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张言一 朱雯雯 牛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065-0067,共3页
评估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价值。方法 以60例口腔正畸患者为调查样本,单双数分组,即常规组、微型组,均有30例,前者方案为常规正畸,后者方案为微型种植体支抗,研究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落实,观察口腔结构,评估正畸效果,统计有效率... 评估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价值。方法 以60例口腔正畸患者为调查样本,单双数分组,即常规组、微型组,均有30例,前者方案为常规正畸,后者方案为微型种植体支抗,研究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落实,观察口腔结构,评估正畸效果,统计有效率,比较并发症。结果 正畸前测定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以及各患者的上中切牙倾角,各指标在微型组、常规组间不存在差异性,P>0.05。正畸后同样测定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以及各患者的上中切牙倾角,各指标有差异性,微型组高于常规组,P<0.05。经六个方面评估各方面下的正畸效果,所得分值在微型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正畸有效率结果存在差异性,微型组高于常规组,分别为100.00%、86.67%,P<0.05。正畸并发症结果存在差异性,微型组低于常规组,分别为3.33%、26.67%,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方案下可维持较高有效率,恢复口腔结构,减少正畸并发症,优化正畸效果,可在正畸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应用效果 咀嚼功能 有效性 口腔正畸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爱群 牛兵 杨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3期196-19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口服左旋咪唑片,复合维生素B片和维生素C片。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西药的同时加用肿痛安胶囊和穿王消炎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口服左旋咪唑片,复合维生素B片和维生素C片。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西药的同时加用肿痛安胶囊和穿王消炎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可靠,能明显减少患者复发次数和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复发性口腔溃疡 疗效
下载PDF
不同腭部形态MSE放置不同位置对颅面复合体和扩弓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常悦 张小平 王庆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上颌骨性扩弓器(MSE)放置不同位置对颅面复合体和扩弓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锥形束CT(CBCT)及建模软件构建微种植钉支持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构造包含MSE、牙列及颅骨。将不同腭部形态的颅上颌复合体模型分为...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上颌骨性扩弓器(MSE)放置不同位置对颅面复合体和扩弓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锥形束CT(CBCT)及建模软件构建微种植钉支持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构造包含MSE、牙列及颅骨。将不同腭部形态的颅上颌复合体模型分为腭盖正常组和腭盖高拱组,在这两种腭部形态下将MSE分别放置于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第一磨牙间、第一与第二磨牙间,共分为6个模型(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模型四,模型五,模型六)。每组将螺旋扩弓器分别施加0.25 mm横向位移,比较颅上颌复合体及第一磨牙的应力分布及位移趋势。结果腭盖正常组颅上颌复合体等效应力为模型三>模型一>模型二,腭盖高拱组颅上颌复合体等效应力为模型四>模型五>模型六。各骨缝等效应力变化呈线性关系,其中颧颞缝、翼腭缝、额颌缝、颧额缝等效应力较高。随着扩弓器位置后移,翼腭缝、额颌缝、颧额缝应力呈递增趋势。腭中缝x轴位移中,腭盖正常组:模型二>模型三>模型一;腭盖高拱组:模型五>模型六>模型四;扩弓器相同位置腭盖高拱组腭中缝x轴位移均小于腭盖正常组。腭盖高拱组与腭盖正常组的腭中缝宽度相比差异不明显。腭盖正常组与腭盖高拱组的上颌第一磨牙三维方向位移程度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MSE扩弓后颅上颌复合体应力分布广泛,腭盖正常组在第一磨牙间应力最小,腭盖高拱组在第一与第二磨牙间应力最小;MSE对各骨缝均有应力分布,其中翼腭缝应力分布较高;两种腭部形态下MSE放置在第一磨牙间腭中缝扩弓效果最好;腭中缝呈前大后小的楔形打开,MSE放置位置越靠后越有利于腭中缝的平行扩展;随着上颌扩弓器位置后移,第一磨牙颊倾越明显;腭部形态对MSE扩弓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部形态 上颌骨性扩弓器 上颌发育不足 有限元分析 微种植钉
下载PDF
微创环切技术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后炎症应激反应及疼痛介质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兰省 李坤阳 +1 位作者 王艳玲 许小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环切技术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后炎症应激反应及疼痛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n=49)与常规组(n=45)。试验组患者接受微创环切技术治疗,而常规组患者接... 目的观察微创环切技术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后炎症应激反应及疼痛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n=49)与常规组(n=45)。试验组患者接受微创环切技术治疗,而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翻瓣种植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疼痛介质、应激介质变化。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患者龈沟液中炎症介质含量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常规组患者龈沟液中疼痛介质的含量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常规组患者龈沟液中MDA、PPARγ、ROS的含量较试验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T-AOC、GPx的含量均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微创环切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翻瓣种植术,且恢复快,疼痛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疼痛介质 炎症 翻瓣种植 微创环切
