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王畅 王志勇 +2 位作者 熊辉 周锋 王宏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90例PTMC患者资料,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接受超声检查。观察PTMC患者超声引导下RFA术前与术后的超...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90例PTMC患者资料,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接受超声检查。观察PTMC患者超声引导下RFA术前与术后的超声特征。结果 RFA治疗PTMC的超声特征主要表现为术前呈低回声,部分结节边界不清,伴有微小钙化,血流信号多为Ⅰ级与Ⅱ级;术后即刻为消融结节内呈不均匀强回声,边界欠清晰,直径较术前结节增大;术后6个月时病灶结节呈清晰的低回声,内部无血流信号。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病灶结节的最大直径、平均体积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病灶结节的平均缩小率<术后3个月<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病灶结节直径≤5 mm患者超声引导下RFA的消融时间短于>5 mm的患者,消融能量低于>5 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RFA治疗PTMC后病灶结节直径与体积逐渐缩小,术后结节内部回声信号强度变低及内部无血流信号是RFA术后较为特异的超声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与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菡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3期859-860,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血管造影以及颈动脉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0例)当作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甲...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血管造影以及颈动脉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0例)当作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甲组是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乙组是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甲组颈动脉闭塞的检出率(6.00%)大于乙组(5.50%),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46,P=0.830)。甲组颈动脉狭窄<70.0%的检出率(31.50%)大于乙组(27.50%),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769,P=0.380)。甲组颈动脉狭窄70.0%-99.0%的检出率(62.50%)大于乙组(52.00%),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05,P=0.034)。乙组颅外颈动脉斑块检出率(75.50%)大于甲组(51.50%),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582,P=0.000)。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血管造影、颈动脉超声对于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狭窄<70.0%检出率上差异不显著,在颈动脉狭窄70.0%-99.0%上的检出率上两种检查方式均较高,而在颅外颈动脉斑块上颈动脉超声的检出率要高于脑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早孕期超声标准切面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范娜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5期475-477,共3页
近年来,超声影像技术发展迅速,相比于以前早孕期超声只局限于一些常规的胎儿生物学指标测量,目前在结构畸形筛查方面也取得明显进步[1]。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预后比较差,出生后存活率极低[2]。所以,如果能够在早孕期确诊,不但可以很大... 近年来,超声影像技术发展迅速,相比于以前早孕期超声只局限于一些常规的胎儿生物学指标测量,目前在结构畸形筛查方面也取得明显进步[1]。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预后比较差,出生后存活率极低[2]。所以,如果能够在早孕期确诊,不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孕妇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痛苦,而且能对提高人口的出生质量发挥有效作用[3]。本试验通过研究和分析,探讨早孕期超声标准切面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可行性和显示情况,为临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质量 早孕期超声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标准切面 孕妇心理 超声影像技术 生物学指标 畸形筛查
下载PDF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方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9期955-956,共2页
目的研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产科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90例,全部新生儿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新生儿检查的各项心脏指标有2位资深医... 目的研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产科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90例,全部新生儿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新生儿检查的各项心脏指标有2位资深医师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经检查,90例新生儿中房室缺损患儿20例(22%),室间隔缺损患儿30例(33%),卵圆孔未闭患儿40例(44%);90例新生儿在出生后6个月进行复查,其中自愈患儿35例(39%),手术后康复患儿35例(39%),手术未治愈也并未出现并发症的患儿20例(22%)。结论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临床应大力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婴儿 新生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超声引导定位法在年轻乳腺癌保乳术中的精准性与微创性评价
5
作者 杨方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定位法对乳腺癌保乳术(BCS)治疗年轻乳腺癌患者精准性、微创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年轻乳腺癌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超声组(n=38)和常规组(n=38)。常规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法实施BCS...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定位法对乳腺癌保乳术(BCS)治疗年轻乳腺癌患者精准性、微创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年轻乳腺癌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超声组(n=38)和常规组(n=38)。常规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法实施BCS。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微创性、精准性、手术前后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术后3个月乳腺美容效果及生活质量[乳腺癌生存质量表(FAC-B)]。结果:超声组手术时间[(52.39±16.42)min]、住院时间[(6.09±2.07)d]短于对照组[(63.48±17.53)min、(7.22±2.34)d](P<0.05),术中出血量[(25.39±5.87)mL]低于对照组[(30.26±6.44)mL](P<0.05);超声组最大切缘≤2 cm占比(94.74%)、切缘阴性占比(89.47%),均高于常规组(52.63%、68.42%)(P<0.05);术后3 d,超声组CD4^(+)[(35.31±2.77)%]、CD4^(+)/CD8^(+)[(1.34±0.21)]水平高于常规组[(33.04±2.65)%、(1.15±0.16)],CD8^(+)[(26.35±2.69)%]水平低于常规组[(28.73±2.74)%](P<0.05);术后3个月超声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2.11%)高于常规组(73.68%)(P<0.05);术后3个月,超声组FACT-B评分[(109.73±6.42)分]高于常规组[(96.35±5.89)分](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法能提高BCS的精准性与微创性,可优化手术情况,减轻免疫功能抑制,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且乳房美观度高,生活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保乳术 超声引导定位法 精准性 微创性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超声介入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使用价值
6
作者 王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74-375,共2页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较为常见,中年女性是高发人群,达到了5%左右的恶性率[1]。由于早期甲状腺癌特异症状缺乏,因此临床无法准确诊断,这就阻碍了临床选取准确的治疗方案[2]。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较小的创伤、较高的准确率,现...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较为常见,中年女性是高发人群,达到了5%左右的恶性率[1]。由于早期甲状腺癌特异症状缺乏,因此临床无法准确诊断,这就阻碍了临床选取准确的治疗方案[2]。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较小的创伤、较高的准确率,现阶段已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3]。本研究探讨了超声介入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使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可疑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60个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入 特异症状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结节 高发人群 中年女性 早期甲状腺癌 准确诊断
