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曲面研磨研具的声学系统振动特性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昌娟 王振 +1 位作者 刘传绍 赵波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4年第5期63-65,共3页
本文对超声曲面研磨研具的声学系统进行了研究 ,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了曲面研具的振动机理 ,并对Al2 O3工程陶瓷进行了超声振动研磨的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 1)所设计的曲面振动研具本身的固有频率f =2 2 0 78kHz。( 2 )将振动研... 本文对超声曲面研磨研具的声学系统进行了研究 ,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了曲面研具的振动机理 ,并对Al2 O3工程陶瓷进行了超声振动研磨的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 1)所设计的曲面振动研具本身的固有频率f =2 2 0 78kHz。( 2 )将振动研磨声学系统中的变幅杆和曲面研具等效为两弱耦合振子 ,当不考虑阻尼时 ,研具局部共振 ,变幅杆与研具联接处为一位移节点。 ( 3 )在空载加超声的试验条件下 ,研具的振动频率为 2 1 3 12 5kHz时 ,比较接近其固有频率为2 0 0 78kHz ,此时研具局部共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研磨 曲面研具 振动特性
下载PDF
超声振动切削超薄壁精密零件的粗糙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焦锋 刘传绍 +1 位作者 高国富 赵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10,共3页
对直径为 47.75mm壁厚为 0 .8~ 1 .5mm的照相机导向镜筒零件进行普通和超声车削试验 ,研究了各切削参数对此类超薄壁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
关键词 超薄壁零件 超声车削 PCD刀具 表面粗糙度 切削液 照相机
下载PDF
超声振动研磨外圆类陶瓷工件去除率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铁瑛 赵波 张波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2期28-29,69,共3页
外圆超声振动研磨作为新型有效的外圆类磨削方法 ,为典型硬脆陶瓷轴类零件的加工提供了高效精密的加工手段。本文介绍了功率超声振动研磨外圆加工装置和加工原理 ,并结合对Al2 O3 陶瓷试件的研磨试验 ,分析了超声研磨中加工参数与试件... 外圆超声振动研磨作为新型有效的外圆类磨削方法 ,为典型硬脆陶瓷轴类零件的加工提供了高效精密的加工手段。本文介绍了功率超声振动研磨外圆加工装置和加工原理 ,并结合对Al2 O3 陶瓷试件的研磨试验 ,分析了超声研磨中加工参数与试件材料去除率的关系。同时与普通研磨相比较 ,得出超声研磨加工效率高、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圆磨削 超声振动研磨 轴类零件 陶瓷工件 去除率
下载PDF
超声纵振珩磨的切削模型及其临界速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焦锋 高国富 +1 位作者 赵波 刘传绍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2年第3期43-45,共3页
径向超声振动磨削与纵向超声振动磨削 ,其主要差别是磨粒与工件的接触状态不同 ,在径向超声振动磨削中 ,磨粒与工件的接触是间断性的 ,它的临界速度特征符合现有的振动切削理论 ,而在纵向超声振动磨削中 ,磨粒与工件是永久性接触 ,不存... 径向超声振动磨削与纵向超声振动磨削 ,其主要差别是磨粒与工件的接触状态不同 ,在径向超声振动磨削中 ,磨粒与工件的接触是间断性的 ,它的临界速度特征符合现有的振动切削理论 ,而在纵向超声振动磨削中 ,磨粒与工件是永久性接触 ,不存在磨粒与工件表面分离的特点。根据它们的差别作者建立了磨粒纵向超声振动切削模型 ,得到了纵向超声振动珩磨临界速度的新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速度 切削模型 超声振动磨削 超声纵振珩磨
下载PDF
超声纵振珩磨表面微观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焦锋 铁瑛 +1 位作者 刘传绍 赵波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在文献[1]中,作者对径向超声振动磨削和纵向(轴向)超声振动珩磨的磨削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建立了磨粒纵向超声振动珩磨的切削模型,推导了纵向超声振动珩磨临界速度的计算公式。为了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及进一步研究超声纵振珩磨的磨... 在文献[1]中,作者对径向超声振动磨削和纵向(轴向)超声振动珩磨的磨削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建立了磨粒纵向超声振动珩磨的切削模型,推导了纵向超声振动珩磨临界速度的计算公式。为了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及进一步研究超声纵振珩磨的磨削表面特征,本文对工程陶瓷ZrO2和高强度P钢进行了纵向超声振动珩磨试验,通过电镜 SEM观察分析了表面磨削特征,研究表明:纵向超声振动珩磨具有比普通珩磨较大的材料去除率,并且磨削表面光滑,粗糙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超声纵振珩磨 表面微观特性 材料去除率
下载PDF
机器隔声罩声传递三维理论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红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6年第5期15-17,共3页
机器隔声罩声传递三维理论分析张红岩(河南焦作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一、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控制已成为我国环保事业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噪声控制方法有隔声罩、消声器等。国内在隔声罩设计方面都是依据一维声学波动理论和能... 机器隔声罩声传递三维理论分析张红岩(河南焦作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一、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控制已成为我国环保事业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噪声控制方法有隔声罩、消声器等。国内在隔声罩设计方面都是依据一维声学波动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近年来国外学者已提出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声罩 声传递 三维 噪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