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院所创建文明单位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
1
作者 范艳萍 王延召 +4 位作者 田雯 张兰薰 裴学庆 黎静静 程泽强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92-96,共5页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文明单位创建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农业科研院所尤为重要。文章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介绍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结合农科特色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主要举措及取得的成效,针对创建过...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文明单位创建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农业科研院所尤为重要。文章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介绍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结合农科特色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主要举措及取得的成效,针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模式、压实领导责任、健全创建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科研院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对策建议,并对未来文明单位的建设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文明单位 行业特色 精神文明
下载PDF
近十年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分析
2
作者 李春盈 齐建双 +1 位作者 张建周 刘明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了解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分析了河南省2011—2020年审定的181个半冬性品种(冬水组、强筋组和抗赤霉病组)的亲本来源、主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并对其演变趋势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近十年河南省半冬性小麦... 了解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分析了河南省2011—2020年审定的181个半冬性品种(冬水组、强筋组和抗赤霉病组)的亲本来源、主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并对其演变趋势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近十年河南省半冬性小麦杂交育成品种占96.7%,其中单交品种占70.7%,复交品种占26.0%。亲本来源,利用频次最高的5个品种为周麦16、矮抗58、周麦22、周麦18和周麦13。这5个种质育成的品种数高达126个,占69.6%;利用外省品种(系)作为亲本育成品种为31个,占17.1%。产量性状:产量、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08%、4.41%、5.38%、6.41%、7.41%,均小于10%。线性拟合结果显示,近十年河南省审定半冬性小麦品种比对照周麦18的增产率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0.2%。品质性状:面团稳定时间变异系数高达76.33%,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抗病性:白粉病和条锈病中抗品种较多,分别为17.68%和34.81%,高抗品种有8.29%,高感品种较少,有1.66%,中感品种较多,分别为73.48%和57.46%;叶锈病和纹枯病中抗品种分别为4.4%和8.3%;赤霉病高感品种高达9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冬性小麦 育种特点 品质性状 抗病性 演变趋势
下载PDF
河南省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间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3
作者 韩卫红 于新峰 +1 位作者 韩小花 孙海潮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分析了鲜食玉米宽幅间套作高效栽培的意义,阐述了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茬口安排、种子选择、选地整地、株行距设置、覆膜管理、科学施肥、适时收获、经济效益等,以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及其他生态相... 分析了鲜食玉米宽幅间套作高效栽培的意义,阐述了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茬口安排、种子选择、选地整地、株行距设置、覆膜管理、科学施肥、适时收获、经济效益等,以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及其他生态相似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一年三茬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育种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振华 张新 +1 位作者 唐保军 张前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8,30,共3页
关键词 河南 玉米 育种研究 种质创新 新品种育繁推广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刘京宝 房志勇 +4 位作者 赵霞 黄璐 夏来坤 冯保荣 刘麦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8,55,共4页
为了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2009年利用48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了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当籽粒黑层形成(达到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在25%~35%,果穗苞叶完全变干,彻底松散,可作为收获期标准。个别品种稍有差异。籽粒... 为了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2009年利用48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了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当籽粒黑层形成(达到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在25%~35%,果穗苞叶完全变干,彻底松散,可作为收获期标准。个别品种稍有差异。籽粒乳线位置品种间变化较大,如10月10日,2个品种籽粒乳线消失,6个品种乳线位置在70%~80%,10个品种在80%~90%,30个品种在90%~100%,乳线消失不能作为收获期的标准。在河南省一年两熟制地区,10月上旬为夏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乳线 黑层 苞叶 最佳收获期
下载PDF
河南省粳稻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尹海庆 房志勇 +1 位作者 王生轩 王越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河南省粳稻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高产育种、优质育种、抗旱育种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选育出豫粳6号、水晶3号、郑旱2号等有代表性的品种,常规粳稻育种居黄淮地区先进水平。对河南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河南省粳稻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高产育种、优质育种、抗旱育种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选育出豫粳6号、水晶3号、郑旱2号等有代表性的品种,常规粳稻育种居黄淮地区先进水平。对河南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河南省粳稻育种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粳稻 育种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种质基础、杂优群划分和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振华 张新 +1 位作者 王俊忠 温春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共5页
对 1 994~ 2 0 0 0年生产上主要种植的玉米杂交种的统计分析表明 ,河南省种植的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是以改良Reid群、Lancaster群、四平头群和旅大红骨群四大系统为主。其中改良Reid群利用水平逐年上升 ,Lancaster群明显下降。将河南省... 对 1 994~ 2 0 0 0年生产上主要种植的玉米杂交种的统计分析表明 ,河南省种植的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是以改良Reid群、Lancaster群、四平头群和旅大红骨群四大系统为主。其中改良Reid群利用水平逐年上升 ,Lancaster群明显下降。将河南省的玉米种质划分为五大杂优群8个亚群 :即改良Reid群、Lancaster群 (Mo1 7亚群 )、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和其它群 (外杂选亚群、综合种选亚群、Suwan亚群和其它低纬度种质亚群 )。总结出 7种主体杂优利用模式 ,1 3种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优势利用模式 玉米 种质基础 杂种优势群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8