下载PDF
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牛兵 姜瑞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第4期72-73,共2页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额口腔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若患者为牙颈缘过低,需要先进行相应的牙周...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额口腔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若患者为牙颈缘过低,需要先进行相应的牙周整复术,主要为牙槽峭及牙龈修复。结果观察组患者39例患者,在进行相应的牙周整复术后,2例患者出现的牙龈退缩后导致的萎缩,后再进行牙龈瓷修复,37例患者经整复术后,康复效果较好,且牙龈外观整齐,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症状;两组患者具体情况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修复效果的同时,保证患者在牙龈修复后保持良好的美观度,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术 牙槽峭 牙龈
下载PDF
归地参冬汤加味治疗口腔扁平苔藓
6
作者 程国芬 张冰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归地参冬汤 口腔扁平苔藓 微波
下载PDF
益气化瘀祛湿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彩红 王守儒 +1 位作者 牛光良 黄晓慧 《当代医学》 2009年第9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用益气、化瘀、祛湿方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6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辨证分为脾胃蕴热、湿热上蒸证,肝郁化火、气滞血瘀证,脾虚血瘀证,阴虚津亏、血虚风燥证和肾阴、阳虚衰证,运用基本方加减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治疗总... 目的探讨用益气、化瘀、祛湿方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6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辨证分为脾胃蕴热、湿热上蒸证,肝郁化火、气滞血瘀证,脾虚血瘀证,阴虚津亏、血虚风燥证和肾阴、阳虚衰证,运用基本方加减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结论运用益气、化瘀、祛湿法并结合兼症随症加减,可大大提高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脾虚 血瘀 湿热上蒸 益气化瘀祛湿法
下载PDF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艳玲 朱兰省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9期64-64,66,共2页
目的探究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传统口腔种植修复组(n=36例)和附着龈重建修复组(n=38例)的形式将74例行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修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附着龈重建修复组经过治疗后生理功... 目的探究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传统口腔种植修复组(n=36例)和附着龈重建修复组(n=38例)的形式将74例行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修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附着龈重建修复组经过治疗后生理功能(89.14±5.22)分和心理功能(88.78±5.03)分明显优于传统口腔种植修复组经过治疗后生理功能(73.06±4.01)分和心理功能(70.18±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帮助患者进行疾病问题的改善,促使患者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医护人员使用附着龈重建对于患者口腔种植修复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龈重建 口腔种植修复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两种抗氧化剂凝胶对内漂白后充填树脂微渗漏的影响
9
作者 张小平 常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2-737,共6页
目的:对比含表面活化剂(0.2%Tween 80)的10%抗坏血酸钠(sodium ascorbate,SA)凝胶和6.5%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凝胶对死髓牙内漂后充填树脂微渗漏的影响,以及确定最佳处理时间。方法:收集近1月拔除的离体前磨牙120颗,随机分为1... 目的:对比含表面活化剂(0.2%Tween 80)的10%抗坏血酸钠(sodium ascorbate,SA)凝胶和6.5%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凝胶对死髓牙内漂后充填树脂微渗漏的影响,以及确定最佳处理时间。方法:收集近1月拔除的离体前磨牙120颗,随机分为10组(n=12),A组:未漂白组,B组:漂白组,C组:含0.2%Tween 80的10%SA组,D组:6.5%PC组,C/D组根据内漂白后抗氧化剂处理时间不同(10、30、60、120 min)又分为4个亚组(C1/C2/C3/C4,D1/D2/D3/D4),各组处理后行树脂充填窝洞。所有样本经过冷热循环后,每组随机选取10个样本置于2%亚甲基蓝染色,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树脂与洞壁粘接界面微渗漏的程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每组剩余两个样本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牙体组织与充填树脂粘接界面的微观形貌特点。结果:A组微渗漏值明显小于B组(P=0.000),各实验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微渗漏值逐渐减小,D3组微渗漏值最小,C/D组间除C4/D4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EM观察可见,B组粘接界面可见明显间隙,且裂隙范围最大,C组粘接界面间隙逐渐变窄,C4组间隙消失,D组粘接界面更加紧密,且形成了良好的混合层。结论:6.5%PC凝胶对死髓牙内漂后充填树脂微渗漏的处理效果更佳,建议最佳处理时间为60 min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钠凝胶 原花青素凝胶 牙齿内漂白 微渗漏
