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竞争性用水问题本质及解决途径与方法
1
作者 左其亭 张志卓 马军霞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竞争性用水现象普遍存在于水科学研究与治水实践的各个层面,系统认识并合理解决竞争性用水问题,对新时期国家水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竞争性用水相关研究积累,首次定义了竞争性用水的概念,从时间、空间、系统3个维度解读其内涵并... 竞争性用水现象普遍存在于水科学研究与治水实践的各个层面,系统认识并合理解决竞争性用水问题,对新时期国家水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竞争性用水相关研究积累,首次定义了竞争性用水的概念,从时间、空间、系统3个维度解读其内涵并进行类型划分,构建了包含12种类型竞争性用水的三维层级结构。逐一解析不同竞争性用水问题的本质,归纳了解决问题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判不同竞争性用水问题潜在的解决途径及方法,系统提出了竞争性用水一般性计算方法,对黄河分水问题进行实例分析,得到了370亿m^(3)水量下的黄河综合分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用水 用水类型划分 人水关系 分水 黄河
下载PDF
水灾害和谐防控与智慧模拟研究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左其亭 程琰 马军霞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随着环境加剧变化与科技快速进步,我国水灾害防控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深刻认识水灾害治理与防控,结合国家水灾害防御重大需求,对我国水灾害治理历程进行梳理与阶段划分,提出水灾害(包括干旱、洪涝、水环境污染)和谐防控与智慧... 随着环境加剧变化与科技快速进步,我国水灾害防控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深刻认识水灾害治理与防控,结合国家水灾害防御重大需求,对我国水灾害治理历程进行梳理与阶段划分,提出水灾害(包括干旱、洪涝、水环境污染)和谐防控与智慧模拟研究的必要性,从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关键问题、研究内容、应用实践和发展战略研究六个方面提出水灾害和谐防控与智慧模拟研究框架,并从水灾害防控理论完善、水灾害和谐防控研究、智慧应用前景探索三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水灾害防控工作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业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防控 智慧模拟 研究框架 发展战略
下载PDF
人水关系度量方法总结及应用分析
3
作者 左其亭 张书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人水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研究其度量方法对于理解人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度量方法不仅为揭示人类社会与水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科学手段,也可为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梳理前期研究成... 人水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研究其度量方法对于理解人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度量方法不仅为揭示人类社会与水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科学手段,也可为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梳理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人水关系度量方法,将其归纳为综合评价、相关分析、定量计算、模型模拟、优化调控和耦合度量6大类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畴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方法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各方法在研究人水系统时的互补性与协同作用,并展望了人水关系度量方法的发展方向。这6大类方法既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又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相互配合,为多尺度、多要素的人水系统研究提供了分析方法库。强调人水关系度量方法的智慧化转型和多学科、多方法交叉融合,为人水关系学深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关系 人水系统 人水关系学 度量方法 耦合度量
下载PDF
沁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分析及预测
4
作者 田锦涛 左其亭 +2 位作者 巴音吉 全志淼 纪义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45,共9页
基于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理论与量化方法并结合SWAT模型,提出了沁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研究思路,分析了沁河流域2005—2020年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状态,并预测了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水平年(2025年、2030年和2035年... 基于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理论与量化方法并结合SWAT模型,提出了沁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研究思路,分析了沁河流域2005—2020年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状态,并预测了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水平年(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点。结果表明:2005—2020年沁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失衡指数均为负值,经济社会与生态两端用水情况表现为生态端亏水;现状年沁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失衡指数总体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状态逐渐好转;95%、75%、50%降雨频率下沁河流域2025年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点分别为0.76、0.66、0.63,2030年分别为0.67、0.63、0.52,2035年分别为0.54、0.43、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 区域水平衡 人水关系 SWAT模型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人水关系学视角研究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思路
5
作者 刘佳政 马军霞 +1 位作者 左其亭 程琰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2期1-6,36,共7页
人水关系学作为探究人水系统的新兴交叉学科,为科学认识人水关系、应对水问题、制定水策略提供了系统性知识体系。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是中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制度创新。从人水关系学视角研究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有助于深化对其实施路径... 人水关系学作为探究人水系统的新兴交叉学科,为科学认识人水关系、应对水问题、制定水策略提供了系统性知识体系。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是中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制度创新。从人水关系学视角研究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有助于深化对其实施路径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介绍人水关系学与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现存关键问题,包括基于水资源刚性约束的人水系统认识与多目标协调问题、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平衡问题、部门协同与区域化差异问题,并分析了人水关系学应用于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人水关系学应用于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最后以沁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人水关系学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多目标协调
下载PDF
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解读、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40
6
作者 左其亭 秦西 马军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认为水利新质生产力是追求高科技、高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认为水利新质生产力是追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水利生产力质态;提出了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支撑体系五部分组成的水利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阐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从工程、技术、制度和管理支撑四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基础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水利新质生产力 内涵解读 理论框架 实施路径
