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2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顶山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感染标志物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敏 和春霞 张俊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607-2608,共2页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儿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来该市第一人民医院来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5项指标。对抗-HBs阴性者进行5μg疫苗加强免疫1~3针,免疫...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儿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来该市第一人民医院来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5项指标。对抗-HBs阴性者进行5μg疫苗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3个月进行抗-HBs检测。[结果]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率为2.16%,抗-HBs阳性率为60.4%,抗-HBc阳性率为2.62%。城市儿童HbsAg抗-HBc阳性率明显低于农村儿童,而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接受乙肝疫苗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免疫儿童。[结论]平顶山市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儿童乙肝发病率的有效选择。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断乙肝传播,对抗-HBs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μ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阳性率 免疫效果
下载PDF
平顶山市居民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旭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5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平顶山市居民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抽取4856例居民进行RDQ问卷调查,并对其与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顶山市居民4856例共检出GERD345例,患病率7.1%,其中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 目的:探讨平顶山市居民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抽取4856例居民进行RDQ问卷调查,并对其与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顶山市居民4856例共检出GERD345例,患病率7.1%,其中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71例,患病率20.1%,40~60岁159例,患病率46.1%,>60岁115例,患病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居民158例,患病率45.8%,农村居民187例,患病率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顶山市居民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与性别、生活环境无关,与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RDQ问卷 患病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平顶山市3~6岁儿童铅中毒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敏 和春霞 张俊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202-203,共2页
目的了解我市学前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铅防门诊和部分幼儿园的市区3~6岁学前儿童抽样检测血铅,并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1018例儿童,其中门诊病例220例,幼儿园798例。血铅均81.3±30.1μg... 目的了解我市学前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铅防门诊和部分幼儿园的市区3~6岁学前儿童抽样检测血铅,并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1018例儿童,其中门诊病例220例,幼儿园798例。血铅均81.3±30.1μg/L,铅中毒率31.0%,门诊铅中毒(47.3%)流行率高于幼儿园(26.6%),P<0.05。影响因素中,儿童挑食、家中使用燃煤灶具和学校及家庭周围高铅环境污染对铅中毒流行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我市学前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处中等水平,低于河南省的郑州、新乡等地。环境污染是引起我市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因素,偏食对铅中毒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儿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MP-9与IGF-1在垂体腺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测价值
4
作者 王琦 李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究MMP-9与IGF-1在垂体腺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理垂体腺瘤患者的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 目的探究MMP-9与IGF-1在垂体腺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理垂体腺瘤患者的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水平差异。84例垂体腺瘤患者依据治疗后肿瘤直径大小和转移率分为缓解组(n=40)与未缓解组(n=44),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MP-9、IGF-1对垂体腺瘤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不同肿瘤直径的垂体腺瘤患者MMP-9、IGF-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MP-9水平明显低于发生转移的患者,而IGF-1水平高于发生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垂体腺瘤患者MMP-9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而IGF-1水平高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者MMP-9低于同期未缓解组,IGF-1水平明显高于同期未缓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中MMP-9与IGF-1的截断值分别为16.61 ng/L、229.06 ng/L,MMP-9预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95%CI=0.778~0.935),敏感度75.61%,特异度92.50%,IGF-1预测ROC曲线AUC为0.851(95%CI=0.755~0.921),敏感度75.61%,特异度87.50%。结论血清中MMP-9,IGF-1水平与垂体腺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可通过早期检测结果进一步优化诊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预后情况
下载PDF
白蛋白/碱性磷酸酶与宫颈癌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5
作者 王粉 杜凯 刘钰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474-477,481,共5页
目的 探讨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与宫颈癌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12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4个周期的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根据化疗周期完成后第30天时疗效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01)与预... 目的 探讨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与宫颈癌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12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4个周期的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根据化疗周期完成后第30天时疗效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01)与预后不良组(n=19)。对比2组患者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疾病分期等基线资料;对比化疗前1周内所测的ALB、ALP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并计算ALB/ALP值。通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LB/ALP与宫颈癌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预后不良组肿瘤直径、AL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Ⅲ期与ⅣA期患者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ALB、ALB/ALP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ALB、ALP、ALB/ALP与宫颈癌化疗患者不良预后发生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ALB、ALP、ALB/ALP预测宫颈癌化疗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04、0.215、0.862,ALB/ALP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ALB/ALP与宫颈癌化疗患者不良预后间呈负相关,其值越低,不良预后发生可能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白蛋白 碱性磷酸酶 比值 预后
下载PDF
医院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孔俊峰 王兵 +2 位作者 田二军 郭燕冰 雷璐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860-386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某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所有致病菌进行分析,了解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2004年8月~2007年8月,共... [目的]通过对某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所有致病菌进行分析,了解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2004年8月~2007年8月,共检出病原菌267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071株,占77.5%,革兰阳性球菌601株,占22.5%,检出的前7位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中ESBLs的检出率为57.8%,克雷伯菌属中ESBLs的检出率为74.2%,MRSA的检出率为16%,MRCNS的检出率为75.2%。[结论]了解该院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国杰 刘凌云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核心竞争力 经济效益 转交手续制度 企业文化
