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心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小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109-109,共1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总满意率以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总满意率以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7.14%,而对照组患者的为80.00%,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总满意率 观察组 对照组 应用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对烟雾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小萌 尚芳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对烟雾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在南阳某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对烟雾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在南阳某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指导。给予观察组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模式进行康复指导。比较2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及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11.31±1.14)分,低于对照组的(14.75±1.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为(47.08±4.73)分,高于对照组的(38.66±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ADL及GQOL-74评分分别为(81.72±4.62)分及(85.48±5.1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9.75±5.11)分及(79.86±4.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在烟雾病患者的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其能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出血 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 生活质量 自理能力
下载PDF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髓内肿瘤
3
作者 崔群建 周汉光 程广东 《医学信息》 2008年第9期1704-1704,共1页
髓内肿瘤常见的为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血管母细胞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肿瘤活检、椎管减压加放疗,但疗效不佳。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髓内肿瘤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科自2003年至2008年应用显微神经外... 髓内肿瘤常见的为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血管母细胞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肿瘤活检、椎管减压加放疗,但疗效不佳。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髓内肿瘤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科自2003年至2008年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23例,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脊髓髓内肿瘤 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 血管母细胞瘤 海绵状血管瘤 疗效不佳 星形细胞瘤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士的专科知识培训
4
作者 周晔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2期96-97,共2页
在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在日趋完善的今天,护理学科对护士的知识技能、学识水平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广大护士迫切需要以新的知识充实提高自己.随着神经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专科性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病人 术前 专科知识 护士长 业务素质 护师 自我保护意识 专科护理 护理计划
下载PDF
亚低温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5
作者 周晔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2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亚低温 神经外科 应用 脑挫伤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李飞 马新强 +3 位作者 耿云平 姜涛 米玉霞 张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像技术(CTA)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临床出具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评估此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与临床金标准相比,CTA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CTA诊断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等方面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6~0.8,曲线下面积(AUC)>0.7~0.9,P<0.01];而在评估侧支循环临床诊断中,CTA诊断技术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结论以临床“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CTA诊断技术能够对ACI患者出现病变的血管形态及侧支循环状态等进行全面的评估,CTA诊断结果可为治疗工作提供准确性相对较高且客观的医学依据,确实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的可靠办法;而与DSA技术相比,CTA与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在病情发作早期为ACI患者实施CTA检查可获悉颈动脉的狭窄及侧支循环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群体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ACI患者 颈动脉 狭窄程度 侧支循环 研究情况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对比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睿 李钦涛 齐平建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观察对比A型内毒毒素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分别采用A型内毒毒素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6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手术组和A型内毒毒素局部注射组,随访对比... 目的观察对比A型内毒毒素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分别采用A型内毒毒素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6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手术组和A型内毒毒素局部注射组,随访对比两组疗效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率。结果两组疗效持续时间分别为(15.98±2.45)个月和(4.67±1.3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和27.9%,显效率分别为100%和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15例(34.9%),明显缓解24例(55.8%),部分缓解1例(2.3%)。B组患者BTX-A注射后24h症状即缓解,痉挛缓解起效时间为2.3~5.8d,平均(3.63±1.20)d,B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比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持续时间长、显效率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杆菌毒素 A型 眼睑痉挛 神经肌肉药 显微血管减压术 疗效对比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创伤颅高压减压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及时雨 齐平建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创伤颅高压大骨瓣减压术后的疗效。方法重型颅脑创伤颅高压行减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脑水肿...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创伤颅高压大骨瓣减压术后的疗效。方法重型颅脑创伤颅高压行减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脑水肿、脑梗死、意识清醒情况、血浆炎性因子水平,治疗2周后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并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意识清醒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脑水肿度、脑梗死人数低于对照组,但颅内压没有差异;研究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除Vmax外),如Vmin、Vmean上升,PI、RI降低;研究组血浆中的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的巴氏指数(P<0.01)和MMSE(P<0.05)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改善重型颅脑创伤颅高压减压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症状,可在颅脑创伤颅高压减压术后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重型颅脑创伤颅高压 大骨瓣减压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6