下载PDF
牙齿无损探伤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翠平 许小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904,共6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不同牙齿缺陷下的检出效果,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连续介质超声传播方法,在COMSOL软件中使用dG-FEM模型,模拟超声波传输和反射形态,通过改变模型内部牙齿缺陷类型和声波检测角度,监测声波... 目的采用有限元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不同牙齿缺陷下的检出效果,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连续介质超声传播方法,在COMSOL软件中使用dG-FEM模型,模拟超声波传输和反射形态,通过改变模型内部牙齿缺陷类型和声波检测角度,监测声波的反射强度,并通过检出突变声波的时间和强度研究牙齿内部缺陷的检出效果。结果使用超声无损检测方法可在16μs检出牙齿内部缺陷,对于不同牙齿内部缺陷类型,矩形缺陷时检测效果最佳;采用不同位置检测时,超声声波正对缺陷检测时,返回声波强度最大。结论对牙齿内部的缺陷,可采用超声无损检测方法,快速检测缺陷类型,通过变换检测角度可增加缺陷检出效果,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缺陷 超声波 无损探伤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腭部形态下上颌骨性扩弓器放置位置对微种植钉稳定性及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常悦 张小平 崔淑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3-638,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建立颅上颌复合体模型,探讨上颌骨性扩弓器放置位置对微种植钉稳定性及位移的影响。方法:在已建立的腭盖正常颅上颌复合体模型(腭盖正常组)上利用软件模拟腭盖高拱颅上颌复合体模型(腭盖高拱组),在两组模型上分别将...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建立颅上颌复合体模型,探讨上颌骨性扩弓器放置位置对微种植钉稳定性及位移的影响。方法:在已建立的腭盖正常颅上颌复合体模型(腭盖正常组)上利用软件模拟腭盖高拱颅上颌复合体模型(腭盖高拱组),在两组模型上分别将骨性扩弓器放置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第一磨牙间、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间3个不同位置,建立6个三维有限元模型。每组扩弓器分别加载0.25 mm横向位移,比较6个模型颅上颌复合体及微种植钉的应力分布及位移趋势。结果:腭盖正常组和腭盖高拱组扩弓器放置在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间时上颌复合体的最小主应力最大。腭盖正常组前后部微种植钉比值在第一磨牙间最小;腭盖高拱组在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间最小。腭盖正常组和腭盖高拱组扩弓器放置于第一磨牙间扩弓后上颌骨横向位移最大。腭中缝横向位移前部大后部小,随着扩弓器位置后移,腭中缝前后向的位移差逐渐减小,更趋于平行移动。两种腭部形态下微种植钉均出现移位,前部位移均大于后部。结论:两种腭部形态下上颌骨性扩弓器放置于第一磨牙间扩弓效果较好。腭中缝呈前大后小的楔形扩展,扩弓器位置后移更有利于其平行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腭部形态 微种植钉 上颌骨性扩弓器
下载PDF
不同修复方式对前磨牙根管治疗后抗折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邱晓霞 张小平 +1 位作者 陈杰 常悦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45-550,共6页
目的 :研究不同修复方式对缺损前磨牙抗折性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因正畸拔除的离体下颌单根前磨牙72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24颗,分别制备成面1/3缺损(A组)、面1/2缺损(B组)、邻1/3缺损(C组)模型,每... 目的 :研究不同修复方式对缺损前磨牙抗折性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因正畸拔除的离体下颌单根前磨牙72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24颗,分别制备成面1/3缺损(A组)、面1/2缺损(B组)、邻1/3缺损(C组)模型,每组再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光固化树脂充填修复(A1/B1/C1)、光固化树脂充填+金属全冠修复(A2/B2/C2)和玻璃纤维桩核+金属全冠修复(A3/B3/C3),各8例。在电子万能实验机上进行静态加载,记录牙体折裂时的载荷值,观察折裂模式,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组中,A2组的折裂载荷最大,且与A1组、A3组的差异显著(P<0.05);B组和C组中,B2、B3组和C2、C3组的折裂载荷均大于B1组和C1组,且差异显著(P<0.05);A、B、C组中,3种修复方式之间的折裂模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前磨牙根管治疗后面缺损未超过1/2及邻缺损1/3时,树脂充填后全冠修复可作为优选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根管治疗 修复方式 抗折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正畸力对大鼠牙周组织改建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常悦 张小平 +2 位作者 王明洁 王月 崔淑霞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529-53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正畸力作用不同时间后,大鼠移动牙张力侧牙周组织中的BMP-2表达变化及牙周组织的改建。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n=15),分别施加0 g(A组)、30 g(B组)、50 g(C组)、80 g(D组)力,建立左上第一磨牙移动模... 目的:观察不同正畸力作用不同时间后,大鼠移动牙张力侧牙周组织中的BMP-2表达变化及牙周组织的改建。