过程的染色牢度测试方法和客观评定测试结果的评价方法,给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竹席产品 染色牢度 测试评价方法
下载PDF
聚丙烯腈/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紫外线防护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贾琳 王西贤 +1 位作者 张海霞 覃小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2,共5页
为探讨纳米纤维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在聚丙烯腈(PAN)溶液中加入紫外线屏蔽剂二氧化钛(TiO_2)并制备了纯PAN和复合PAN/TiO_2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透射率分析仪等分析了纳米纤维的微观形态和紫外线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复合PA... 为探讨纳米纤维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在聚丙烯腈(PAN)溶液中加入紫外线屏蔽剂二氧化钛(TiO_2)并制备了纯PAN和复合PAN/TiO_2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透射率分析仪等分析了纳米纤维的微观形态和紫外线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复合PAN/TiO_2纳米纤维具有较小的直径;红外光谱图显示PAN/TiO_2纳米纤维不仅含有PAN的特征吸收峰,还含有TiO_2的特征吸收峰。TiO_2的加入有效增加了PAN/TiO_2混合纳米纤维膜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和紫外线防护性能,纯PAN纳米纤维膜的紫外线防护因子(UPF)为30.72,PAN/TiO_2纳米纤维膜的UPF为1 096.21~1 865.49,且UPF随着TiO_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TiO_2质量分数为0.5%时,PAN/TiO_2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直径较小,紫外线防护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二氧化钛 纳米纤维 紫外线防护性能
下载PDF
聚乳酸/胶原蛋白取向纳米纤维支架的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贾琳 王西贤 +1 位作者 张海霞 覃小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13,共6页
为研究取向纳米纤维的性能及取向纳米纤维对细胞生长的引导作用,利用可降解的聚乳酸和胶原蛋白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随机和取向排列的聚乳酸(PLLA)、聚乳酸/胶原蛋白(PLLA/Coll)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 为研究取向纳米纤维的性能及取向纳米纤维对细胞生长的引导作用,利用可降解的聚乳酸和胶原蛋白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随机和取向排列的聚乳酸(PLLA)、聚乳酸/胶原蛋白(PLLA/Coll)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并在其表面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研究细胞在不同的支架表面的生长形态。结果表明:取向纳米纤维具有较细的纤维直径,各向异性的结构性能,平行于纤维排列方向的润湿性能和优于垂直于纤维排列方向的断裂强度。复合PLLA/Coll支架表面含有细胞识别基团,能增强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培养在取向PLLA/Coll纳米纤维支架上的MSCs呈现取向的纺锥形态,与体内MSCs的形态更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纳米纤维 胶原蛋白 支架材料 力学性能 细胞取向
下载PDF
防紫外线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贾琳 王西贤 +1 位作者 张海霞 覃小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共6页
为制备防紫外线功能的纳米纤维制品,选用聚丙烯腈(PAN)和紫外线吸收剂UV531作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纯PAN和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线透反射分析仪等分析了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化学性能、紫外线防护性能等... 为制备防紫外线功能的纳米纤维制品,选用聚丙烯腈(PAN)和紫外线吸收剂UV531作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纯PAN和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线透反射分析仪等分析了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化学性能、紫外线防护性能等。结果表明:紫外线吸收剂的加入有效地减小了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纯PAN和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红外光谱均表现出PAN的特征峰,说明紫外线吸收剂的加入没有改变PAN的内部结构;紫外线吸收剂的加入提升了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紫外吸收性能和紫外防护性能,随着紫外线吸收剂含量的增加,紫外吸收值和紫外防护因子越大,而紫外线的透射率越小;因此,PAN复合纳米纤维膜是非常优异的防紫外线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紫外线吸收剂 纳米纤维 紫外线防护性能
下载PDF
静电纺二醋片/UV531防紫外线纳米纤维的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贾琳 王西贤 +1 位作者 张海霞 覃小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1,共5页
