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2
1
作者 曾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2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的常见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300例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性的预防控制感染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传统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因素及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的常见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300例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性的预防控制感染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传统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因素及发生率。结果医院感染事件中最为常见的是配药人员操作不当,其次为药品存放顺序不当;实验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输液污染、环境设备的监控,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可以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医院感染 因素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皮淼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2710-2711,共2页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主要是结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的标准,为了改变液体药物静脉输注的模式,将其由开放式或者半开放式转变为全密闭的输液模式,其工作环境是结合药物的特性设计的,所有工作人员均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主要是结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的标准,为了改变液体药物静脉输注的模式,将其由开放式或者半开放式转变为全密闭的输液模式,其工作环境是结合药物的特性设计的,所有工作人员均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程序进行静脉药物配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便捷服务的部门[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院的主要组成部分,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结合药物自身的特点进行调配设计和操作,以便于临床合理用药[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患者临床输液的安全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效的护理管理和分配制度可以有效的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本次研究通过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前后收治的10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结合药物 护理管理 临床输液 回顾性研究 静脉药物配制 医院临床护理 分配制度
下载PDF
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实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薛冬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5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使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方法根据工作实践经历,回顾性分析总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使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排查药品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做好制度管... 目的分析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使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方法根据工作实践经历,回顾性分析总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使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排查药品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做好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环境管理、物料与药品管理、库存管理是加强药品管理的主要措施。结论完善规章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多次审核,可以有效降低调配差错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 管理
下载PDF
医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付梦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3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医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临床作用.方法 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院内管理制度来进行药物的配置.药师与责任护士签名后,才可以将其发放给病区护士.结果 自从我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以来,由于药品因素造成的输液不良反应从使用前... 目的 探讨医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临床作用.方法 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院内管理制度来进行药物的配置.药师与责任护士签名后,才可以将其发放给病区护士.结果 自从我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以来,由于药品因素造成的输液不良反应从使用前的1.3%降低到使用后的0.5%,而且患者感染基本上控制在1%-2%的范围内.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预防药品的污染,减少了微粒的污染,而且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静脉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作用
下载PDF
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震 刘宏坤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期147-148,156,共3页
目的研究笔者所在医院静脉用药中心所遇到的不合理医嘱,分析其原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1年6月1日~2012年6月30日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并进行整理分类,参考药品说明书、《临... 目的研究笔者所在医院静脉用药中心所遇到的不合理医嘱,分析其原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1年6月1日~2012年6月30日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并进行整理分类,参考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及其他文献等,对每一类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笔者所在医院静脉用药配置医嘱存在溶剂选用、药物配伍、给药剂量、给药浓度等方面的问题。结论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审核 分析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震 焦静珂 《中外医疗》 2013年第9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以供同仁相互借鉴。方法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药品包装、节省药品、人员素质、收费标准、药师的责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健康发展... 目的探讨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以供同仁相互借鉴。方法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药品包装、节省药品、人员素质、收费标准、药师的责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也需要药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目视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皮淼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11期1497-1498,共2页
静脉给药时目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式, 由于此种治疗方式直接参与人体血液循环, 因此对安全性具有更高的要求.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负责静脉用药配置的专门科室,其任一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因此,加强静脉... 静脉给药时目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式, 由于此种治疗方式直接参与人体血液循环, 因此对安全性具有更高的要求.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负责静脉用药配置的专门科室,其任一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因此,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管理工作十分必要. 目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信息管理模式,主要利用视觉感知为对象提供结构化、简洁化的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2]. 本次研究中,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从2018年8月起实施目视管理模式,并对实施前后中心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以探讨目视管理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人体血液循环 目视管理 护理管理 信息管理模式 应用观察 静脉给药 视觉感知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震 陈都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9期112-112,114,共2页
目的防范差错重复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方法对2012年全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通过防范措施的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发生率降低。结论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 目的防范差错重复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方法对2012年全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通过防范措施的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发生率降低。结论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配制规范,并加强防范措施,将差错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差错分析 防范措施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皮淼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0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该院于2016年6—12月以持续质量改进为基本管理理念,做好多部门协作,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完善管理方案、加强成员协作和定期培训学习,预防差错事故的...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该院于2016年6—12月以持续质量改进为基本管理理念,做好多部门协作,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完善管理方案、加强成员协作和定期培训学习,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比较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前后6个月内工作差错事故种类和发生率。结果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较之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优化工作流程,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整体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 差错事故 医疗护理质量
下载PDF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
10