作者 赵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56,共4页
以产量为主线,从玉米栽培技术、玉米栽培生理2个方面综述了河南省玉米栽培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玉米栽培研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粮食生产 河南
下载PDF
新形势下作物联合体区域试验运行和管理现状思考——以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小麦新品种试验联合体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建周 李春盈 +1 位作者 刘明 齐建双 《农业科技管理》 2020年第4期34-37,共4页
作物联合体区域试验是我国农业新形势下拓宽作物品种审定试验渠道的一种新的改革措施。文章以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小麦新品种试验联合体为例,详细阐述了联合体创建、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大... 作物联合体区域试验是我国农业新形势下拓宽作物品种审定试验渠道的一种新的改革措施。文章以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小麦新品种试验联合体为例,详细阐述了联合体创建、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身品种的市场竞争力、严格试验程序、密切与种子管理部门联系等促进联合体运行的建议,以期促进联合体不断成长与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联合体 区域试验 运行 管理 河南省 小麦产业
下载PDF
玉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家族基因分析及ZmPAL5的功能研究
10
作者 曹丽茹 叶飞宇 +5 位作者 库丽霞 马晨晨 庞芸芸 梁小菡 张新 鲁晓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65-2281,共17页
【目的】挖掘玉米抗旱关键基因、揭示其抗旱分子机制,为培育抗旱玉米新品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指导。【方法】采用转录组数据结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WGCNA)与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的筛选方法,鉴定... 【目的】挖掘玉米抗旱关键基因、揭示其抗旱分子机制,为培育抗旱玉米新品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指导。【方法】采用转录组数据结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WGCNA)与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的筛选方法,鉴定与抗旱和复水相关的ZmPAL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编码PAL的基因进行全基因组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ZmPAL基因在干旱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以及ZmPAL5在不同自交系间的表达特性和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最后,利用遗传转化分析ZmPAL5在玉米中的抗旱功能,并借助CRISPR/Cas9技术对PAL5同源基因进行缺失型拟南芥突变体的抗旱性分析。【结果】鉴定了19个玉米ZmPAL基因,其中6个基因聚集在第5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多为亲水性酸性蛋白,且PAL家族基因的进化相对保守。ZmPAL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与激素和非生物应激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确定了6个核心基因,其中4个基因在干旱处理后显著上调表达。尤其是ZmPAL5在干旱胁迫后表达量增加了8.57倍。在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条件下,发现抗旱自交系郑8713中ZmPAL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旱敏感自交系B73。同时,ZmPAL5是一个组成型表达基因,在幼茎中表现出高水平的表达。过表达ZmPAL5玉米在干旱胁迫下生长良好,其相对含水量、木质素、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别是野生型的1.52、1.49、1.47、1.43、1.44、1.41、1.53、1.41和1.35倍,但丙二醛含量是野生型的0.65倍。PAL5缺失型拟南芥突变体对干旱敏感。在干旱胁迫下,其生理生化指标与过表达ZmPAL5玉米的指标变化趋势相反。【结论】筛选出6个响应干旱胁迫的核心基因(ZmPAL3、ZmPAL5、ZmPAL6、ZmPAL8、ZmPAL11和ZmPAL13),其中,ZmPAL5的表达量与抗旱性呈正相关。ZmPAL5通过影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正向调节植物的抗旱性和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苯丙氨酸解氨酶 ZmPAL5 抗旱性 生理生化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文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2期13-14,共2页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目前,全省省、地(市)两级农业科研单位已兴办了70多个(其中省院38个)科技开发企业和实体,从事开发经营工作的人员已达1100余人。这些企业和实体,利用自身的科研、...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目前,全省省、地(市)两级农业科研单位已兴办了70多个(其中省院38个)科技开发企业和实体,从事开发经营工作的人员已达1100余人。这些企业和实体,利用自身的科研、人才优势,在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农业 科技企业 体制改革 对策
下载PDF
郑绿20在GGE双标图分析区试参试品种中的综合评价研究
12
作者 黄长志 王保勤 +1 位作者 周秋峰 李君霞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29-35,共7页
对连续两年河南省绿豆多点试验的10个新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变异性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相关关系;通过采用GGE双标图分析2019~2020年度河南省绿豆新品种鉴定试验参试品种,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试验代... 对连续两年河南省绿豆多点试验的10个新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变异性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相关关系;通过采用GGE双标图分析2019~2020年度河南省绿豆新品种鉴定试验参试品种,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试验代表性、鉴别力和区分能力。结果表明,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单株荚数与主茎分枝、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茎节数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四个试点可以分为两个生态区,参试品种产量表现在双标图中能直观体现。安阳试点对品种有较强的鉴别能力,郑绿20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表现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绿20 农艺性状 相关性 GGE双标图 产量
下载PDF
探讨如何构建农业科学技术管理
13
作者 李丽华 《农村实用技术》 2023年第12期21-23,共3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确保这种变化对农业科学技术来说是积极的,还需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因为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确保这种变化对农业科学技术来说是积极的,还需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因为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管理的需求,无法作为相关工作开展的理论依据。落后的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策略,甚至会成为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道路中的阻碍,这也不利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不符合我国相关的发展战略。本文概括了农业科学技术概述和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优势,并从多方面阐述了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优化策略。希望本文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 技术管理 构建策略
