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管溶栓联合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国龙 韩文豪 王国权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2—2023-02开封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0例LEASO患者的临床资料,联合组43例采用置管溶栓联合PTA,对照组47例单...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2—2023-02开封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0例LEASO患者的临床资料,联合组43例采用置管溶栓联合PTA,对照组47例单纯实施PTA。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手术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流峰值(SPV)、血流量、血管内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联合组患者的SPV、血流量、血管内径,以及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溶栓联合PTA治疗LEASO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置管溶栓 经皮血管成形术 血流动力学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血管闭合、封堵止血系统和传统缝合对肝癌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手术中入路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王进涛 徐如涛 程如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ExoSeal^( TM)封堵止血系统和传统缝合对肝癌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手术中所需要的入路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在襄城县人民医院行股动脉... 目的研究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ExoSeal^( TM)封堵止血系统和传统缝合对肝癌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手术中所需要的入路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在襄城县人民医院行股动脉入路介入手术的8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患者在手术中采用的不同止血方式分为Starclose血管闭合组(n=29)、ExoSeal^( TM)封堵止血组(n=30)和统缝合组(n=23),所有患者均统计3次介入手术后的穿刺闭合成功率、入路建立时间、止血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Starclose血管闭合组、ExoSeal^( TM)封堵止血组入路建立时间、止血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缝合组(Starclose血管闭合组:P=0.005,P<0.001,P<0.001;封堵组:P=0.045,P<0.001,P<0.001)。Starclose血管闭合组、ExoSeal^( TM)封堵止血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缝合组(χ^(2)=7.389,P=0.007;χ^(2)=6.919,P=0.009)。结论与传统缝合相比,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ExoSeal^( TM)封堵止血系统在肝癌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手术中拥有更短的入路建立时间和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止血时间和术后所需要的卧床时间也更短,患者接受度和舒适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 ExoSeal TM封堵止血系统 肝癌 介入手术
下载PDF
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3
作者 张慧敏 董红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00177-00178,共2页
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患者选取自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中6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 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患者选取自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中6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作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都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来说,在运用围手术期护理后,能够促进其护理最后的效果与质量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类并发症的产生,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科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血管外科临床风险护理的效果讨论
4
作者 王会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00176-00176,178,共2页
主要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来对血管外科的相关护理应用进行分析和应用效果研究。方法:结合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应用。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此融入风险管理理念,对比两组的护理... 主要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来对血管外科的相关护理应用进行分析和应用效果研究。方法:结合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应用。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此融入风险管理理念,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结合100例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后的侯树,相对来说护理满意度较高、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提升护理满意度、增强护理水平、降低安全事件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科 风险 安全管理 满意度
下载PDF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陈敬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00172-00172,174,共2页
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管外科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20例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力求规避风险,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观察管理前后患者... 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管外科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20例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力求规避风险,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观察管理前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后,其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得以显著提升,其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比管理前提升了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临床护理安全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 血管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血管外科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董红粉 张慧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00179-00179,181,共2页
分析血管外科介入术治疗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血管外科收治的150例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 分析血管外科介入术治疗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血管外科收治的150例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9/7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72/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65/75)(P<0.05)。结论:在血管外科介入术患者的循证护理中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性评估,结合临床经验和科研报道提出解决方案,极大程度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为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护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血管外科 介入术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和mRNA在眼部静脉血管畸形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乔军波 刘秋雨 +2 位作者 李金 马玉春 董长宪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9-923,共5页