作者 谭冉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方法选取一直参与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的4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只是进行常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方法选取一直参与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的4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只是进行常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药物使用量626270例,出错1056例,错误率0.169%;对照组药物使用量626419例,出错775例,错误率0.124%。实验组出错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配药出错率,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作用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方法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0年12月开始投入使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前为对照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后为观察组,统计分析医院抽检的静脉用药差错率。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静...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方法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0年12月开始投入使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前为对照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后为观察组,统计分析医院抽检的静脉用药差错率。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各抽检所配的4000袋药品中,对照组发现错误578袋,差错率14.45%;观察组发现错误126袋,差错率3.15%。观察组的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的配药模式有效的保证了临床医疗、护理以及药学的结合,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安全用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合理用药 静脉用药质量 用药差错率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警示卡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梦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警示卡的设计与应用。方法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根据静脉用药需求制订了警示卡,在审方过程中,药师将医院采购新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输液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及时地填写到PIVAS临床输液警示卡上。结...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警示卡的设计与应用。方法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根据静脉用药需求制订了警示卡,在审方过程中,药师将医院采购新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输液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及时地填写到PIVAS临床输液警示卡上。结果警示卡的使用保证了患者的输液质量,提高了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论警示卡将用药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标出,变事后管理为预见性管理,对于临床输液的注意事项起到了积极的宣教作用,这样不仅提高了护士的药物知识,还可以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控制,保证输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静脉用药 警示卡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德爽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5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方法排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的高危药品种类,分析高危药品出现差错的危害,并提出具体管理措施。结果科学放置药品,加强信息管理、药品库存管理和排药管理,同时加强药剂人员高危药品技能...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方法排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的高危药品种类,分析高危药品出现差错的危害,并提出具体管理措施。结果科学放置药品,加强信息管理、药品库存管理和排药管理,同时加强药剂人员高危药品技能和知识培训是高危药品管理的必要措施。结论高度重视高危药品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高危药品 管理
下载PDF
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广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7期290-291,共2页
目的研究静配中心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常用药物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完善配液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结果通过研究分析与实际操作,总结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办法。结论本次研究所总结的操作方... 目的研究静配中心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常用药物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完善配液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结果通过研究分析与实际操作,总结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办法。结论本次研究所总结的操作方式有效可行,优化了静配中心人力资源配备,提高配液工作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配中心 工作质量和效率 方法 配液
下载PDF
静脉用药常见差错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冬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3期291-292,共2页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常见的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静脉用药198756袋,进行了差错检测,分析差错原因。结果抽取的静脉用药198756袋中,有254袋出现差错事故,差错率为0.13%。结论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有利于保证准确、安全、...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常见的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静脉用药198756袋,进行了差错检测,分析差错原因。结果抽取的静脉用药198756袋中,有254袋出现差错事故,差错率为0.13%。结论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有利于保证准确、安全、高效的药物配置,减少静脉用药差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 差错原因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怡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期290-291,共2页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品管圈项目开展前后,静脉用药配药差错率和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在使用品管圈之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效率从使用前的67%升高到了使用后的93%。此外,静脉用药差错率也从使...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品管圈项目开展前后,静脉用药配药差错率和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在使用品管圈之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效率从使用前的67%升高到了使用后的93%。此外,静脉用药差错率也从使用前的2.45%下降到使用后的0.61%,患者对医院静脉输液的满意度也从69.24%上升到93.38%。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考核模式和执行标准,显著提高了静脉用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用药 质量
下载PDF
风险预防措施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郑怡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3期287-288,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预防措施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方法统计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风险预防前后,静脉用药配药差错率和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实施风险预防之后,配药差错率由11.15%降到1.76%,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由66.10%明显升高... 目的探讨风险预防措施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方法统计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风险预防前后,静脉用药配药差错率和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实施风险预防之后,配药差错率由11.15%降到1.76%,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由66.10%明显升高到97.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差错、纠纷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防 静脉用药 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临床静脉用药常见差错原因分析
18
作者 马德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3期290-291,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静脉用药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检45000袋输液记录,对其中的差错记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对的防范措施。结果共发现268起差错事件,其发生率为0.60%。差错原因有多到少依次为医嘱不合理、审核...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静脉用药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检45000袋输液记录,对其中的差错记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对的防范措施。结果共发现268起差错事件,其发生率为0.60%。差错原因有多到少依次为医嘱不合理、审核人员出现差错、输液配置差错。结论提高审方药师的综合素质和药品的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差错上报机制是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差错原因 防范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研究
19
作者 付梦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1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静脉用药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改进前后出现差错的情况。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静脉用药差错率0.01997%;持续质量改进后,静脉用药差错率0.01280%。持续质量改...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静脉用药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改进前后出现差错的情况。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静脉用药差错率0.01997%;持续质量改进后,静脉用药差错率0.01280%。持续质量改进后静脉用药差错率明显低于质量改进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持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明显提高静脉用药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 质量改进 静脉用药
下载PDF
9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震 王书芬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3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上报的9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从患者的年龄、性别、药品名称、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关联性评...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上报的9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从患者的年龄、性别、药品名称、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9例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30.30%)和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27.27%)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药品共涉及3大类14个品种,其中,活血化瘀类较多(51.52%)。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瘙痒(42.42%)。结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监管有助于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