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学科建设的实践与设想
1
作者 张玲 王建 +1 位作者 张军锋 雷郑莉 《农业质量标准》 2007年第6期17-18,共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系统和环境变化使得食物链变得更长,农产品成分更复杂,安全隐患增多。同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越来越...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系统和环境变化使得食物链变得更长,农产品成分更复杂,安全隐患增多。同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质量标准 河南省 农产品质量安全 经济全球一体化 技术性贸易壁垒 检测 农业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学科建设的实践与设想
2
作者 张玲 王建 +1 位作者 张军锋 雷郑莉 《农业质量标准》 2007年第B12期24-25,共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系统和环境变化使得食物链变得更长,农产品成分更复杂,安全隐患增多。同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越来...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系统和环境变化使得食物链变得更长,农产品成分更复杂,安全隐患增多。同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欧盟、美国等都加快了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修订速度.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设立了更严格的门槛,禁用、限用的药物越来越多.限量要求越来越严.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快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学科建设步伐和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迫在眉睫。下面就我们对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学科建设的理解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限量标准 学科建设 检测 农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 河南省 技术性贸易壁垒 经济全球一体化
下载PDF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郝学飞 董小海 钟红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前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普遍采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HPLC)进行测定,研究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测定蔬菜中7种常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进行比较。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是经典方法,重现性好,但是检测... 目前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普遍采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HPLC)进行测定,研究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测定蔬菜中7种常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进行比较。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是经典方法,重现性好,但是检测周期长,衍生试剂价格昂贵且稳定性差;LC-MS/MS法保留时间短,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实验过程快,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比较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子刚 吕建华 王建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2期47-50,共4页
综述了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粮食、果蔬、食品和其他基质中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 农药残留 样品前处理
下载PDF
茶叶中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及其原产地PCA-LDA判别研究 被引量:56
5
作者 袁玉伟 张永志 +4 位作者 付海燕 韩文炎 李淑芳 杨桂玲 张志恒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5,共9页
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建立模型,对福建、山东和浙江出产的茶叶,以及浙江余姚、金华和西湖出产的茶叶进行产地溯源判定。结果表... 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建立模型,对福建、山东和浙江出产的茶叶,以及浙江余姚、金华和西湖出产的茶叶进行产地溯源判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茶叶中稳定同位素δ15N、δ13C、δD、δ18O数值范围不同,而且Li、Be和Na等27个矿物元素的含量变化也较大,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PCA法能够区分不同产地的茶叶,但不同产地样本存在部分重合;而采用PCA-LDA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产地的茶叶,其中福建、山东和浙江产地的判定准确率为99%,浙江余姚、金华和西湖产地的判定准确率为86%。因此,利用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多元素检测结合PCA-LDA法能够较好进行茶叶产地溯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稳定同位素 多元素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汞和砷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铁良 司敬沛 +1 位作者 贾斌 张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建立了一种采用微波消解一次样品前处理、原子荧光法依次快速测定食品中汞和砷的方法。通过条件优化,该方法汞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23ug/L、0.119ug/L;试样测定精密度(RSD),汞和砷分别为6.2%、3.3%;加标回收率,汞和砷... 建立了一种采用微波消解一次样品前处理、原子荧光法依次快速测定食品中汞和砷的方法。通过条件优化,该方法汞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23ug/L、0.119ug/L;试样测定精密度(RSD),汞和砷分别为6.2%、3.3%;加标回收率,汞和砷分别在96.0%~105.0%、95.9%~102.5%。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符合要求。该法简便、快速、灵敏,能够满足食品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食品
下载PDF
烟嘧磺隆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绪金 钟红剑 +1 位作者 马朝旺 张军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4,共8页
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定性分析,研究了75%烟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玉米籽粒、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玉米植株中的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8.32%~86.02%,相对标准偏差为2.28%~5.98%;在籽粒中的空白... 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定性分析,研究了75%烟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玉米籽粒、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玉米植株中的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8.32%~86.02%,相对标准偏差为2.28%~5.98%;在籽粒中的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2.95%~88.37%,相对标准偏差为2.22%~5.21%;在土壤中的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2.96%~98.84%,相对标准偏差为1.73%~2.91%。其最小检出量为0.005ng,在玉米植株、籽粒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限量为0.002 5mg/kg。2009、2010年在河南省和黑龙江省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玉米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0.58~1.45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9.63~13.59d;烟嘧磺隆在玉米籽粒、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为未检出,说明该药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建议将75%烟嘧磺隆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玉米田杂草时,施药的有效成分不得高于90g/hm2,于玉米苗后三至五叶期施药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烟嘧磺隆 玉米 土壤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量
下载PDF
毒死蜱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绪金 李通 +2 位作者 张军锋 贾斌 汪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0-234,共5页