背景 眼部静脉血管畸形呈终生渐进性发展,并表现出局部侵袭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对局部组织器官造成形态及功能损害.研究表明,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恶性肿瘤的局部侵袭密切相关,研究其在眼部静脉畸形局部侵袭中的作用对治疗的选择具... 背景 眼部静脉血管畸形呈终生渐进性发展,并表现出局部侵袭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对局部组织器官造成形态及功能损害.研究表明,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恶性肿瘤的局部侵袭密切相关,研究其在眼部静脉畸形局部侵袭中的作用对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研究Gal-3蛋白和mRNA在眼部静脉畸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和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手术切除的118例眼部静脉畸形病理标本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眼部静脉畸形组织中Gal-3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以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正常的病理标本远端切缘作为对照.将患者分为Gal-3蛋白和mRNA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比较2个组间患者病变组织中Gal-3表达与病变侵袭深度及病变形状和边界清晰度的关联.结果 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眼部静脉血管畸形组织中含有多数中到大管径的血管腔隙,内衬扁平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显示Gal-3蛋白及其mRNA均表达于细胞质及细胞核,呈棕褐色染色.眼部静脉畸形组织中Gal-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5.93%(66/118),明显高于远端手术切缘正常组织的15.00% (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461,P<0.05).眼部静脉畸形组织中Gal-3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59.32% (70/118),明显高于远端手术切缘正常组织的20.00%(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33,P<0.05).≤12岁与>12岁患者之间及不同性别间Gal-3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x2=0.334、0.128,均P>0.05;性别:x2 =0.606、1.155,均P>0.05);Gal-3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组累及跟肌等深部组织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Gal-3蛋白及mRNA阴性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2.688、23.695,均P<0.05);Gal-3蛋白及mRNA阴性表达组病变呈球形且边界清楚者分别占96.15%和97.92%,Gal-3蛋白及其mRNA阳性表达组呈筛孔状且边界不清楚的病变率明显高于Gal-3蛋白及其mRNA阴性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8.255、28.186,均P<0.05).结论 有深层组织侵袭的眼部静脉畸形组织患者病变组织中Gal-3的阳性表达率升高,Gal-3表达阳性的眼部静脉畸形组织边界不清,提示眼部静脉畸形患者病变的局部侵袭破坏与Gal-3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静脉畸形 半乳糖凝集素-3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技术
下载PDF
尿素注射治疗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 被引量:3
8
作者 董长宪 马玉春 +1 位作者 武宇红 李舒茵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 探讨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73例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行尿素注射治疗 ,平均随访 1年 6个月。结果  73例毛细血管瘤中 61例治愈 ,12例有效。结论 尿素注射治疗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尿素 毛细血管瘤/眼睑 眶内 治疗
下载PDF
miR-378-3p靶向调控EZH2表达对血管瘤内皮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史帅涛 王国权 +2 位作者 李晓健 韩文豪 翟水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研究miR-378-3p靶向调控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表达影响血管瘤内皮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miR-NC组(转染模拟物阴性对照)、miR-378-3p组(转染miR-378-3p模拟物)3组,... 目的:研究miR-378-3p靶向调控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表达影响血管瘤内皮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miR-NC组(转染模拟物阴性对照)、miR-378-3p组(转染miR-378-3p模拟物)3组,或miR-378-3p+pcDNA3.1组(共转染pcDNA3.1、miR-378-3p模拟物)、miR-378-3p+pcDNA3.1-EZH2组(共转染pcDNA3.1-EZH2、miR-378-3p模拟物)2组,MTT法测定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miR-378-3p与EZH2有互补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结果:miR-378-3p组与空白对照组、miR-NC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降低(P<0.05)。miR-378-3p+pcDNA3.1-EZH2组与miR-378-3p+pcDNA3.1组比较,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结果证实miR-378-3p和EZH2存在靶向关系。结论:miR-378-3p靶向下调EZH2表达可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内皮细胞 miR-378-3p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琦 张巧荣 郑俊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 探讨下肢肌内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下肢肌肉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过程,讨论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 目的 探讨下肢肌内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下肢肌肉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过程,讨论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足下垂等腓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在给予营养神经及指导其功能锻炼1~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加强对下肢肌内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后并发腓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腓总神经 暂时性功能障碍 护理
下载PDF
四肢海绵状血管瘤33例诊断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付有 郭会斌 +4 位作者 董长宪 马玉春 李艳莉 杨芸 赵东华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四肢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关节部海绵状血管瘤致关节疼痛诊治分析
12
作者 刘大看 董长宪 +2 位作者 马玉春 肖莉 雷红召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8期568-569,共2页
目的 探讨关节部海绵状血管瘤误诊的原因,提出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的措施,降低误诊误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因关节疼痛而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提出相关鉴别诊断,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32例误诊患者经确诊后接受良好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关节部海绵状血管瘤误诊的原因,提出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的措施,降低误诊误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因关节疼痛而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提出相关鉴别诊断,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32例误诊患者经确诊后接受良好手术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关节部海绵状血管瘤发生关节疼痛病例较为常见,应采取正确的诊断治疗措施,手术治疗是治愈关节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关节 疼痛 误诊 治疗