为了开发防紫外线纳米纤维纺织品并扩大纳米纤维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利用二醋片(CA)和紫外线吸收剂UV531,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纯CA纳米纤维和混合的CA/UV531纳米纤维,并利用扫描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紫外线透反射分析仪测试纳米纤... 为了开发防紫外线纳米纤维纺织品并扩大纳米纤维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利用二醋片(CA)和紫外线吸收剂UV531,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纯CA纳米纤维和混合的CA/UV531纳米纤维,并利用扫描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紫外线透反射分析仪测试纳米纤维的微观形态、紫外线吸收性能和紫外线防护性能。结果显示:混合的CA/UV531纳米纤维较纯CA纳米纤维的直径略大,且更均匀,说明混合的CA/UV531溶液的可纺性更好;纳米纤维的红外光谱图显示UV531的加入没有影响CA的化学结构;混合CA/UV531纳米纤维的紫外吸收性能和紫外防护性能远远高于纯CA纳米纤维,且随着UV531质量分数的增加,紫外吸收值和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增加,而随着UVA和UVB的透射率降低,紫外防护性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片 紫外线吸收剂UV531 防紫外线 纳米纤维 吸收性能 防护性能
下载PDF
新型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莉娜 孔繁荣 许瑞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6,共4页
为了掌握新型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性能,组织纺织产品开发,对纤维进行了扫描电镜下的外观形态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热性能分析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蛋白质含量为10%的新型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均与粘胶纤... 为了掌握新型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性能,组织纺织产品开发,对纤维进行了扫描电镜下的外观形态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热性能分析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蛋白质含量为10%的新型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均与粘胶纤维相似,具有粘胶纤维的典型特征,但纤维表面粗糙,纵向沟槽里堆积着许多凸凹不平的沉积物,线密度变异较大,红外光谱图里有蛋白质的特征峰,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异系数都比普通粘胶纤维大;其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强度都比普通粘胶纤维小,纤维的刚性增大,柔韧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 表面形态结构 红外光谱 热分析 强伸性能
下载PDF
高收缩涤纶的热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繁荣 贾琳 陈莉娜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共3页
高收缩涤纶是经过物理或化学改性得到的具有高热收缩率的差别化纤维。热分析显示,高收缩涤纶的耐热性低于普通涤纶,热收缩性明显优于普通涤纶。未收缩的高收缩涤纶的强度低于普通涤纶;热水收缩后的高收缩涤纶的断裂强度有所下降,纤维断... 高收缩涤纶是经过物理或化学改性得到的具有高热收缩率的差别化纤维。热分析显示,高收缩涤纶的耐热性低于普通涤纶,热收缩性明显优于普通涤纶。未收缩的高收缩涤纶的强度低于普通涤纶;热水收缩后的高收缩涤纶的断裂强度有所下降,纤维断裂伸长率明显变大;干热收缩后,高收缩涤纶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与热水收缩后相似,但下降幅度增加,尤其是温度达到140℃时,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收缩涤纶 热性能 拉伸性能
原文传递
涤纶的苯甲醇分散染料直接印花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杰侦 苏玉恒 +1 位作者 张阳 曹机良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21,共4页
将载体苯甲醇用于涤纶织物分散染料直接印花,研究了苯甲醇用量、热溶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涤纶织物印花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印花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苯甲醇可作为分散染料低温热溶助剂,最佳印花工艺为苯甲醇31.25 m L/kg,80℃烘5 min,... 将载体苯甲醇用于涤纶织物分散染料直接印花,研究了苯甲醇用量、热溶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涤纶织物印花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印花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苯甲醇可作为分散染料低温热溶助剂,最佳印花工艺为苯甲醇31.25 m L/kg,80℃烘5 min,热溶温度180~190℃,热溶时间3 min,涤纶织物分散染料载体印花可获得与高温热溶工艺接近的表观色深,且具有优良的耐洗、耐摩擦和耐日晒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直接印花 低温热溶 苯甲醇 涤纶
下载PDF
连体式塑身内衣主观舒适性及外观美感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旭 崔静 +1 位作者 左海棠 任雨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58,共5页
