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告知与知情同意制度在防范心血管内科护患纠纷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祝素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从而达到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45例,及对照组130例。实验组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4个主题20个条目的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对照组按常规进...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从而达到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45例,及对照组130例。实验组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4个主题20个条目的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结果实验组共发生护患纠纷8例,对照组共发生护患纠纷17例。两组4项之间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比较:除第1项住院环境及相关制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3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的实施可减少护患之间的冲突,降低护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告知 知情同意制度 防范 护患纠纷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分化为心血管组织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煜昊 房佰俊 +3 位作者 史明霞 杨少光 廖联明 赵春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验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化为心血管组织的潜能。方法用5-氮胞杂苷诱导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用VEGF-B诱导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异丙肾上腺素法制成NOD/SCID小鼠心肌损伤模型,经尾静脉注入标记的MSC。免疫荧光法检测MSC的体内、... 目的验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化为心血管组织的潜能。方法用5-氮胞杂苷诱导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用VEGF-B诱导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异丙肾上腺素法制成NOD/SCID小鼠心肌损伤模型,经尾静脉注入标记的MSC。免疫荧光法检测MSC的体内、外分化。结果在体外,经诱导的MSC表达肌凝蛋白重链和肌钙蛋白I,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31。在体内,标记的MSC表达阳性的肌凝蛋白重链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结论MSC可分化为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是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心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冉 胡光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642-64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动脉栓塞患者38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片,但低于心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动脉栓塞患者38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片,但低于心动脉造影。超声检查血栓出现在心血管动脉主干以及左、右心房动脉近端腔内,12例患者出现右心负荷过重,13例出现三尖瓣反流,2例肺动脉干内出现大块血栓阻塞。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血管栓塞操作简单,且可反复多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能发现主肺动脉以及左右心动脉干内的血栓,直接提示心血管以及心动脉栓塞,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血管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动脉栓塞 诊断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朱茗瑞 《北方药学》 2018年第5期69-69,共1页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两组临...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心绞痛等症状,调理心血管状态,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复方丹参滴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婷婷 安松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61-63,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探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通常,心血管疾病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并且与其不良预后相关。目前,甲状腺激素的改变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是否有...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探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通常,心血管疾病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并且与其不良预后相关。目前,甲状腺激素的改变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是否有益尚无定论。近年来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探讨已成为医学界研究和跟进的热点,但其相关研究较少且结论不一。因此,很难就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得出任何确切的结论。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以确认并评估甲状腺激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心血管疾病 综述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33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刘鸣 库小伟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12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血清水平变化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血清水平变化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STEMI患者254例,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2组。A组73例发生MACE,B组181例未发生MACE,检测sTLT1、IL-33水平,分析其对患者预后价值,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33、sTLT1预测STEMI患者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组血清IL-33、sTL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33、sTLT1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血清IL-33、sTLT1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通过检测血清IL-33、sTLT1可评估STEMI患者预后情况,对预测PCI术后MACE发生风险有一定作用,对临床指导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日记式心理健康干预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周翯 常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日记式心理健康干预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05~2021-04本院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112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6)、B组(n=56)。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日记式心理健康干预,... 目的:探讨日记式心理健康干预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05~2021-04本院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112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6)、B组(n=56)。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日记式心理健康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HAMA)、抑郁(HAMD)]、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B组治疗总依从性94.64%较A组78.57%高(P<0.05);干预后B组HAMA、HAMD评分较A组低(P<0.05);入手术室时B组SBP、DBP水平较A组低(P<0.05);B组移情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有形性评分较A组高(P<0.05);经过干预后B组患者出现尿潴留、低血压、出血及血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低于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7.86%(P<0.05)。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行日记式心理健康干预,可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不良情绪及血压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治疗 日记式心理健康干预 治疗依从性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融术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指导下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血管狭窄病变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牧蔚 刘巍 赵康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5-57,共3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因"发作性胸痛10年"于2016年12月17日收入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患者10年前因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提示"三支病变"。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静脉桥血管狭窄 准分子激光消融术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尹为良 谢荣臻 邹惠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内皮功能、心肌缺损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C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内皮功能、心肌缺损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C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管内皮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缩血管肽-1(ET-1)、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心肌缺损标志物指标[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NO、FMD指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ET-1、ICAM-1指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MB、cTnI、CK-MB指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TC、TG、LDL-C指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在治疗CHD时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肌功能及血脂水平,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替格瑞洛 瑞舒伐他汀 治疗效果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通脉化斑汤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量和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慧颖 吴建丽 +1 位作者 袁丽梅 郑明常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78-1982,共5页