下载PDF
不同融合材料辅助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王高锋 王林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95-97,12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融合材料在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基于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 目的:观察不同融合材料在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基于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自体组(30例)、异体组(30例)及联合组(30例),自体组术中采用修饰后的自体髂骨治疗,异体组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结合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联合组术中采用修饰后的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三组术后颈椎疼痛情况、颈椎高度、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2、4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术后2、4周颈椎高度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随访第3、6、12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学会治疗分数(JOA)评分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随访第3、6、12个月时的植骨融合率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结论:修饰后的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Cage椎间融合器联合用于ACDF手术可促进患者颈椎高度及功能恢复,对提高植骨融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自体髂骨 异体同种骨 Cage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浅谈医院材料物资的采购管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国杰 刘凌云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材料物资 采购管理 流动资产 组织领导 招标采购程序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20
10
作者 胡向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9期1148-1149,共2页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状况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通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的3 150例妇产科出院病人(妇科1 910;产科1 240)进行院内感染的...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状况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通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的3 150例妇产科出院病人(妇科1 910;产科1 240)进行院内感染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妇科发生院内感染57例,感染率为2.98%;妇科病房中高龄患者、化疗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住院时间越长则感染率越高,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等。产科发生院内感染10例,感染率为0.81%,妊娠合并并发症的患者是高危人群,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宫腔等。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降低妇产科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妇产科 医院感染 护理对策
下载PDF
2000~2006年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资料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玉娟 渠武帅 《预防医学论坛》 2008年第3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某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询问调查、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该院89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及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结果]89例职业暴露均为一线职工。其中,医生22例,护士67例;外科4... [目的]探讨某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询问调查、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该院89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及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结果]89例职业暴露均为一线职工。其中,医生22例,护士67例;外科49例,内科28例,传染科8例,胃镜室、检验科各2例;2000年41例,2001年28例,2002年7例,2003年6例,2004年4例,2005年2例,2006年1例;意外损伤10例,未予防护42例,操作不当11例,意外污染26例;锐器刺伤知晓13例,未知40例。不完整皮肤接触知晓11例,未知9例。黏膜溅染及操作不当知晓8例,未知8例。事先对暴露源是否知晓对最终造成职业暴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9例无1例感染。[结论]一线医务工作者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簿,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警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防护措施
下载PDF
谈现代营销战略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慧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4期158-159,共2页
医疗行业具有自身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营销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重大意义日趋显露出来。因此,医院发展要从多方位考虑,重点突出了"人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有注重人性化服务,一切从患者出发,才能适应社会进步,不... 医疗行业具有自身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营销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重大意义日趋显露出来。因此,医院发展要从多方位考虑,重点突出了"人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有注重人性化服务,一切从患者出发,才能适应社会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大自己在市场中占有的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战略 医院管理 服务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宏 何亚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5期94-95,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病原体构成、药敏及危险因素等,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2009年3月~2011年3月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103例,对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患...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病原体构成、药敏及危险因素等,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2009年3月~2011年3月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103例,对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切口;细菌学检查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338株,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位居前列;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侵袭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意识障碍程度、H2受体阻滞剂使用、年龄、ICU停留日等。结论: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各种侵入性治疗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依据药敏实验调整用药,加强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的营养疗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下载PDF
门诊导诊护士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卫红 张豫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 护理工作 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建立压疮管理网络在三级综合医院中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春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6期273-273,共1页