【目的】对毒死蜱在棉花和土壤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农药在棉花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的毒死蜱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的仪器方法,对毒死蜱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年(2009... 【目的】对毒死蜱在棉花和土壤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农药在棉花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的毒死蜱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的仪器方法,对毒死蜱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年(2009、2010年)两地(河南、江苏)的残留试验,研究毒死蜱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毒死蜱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3.50%~105.66%,相对标准偏差为3.25%~9.89%,其最小检出量为2.5×10-11g,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13、0.012和0.005 mg/kg。2009和2010年,在河南和江苏两地,毒死蜱在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0~4.0、6.2~8.9 d;不同采样间隔及施药次数,毒死蜱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26 mg/kg。【结论】毒死蜱在棉籽中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可用于棉花斜纹夜蛾的防治,用药量以562.5 g a.i./ha为宜,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2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棉花 土壤 消解动态 残留分析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继红 曹书霞 +2 位作者 卢建莎 廖新成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对正负离子模式下5′-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各种离子[ATP+H]+、[ATP-nH+(n+1)Na]+(n=0~4)、[ATP-H]-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可能的裂解过程。实验发现在裂解过程中,ATP脱去γ...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对正负离子模式下5′-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各种离子[ATP+H]+、[ATP-nH+(n+1)Na]+(n=0~4)、[ATP-H]-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可能的裂解过程。实验发现在裂解过程中,ATP脱去γ-磷酸时,不仅是P—O键断裂,还存在三磷酸链上β-P‖O中O先夺去碱基上的氨基或核糖环上的羟基中H、N或O再亲核进攻磷引发结构重排,脱去γ-磷酸得到一系列碎片离子。利用理论计算解释了2种重排途径的可能性与碎片离子的丰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三磷酸腺苷(ATP) 电喷雾多级质谱 裂解规律 理论计算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麦中的24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子刚 王建 +1 位作者 贾斌 吕建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4,31,共6页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小麦中24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探讨了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前处理上的应用.本方法的回收率在81.6%~1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6%~8.8%之间,方法检出限在1.25~12.5μg/kg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在0.99...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小麦中24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探讨了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前处理上的应用.本方法的回收率在81.6%~1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6%~8.8%之间,方法检出限在1.25~12.5μg/kg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 农药残留量 小麦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禾谷胞囊线虫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绪金 袁虹霞 +3 位作者 张军锋 邢小萍 孙炳剑 李洪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7,共5页
对小麦品种抗胞囊线虫病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不同抗、感品种根系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品种抗性与侧根数量呈负相关,抗病品种侧根数量比感病品种少。对苗期和分蘖期侧根横切面石蜡切片观察发现,感病品种侧根横切面表皮的薄壁细胞圆... 对小麦品种抗胞囊线虫病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不同抗、感品种根系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品种抗性与侧根数量呈负相关,抗病品种侧根数量比感病品种少。对苗期和分蘖期侧根横切面石蜡切片观察发现,感病品种侧根横切面表皮的薄壁细胞圆形,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空隙较大,排列疏松;抗病品种侧根横切面表皮的薄壁细胞是椭圆形或方砖形,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空隙比较小,排列比较紧。根系分泌物对胞囊线虫卵孵化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对胞囊线虫病的抗性与根系分泌物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禾谷胞囊线虫 抗病机制
下载PDF
2%阿维菌素微乳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绪金 李萌 +3 位作者 周玲 马婧玮 汪红 张军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1,共4页
对阿维菌素在棉花和土壤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农药在棉花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阿维菌素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器的仪器方法,对阿维菌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地的残留试验,研究阿... 对阿维菌素在棉花和土壤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农药在棉花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阿维菌素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器的仪器方法,对阿维菌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地的残留试验,研究阿维菌素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的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0%~95%,相对标准偏差为2%~7%,其最小检出量为0.01ng,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2011年和2012年河南省和湖南省两地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0.78~1.3d、1.1~2.9d;阿维菌素在棉籽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1mg/kg,说明该药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建议采用阿维菌素防治棉花红蜘蛛时,最高用药量为16.2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21d,其在棉花上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棉花 土壤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的液相色谱法检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洪月玲 郝学飞 董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69-271,共3页
建立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的HPLC检测法。试样用乙腈提取,经过碱性氧化铝柱纯化,采用反向C18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分析,以乙腈-0.1%磷酸溶液(7:3,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40℃,外标法定量。方法最... 建立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的HPLC检测法。试样用乙腈提取,经过碱性氧化铝柱纯化,采用反向C18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分析,以乙腈-0.1%磷酸溶液(7:3,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40℃,外标法定量。方法最低检出限为4μg/kg,回收率为80%~101%。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灵敏度高,适合各种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氯丙嗪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小花 余大杰 白海鑫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通过在裸玻碳电极表面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SWNTs/GC).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2种异构体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苯二酚的2种异构体表现出了优异的识别能力和电催化性能.... 通过在裸玻碳电极表面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SWNTs/GC).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2种异构体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苯二酚的2种异构体表现出了优异的识别能力和电催化性能.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氧化峰电位差值为106 mV,这表示2种异构体可以在SWNTs/GC电极上完全分开.基于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SWNTs/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苯二酚2种异构体同时测定的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邻苯二酚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0×10-6~8.0×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mol·L-1.对苯二酚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6~1.0×1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7×10-6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电极 测定