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n=15),分别施加0 g(A组)、30 g(B组)、50 g(C组)、80 g(D组)力,建立左上第一磨牙移动模型。分别于加力后1、3、7、14、21 d,测量各组牙齿移动的距离;取实验牙——牙周组织联合切片,HE染色法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张力侧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结果:牙齿移动以C组最大,B组次之,D组最小;HE染色显示,A组牙周组织无明显变化,B组和C组牙周组织改建活跃,张力侧可见新生的成骨细胞,D组牙周膜纤维排列混乱,并可见牙根局限性的吸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MP-2主要分布于牙周韧带中,尤其是近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区域染色较强,各加力组BMP-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并随着力值的增大而增加(P﹤0.05),C组与D组相比,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MP-2的表达与力值大小呈正相关,50 g的正畸力值促进牙周组织改建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力 大鼠 牙槽骨改建 BMP-2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35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爱群 王守儒 王蕻雁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0-521,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 35例慢性唇炎患者进行消风散 (防风、荆芥、白藓皮、苦参、苍术等 )内服和唇部湿敷 ,配合西药 2 1金维他片口服和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 ;另设 30例作为对照 ,仅用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 35例慢性唇炎患者进行消风散 (防风、荆芥、白藓皮、苦参、苍术等 )内服和唇部湿敷 ,配合西药 2 1金维他片口服和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 ;另设 30例作为对照 ,仅用前述西药治疗。每周为 1疗程 ,连续治疗 4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4.3% ,对照组为 70 .0 %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 P<0 .0 1 )。提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 ,具有内外兼施 ,标本同治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唇炎 消凤散 利多卡因 医案 清热燥湿药 病理机制
下载PDF
方丝弓联合上颌斜面导板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爱群 李玉如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观察恒牙列早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16例处于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 ,用方丝弓矫治器联合颌斜面导板对其矢状向、垂直向及横向不调进行治疗 ,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 目的 观察恒牙列早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16例处于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 ,用方丝弓矫治器联合颌斜面导板对其矢状向、垂直向及横向不调进行治疗 ,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磨牙关系中性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下颌后缩面型得到改善 ,头影测量的相关项目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在恒牙列早期治疗可以取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丝弓矫治器 上颌斜面导板 下颌后缩型 安氏Ⅱ^1类错He 矫治
下载PDF
固位纤维牙周夹板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重度牙周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牛兵 李坤阳 +2 位作者 刘爱群 王静 丁虹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7期77-81,共5页
目的探究固位纤维牙周夹板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重度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6例重度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各43例.尼龙绳丝组予以尼龙绳丝结扎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固位纤维组予以固位纤维牙周夹板联合盐... 目的探究固位纤维牙周夹板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重度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6例重度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各43例.尼龙绳丝组予以尼龙绳丝结扎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固位纤维组予以固位纤维牙周夹板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牙齿美观度、舒适度、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评分、龈沟出血指数(SBI)评分、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固位纤维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42/43)较尼龙绳丝组79.07%(34/43)高(P<0.05);治疗后3个月固位纤维组PD、PLI评分、SBI评分较尼龙绳丝组低(P<0.05);治疗后3个月固位纤维组牙齿美观度、舒适度评分较尼龙绳丝组高(P<0.05);治疗后3个月固位纤维组龈沟液TNF-α、IL-1β、PCT水平较尼龙绳丝组低(P<0.05).结论与尼龙绳丝结扎相比,固位纤维牙周夹板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重度牙周病患者,疗效较高,可改善牙周组织状况,减轻炎症反应,且具有良好的美观度、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病 固位纤维牙周夹板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牙周袋深度 菌斑指数 龈沟出血指数 美观度
