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以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小麦种植技术为例
1
作者 司啸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036-039,共4页
如何将科技成果最大效率转化为生产力是科研单位的一大课题。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农业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丰富的农技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引进农业科技参与农村建设,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以开封市农林科学... 如何将科技成果最大效率转化为生产力是科研单位的一大课题。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农业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丰富的农技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引进农业科技参与农村建设,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以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小麦种植技术为例,剖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取得的成果,为今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发展提出具体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合作模式 小麦种植技术
下载PDF
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宏 司啸宏 +1 位作者 罗晓丹 芦振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29-29,70,共2页
本文作者介绍了农业科研单位的推广优势,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设立专门农技推广部门,完善奖惩机制;逐步完善农业科研、推广分工协作的推广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技术推广 问题对策
下载PDF
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家新 张文静 +9 位作者 路翠玲 苏贺楠 赵艳艳 魏小春 杨双娟 王志勇 冯健起 张晓伟 原玉香 袁敬平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遗传转化技术是研究白菜类蔬菜基因功能和开展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宜的遗传转化方法,可以将目标基因导入生物基因组,实现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改良。然而,白菜类蔬菜的遗传转化面临着再生能力差、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通过... 遗传转化技术是研究白菜类蔬菜基因功能和开展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宜的遗传转化方法,可以将目标基因导入生物基因组,实现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改良。然而,白菜类蔬菜的遗传转化面临着再生能力差、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相关文献,对影响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基因型、再生体系、转化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了CRISPR/Cas9在遗传转化中的应用,并对其再生与遗传转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类蔬菜 遗传转化 再生体系 转化方法 CRISPR/Cas9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品种综合抗病性鉴定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晓 吴欣 +2 位作者 李绍伟 刘素玲 王建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4期44-46,共3页
为了更好地为生产上提供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对目前河南省主推的21个小麦新品种进行了综合抗病性鉴定试验,以期找出抗病性好的小麦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并为小麦育种单位提供抗病的育种材料、选育抗病小麦新品种打下基础。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综合抗病性
下载PDF
河南省花生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建文 李军华 +1 位作者 李永军 李绍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17-117,119,共2页
介绍了河南省花生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发病条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花生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花生 主要病害 症状 危害 发病条件 防治措施 河南省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素玲 陈威 +1 位作者 吴欣 许海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135-135,141,共2页
总结了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发生的类型、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阐述了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研究进展,以期深入掌握玉米穗粒腐病发生的规律,为培育出高产高抗穗粒腐病的玉米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减少玉米穗粒腐病给人畜带来的危害... 总结了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发生的类型、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阐述了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研究进展,以期深入掌握玉米穗粒腐病发生的规律,为培育出高产高抗穗粒腐病的玉米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减少玉米穗粒腐病给人畜带来的危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粒腐病 发生特点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研究进展 河南省
下载PDF
开封市玉米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被引量:3
7
作者 沈跃鹏 吴欣 +3 位作者 赵国建 李绍伟 刘素玲 王建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结合开封市玉米前茬作物情况及玉米种植习惯,分析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情况,并结合我国当前对农产品的健康安全要求,介绍了开封市几种玉米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为开封市的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 无公害防治
下载PDF
河南省近年育成的25个大豆品种农艺性状改进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冬菊 李河旺 +1 位作者 刘建生 李晓瑞 《大豆科技》 2010年第2期5-7,12,共4页
对河南省1985—1997年审定推广的25个大豆品种,从产量、品质、生育期、遗传基础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品种的特定利用价值;用系谱追踪法,得出了25个品种的遗传基础基本来源于27个原始材料的遗传基因,遗传基础狭窄、有用资源匮乏是影响... 对河南省1985—1997年审定推广的25个大豆品种,从产量、品质、生育期、遗传基础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品种的特定利用价值;用系谱追踪法,得出了25个品种的遗传基础基本来源于27个原始材料的遗传基因,遗传基础狭窄、有用资源匮乏是影响河南省大豆育种水平上台阶的重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中心亲本 评析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欣 许海良 +2 位作者 闫娜 陈威 刘素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192-194,共3页
玉米青枯病是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发生严重年份,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本文主要从青枯病对玉米产量的危害、发生症状、病原菌、发病规律、病情分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总结,并提出了玉米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研究... 玉米青枯病是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发生严重年份,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本文主要从青枯病对玉米产量的危害、发生症状、病原菌、发病规律、病情分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总结,并提出了玉米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研究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枯病 发病条件 病情分级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对河南省审定石榴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战鸿 赵艳莉 冯玉增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6期116-119,共4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对河南省审定石榴品种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优劣顺序为:豫石榴4号>豫大籽>豫石榴5号>豫石榴2号>豫石榴1>号豫石榴3号。
