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王艳 曹志林 +2 位作者 武秀琴 王晓娟 马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8期97-98,106,共3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内容多、知识抽象,导致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结合河南工程学院授课情况,说明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内容多、知识抽象,导致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结合河南工程学院授课情况,说明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方案和策略,以期为改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机制探索
2
作者 邓天天 马梦娟 +2 位作者 姜沛汶 刘帅霞 徐荣敏 《环境教育》 2023年第8期61-63,共3页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阵地,更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作为、有担当。课程思政的深入落实和推进正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阵地,更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作为、有担当。课程思政的深入落实和推进正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重要体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不同的高校和学科都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了对课程思政内涵、目标、原则及路径的理解,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上海推出的《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和“上海经验”等,对目前课程思政的推广实施都起到了积极引领和示范作用。但从纵深方向看,理工科的课程思政融入较为生硬,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张皮”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工作 全方位育人 显性教育 隐性教育 思政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全过程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多元化弹性教学体系探索
3
作者 马梦娟 李亚林 +1 位作者 邓天天 陈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0124-0126,共3页
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生产实习面临实习企业资源少、校企共赢局面难打开、缺乏精细化的过程管理等现实问题。本文结合产教融合,从实习场景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及实习方式及时间的弹性管理等方面,针对... 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生产实习面临实习企业资源少、校企共赢局面难打开、缺乏精细化的过程管理等现实问题。本文结合产教融合,从实习场景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及实习方式及时间的弹性管理等方面,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展开探索,旨在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生产实习 多元化 弹性管理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4
作者 邓天天 马梦娟 +2 位作者 李亚林 刘静阳 张秀涛 《环境教育》 2023年第9期42-4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代的教育格局对高等学校的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的高校和学科都根据各自的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了对课程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代的教育格局对高等学校的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的高校和学科都根据各自的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了对课程思政内涵、目标、原则及路径的理解,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上海推出的“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和“上海经验”等,对目前课程思政的推广实施都起到了积极引领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格局 全方位育人 立德树人 全程育人 高等学校 教学全过程
下载PDF
专题讨论教学法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马培 邓天天 李钢 《内江科技》 2022年第8期50-51,共2页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要求环境工程专业工作人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与翻译能力。专题讨论教学法以教材内容为依据,结合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设置合适的专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去,不仅能够避免...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要求环境工程专业工作人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与翻译能力。专题讨论教学法以教材内容为依据,结合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设置合适的专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去,不仅能够避免教学内容陈旧的弊端,而且能够活跃课题气氛,促使学生自主获取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故该模式的引入必会提高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翻译能力 英语表达能力 专业英语阅读 自主学习 教学质量 专业知识 语言知识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改革
6
作者 陈纳 吴烨 马梦娟 《内江科技》 2022年第6期152-153,共2页
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从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反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过程性评价,持续改进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过程性评价 工程教育认证 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7
作者 陈锋 马路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期0143-0145,共3页