下载PDF
哒螨灵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绪金 马欢 +3 位作者 马婧玮 李通 汪红 张军锋 《现代农药》 CAS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研究了哒螨灵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哒螨灵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2.36%~113.94%,相对标准偏差为1.76%~8.07%。其最小检出量为1×10-11 g,在棉籽、棉花... 研究了哒螨灵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哒螨灵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2.36%~113.94%,相对标准偏差为1.76%~8.07%。其最小检出量为1×10-11 g,在棉籽、棉花叶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2011和2012年在河南省和湖南省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哒螨灵在棉花叶中的消解半衰期为0.84~2.5 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7~7.3 d;哒螨灵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1 mg/kg,说明该药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建议采用10%哒螨灵微乳剂防治红蜘蛛,最高有效成分用量为112.5 g/hm2,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螨灵 棉花 土壤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下载PDF
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在检测小麦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建华 赵子刚 +1 位作者 王建 贾斌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5,共5页
比较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与国家标准方法(GB/T 5009.146-2008)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在分析检测小麦24种农药残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均可较好地满足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要求;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凝胶渗透色谱净... 比较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与国家标准方法(GB/T 5009.146-2008)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在分析检测小麦24种农药残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均可较好地满足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要求;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方法的操作自动化程度、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平均回收率平均高出10%以上,在同样的残留水平上能够检测出更多的农药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国家标准 农药残留量 样品前处理 小麦
下载PDF
SPE-柱前衍生-HPLC法研究阿维菌素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婧玮 张军锋 +2 位作者 尹海燕 吴绪金 刘继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80-2682,共3页
[目的]建立SPE-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甘蓝和土壤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研究阿维菌素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经N-甲基咪唑(NMIM)和三氟乙酸酐(TFAA)衍生化... [目的]建立SPE-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甘蓝和土壤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研究阿维菌素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经N-甲基咪唑(NMIM)和三氟乙酸酐(TFAA)衍生化,用乙腈定容,最后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5 nm,发射波长为475 nm)进行测定。[结果]阿维菌素在甘蓝中半衰期为1.5~5.4 d,在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为6.7~8.8 d。建议45.5%阿维菌素.丁醚脲悬浮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小菜蛾,在推荐剂量下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4 d。[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基质复杂的甘蓝和土壤中阿维菌素的残留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甘蓝 土壤 残留动态
下载PDF
磺草酮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旺苍 马婧玮 +3 位作者 吴仁海 王恒亮 张军锋 鲁传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8-101,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建立了磺草酮在土壤、玉米籽粒和植株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磺草酮在土壤和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以及玉米籽粒中的最终残留情况。在河南和黑龙江两地开展2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磺草酮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建立了磺草酮在土壤、玉米籽粒和植株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磺草酮在土壤和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以及玉米籽粒中的最终残留情况。在河南和黑龙江两地开展2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磺草酮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其在玉米植株中消解速度较快,半衰期为1.50~1.9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97~3.52d;在玉米三至五叶期时,按推荐高剂量和1.5倍推荐高剂量在玉米上喷施3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1次,在收获前30d和收获时分别取样测定,磺草酮在玉米籽粒、植株、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以上结果说明,磺草酮属易分解农药,按推荐剂量施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草酮 玉米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液相色谱
下载PDF
原子荧光法依次快速测定饲料中汞和砷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铁良 司敬沛 贾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1-53,共3页
实验建立了采用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一次样品前处理、依次快速测定饲料中汞和砷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汞和砷分别为0.05、0.2μg/l,试样测定精密度(RSD)汞和砷分别为1.6%、0.9%,加标回收率汞和砷分别在93.65%~105.0%、93.8%~98.0%范围... 实验建立了采用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一次样品前处理、依次快速测定饲料中汞和砷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汞和砷分别为0.05、0.2μg/l,试样测定精密度(RSD)汞和砷分别为1.6%、0.9%,加标回收率汞和砷分别在93.65%~105.0%、93.8%~98.0%范围内,标准物质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程度较好。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较低的检出限,能够满足饲料中汞和砷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 饲料
下载PDF
HACCP在湿法加工脱皮芝麻企业的应用研究及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铁良 任红 +1 位作者 张玲 张军锋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7期839-842,855,共5页
主要探讨了HACCP体系在湿法加工脱皮芝麻生产中的应用,并对湿法加工脱皮芝麻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和生物危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关键控制点(CCP)、监控方式、纠偏措施、记录和验证方法,并且对湿法加工脱皮芝... 主要探讨了HACCP体系在湿法加工脱皮芝麻生产中的应用,并对湿法加工脱皮芝麻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和生物危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关键控制点(CCP)、监控方式、纠偏措施、记录和验证方法,并且对湿法加工脱皮芝麻企业实施HACCP体系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进而发挥HACCP体系在食品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确保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 脱皮芝麻 HACCP体系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