目的探讨建立压疮管理网络在三级综合医院作用。方法在本院建立压疮管理网络,成立三级压疮监管体系,采用由上及下、三级监控(护理部—压疮专业组—科内压疮管理小组),对病区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结果能降低本院的压疮发生率。结论成... 目的探讨建立压疮管理网络在三级综合医院作用。方法在本院建立压疮管理网络,成立三级压疮监管体系,采用由上及下、三级监控(护理部—压疮专业组—科内压疮管理小组),对病区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结果能降低本院的压疮发生率。结论成立压疮管理网络后,有效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压疮管理网络 三级综合医院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脂血症性AP患者血液高凝状态、PCT、CRP及RAAS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魏艳艳 王盼攀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以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6例HLAP...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以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6例HL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参照组(33例)和联合组(33例)。参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联合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清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E)、醛固酮(ALD)]、血清PCT、CRP、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97%)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膜炎体征及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E、Ang-Ⅱ、ALD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血清PCT、CRP、HSP70、HSP27水平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HLAP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低分子肝素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红细胞聚集指数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高钠饮食对我国居民1990—2019年胃癌疾病负担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17
作者 牛省利 刘博伟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目的分析高钠饮食对我国胃癌疾病负担的影响情况,为胃癌高危人群防治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中的中国胃癌疾病负担数据,以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 目的分析高钠饮食对我国胃癌疾病负担的影响情况,为胃癌高危人群防治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中的中国胃癌疾病负担数据,以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我国高钠饮食所致胃癌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的变化及其趋势,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各相邻年份间构成比的变化量。结果我国高钠饮食所致胃癌死亡例数和粗死亡率自1990年的27226例(占我国胃癌总死亡例数8.913%)、2.300/10万上升至2019年的37131例(占我国胃癌总死亡数8.808%)、2.611/10万,但DALYs率从62.048/10万下降至61.434/10万。1990—2019年我国居民高钠饮食所致胃癌合计标化死亡率逐年下降1.716%,其中男性逐年下降1.221%,女性逐年下降2.661%(均P<0.001);标化DALYs率逐年下降2.005%,其中男性逐年下降1.495%,女性逐年下降3.067%。各年龄组DALYs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1),其中55~59岁居民的DALYs率下降速度最快(AAPC=-2.547%),80岁及以上居民的DALYs率下降速度较慢(AAPC=-0.702%)。我国居民高钠饮食所致胃癌标化DALYs率逐年下降(AAPC=-2.005%),下降速度高于中低和低社会人口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国家或地区(AAPC=-1.209%、-1.119%),但低于全球以及高、中高、中SDI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AAPC=-2.094%、-3.166%、-2.361%、-2.090%)。结论我国居民高钠饮食所致的胃癌疾病负担逐年下降但水平仍较高,男性高于女性,老年男性人群是重点干预人群,应加强减盐饮食干预,以降低胃癌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生命年 高钠饮食 生活方式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贾银峰 何亚歌 窦银慧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究贝前列素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5例DN患者,将接受吡格列酮治疗的6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接受贝前列素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64例患者列为研究组。比较... 目的:探究贝前列素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5例DN患者,将接受吡格列酮治疗的6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接受贝前列素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64例患者列为研究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肾功能[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瞬时受体电位7(TRPM7)mRNA、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FBG、2 hPG、SCr、BUN、β2-MG、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T-1[(61.35±10.98)ng/L、(45.69±7.85)ng/L]、vWF[(150.41±21.85)%、(102.18±13.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72.78±11.32)ng/L、(173.14±20.85)%;治疗3个月:(56.84±9.10)ng/L、(135.46±16.71)%],NO[(71.42±10.49)μmol/L、(89.49±12.40)μ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56.98±9.32)μmol/L、(75.84±10.37)μmol/L](P<0.05);研究组TRPM7 mRNA、SOCS3、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联合吡格列酮可提高DN患者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贝前列素钠 吡格列酮 血管内皮功能 TRPM7 SOCS3
下载PDF
腘丛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王惯珠 张超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 观察腘丛神经(PPB)联合收肌管阻滞(AC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TKA手术治疗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62例)和联合组(63例)... 目的 观察腘丛神经(PPB)联合收肌管阻滞(AC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TKA手术治疗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62例)和联合组(63例),常规组采用ACB进行术后镇痛;联合组采用PPB联合ACB进行术后镇痛,比较2组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自控镇痛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麻醉安全性。结果 在不同镇痛模式下,联合组术后24 h、术后72 h静息时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分别为(4.23±1.46)分、(3.15±0.47)分,均低于常规组[(5.11±2.04)分、(4.36±1.27)分];术后24 h、术后72 h活动时的VAS评分分别为(4.91±1.47)分、(3.77±0.28)分,均低于常规组[(5.33±2.04)分、(4.69±1.31)分];联合组术后自控镇痛泵(PCIA)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镇痛补救例数分别为(7.2±1.4)次、(4.2±1.2)次、32%(20/63),均低于常规组[(9.4±2.3)次、(5.4±1.4)次、47%(29/62)];联合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恢复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5)h、(23±5)h、(14±3)d,均低于常规组[(23±5)h、(26±5)h、(17±4)d];联合组术后24 h、72 h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8±10)°、(76±10)°,均高于常规组[(62±10)°、(69±10)°];术后24 h、术后72 h的股四头肌肌力分别为(3.77±0.25)、(4.52±1.36)级,均高于常规组[(3.12±0.76)、(4.13±0.52)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10%(6/63)与常规组8%(5/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KA术后镇痛中联合应用PPB及ACB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减少PCIA按压次数,对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并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二者联合应用未明显增加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腘丛神经阻滞 收肌管阻滞 术后镇痛 麻醉安全性
下载PDF
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玉娟 史秀丽 《中国社区医学》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发生职来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20例医务人员发生职来暴露的方式,研究其原因和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结果20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方式为:针刺伤4例,被具有传染性血液及体液溅染粘膜和不完整皮肤3例;未采取防...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发生职来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20例医务人员发生职来暴露的方式,研究其原因和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结果20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方式为:针刺伤4例,被具有传染性血液及体液溅染粘膜和不完整皮肤3例;未采取防护措施致使不完整皮肤和粘膜受污染13例;20例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7例为意外事故,13例因未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导致职来暴露,事先对暴露源是否知晓的差别最终造成职业暴露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薄,标准预防原则的应用不规范。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地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警觉意识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感染 防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