为了寻找塑身内衣设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市场调研工作入手开展具体研究。根据调研结果,选取14款不同类型的塑身内衣产品,并对产品的穿着舒适性和外观美感评价进行对比试验,探讨提高塑身内衣综合性能的技术要点。结果显示,塑身内... 为了寻找塑身内衣设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市场调研工作入手开展具体研究。根据调研结果,选取14款不同类型的塑身内衣产品,并对产品的穿着舒适性和外观美感评价进行对比试验,探讨提高塑身内衣综合性能的技术要点。结果显示,塑身内衣仍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但其穿着舒适性和塑形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连体式塑身内衣比分体组合式塑身内衣的穿着舒适性更好,而且整体塑形效果较好;采用蕾丝装饰材料、增加肩带宽度、胸部内置文胸、V型背心款设计方式均可提高塑身内衣的穿着舒适性和外观美感;挖裆或排扣的设计方式可提高如厕便捷性;在塑身内衣的腰腹部、背部、臀部下沿和腋下侧片内置收缩弹力贴片可以提高塑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身内衣 市场调研 穿着舒适性 塑形效果 外观美感 主观评价
原文传递
皮肤风衣的功能性结构设计方案及主观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旭 崔静 +2 位作者 冯向伟 赵慧 李宛玥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7-35,共9页
为了改善皮肤风衣的热湿舒适性,并保证产品的美观性,本文通过调整局部结构设计、增加开口设计、拼接透气性面料等方式,设计并制作18件皮肤风衣。邀请20名行业专家对产品设计合理性、美观性进行主观评价,同时邀请10名女性志愿者对运动过... 为了改善皮肤风衣的热湿舒适性,并保证产品的美观性,本文通过调整局部结构设计、增加开口设计、拼接透气性面料等方式,设计并制作18件皮肤风衣。邀请20名行业专家对产品设计合理性、美观性进行主观评价,同时邀请10名女性志愿者对运动过程中的闷感、热感、湿感和粘感进行试衣评价,对比分析各种结构设计方案的差异,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改善产品的综合性能提供优化方案。结果显示,适当增加腋下片镂空面料的拼接面积,在袖口、领口、前胸等部位增设通风开口,均可以有效提升皮肤风衣热湿舒适性,同时也可以保证产品的美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风衣 结构设计 美观性 热湿舒适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人体生理指标的皮肤风衣穿着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旭 冯向伟 +2 位作者 代萌婷 贾笑娅 赵慧 《现代纺织技术》 2020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了改善皮肤风衣的穿着舒适性,研究通过调整局部结构设计、增加通风开口、拼接透气性面料等方式,设计并制作了18件皮肤风衣。邀请10名女性志愿者参与实验,利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和红外测温仪对运动过程中志愿者的生理指标进行测量,根... 为了改善皮肤风衣的穿着舒适性,研究通过调整局部结构设计、增加通风开口、拼接透气性面料等方式,设计并制作了18件皮肤风衣。邀请10名女性志愿者参与实验,利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和红外测温仪对运动过程中志愿者的生理指标进行测量,根据心率、呼吸频率和体表温度的变化情况评估各款样衣的穿着舒适性。研究表明,采用直筒袖、棒球领等开口设计方式,在前胸、后育克线等部位增设通风开口,适当增加腋下、前胸和后育克线等部位镂空面料的拼接面积,采用网眼较大的针织面料进行拼接设计,均可以有效提升皮肤风衣的穿着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风衣 结构设计 穿着舒适性 心率 呼吸频率
下载PDF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拉伸性能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莉娜 孔繁荣 +1 位作者 赵春生 许瑞超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11,共3页
通过对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麻赛尔、Outlast空调黏胶纤维、红黄蓝3种原液着色黏胶纤维及普通的黏胶纤维这7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拉伸性能测试,运用对数方差分析判定各拉伸指标的一致性,选取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使用灰色聚类进行纤... 通过对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麻赛尔、Outlast空调黏胶纤维、红黄蓝3种原液着色黏胶纤维及普通的黏胶纤维这7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拉伸性能测试,运用对数方差分析判定各拉伸指标的一致性,选取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使用灰色聚类进行纤维拉伸性能的综合评判.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可知,当置信度α=0.1时,7种纤维的断裂比功、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都有显著性差异.7种纤维的拉伸性能综合评价结果是普通黏胶纤维最好,原液着色黏胶次之,Outlast空调黏胶纤维最差.通过在黏胶纤维纺丝液中加入某种物质或者改变纺丝液的某种成分进行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开发,会影响纤维材料的强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纤维 拉伸性能 -致性检验 灰色聚类
下载PDF
原液着色黏胶/锦纶混纺纬编内衣面料的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海涛 陈莉娜 姚永标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14,共5页
利用原液着色黏胶绿色环保、柔软、吸湿性好和锦纶耐磨性强的特性,将2种纤维以不同的比例混纺得7种纱线,采用相同的工艺条件在针织无缝内衣机上编织,对7种织物进行了刚柔性、抗起球起毛性、透气性、吸湿性、耐磨性、顶破强力等力学和舒... 利用原液着色黏胶绿色环保、柔软、吸湿性好和锦纶耐磨性强的特性,将2种纤维以不同的比例混纺得7种纱线,采用相同的工艺条件在针织无缝内衣机上编织,对7种织物进行了刚柔性、抗起球起毛性、透气性、吸湿性、耐磨性、顶破强力等力学和舒适性测试,使用灰色聚类对7种织物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判,发现黏胶/锦纶(25/75)织物的综合性能最好,纯锦纶织物综合性能中等,黏胶/锦纶(65/35)织物的综合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液着色黏胶 锦纶 纬编面料 灰色聚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纺丝参数下取向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取向度分析
