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葛俊伟 李晓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91-93,97,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信阳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替...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信阳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清炎性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FMA评分和血清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和血清TSG-6、sICAM-1、MCP-1、ET-1、Hc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BI评分和FMA评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NIHSS评分和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血管内皮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葛俊伟 范慧 +1 位作者 徐云 李晓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M1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主行走时间、自主排尿时间、感觉功能恢复时间及肌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NGF、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6、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联合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急性脊髓炎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炎性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