《环境化学》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OBE教育理念,针对《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反向设计的思路,从重设课程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环境化学》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OBE教育理念,针对《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反向设计的思路,从重设课程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对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应用型环境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OBE理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生物质基吸附材料对水中铜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先斌 张小连 +5 位作者 史磊 马梦娟 陈纳 黄波 郑启明 黄润峰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7期169-174,共6页
为有效去除污染水中重金属,以4种坚果壳(开心果PI、杏仁AD、夏威夷果MF和碧根果PFB)生物质材料作为吸附剂,探讨其对水中Cu^(2+)去除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显示坚果壳生物质吸附剂具有结... 为有效去除污染水中重金属,以4种坚果壳(开心果PI、杏仁AD、夏威夷果MF和碧根果PFB)生物质材料作为吸附剂,探讨其对水中Cu^(2+)去除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显示坚果壳生物质吸附剂具有结构疏松、颗粒物较多、层状及粗糙的表面微观结构且存在丰富的—COOH、—C—O等含氧官能团。随着浓度增加时,生物质吸附剂对Cu^(2+)去除率降低,其中在10 mg/L时去除率能够达到82%~96%;与溶液pH值为3相比,溶液pH值升高至7时,PI、AD、MF和PFB生物质吸附剂对Cu^(2+)的去除率分别升高了18.0%、17.6%、17.2%和14.4%。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样品PI、MF和PFB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48,表明其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为多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果壳 废弃生物质 重金属 吸附等温线 SEM表征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沛汶 邓天天 +4 位作者 刘帅霞 李晗晟 徐荣敏 曹志林 王晶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199-200,226,共3页
课程思政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塑造的重要途径,在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环境监测行业人才质量要求,探讨了环境监测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并从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建立、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课程思政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塑造的重要途径,在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环境监测行业人才质量要求,探讨了环境监测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并从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建立、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探析了环境监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课程思政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生态学课程教学思考
10
作者 范玲 王晓娟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207-209,共3页
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环境工程专业生态学课程为例,对课程目标及能力、教学内容、课程考核以及课程目标达成自评方式进行设计与思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为环境工程从生态学角度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打... 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环境工程专业生态学课程为例,对课程目标及能力、教学内容、课程考核以及课程目标达成自评方式进行设计与思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为环境工程从生态学角度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环境工程 生态学 课程教学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法对污泥生物质炭磷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李亚美 孟猛 +2 位作者 田大永 马超振 马培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6期34-38,共5页
为了给市政污泥寻找一种合适的处理方法,以市政污泥为原材料,用热解和氯化镧改性两种方法制备生物质炭材料,用于处理含磷废水。探析了pH值、磷初始浓度以及干扰离子对污泥生物质炭除磷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污泥生物质炭磷吸附的热力学过... 为了给市政污泥寻找一种合适的处理方法,以市政污泥为原材料,用热解和氯化镧改性两种方法制备生物质炭材料,用于处理含磷废水。探析了pH值、磷初始浓度以及干扰离子对污泥生物质炭除磷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污泥生物质炭磷吸附的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对磷的最大平衡吸附量为58.76 mg·g^(-1),是热解污泥生物质炭磷最大吸附量(5.50 mg·g^(-1))的近11倍;热解污泥生物质炭磷吸附的最适pH值为6.0~10.0,而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磷吸附的最适pH值为4.0~6.0。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热解污泥生物质炭吸附磷的热力学过程(R^(2)=0.9436),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吸附磷的热力学过程(R 2=0.9652)。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对磷吸附有较高的选择性,当干扰阴离子Cl^(-)、NO_(3)^(-)和SO_(4)^(2-)在很高浓度(0.5 mol·L^(-1))下时对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磷吸附的影响较弱。高浓度的HCO_(3)^(-)(5 mol·L^(-1))会显著增加水体的pH值,降低了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磷的吸附能力,但该生物质炭对磷仍保持着较强的吸附能力。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磷,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生物质炭 干扰离子 热力学
下载PDF
不同形貌CaO_(2)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结晶紫的研究
12