背景冠心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多采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等标准药物治疗。中医将其归为“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有完整的辨证施治体系,临床实践中发现肾虚、痰瘀互结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 背景冠心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多采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等标准药物治疗。中医将其归为“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有完整的辨证施治体系,临床实践中发现肾虚、痰瘀互结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通脉化斑汤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量和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2015-2017年,按就诊顺序将1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98)和通脉化斑汤组(n=98)。常规组予以瑞舒伐他汀口服,10 mg/次,1次/d;通脉化斑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通脉化斑汤口服,水煎煮1剂/2次,200 ml/次。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心肌放射性缺损面积(MIA)、放射性分布异常积分],检测血清v WF、MMP-9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MIA、放射性分布异常积分及血清vWF、MMP-9、MDA水平、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通脉化斑汤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通脉化斑汤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脉化斑汤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和血管内皮功能,抑制不稳定斑块形成,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中医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化斑汤 冠心病 心肌灌注显像 内皮 血管 不稳定斑块 氧化应激 中医症状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硬化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文博 陈岩 +2 位作者 安松涛 刘军 高传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802-807,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 A1166C多态性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以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为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在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与主题相关的英文文章。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 A1166C多态性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以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为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在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与主题相关的英文文章。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0月。2位作者根据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合适的观察性研究。采用Revman 5. 2软件和STATA 11.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文章被纳入分析(n=1 687)。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和白种人群中,AGTR1 A1166C多态性与PWV没有显著相关性;在亚洲人群中,等位基因C携带者的PWV显著高于AA基因型(AC+CC比AA:SMD=0. 33,95%CI 0. 06~0. 60,P=0. 02)。结论AGTR1 A1166C多态性可能与亚洲人的动脉硬化相关。等位基因C可能是亚洲人群PWV升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动脉硬化 脉搏波传导速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聂世豹 曲志培 王永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11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及抵抗素]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4%(6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2%(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GRP、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抵抗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血管内皮功能 心功能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桡动脉作为桥血管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培军 程兆云 +8 位作者 高传玉 葛振伟 王圣 赵健 王保才 孙俊杰 周胜凯 胡俊龙 轩继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评估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应用桡动脉作为桥血管行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是否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将168例患者分为... 目的 评估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应用桡动脉作为桥血管行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是否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将168例患者分为介入组(76例)、非介入组(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介入组比较,非介入组桡动脉桥血管通畅率显著增高,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侧前臂切口感染、拇指麻木、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桡动脉获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选择非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的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可提高桥血管通畅率并改善CABG术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 桡动脉 冠状动脉搭桥术 通畅率 桥血管
下载PDF
以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实践方案实施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FIR理论框架
14
作者 平亚杰 秦庆祝 《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421-427,共7页
目的探究以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CHBCR)循证实践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促进和障碍因素,推动循证实践项目的持续进行。方法以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FIR)为理论基础,采用个人访谈法收集数据,抽取医院心血管外科实施CHBCR干预方案的利益相关... 目的探究以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CHBCR)循证实践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促进和障碍因素,推动循证实践项目的持续进行。方法以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FIR)为理论基础,采用个人访谈法收集数据,抽取医院心血管外科实施CHBCR干预方案的利益相关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共识别出22项实施影响因素,CFIR框架中3个领域的10个构成要素为促进因素:干预方案特征包括来源于专家共识、干预方案优势突出、证据强度与质量高、具有可调整性、可试用性;内部因素包括高效的学习氛围、奖励机制、领导支持与鼓励;个体特征包括自我效能感、变革阶段延长;CFIR框架4个领域中12个构成要素为障碍因素:干预方案特征包括CHBCR中心建设和多学科团队实施复杂性、实施成本较大;外部因素包括无相关政策及工作流程标准、不能及时了解患者需求与资源、同行压力;内部因素包括目标与反馈不一致、可用资源不足、可触及的CHBCR的知识信息有限、医护患沟通质量有待加强、组织的结构特征有待加强;个体特征包括个体对团队组织缺乏认同感、患者态度。结论CFIR理论框架可用来识别CHBCR干预实施项目实施初期的影响因素,进而修改或调整干预方案的关键内容,制定更完善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术后 家庭心脏康复 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娟娟 原芳 +1 位作者 罗萍 王丽霞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BMI)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长期体检的22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BMI不同水平分组:低体重组(BMI≤18.4kg/m^2)125例,正常组(BMI:18.5~23.9kg/m^2)91...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BMI)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长期体检的22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BMI不同水平分组:低体重组(BMI≤18.4kg/m^2)125例,正常组(BMI:18.5~23.9kg/m^2)912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884例和肥胖组(BMI≥28.0kg/m^2)346例。