关键词 石榴品种 灰色系统理论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开封市棉区棉花烂铃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楚宗艳 李绍伟 +1 位作者 吴超 杜玉倍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结合开封市棉花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引起棉花烂铃的主要病害及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棉花 烂铃 原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2015年开封市西瓜阶段性低价滞销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二排 霍治邦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简述了造成开封西瓜价低难卖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在本地西瓜生产中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指明了今后西瓜生产中的对策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西瓜 卖瓜难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开封市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司啸宏 刘宏 +1 位作者 罗晓丹 金建猛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212-213,共2页
阐述了强筋小麦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内容。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生产技术 开封市
下载PDF
对通胀压力下河南省棉花良种补贴的思考
14
作者 吴天 超趟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 2012年第6期43-44,共2页
正国家从2007年出台棉花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每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对全国棉区棉花进行补贴,这极大地提高了河南省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夏斌最近在第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由于最近几年国家出口导... 正国家从2007年出台棉花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每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对全国棉区棉花进行补贴,这极大地提高了河南省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夏斌最近在第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由于最近几年国家出口导致的贸易顺差过大,货币回收幅度下降,导致物价上升。受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良种 河南省 补贴政策 棉花生产 中国经济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棉种 市场价格 贸易顺差 生产成本
下载PDF
对通胀压力下河南省棉花良种补贴的思考
15
作者 吴超 《棉花科学》 2012年第1期32-33,共2页
国家从2007年出台棉花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每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对全国棉区棉花进行补贴,这极大地提高了河南省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夏斌最近在第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1]:由于最近几年国家出口... 国家从2007年出台棉花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每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对全国棉区棉花进行补贴,这极大地提高了河南省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夏斌最近在第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1]:由于最近几年国家出口导致的贸易顺差过大,货币回收幅度下降,导致物价上升。受此影响,农业生产资料及棉花生产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因此,加强棉花良种补贴力度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补贴 河南省 棉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压力 农业生产资料 补贴政策 中国经济
下载PDF
旱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土壤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琦 刘朝晖 +4 位作者 李冠甲 王睿 李自超 赵国建 马占鸿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旱稻田杂草的发生及数量是影响旱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明确旱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筛选合适的除草剂,笔者调查了旱稻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了6种稻田常用除草剂的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旱稻田杂草有6种,隶属5科6属,旱稻田杂草发生呈... 旱稻田杂草的发生及数量是影响旱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明确旱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筛选合适的除草剂,笔者调查了旱稻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了6种稻田常用除草剂的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旱稻田杂草有6种,隶属5科6属,旱稻田杂草发生呈现种类多、周期长、杂草种类相对集中等特点。在旱稻播种灌溉后杂草即已萌发,播后5~10 d是杂草萌发高峰期,并持续增长至30 d左右达到顶峰。从试验的6种除草剂防除效果来看,五氟磺草胺土壤封闭效果最好,播后5 d防效达到98.9%;吡嘧丙恶、施田补和丁恶乳油的封闭效果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杂草 除草剂
下载PDF
不同浓度混合菌种对小麦锈病发展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王睿 刘金平 +5 位作者 温丽 王海光 李冠甲 赵琦 刘朝晖 马占鸿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9期142-144,共3页
本研究通过接种不同浓度的小麦条锈和叶锈菌种,利用相关分析法,对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菌100 mg/L处理平均病情指数最大,发病程度最高;小麦叶锈病菌20 mg/L处理平均病情指数最大,发病程度最高。
关键词 小麦条锈 小麦叶锈 不同浓度 混合菌种 病情指数
下载PDF
开封西瓜栽培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3
18
作者 霍治邦 罗晓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5-46,共2页
河南开封是我国重要的西瓜主产区,以开封为种植中心的"汴梁西瓜"是我国传统名产,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33万hm^2左右,是我国三大西瓜传统产区中唯一至今仍保持生产优势的主产区。该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 河南开封是我国重要的西瓜主产区,以开封为种植中心的"汴梁西瓜"是我国传统名产,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33万hm^2左右,是我国三大西瓜传统产区中唯一至今仍保持生产优势的主产区。该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在长期发展和生产实践中,广大瓜农在嫁接栽培、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栽培 西瓜 开封 大陆性季风气候 优化 种植面积 主产区 气候温和
下载PDF
四种药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敏杰 张先亮 +5 位作者 邓丽 赵丹 任丽 谷建中 李阳 苗建利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145-148,共4页
为了筛选出花生生产过程中防治蛴螬危害的有效药剂,本研究选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以及自制种衣剂1和自制种衣剂2四种药剂,在花生田间进行示范试验。结果显示,自制种衣剂2、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60%吡虫啉悬浮种... 为了筛选出花生生产过程中防治蛴螬危害的有效药剂,本研究选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以及自制种衣剂1和自制种衣剂2四种药剂,在花生田间进行示范试验。结果显示,自制种衣剂2、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67.07%、65.67%、56.61%;自制种衣剂2的虫口减退率达59.60%,虫口密度最小,为6.33头/m2,产量比对照增产23.81%,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处理效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蛴螬 药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开麦21选育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国建 牛本永 +1 位作者 宋晓 吴欣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53-54,78,共3页
开麦21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用鲁D9401为母本,开麦1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株型紧凑,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在2008-2010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7 970.25kg/hm2,比对照周... 开麦21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用鲁D9401为母本,开麦1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株型紧凑,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在2008-2010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7 970.25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33%。在2010-2011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442.00kg/hm2,比对照增产6.90%。2011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开麦21 选育 高产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