9
作者 殷洁 张晓亚 王昆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特征性MRI表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资料,对肿瘤的好发部位、形态、边界、信号及强化程度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靠近透明隔。MRI上肿瘤实质呈等T...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特征性MRI表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资料,对肿瘤的好发部位、形态、边界、信号及强化程度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靠近透明隔。MRI上肿瘤实质呈等T1、等T2信号,内见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轻度强化。结论起源于侧脑室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到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潜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5期69-70,共2页
目的探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1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微血管减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疼痛部位、病程、近期疗效、神经上血管压迹同预后做对比分... 目的探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1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微血管减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疼痛部位、病程、近期疗效、神经上血管压迹同预后做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1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有103例患者的疼痛完全缓解,17例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并且能够靠药物控制。术后有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5个月~4年,有2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83%;三叉神经痛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神经上血管压迹(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神经上血管压迹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东波 张元峰 刘建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1期71-72,共2页
我院自1988年11月~2001年11月共收治桥小脑角区肿瘤59例,均应用显微技术进行手术,在肿瘤切除效果及面神经、听神经保留方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 显微外科治疗 面神经 听神经 神经保留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海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4期1216-1217,共2页
目的:探究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7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和对照组(37例;伽马刀治疗),分析原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究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7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和对照组(37例;伽马刀治疗),分析原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临床治疗 病因
下载PDF
老年神经胶质细胞瘤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汉光 《医学信息》 2009年第3期380-381,共2页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主要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其治疗手段,然而其五年生存率还很低。临床上,即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级别的胶质瘤,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我科于2006年以来对40例老年...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主要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其治疗手段,然而其五年生存率还很低。临床上,即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级别的胶质瘤,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我科于2006年以来对40例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即手术切除肿瘤,替莫唑胺(TMZ)化疗药物进行化疗、联合放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瘤 综合治疗方法 老年 原发性肿瘤 脑胶质瘤 化疗药物 手术切除 联合放疗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62例分析
14
作者 周国平 宋顺宇 王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665-66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瘤 听/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2E1在尼古丁致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15
作者 党帅 张红梅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4-37,共4页
目的本文拟采用体外实验,探讨脑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 2E1)在尼古丁致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选用IMR-32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设置对照组,尼古丁小剂量组(0.1 n M)、中剂量组(1 n M)和大剂量组(10... 目的本文拟采用体外实验,探讨脑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 2E1)在尼古丁致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选用IMR-32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设置对照组,尼古丁小剂量组(0.1 n M)、中剂量组(1 n M)和大剂量组(10 n M),并选用中剂量尼古丁加入不同剂量CYP2E1特异性抑制剂二丙烯基硫醚(diallyl sulfide,DAS)(0.025、0.05、0.075 n M)。尼古丁或尼古丁与二丙烯基硫醚处理细胞48 h。取处理后细胞,分别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CYP2E1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对CYP2E1蛋白表达水平与LDH活力、SOD活力、ROS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低、中、高剂量尼古丁处理后,IMR-32细胞增殖受抑制,抑制率分别为39%、47%、52%(均P<0.05);细胞受到损伤,培养基LDH活力分别升高14%、50%、70%(均P<0.05);SOD活力下降至对照组的76%、58%、44%(均P<0.05);细胞CYP2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至2.19、2.65及2.76倍(均P<0.05),未见CYP2E1 mRNA水平改变;ROS生成量升高48%、65%、136%(均P<0.05)。与尼古丁(1 nm)组相比,加入低、中、高剂量抑制剂后,SOD活力升高24%、47%、52%(均P<0.05);ROS含量下降至77.8%、57.8%、44.3%(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YP2E1含量与LDH活力呈正相关,与SOD活力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和-0.584,与ROS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5(均P<0.01)。结论尼古丁处理可抑制IMR-32细胞增殖,诱导脑CYP2E1表达,明显诱导ROS生成,致神经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细胞色素P450 2E1 自由基 神经细胞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醒脑静预防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其脑氧代谢、氧化应激的影响
16