作者 李亚林 黄羽 +3 位作者 靳明玉 冯十方 毛瑞月 李晓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3,50,共7页
为探究不同形貌过氧化钙对染料降解去除效果的差异性,采用钙盐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不同形貌的过氧化钙,并将其用于处理结晶紫模拟的染料废水。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制得的过氧化钙进行了形貌表征,证明合... 为探究不同形貌过氧化钙对染料降解去除效果的差异性,采用钙盐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不同形貌的过氧化钙,并将其用于处理结晶紫模拟的染料废水。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制得的过氧化钙进行了形貌表征,证明合成了四方晶状过氧化钙和球状纳米过氧化钙,并考察了两种过氧化钙在不同条件下对模拟染料废水中结晶紫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模拟染料废水初始pH为6.0,结晶紫初始浓度为10 mg/L,四方晶状过氧化钙投加量为18.0 mg,球型纳米过氧化钙投加量为30.0 mg时,结晶紫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4.14%和85.49%。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描述两种过氧化钙对结晶紫的降解机制,球状纳米过氧化钙对结晶紫的降解过程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的吻合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钙 结晶紫 降解 高级氧化 染料废水
原文传递
城市污泥-餐厨垃圾联合制备水凝胶及其溶胀性分析
13
作者 刘蕾 王钊钧 +2 位作者 张杰 宋雨晴 李亚林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以城市污泥和餐厨垃圾作为原料,辅助以单体丙烯酸,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引发剂过硫酸钠,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合成水凝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水凝胶制备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污泥与餐厨垃圾干... 以城市污泥和餐厨垃圾作为原料,辅助以单体丙烯酸,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引发剂过硫酸钠,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合成水凝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水凝胶制备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污泥与餐厨垃圾干质量比为2:3,浆液含水率为96.1%,反应温度为70℃,投加2.25mL的单体,0.10g的交联剂,0.2g的激发剂时,制得水凝胶的最佳溶胀率能达到5400.93%。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发现水凝胶具有众多网络褶皱和沟壑结构,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餐厨垃圾 水凝胶 溶胀性能 碳组分
下载PDF
花生壳生物质炭的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及其对水中Cr(Ⅵ)的吸附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天天 李晗晟 +3 位作者 马培 徐梦醒 叶子昕 翟丽苹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394,共11页
为探究生物质炭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效果,选用花生壳为原料,ZnCl_(2)为改性剂,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出最优生物质炭的制备条件,并探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花生壳生物质炭吸附水中Cr(Ⅵ)的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含50 mg/L的Cr(Ⅵ)溶液,花生壳生... 为探究生物质炭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效果,选用花生壳为原料,ZnCl_(2)为改性剂,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出最优生物质炭的制备条件,并探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花生壳生物质炭吸附水中Cr(Ⅵ)的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含50 mg/L的Cr(Ⅵ)溶液,花生壳生物质炭的最优制备条件为ZnCl_(2)改性剂浓度4 mol/L,炭烧温度500℃,炭烧时间3 h,单因素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pH=2,投加量=50 mg,此时吸附率为93.72%,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附.等温吸附实验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属于吸热反应;动力学符合准二级方程,吸附过程中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花生壳 ZnCl_(2) 改性生物质炭 Cr(Ⅵ)
下载PDF
《环境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天天 姜沛汶 +2 位作者 刘帅霞 徐荣敏 王晶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17期223-225,共3页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本文以《环境学导论》为例,对课程思政元素与...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本文以《环境学导论》为例,对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入进行了探索。通过对课程相关章节教学目标、授课方式及评价体系等的改革创新和探索,以期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导论 思政 探索
下载PDF
交变电场-铁改性生物质强化城市污泥深度脱水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亚林 陈高昂 +3 位作者 孙丽莉 王恩赐 宋雨晴 孙趁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40-3148,共9页
为了实现城市污泥的深度脱水,采用铁改性生物质作为骨架构建体联合交变电场电渗透技术处理污泥,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探究了该联合技术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表面响应法优化了污泥脱水的工艺参数.将玉米秸秆使用浓度为0.03g/mL的Fe... 为了实现城市污泥的深度脱水,采用铁改性生物质作为骨架构建体联合交变电场电渗透技术处理污泥,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探究了该联合技术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表面响应法优化了污泥脱水的工艺参数.将玉米秸秆使用浓度为0.03g/mL的FeCl_(3)溶改性后与污泥混合,当采用不等占空比为4.33:1的交变电场,电压为17.22V/cm,改性生物质投加量为96.81mg/gDS,改性生物质含水率为61.91%,生物质粒径为1.05mm,阴阳极间距为2.10cm时,可以得到含水率为58.21%的脱水污泥,脱水能耗为0.0148kW·h/kg RW(脱除水分).脱水污泥的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铁改性生物质可以在污泥中起到良好的骨架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机械强度和可渗透性;热重分析显示,脱水后污泥的上、下层燃烧过程可划分为析出自由水和束缚水阶段,析出和燃烧挥发分阶段、分解无机盐阶段,添加铁改性生物质的脱水污泥有机质含量更高,燃烧得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脱水 生物质 交变电场 干化
