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儒家教化思想的新时代榜样教育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晔 魏贝贝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
教化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榜样示范的思想驱动功能。在新时代境遇下,榜样教育面临着时代性不足、感召力不够、示范性不强和协同性不高等新困囿,制约其育人实效。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层面对新时代榜样教育的现实困境... 教化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榜样示范的思想驱动功能。在新时代境遇下,榜样教育面临着时代性不足、感召力不够、示范性不强和协同性不高等新困囿,制约其育人实效。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层面对新时代榜样教育的现实困境进行归因审思,洞悉其内在问题逻辑,进而返归儒家教化思想本源,深刻剖析言传身教、见贤思齐、圣贤君子和潜移默化等榜样教育的意涵。鉴于此,可通过重塑教育者“重要他者”的身份、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丰富创新榜样教育的形式和营造良性循环的教育环境等优化理路为新时代榜样教育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教化 新时代 榜样教育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机遇、挑战和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朱珂 史晓雪 苏林猛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F0002,共6页
智能时代下,人工智能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智能技术拥有优越的算法和自主决策能力,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三大机遇: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自我发展、... 智能时代下,人工智能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智能技术拥有优越的算法和自主决策能力,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三大机遇: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自我发展、人工智能优化教学资源获取、人工智能驱动学生评估动态全面化。文章梳理了三种挑战:技术门槛与应用挑战、数据采集与算法伦理、角色定位与态度迷失。基于教师应用智能技术存在的问题,需从掌握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坚定人工智能专业信念,树立教师人机协同信心;培育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建立终身学习的资源库三种路径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发展 人工智能素养 终身学习
下载PDF
道德觉悟的生发逻辑及其教育路径
3
作者 宋晔 杨紫旭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道德觉悟作为沟通自我与道德的桥梁,为道德发展提供根源力量。其具有独特的生成架构,即依托于天赋道德感,以道德感知的内容为加工物料,对其进行理性觉解。通过感知、觉解以及觉悟的联动,达至道德的理想境界。道德觉悟的缺位招致道德教... 道德觉悟作为沟通自我与道德的桥梁,为道德发展提供根源力量。其具有独特的生成架构,即依托于天赋道德感,以道德感知的内容为加工物料,对其进行理性觉解。通过感知、觉解以及觉悟的联动,达至道德的理想境界。道德觉悟的缺位招致道德教育理念上“知识人”僭越“道德人”、进路上滞于他律以及结果上退守伦理底线的三重困境。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本身予以匡正。籍由道德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敏感性、助推理性认同,并且把握道德机缘从而消解困境,达至道德觉悟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悟 道德觉悟 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本土化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重构
4
作者 宋晔 孟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3,F0002,共9页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研组作为我国本土化实践中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运行和发展中面临着价值导向功利化、教研活动形式化、教研内容浅表化、教研组...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研组作为我国本土化实践中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运行和发展中面临着价值导向功利化、教研活动形式化、教研内容浅表化、教研组织行政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效能的发挥。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将专业学习共同体视作远离平衡态的开放复杂系统,以重构本土化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涵盖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有效涨落等关键特征,并提出重构本土化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建议通过搭建互通互联的协同网络,促进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构建共创共享的创新体系,打破固有模式,激活创新动力;以优化随评随思的反思方式,建立动态反馈机制;以创生即识即传的放大模式,识别有效波动以促进系统变革等策略出发,全方位探索构建契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协作学习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研组 实践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