17
作者 贾琳 王西贤 +2 位作者 陶文娟 张海霞 覃小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6,共6页
为了探讨溶液性能及纺丝参数对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丙烯腈(PAN)溶液和加入不同质量分数LiCl的PAN溶液,对溶液黏度和电导率进行测试,并利用旋转的滚筒制备了不同的取向纳米纤维。研究表明:PAN溶液黏度和... 为了探讨溶液性能及纺丝参数对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丙烯腈(PAN)溶液和加入不同质量分数LiCl的PAN溶液,对溶液黏度和电导率进行测试,并利用旋转的滚筒制备了不同的取向纳米纤维。研究表明:PAN溶液黏度和电导率都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且黏度呈指数增加;而随着LiCl质量分数的增加,PAN溶液的黏度略有下降,而电导率显著增加。相同滚筒转速(2000 r/min)下,PAN纳米纤维的取向排列程度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12%的PAN纳米纤维的取向排列程度最好;而随着LiCl质量分数的增加,PAN纳米纤维的取向排列程度增加。当滚筒转速从1500 r/min增加到2500 r/min,纳米纤维的取向排列程度也增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溶液 黏度 电导率 滚筒转速 取向纳米纤维
下载PDF
彩棉/远红外丙纶混纺面料的设计与生产
18
作者 普丹丹 孔繁荣 +1 位作者 杜帅 李倩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2,41,共3页
为满足消费者对生态纺织品的需求,采用彩棉与远红外丙纶混纺,织成衬衣面料。根据所设计织物的风格特点,确定了合适的原料规格、纱线规格、织物组织结构、织物规格等。在保证生产过程无污染的前提下,设计了生产及后整理工艺。络筒工序采... 为满足消费者对生态纺织品的需求,采用彩棉与远红外丙纶混纺,织成衬衣面料。根据所设计织物的风格特点,确定了合适的原料规格、纱线规格、织物组织结构、织物规格等。在保证生产过程无污染的前提下,设计了生产及后整理工艺。络筒工序采用"低速度、轻张力、保弹性"的工艺原则;整经速度为600 m/min;浆料配方为磷酸酯淀粉60 kg,完全醇解PVA205 5 kg,LMA-98丙烯酸类12 kg,SLMO-96浆纱油剂2 kg,调浆体积0.75 m^3。采用ZA209i-190型喷气织机织造,工艺原则为"中后梁、大张力、适中气压、中开口";不经漂白和染色,对环境友好,织物风格独特,是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衬衣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棉 远红外丙纶 混纺 面料
原文传递
PAN/SiO2复合纳米纤维滤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贾琳 王西贤 +2 位作者 曹琪龙 张海霞 覃小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3,共7页
文章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二氧化硅(SiO 2)作为驻极体,制备了不同的PAN/SiO 2复合驻极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微观结构、透气性能和过滤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纯PAN纳米纤维滤膜相比,PAN/SiO 2纳米纤维的直径和表面水接触角都呈现增... 文章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二氧化硅(SiO 2)作为驻极体,制备了不同的PAN/SiO 2复合驻极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微观结构、透气性能和过滤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纯PAN纳米纤维滤膜相比,PAN/SiO 2纳米纤维的直径和表面水接触角都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SiO 2质量分数的增加,PAN/SiO 2纳米纤维滤膜的透气率先减小后增加,过滤效率和阻力压降先增加后减小。当SiO 2的质量分数为0.5%,纺丝时间为30 min,制备的PAN/SiO 2复合纳米纤维滤膜的品质因子最高为0.08715 Pa^-1,此时滤膜的透气率为65 mm/s,过滤效率为99.95%,阻力压降为87.22 Pa,过滤性能最优,可开发高效低阻的空气过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二氧化硅 纳米纤维 空气过滤膜 静电纺丝
下载PDF
棉精梳机落棉隔距对钳板机构运动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贾国欣 王藩 赵丽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9,共4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精梳机的特性、更好地发挥精梳机的工作效能,利用Matlab编程等计算机技术对落棉隔距与钳板机构运动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棉隔距增大,钳板的摆动动程增大,分离过程中的摆动速度增大,变牵伸值减少;落棉隔距增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精梳机的特性、更好地发挥精梳机的工作效能,利用Matlab编程等计算机技术对落棉隔距与钳板机构运动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棉隔距增大,钳板的摆动动程增大,分离过程中的摆动速度增大,变牵伸值减少;落棉隔距增大,钳板的摆动加速度最大值增大,铅垂加速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提前,与锡林分梳开始定时的时间差加大;落棉隔距增大,钳板闭合瞬间的冲击力减少,对闭合角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没有影响,但角加速度的极值减少.因此,在调整落棉隔距时,应结合实际生产的要求,合理设定落棉隔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梳 落棉隔距 钳板运动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