随访6年,调查心血管事件出现情况,分析不同BMI水平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2267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5.7±6.1)岁,其中男性1260例,女性1007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提示,低体重是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是正常体重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发生风险的1.8倍(RR=1.8,95%CI:1.3~2.6)和1.5倍(RR=1.5,95%CI:1.3~1.7);超重是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保护因素,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为正常体重者的60%(RR=0.6,95%CI:0.5~0.8)和70%(RR=0.7,95%CI:0.6~0.9);肥胖是心血管死亡的保护因素,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为正常体重者的90%(RR=0.9,95%CI;0.9~1.0)。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超重患者有更低的病死率和更好的心血管预后,存在肥胖矛盾现象,低体重者预后最差,超重者预后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人体质量指数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与冠脉钙化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利杰 高传玉 +5 位作者 杨宏辉 杜秋波 李庆民 牛方卿 王澈 李清曼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10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冠脉钙化程度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78例可疑冠心病的门诊患者,均行冠状动脉双源CT和生化检测,对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随访(4~20个... 目的研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冠脉钙化程度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78例可疑冠心病的门诊患者,均行冠状动脉双源CT和生化检测,对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随访(4~20个月),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生。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率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 (1)糖尿病组前降支(LAD)(P=0. 002)、回旋支(LCX)(P=0. 004)、右冠状动脉(RCA)(P <0. 001)和总钙化积分(T scores)(P <0. 001)明显大于非糖尿病组;(2)糖尿病组冠脉斑块(P <0. 001)、病变的冠脉支数(P <0. 001)及阻塞性斑块(P <0. 001)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3)糖尿病组患者累计生存生存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 <0.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脉钙化积分越高,累计生存率越低(P <0.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冠脉血管狭窄、冠脉钙化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2型糖尿病和冠脉钙化是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脉钙化积分 主要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17
作者 杨宏辉 朱利杰 +2 位作者 王澈 牛方卿 杜秋波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对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可疑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双源CT和FT3检测的门诊患者,随访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7~30个月),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冠... 目的研究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对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可疑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双源CT和FT3检测的门诊患者,随访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7~30个月),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生。根据患者FT3水平分为正常FT3组(n=902)和低FT3组(n=252);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率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低FT3组(FT3<3.5 pmol/L)的冠状动脉钙化负荷[147.6(53.86±00.1)Vs.34.5(0 262.7),P<0.001]和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FT3组[7.9%(20/252)Vs.2.0%(18/902),P=0.002];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FT3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FT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低FT3水平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联合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高血栓负荷STEM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18
作者 陈未 王光公 +5 位作者 陈晓杰 赵晓鹏 张应福 万海同 尚菊菊 仇盛蕾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889-2895,共7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联合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70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联合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70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奇数纳入低剂量组,偶数纳入高剂量组,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经靶向灌注导管于梗死相关动脉远端推注替罗非班,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经靶向灌注导管于冠状动脉内缓慢注射重组尿激酶原10 mg、20 m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校正TIMI血流计帧数(c TFC),术后90 min ST段回落指数、门球时间、血栓抽吸次数、置入支架数量,术前、术后每4 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型肌钙蛋白(cTnI)水平,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术后24 h内出血率和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低剂量组TIMIⅢ级为91.43%、TMPⅢ级为94.29%、c TFC为(22.00±1.62)帧,与高剂量组的97.14%、97.14%、(21.56±1.30)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术后90 min ST段回落指数<30%、30%~70%、>70%分别为5.71%、54.29%、40.00%,与高剂量组的1%、16%、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心肌灌注有效率为94.29%,与高剂量组的97.1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门球时间为(57.30±5.29)min、术中血栓抽吸次数为(2.01±0.48)次,均低于高剂量组的(68.45±8.11)min、(2.56±0.6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置入1个支架、2个支架、多个支架占比分别为20.00%、54.29%、25.71%,与高剂量组的17.14%、62.86%、2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K-MB术后峰值、达峰时间分别为(392.52±41.18)U/L、(13.18±1.60)h,与高剂量组的(400.05±37.29)U/L、(12.96±1.25)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 TnI术后峰值、达峰时间分别为(3.52±0.83)U/L、(14.63±1.97)h,与高剂量组的(3.38±0.71)U/L、(14.25±2.13)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术后3个月的NT-proBNP、LVEF、LVEDD水平分别为(426.00±65.77)ng/L、(50.94±3.38)%、(46.89±3.75)mm,与高剂量组的(417.25±58.46)ng/L、(52.00±4.35)%、(45.20±3.08)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微出血率、术后6个月MACE情况分别为2.86%、11.43%,与高剂量组的2.86%、5.7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能改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的心功能,且低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可减少抽吸次数、缩短门球时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栓负荷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重组人尿激酶原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与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汤海渝 李牧蔚 高传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5期426-428,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疾病,DNA密码决定其是否发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存在于编码序列中的遗传密码并非心血管疾病的全部影响因素,隐藏在非编码序列中的遗传机制更能说明环境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在不... 心血管疾病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疾病,DNA密码决定其是否发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存在于编码序列中的遗传密码并非心血管疾病的全部影响因素,隐藏在非编码序列中的遗传机制更能说明环境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在不改变DNA编码序列和染色质结构前提下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的机制被称为表观遗传学,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和羟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RNA相关机制。本文就表观遗传学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重要性、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表观遗传学 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INK4位点中反义非编码R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