作者 陈欢 司海超 +3 位作者 马新强 刘远征 柳雨 司小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7期1462-1465,1475,共5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与醒脑静联用预防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氧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丁苯酞与醒脑静联用预防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氧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行围术期常规处理,对照组手术前应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均在术后7 d停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率,脑血流指标[大脑中动脉舒张期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平均流速(Average velocity,MV)],脑氧代谢指标[静脉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in venous blood,SjvO_(2))、颈动静脉氧含量差值(Cerebral arterio-jugular 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Ca-jvO_(2))]、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术后7 d内观察组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2.94%(1/34)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7.65%(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和T2时EDV、PSV及MV均较T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1、T2及T3时EDV、PSV及M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和T2时SjvO_(2)均较T0降低,Ca-jvO_(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1、T2及T3时SjvO_(2)明显高于对照组,Ca-jvO_(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和T2时SOD均较T0降低,MD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1、T2及T3时SOD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与醒脑静注射液联用能减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率,调节患者的脑血流量,纠正脑氧代谢失衡,改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醒脑静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脑高灌注综合征 脑氧代谢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血清α-突触核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载脂蛋白A1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疾病进展的关系
17
作者 翟书鹏 贾航 周国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62-66,共5页
目的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载脂蛋白A1(Apo A1)水平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与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I)、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 目的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载脂蛋白A1(Apo A1)水平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与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I)、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CI组(42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54例)。根据Hoehn-Yahr(H-Y)分期量表将PD患者分为Ⅰ、Ⅱ、Ⅲ、Ⅳ、Ⅴ期,其中Ⅰ~Ⅱ期PD患者纳入早期PD组(57例),Ⅲ~Ⅴ期PD患者纳入中晚期PD组(39例)。测定PD患者血清中α-synuclein、LC3、Apo A1水平。分析α-synuclein、LC3、Apo A1与H-Y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α-synuclein水平高于对照组,LC3、Apo A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D组α-synuclein水平低于中晚期PD组,LC3与Apo A1水平高于中晚期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α-synuclein水平与H-Y分期呈正相关(P<0.05)。三者联合预测PD患者发生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大于α-synuclein、LC3、Apo A1单独预测的AUC(P<0.05)。α-synuclein、LC3、Apo A1、高血压史是P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α-synuclein在PD合并CI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LC3、Apo A1呈低表达,三者与PD认知功能、疾病进展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载脂蛋白A1 认知功能障碍 疾病进展
下载PDF
基于3D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面肌痉挛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李新彬 翟书鹏 +1 位作者 李小萌 华道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3D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面肌痉挛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 目的 探讨基于3D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面肌痉挛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3D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焦虑程度、自制的疾病相关知识问卷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MUIS中复杂性因素、不明确因素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MUIS中复杂性因素、不明确因素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中、重度焦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中、重度焦虑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问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3D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面肌痉挛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疾病知晓度,减轻疾病不确定感,缓解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围术期 3D动画演示模式 焦虑
下载PDF
ET-1、sICAM-1及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魏康康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研...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到2022年7月1日,复发12例纳入复发组,复发率为20.00%;未复发者纳入未复发组(n=48)。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1 d,检测患者ET-1、s ICAM-1及TBIL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复发组患者ET-1、s ICAM-1及TBIL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与ET-1、s ICAM-1、TBIL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T-1、s ICAM-1、TBIL水平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患者在术前多伴有ET-1、s ICAM-1及TBIL水平的升高,且ET-1、s ICAM-1及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术 内皮素-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总胆红素
下载PDF
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不同治疗时机对sTBI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20
作者 何安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8期79-81,85,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不同治疗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s 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s 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治疗,根据去骨瓣减压术后行三维... 目的:研究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不同治疗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s 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s 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治疗,根据去骨瓣减压术后行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组(≤3个月,56例)和晚期组(>3个月,64例)。观察两组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年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BI)分别评估患者神经功能、认知能力、活动能力;术后1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两组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早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大于晚期组,NIHSS得分低于晚期组,MoCA、BI、GOS、KPS得分均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 TBI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内行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能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