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m6A调节因子预后模型建立与分析
1
作者 白洋洋 郭依琳 +2 位作者 陈瑞廷 潘世杰 孙继建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目的分析m6A调节因子对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预后的影响,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取397例BC组织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和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数据。在26个m6A调节因子中,采用单因... 目的分析m6A调节因子对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预后的影响,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取397例BC组织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和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数据。在26个m6A调节因子中,采用单因素Cox回归筛选预后相关的m6A调节因子,利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Cox回归分析方法构建BC预后预测模型,比较高低风险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和靶向治疗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比较高低风险组中信号通路的富集情况,采用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和估计恶性肿瘤组织中基质和免疫细胞(estimation of stromal and immune cells in malignant tumors using expression data,ESTIMATE)法评估高低风险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差异。结果YTHDC1、IGF2BP3、LRPPRC、FTO和ALKBH3是BC独立的预后因素。利用LASSO Cox回归方法基于5个m6A调节因子建立BC预后预测风险模型,Kaplan-Meier分析结果提示高低风险组间OS存在显著差异(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高风险组在趋化因子、NOD样受体、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等信号通路富集,具有丰富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PD-L1、CTLA-4、EGFR和KRAS基因表达更高。结论本研究基于m6A调节因子构建的BC预后预测模型准确性较好,有助于临床上预后判断和分层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6A调节因子 免疫浸润 预后模型
下载PDF
通淋排石汤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术后患者结石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龚永明 潘世杰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究通淋排石汤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术后患者结石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泌尿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输尿管... 目的探究通淋排石汤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术后患者结石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泌尿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输尿管中下段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术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通淋排石汤,观察两组结石清除率、患者开始排石时间、持续排石时间、排石时疼痛峰值、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开始排石时间、排石时痛苦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27)。结论通淋排石汤联合西药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提高钬激光碎石术术后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排出率,提前排石时间,减轻患者患者排石时的痛苦,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淋排石汤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下载PDF
泌尿道结石术后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危险因素及其毒力基因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瑞廷 赵俊峰 +2 位作者 孙继建 董建设 白洋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分析泌尿道结石内镜碎石术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危险因素及其毒力基因。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行泌尿道内镜碎石术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45例为感染组,同期未发生感染患者135例为非感染组,多因... 目的分析泌尿道结石内镜碎石术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危险因素及其毒力基因。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行泌尿道内镜碎石术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45例为感染组,同期未发生感染患者135例为非感染组,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术后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危险因素;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fyuA、iutA、aer、fimH、papc、afa/dra、sfa/foc、KpsMTⅡ分布。结果高龄(OR=1.313,95%CI:1.060~1.625),结石大(OR=3.353,95%CI:1.599~7.035)和手术时间长(OR=1.998,95%CI:1.379~2.893)是术后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5株大肠埃希菌尿路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毒力基因fyuA、iutA、aer检出率较高,papc、afa/dra、sfa/foc、KpsMTⅡ检出率较低。结论高龄、结石大和手术时间长是泌尿道结石术后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独立危险因素;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fyuA、iutA、aer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结石 内镜碎石术 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泌尿外科术后尿道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瑞廷 赵俊峰 +2 位作者 董建设 杨锦建 贾占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术后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河南省中医院泌尿科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手术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并对术后尿路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术后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河南省中医院泌尿科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手术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并对术后尿路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中有42例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4.00%,不同术式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术、导尿管留置时间≥3 d、手术时间≥90 min、Th1/Th2平衡向Th1漂移、Th17/Treg平衡向Th17飘移是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循证护理方式是术后尿路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泌尿外科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机体免疫应答失衡是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以及循证护理可降低术后尿路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CD4+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对膀胱癌预后分型及免疫治疗的影响
5