下载PDF
河南省夏玉米主栽品种抗旱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向阳 冀天会 +3 位作者 孙晓娟 朱卫红 刘京宝 夏来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明确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抗旱特性,筛选出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运用抗旱指数(DRI)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方法,对11个当前主栽夏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浚单20(1.14)、伟科702(1.07)、洛玉8号(1.06)、浚单29(1.02)... 为明确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抗旱特性,筛选出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运用抗旱指数(DRI)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方法,对11个当前主栽夏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浚单20(1.14)、伟科702(1.07)、洛玉8号(1.06)、浚单29(1.02)抗旱指数较高,表现出较高的抗旱性。随品种抗旱性的降低,穗部性状差异主要表现在穗长、行粒数、百粒质量上,水、旱差值呈增加趋势,百粒质量增加幅度最大;株高、穗位高、茎粗水旱处理差值增加,棒三叶叶面积水、旱处理差值降低。各品种的平均抗旱指数小于1(0.96),表明今后玉米育种需要提高品种的抗旱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夏玉米 主栽品种 抗旱特性 抗旱指数
下载PDF
河南省中低产田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璐 刘京宝 +2 位作者 夏来坤 赵霞 胡青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38-40,共3页
对河南省中低产田区进行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试验,综合产量、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郑单136、先玉335、中科11和浚单20等品种,产量分别比对照郑单958增加12.8%、12.5%、5.0%、4.9%,差异显著,且表现出适应性好、抗逆性... 对河南省中低产田区进行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试验,综合产量、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郑单136、先玉335、中科11和浚单20等品种,产量分别比对照郑单958增加12.8%、12.5%、5.0%、4.9%,差异显著,且表现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可在本地区推广种植,其他品种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产田 玉米 新品种 适应性 筛选 产量
下载PDF
河南省高粱种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6
作者 沈玲承 刘京宝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29,共6页
1986~1990年对河南省高粱品种资源(1046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抗冷1级品种29个;苗期抗旱1级品种16个;苗期和芽期均耐盐的品种8个;发病率在12%以下抗丝黑穗病品种8个;抗螟1级品种9个;耐瘠... 1986~1990年对河南省高粱品种资源(1046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抗冷1级品种29个;苗期抗旱1级品种16个;苗期和芽期均耐盐的品种8个;发病率在12%以下抗丝黑穗病品种8个;抗螟1级品种9个;耐瘠1级品种80个。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蛋含量14%以上的品种7个;赖氨酸占蛋白含量2.6%以上品种14个,赖氨酸占样品含量0.3%以上品种22个,其中赖氨酸占蛋白、占样品均高的品种5个;单宁含量低于0.1%的品种19个;具2个和2个以上优异性状的种质12个,其中具3个以上优异性状的高粱种质2个,这些高粱品种资源是最宝贵的种质材料。实践证明,利用生物措施是稳定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目前河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高粱品种多是抗性中上等,丰产性、品质较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种质 抗逆性 品质分析 河南
下载PDF
河南省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
17
作者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3期4-4,17,共2页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也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河南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粮油产能提升行动的要求,大面积推广夏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助力玉米单产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也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河南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粮油产能提升行动的要求,大面积推广夏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助力玉米单产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单产 夏玉米 大面积推广 滴灌 农产品供给 密植高产 产能提升 精准调控
下载PDF
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利锋 李会勇 +3 位作者 唐保军 程泽强 王振华 铁双贵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6-1144,共9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改良利用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基因型,对88份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这些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型聚类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 【目的】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改良利用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基因型,对88份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这些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型聚类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聚在一个类群内,但仍有部分品种独立成群。SSR分析表明,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4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95个等位基因,遗传相似系数为0.63~0.89。SSR标记聚类分析同样将此材料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仍主要集中在一个主群内。Mental测验结果表明,表型同基因型距离矩阵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78,P=0.01)。【结论】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来源较单一,遗传多样性较差,仅少部分品种较为独立,可有针对性地保存和改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河南省 地方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生产与品种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7
19
作者 唐保军 丁勇 +2 位作者 李会勇 王利锋 李丽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7-59,共3页
对河南省玉米生产与品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玉米生产 品种利用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新 王振华 +2 位作者 张前进 魏昕 孔凡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6,共5页
对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审定品种及育种单位数量均明显增加,科研单位仍是育种主体,育种水平不断提高,高密度育种逐渐增多,呈上升趋势,育种目标更趋完善。同时针对河南省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 对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审定品种及育种单位数量均明显增加,科研单位仍是育种主体,育种水平不断提高,高密度育种逐渐增多,呈上升趋势,育种目标更趋完善。同时针对河南省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玉米 育种 品种 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