下载PDF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固定正畸治疗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的短、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牛兵 李坤阳 +2 位作者 刘爱群 王静 丁虹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固定正畸治疗应用于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固定正畸治疗,...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固定正畸治疗应用于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固定正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时期探诊深度(PD)指数、龈沟出血(SBI)指数、附着丧失(AL)、骨密度值(BMD)。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30/32)高于对照组75.00%(24/32)(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PD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SBI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PD、AL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BMD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PD、AL低于治疗后1个月,BMD高于治疗后1个月(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固定正畸治疗应用于中重度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矫正、修复畸形患牙,缓解龈沟出血及炎性症状,提高骨密度值,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牙周病 错颌畸形 牙周组织再生术 固定正畸
下载PDF
青少年恒前牙外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恒前牙外伤的原因、临床特点,更好地指导青少年恒牙保健。方法对1995~2006年间在本科就诊的128例儿童恒前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外伤类型、外伤原因、受伤方式、伤牙数目、外伤后就诊时间等。在此... 目的探讨青少年恒前牙外伤的原因、临床特点,更好地指导青少年恒牙保健。方法对1995~2006年间在本科就诊的128例儿童恒前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外伤类型、外伤原因、受伤方式、伤牙数目、外伤后就诊时间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发病规律。结果8~10岁受伤人数最多,男女比例1.98∶1,在各种类型的外伤中,以冠折为最多见;外伤后多在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就诊。结论应加强青少年保健知识的普及,防止恒牙外伤的发生。一旦发生牙外伤,应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前牙 牙外伤
下载PDF
牙齿根管治疗期间急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爱群 谷群英 王北溟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牙齿根管治疗期间急症(IAE)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择需做根管治疗的患牙648颗,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发生IAE的情况及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AE发生率为10.5%,男女之间、各年龄段之间差... 目的探讨牙齿根管治疗期间急症(IAE)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择需做根管治疗的患牙648颗,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发生IAE的情况及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AE发生率为10.5%,男女之间、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牙位看,磨牙组的IAE发生率与前牙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组与双尖牙组、双尖牙组与前牙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从治疗阶段看,根管预备后的IAE发生率显著高于根管封药后各根管充填后的IAE发生率(P<0.01)。结论IAE的发生与牙位、根管预备不当、消毒药物刺激、根管超充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病 根尖周病 根管治疗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内服联合苦参研末外敷治疗腺周口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静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4期2067-2069,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判内服甘草泻心汤联合苦参研末外敷对腺周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腺周口疮患者76例,依照随机对照表的方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2.5%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治疗,观...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判内服甘草泻心汤联合苦参研末外敷对腺周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腺周口疮患者76例,依照随机对照表的方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2.5%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甘草泻心汤内服联合加味苦参汤外用治疗。结果 2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溃疡缺损情况和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复发率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内服甘草泻心汤联合苦参研末外敷外洗对腺周口疮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泻心汤 苦参 腺周口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