下载PDF
生物炭联合黑麦草修复镉污染土壤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蕾 王淑晴 +2 位作者 黄子玲 唐一凡 李亚林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3-47,53,共6页
以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生物炭和黑麦草联合对镉质量分数为30 mg/kg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研究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黑麦草植株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当m土壤∶m玉米生物炭∶m小麦生物炭为1∶0.01∶0.01时,修复5... 以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生物炭和黑麦草联合对镉质量分数为30 mg/kg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研究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黑麦草植株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当m土壤∶m玉米生物炭∶m小麦生物炭为1∶0.01∶0.01时,修复50 d后土壤中的镉质量分数可以降至18.2 mg/kg;生物炭的掺加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有利于黑麦草的生长;生物炭的加入还可以提升镉在黑麦草中的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生物炭 黑麦草
下载PDF
餐厨垃圾溶剂热法制备负载铁生物质炭
18
作者 李亚林 黄羽 +3 位作者 李东傲 随曌一 何海洋 刘浩钊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03,共8页
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运用溶剂热法制备了负载铁的球状生物质炭,系统研究了pH、醋酸锌(C_(4)H_(6)O_(4)Zn·2H_(2)O)与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_(3)·6H_(2)O)投料质量比、碳化温度、碳化时间等条件对生物质炭制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 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运用溶剂热法制备了负载铁的球状生物质炭,系统研究了pH、醋酸锌(C_(4)H_(6)O_(4)Zn·2H_(2)O)与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_(3)·6H_(2)O)投料质量比、碳化温度、碳化时间等条件对生物质炭制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生物质炭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了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为2.26、C_(4)H_(6)O_(4)Zn·2H_(2)O与FeCl_(3)·6H_(2)O的质量比为0.51、碳化温度为203.96℃、碳化时间为2.92 h时,生物质炭的实际得炭率达到最大为56.82%,回归模型在研究区域内的水平显著,且预测的准确性较高。生物质炭的物相和形貌表征证明了四氧化三铁(Fe_(3)O_(4))负载在球状生物质炭的表面,生物质炭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52 m~2/g,负载Fe_(3)O_(4)相较于未负载Fe_(3)O_(4)的生物质炭对铜离子具有更好的吸附性,且吸附过程可以使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生物质炭 表面修饰 溶剂热法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中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刘帅霞 马梦娟 +3 位作者 陈纳 王晓娟 王英戈 史磊 《河南科技》 2022年第16期87-90,共4页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在危害环境的同时,也威胁人体健康。为治理镉污染土壤,选取豫北某冶炼厂周边镉污染土壤,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在施用1.5 g/kg不同肥料条件下,探讨钙镁磷肥、羊粪和鸡粪对污染土壤中Cd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的施用...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在危害环境的同时,也威胁人体健康。为治理镉污染土壤,选取豫北某冶炼厂周边镉污染土壤,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在施用1.5 g/kg不同肥料条件下,探讨钙镁磷肥、羊粪和鸡粪对污染土壤中Cd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的施用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用钙镁磷肥改良剂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土壤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与钙镁磷肥相比,鸡粪和羊粪改良剂的施用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鸡粪和羊粪改良剂能使土壤Cd的TCLP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3.9%、11.6%;而在钙镁磷肥施用条件下,Cd的TCLP提取态提高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
下载PDF
改性污泥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铜和铬的去除
20
作者 邓天天 张灿 +2 位作者 刘千源 闫稳稳 王志恩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了获得污泥生物质炭对水中铜和铬的最大吸附量,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方法得到了污泥生物质炭改性材料的最优制备条件:氯化锌与污泥质量比为1∶1、炭烧温度400℃。结果表明:污泥生物质炭对铜和铬的处理效果相对原污泥有显著提升;最... 为了获得污泥生物质炭对水中铜和铬的最大吸附量,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方法得到了污泥生物质炭改性材料的最优制备条件:氯化锌与污泥质量比为1∶1、炭烧温度400℃。结果表明:污泥生物质炭对铜和铬的处理效果相对原污泥有显著提升;最佳反应pH值分别为4和9;Langmuir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污泥生物质炭对铜和铬的等温吸附过程,二者均为低温自发放热反应;在pH值为7的条件下,污泥生物质炭对水中铬和铜的吸附分别在反应开始后的2 h和4 h内基本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反应模型。污泥生物质炭改性材料可能成为处理含铜、含铬类废水的新型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质炭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