作者 白洋洋 陈瑞廷 +1 位作者 孙继建 郭依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目的探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相关基因对膀胱癌(BC)预后及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BC数据集,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BC中34个ICD相关基因的表达。基于ICD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聚类分析,对2种... 目的探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相关基因对膀胱癌(BC)预后及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BC数据集,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BC中34个ICD相关基因的表达。基于ICD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聚类分析,对2种ICD相关亚型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体细胞突变差异和免疫细胞浸润差异分析。构建LASSO Cox回归风险预后模型,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ICD相关基因在B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有差异。2种ICD相关亚型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T细胞激活、免疫球蛋白生成等生物学功能;参与T细胞激活、B细胞激活、T细胞活化的正向调节等信号通路。体细胞突变结果显示,ICD高评分组TP53突变频率更高,富含更多免疫细胞。利用7个ICD相关基因建立风险预后模型,该模型在不同临床特征中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ICD相关基因对BC患者的预后预测和免疫治疗指导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预后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膀胱鳞状细胞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6
作者 白洋洋 陈瑞廷 +1 位作者 孙继建 郭依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5-790,共6页
目的:分析膀胱鳞状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提取2000年至2019年病理诊断为膀胱鳞状细胞癌286例的临床特征及随访资料构成训练集,用于构建模型。同时收集2012年至2021年就诊于河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的20... 目的:分析膀胱鳞状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提取2000年至2019年病理诊断为膀胱鳞状细胞癌286例的临床特征及随访资料构成训练集,用于构建模型。同时收集2012年至2021年就诊于河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的20例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构成外部验证集。利用训练集数据,使用Cox回归模型筛选出膀胱鳞状细胞癌预后预测因子,基于回归结果绘制列线图。利用C指数、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70岁、N1~N3期、M1期和接受非根治术的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差,HR(95%CI)分别为2.208(1.629~2.992)、2.683(1.684~4.274)、3.155(1.880~5.293)、3.288(0.805~13.432)、3.073(1.719~5.494)和2.218(1.678~2.931)。利用上述变量及回归模型,绘制1、3和5 a生存率预测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模型的C指数(95%CI)分别为0.739(0.703~0.776)和0.759(0.651~0.868)。在训练集中,1、3和5 a生存率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79(0.725~0.834)、0.750(0.695~0.806)和0.741(0.682~0.799),在外部验证集中分别为0.748(0.570~0.926)、0.679(0.534~0.823)和0.650(0.523~0.778)。在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同时DCA曲线远离基准线,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结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膀胱鳞状细胞癌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鳞状细胞癌 SEER数据库 预后预测 列线图
下载PDF
千金子对肾癌模型裸鼠癌症组织Livin蛋白及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建设 赵俊峰 +4 位作者 陈瑞廷 张林超 孙继建 潘世杰 杨锦建 《癌症进展》 2017年第6期631-633,649,共4页
目的探讨千金子对肾癌模型裸鼠癌症组织Livin蛋白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肾癌Renca细胞株悬液注射法建立肾癌裸鼠模型,共50只,接种当天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成瘤5 d后再予以千金子),每组25只,分别于... 目的探讨千金子对肾癌模型裸鼠癌症组织Livin蛋白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肾癌Renca细胞株悬液注射法建立肾癌裸鼠模型,共50只,接种当天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成瘤5 d后再予以千金子),每组25只,分别于成瘤后第5、10、15、20、25天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水平,Western Blot分析测定癌症组织Livin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测定两组裸鼠肿瘤直径,并记录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第20天开始,治疗组血清中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5天开始,治疗组的癌症组织Livin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0天开始,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抑瘤率逐渐增高。结论千金子可以降低肾癌模型裸鼠癌症组织Livin蛋白及TNF-α表达水平,对裸鼠肿瘤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肾癌模型裸鼠 LIVIN蛋白 TNF-Α
下载PDF
芦荟苷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T24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瑞廷 赵俊峰 +5 位作者 董建设 孙继建 张林超 王国桥 杨锦建 贾占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815-4819,共5页
目的探讨芦荟苷对膀胱癌细胞T24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不同浓度芦荟苷组、空白组、芦荟苷组、顺铂组、芦荟苷+PBS组、芦荟苷+AKT抑制剂组、芦荟苷+AKT激活剂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芦荟苷对膀胱癌细胞T24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不同浓度芦荟苷组、空白组、芦荟苷组、顺铂组、芦荟苷+PBS组、芦荟苷+AKT抑制剂组、芦荟苷+AKT激活剂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芦荟苷处理膀胱癌细胞48 h、72 h后细胞增殖存活率显著降低。与空白组相比,芦荟苷组和顺铂组细胞增殖存活率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可增强芦荟苷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可逆转芦荟苷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芦荟苷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T24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苷 PI3K/AKT信号通路 膀胱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熟地黄多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对VEGF/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夏旭 崔洪泉 +1 位作者 胡培森 王交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94-2198,共5页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研究熟地黄多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空白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0、20、40、60μmol/L熟地黄多糖培养。四甲基偶...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研究熟地黄多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空白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0、20、40、60μmol/L熟地黄多糖培养。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C-3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VEGF/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随着熟地黄多糖处理浓度增加,PC-3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且呈时间梯度升高(P<0.05),PC-3细胞的穿膜细胞数逐渐减少,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p-Akt蛋白表达逐渐下调,均有明显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熟地黄多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具有抑制其增殖与侵袭、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熟地黄多糖 前列腺癌 PC-3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