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古霉素鞘内持续泵入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侧脑室术后颅内感染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继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128-129,共2页
侧脑室出血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转归。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和细菌耐药日益严重,导致单纯静脉给予抗生素的方式治疗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差,病情经常迁延不愈,疗程延长,致残率及病... 侧脑室出血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转归。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和细菌耐药日益严重,导致单纯静脉给予抗生素的方式治疗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差,病情经常迁延不愈,疗程延长,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脑室出血 万古霉素 鞘内持续泵入 腰大池持续引流
下载PDF
脑室内持续泵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继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8期128-129,共2页
脑室出血病情危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分别采用持续泵入尿激酶与传统侧脑室引流加间断尿激酶注入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对比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10—2015-10我院收治并存活的84例脑室出血患者,均于发... 脑室出血病情危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分别采用持续泵入尿激酶与传统侧脑室引流加间断尿激酶注入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对比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10—2015-10我院收治并存活的84例脑室出血患者,均于发病12h内入院,其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60~77岁;原发性脑室出血7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继发性脑室出血,原发脑实质出血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尿激酶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和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廷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1-05~2007-05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个体化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降纤酶,对照组应用降纤酶,连续...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1-05~2007-05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个体化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降纤酶,对照组应用降纤酶,连续应用7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2周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显效率两组分别为82.5%、3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 d、7 d、14 d后纤维蛋白原前后比较:治疗组较显著降低(P〈0.01),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前后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梗死,更有效中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适应早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治疗应用 巴曲酶/治疗应用 脑梗塞/药物疗法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CT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有民 黄玉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4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9例外伤后颅脑CT平扫示低密度梗死灶,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49例颅脑CT平扫2d内显示基底节区和(或)脑叶...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9例外伤后颅脑CT平扫示低密度梗死灶,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49例颅脑CT平扫2d内显示基底节区和(或)脑叶低密度梗死灶者26例,17例4d内出现,5例1周内出现,1例在第12天出现。结论 CT是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能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首次检查未见梗死灶,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CT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脑梗死 CT
下载PDF
低钠血症致精神异常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廷俊 孙继锋 马建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低钠血症 精神异常 临床分析
下载PDF
46例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范廷俊 李少清 马建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5期81-,共1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人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老年性脑梗死与心房纤颤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范廷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3期3106-3107,共2页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AF)对脑梗死的临床表现、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合并AF的急性脑梗死患者(AF组)与200例不合并AF患者(NAF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AF组有以下特点:(1)年龄偏大;(2)神经系统损害较严重;(3)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低;...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AF)对脑梗死的临床表现、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合并AF的急性脑梗死患者(AF组)与200例不合并AF患者(NAF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AF组有以下特点:(1)年龄偏大;(2)神经系统损害较严重;(3)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低;(4)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AF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心房颤动/诊断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