下载PDF
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魏栋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并对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95例,对照组7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囊肿剔除术,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并对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95例,对照组7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囊肿剔除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介入穿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情况,并对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14.74%,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囊肿囊壁厚度、IPI评分、Ann Arbor临床分期是影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好,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复发
下载PDF
胎儿心脏异常产前筛查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娜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6期640-642,共3页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胎儿先心病,据文献报道,我国约有8‰~12‰的出生婴儿罹患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病因复杂的、尚未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或出生后早期死亡的胎儿的比例大于20%[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发现单纯应用二维超声多切面...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胎儿先心病,据文献报道,我国约有8‰~12‰的出生婴儿罹患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病因复杂的、尚未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或出生后早期死亡的胎儿的比例大于20%[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发现单纯应用二维超声多切面的方法筛查胎儿心脏异常误诊以及漏诊率较高,因此对于胎儿心脏异常筛查有了更高要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筛查 胎儿心脏异常 出生婴儿 二维超声 漏诊率 胎儿先心病 多切面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延会 马雅秀 +1 位作者 范娜 徐嘉阳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在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PDUS检查。以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在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PDUS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3D-PDUS检查结果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应用价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比较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3D-PDUS相关血流参数[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特异性超声征象。结果106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4例(子宫内膜息肉组),其中单发33例,多发3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组)。3D-PDUS检查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5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7例,对照病理结果其误诊7例,误诊率为7.81%,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8.31%、87.23%、93.40%,子宫内膜息肉预测值为90.63%,子宫黏膜下肌瘤预测值为97.62%。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VI、FI、VFI均低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回声等级、有无周边声晕、肿块大小、肿块形态、显像内膜夹角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PDUS可清晰直观的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病灶部位及形态,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鉴别区分与其在临床症状及超声影像上较为相似的子宫黏膜下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子宫黏膜下肌瘤 鉴别诊断 应用
原文传递
左心声学造影结合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收缩末期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方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左心声学造影结合常规超声测量舒张末期、收缩末期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NC/C)在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LVN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左心... 目的探讨左心声学造影结合常规超声测量舒张末期、收缩末期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NC/C)在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LVN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左心声学造影(LVO)及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患者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的NC/C进行测量,若收缩末期、舒张末期的NC/C分别>2.0、>2.3,则为阳性节段(NC节段)。对患者的NC阳性节段数、NC/C值、分层心肌节段数及诊断结果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与2DE比较,LVO与2DE结合收缩末期观察节段显示数明显增多(P<0.01);舒张末期3种节段数均明显增多(P<0.01),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2DE+LVO于舒张末期诊断的敏感性(87.14%)和准确性(85.71%)最高。结论采用LVO与2DE相结合能够改善NC节段显示情况,提高舒张期NC/C,从而更加高效确诊LV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声学造影 常规超声 心肌致密化不全
原文传递
TNF-α、IL-10及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航 赵菊馨 +2 位作者 杨方 刘冬 吴金海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9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6例作为脓毒症组,并以1∶1配比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6例作为脓毒症组,并以1∶1配比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因子表达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中不同病情程度(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后3 h、1 d及3 d)、不同预后(生存、死亡)患者的血清因子表达水平;分析血清TNF-α、IL-10、CRP水平和病情程度、治疗后时间、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血清TNF-α、IL-10、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中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TNF-α、IL-10、CRP水平高于一般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者(P<0.05);脓毒症组患者治疗后3 d的血清TNF-α、IL-10、CRP水平低于其治疗后6 h及1 d(P<0.05);脓毒症组中存活者血清TNF-α、IL-10、CRP水平低于死亡者(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TNF-α(r=0.647)、IL-10(r=0.591)、CRP(r=0.682)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TNF-α(r=-0.601)、IL-10(r=-0.574)、CRP(r=-0.629)与治疗后时间呈负相关(P<0.05),TNF-α(r=-0.582)、IL-10(r=-0.597)、CRP(r=-0.701)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较强烈,存在促炎、抗炎失衡,血清TNF-α、IL-10、CRP表达水平较高,不仅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且随治疗后时间延长而降低,并和预后显著相关,临床可据此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预测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