原文传递
多发性血管球瘤9例
13
作者 肖莉 董长宪 马玉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617-4618,共2页
多发性血管球瘤称为血管球性血管瘤,是来源于球细胞的错构瘤,其发病约占血管球瘤的15%。血管球瘤好发于指(趾)甲下,手指末端、足趾皮下,具有典型的疼痛三联症——间歇性疼痛、剧烈的触痛及冷敏感疼痛,大多疼痛定位明确。多发性... 多发性血管球瘤称为血管球性血管瘤,是来源于球细胞的错构瘤,其发病约占血管球瘤的15%。血管球瘤好发于指(趾)甲下,手指末端、足趾皮下,具有典型的疼痛三联症——间歇性疼痛、剧烈的触痛及冷敏感疼痛,大多疼痛定位明确。多发性血管球瘤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定位不具体,疼痛呈现弥散状,引起周围组织肿胀活动受限,由于诊断和治疗常被延误,可引起不可逆性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血管球瘤 疼痛
下载PDF
尿素注射治疗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
14
作者 马玉春 董长宪 +1 位作者 张连仲 孙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8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73例眶内毛细血管瘤行尿素注射治疗,平均随访1年6个月.结果 73例毛细血管瘤中61例治愈,12例有效.结论 本疗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疗效肯定,易于推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眼睑、... 目的 探讨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73例眶内毛细血管瘤行尿素注射治疗,平均随访1年6个月.结果 73例毛细血管瘤中61例治愈,12例有效.结论 本疗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疗效肯定,易于推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眼睑 眶内 毛细血管瘤
下载PDF
尿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红林 董长宪 马玉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820-1821,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MS)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3—2006年资料完整的14例确诊为KMS患儿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采用自制400g/L尿素溶液与甲泼尼龙针剂联合局部注射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随访0.5~1.0a。结...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MS)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3—2006年资料完整的14例确诊为KMS患儿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采用自制400g/L尿素溶液与甲泼尼龙针剂联合局部注射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随访0.5~1.0a。结果14例中2例意外破溃行急诊手术切除,7例出现病情反复,最终12例治愈,好转、失访各1例。结论尿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婴幼儿KMS是-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血小板减少 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下载PDF
颈部及喉部海绵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红林 董长宪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12期948-949,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瘤 喉部
下载PDF
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离纯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稂翠玲 孙斌 +2 位作者 雷红召 马玉春 董长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寻找更高效的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培养方法,为婴幼儿血管瘤的研究提供基础的科研保证。方法:选取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手术标本,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与酶消化法结合进行原代培养;二代细胞进行流式分选,取CD31阳性的细胞继续培养。分别... 目的:寻找更高效的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培养方法,为婴幼儿血管瘤的研究提供基础的科研保证。方法:选取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手术标本,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与酶消化法结合进行原代培养;二代细胞进行流式分选,取CD31阳性的细胞继续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标记物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流式鉴定。结果:培养48~72h清晰可见组织块周围细胞游出,细胞核清晰,细胞呈长梭形及多边形,2周左右部分可形成"血管腔样"结构,20d可铺满平传代;细胞流式测定CD31阳性率达98.4%,VWF与CD31双阳率90.3%,免疫荧光染色CD31、VWF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组织块与消化结合法经流式分选后可获得高纯度的内皮细胞,为下一步研究婴幼儿血管瘤增生消退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细胞培养 流式分选 组织块与酶消化法 血管瘤内皮细胞
下载PDF
尿素注射治疗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学民 董长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1-31,共1页
目的探讨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3例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行尿素注射治疗,其中肿瘤类海绵状血管瘤157例,血管畸形类海绵状血管瘤26例,平均随访1年8个月。结果157例肿瘤类海绵状血管瘤中134例治愈,22例有效,1例无效;26例... 目的探讨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3例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行尿素注射治疗,其中肿瘤类海绵状血管瘤157例,血管畸形类海绵状血管瘤26例,平均随访1年8个月。结果157例肿瘤类海绵状血管瘤中134例治愈,22例有效,1例无效;26例血管畸形类海绵状血管瘤中2例治愈,21例有效,3例无效。结论本疗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疗效肯定,易于推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腮腺区 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普萘洛尔联合尿素治疗婴幼儿眼部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燕 胡光珍 +1 位作者 朱叶 王翠田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5期562-564,共3页
总结65例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注射尿素治疗婴幼儿眼部血管瘤护理体会。提示给药前进行评估与准备、实施药物管理、尽早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和科学的追踪随访流程可提高婴幼儿眼部血管瘤的疗效,确保患儿用药安全,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血管瘤 眼部 护理 婴幼儿
下载PDF
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振虎 陈铭韬 +21 位作者 吴汉江 张胜 方坤 谢尚 刘宇 胡传宇 刘冰 李春洁 朱桂全 王成 高洋 张晓晨 石剑波 张永红 崔明哲 季彤 任国欣 王延安 陈伟良 张陈平 何悦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长时间手术、术后长时间卧床以及肿瘤和化疗药物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危险因素,提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是VTE的极高危群体,但相关文献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VTE发生情况却很少关注,有关VTE在头颈肿瘤术后发生率的数据也有限。迄今为止,国内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缺乏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预防与管理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4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头颈肿瘤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