下载PDF
区域水平衡及失衡程度度量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左其亭 吴青松 +2 位作者 纪义虎 邱曦 陶洁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区域水平衡量化及诊断是水网工程建设优化和水资源均衡调控的基础,对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支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时间、结构、过程、总量五个维度解构了区域人水系统的四大平衡,即反映水收入项... 区域水平衡量化及诊断是水网工程建设优化和水资源均衡调控的基础,对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支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时间、结构、过程、总量五个维度解构了区域人水系统的四大平衡,即反映水收入项和支出项定量关系的水收支平衡、体现经济社会供水量与需水量匹配关系的经济社会供需水平衡、结合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发展与用水定量关系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表征人水系统发展状态的人水关系和谐平衡,并提出相应的水平衡度量方法。多角度解析了区域水平衡的失衡状态,提出四大平衡的失衡程度度量方法及区域水平衡的失衡程度综合度量方法。以沁河流域为实例应用和检验了上述方法,结果表明:提出的度量方法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能够应用于区域水平衡研究实践;2019年沁河流域水平衡的失衡度为0.327,处于蓄水量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端亏水、水系统受损的中度失衡状态,后续应注重人类涉水行为的管控。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平衡评估与调控提供理论支撑,服务国家或区域水平衡策略制定和水网工程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平衡 失衡程度 度量方法 人水关系 人水系统
下载PDF
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计算规则与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左其亭 全志淼 +3 位作者 吴青松 邱曦 秦西 张羽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从平衡的概念出发,针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竞争问题,提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的概念,并论述了其内涵及特性;构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计算规则框架,包括遵循四大规律、基于六大理论、考虑六大因素、符合三大准则;提出了经济社... 从平衡的概念出发,针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竞争问题,提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的概念,并论述了其内涵及特性;构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计算规则框架,包括遵循四大规律、基于六大理论、考虑六大因素、符合三大准则;提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的计算思路,包括资料处理、量化计算、结果检验3个步骤,并给出了其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表征方式。以2019年沁河流域为例,量化了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在求解一次平衡点以及经济社会用水刚性约束、生态用水刚性约束、综合效益刚性约束条件下平衡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六大因素以及总需水量与水资源总量关系,确定了沁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点,即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比例为0.71∶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 区域水平衡 计算规则 人水关系 沁河流域
下载PDF
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17
9
作者 左其亭 秦西 马军霞 《中国水利》 2024年第6期21-25,共5页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要把水利新质生产力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基于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件,及其与新质生产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水利新质...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要把水利新质生产力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基于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件,及其与新质生产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水利新质生产力,阐述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框架,包括根本宗旨、战略指导、工作理念、目标任务以及关键内容,介绍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以及需要把控的关键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水利新质生产力 发展思考 关键内容 水利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国家水网建设关键内容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左其亭 田锦涛 +1 位作者 秦西 马军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5-631,共7页
为推动国家水网建设稳步迈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征程,在理解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绿色4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国家水网建设需要把握的关键内容,分析有代表性的研究实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 为推动国家水网建设稳步迈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征程,在理解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绿色4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国家水网建设需要把握的关键内容,分析有代表性的研究实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国家水网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包括研发国家水网模拟器大科学装置、物理水网和虚拟水网协同建设、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科学处理人水关系4个方面,以期为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家水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家水网 人水关系
下载PDF
基于人水和谐视角的国家水网优化布局构想与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左其亭 蒋国栋 +2 位作者 臧超 邱曦 张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国家水网建设有助于缓解当前日益复杂的人水矛盾,基于人水和谐论开展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研究,能够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人水和谐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国家水网提出过程,分析现阶段国家水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国家水网建设有助于缓解当前日益复杂的人水矛盾,基于人水和谐论开展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研究,能够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人水和谐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国家水网提出过程,分析现阶段国家水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辨析人水和谐论对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的指导作用;进一步以人水和谐理念为引领,从指导理论、基本原则、布局方法、关键内容与研究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的构建框架;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综合效益最优发挥、支撑国家安全总体保障、助力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现代水网智慧服务5个方面描绘了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的蓝图;从理论、方法、技术、支撑体系4个方面对国家水网优化布局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和谐 国家水网 优化布局 研究展望
下载PDF
我国现代治水研究热点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19
12
作者 左其亭 王子尧 马军霞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6期13-19,共7页
中国现代治水充满机遇,面临挑战。“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治水所做的重要论述,其简明扼要、科学严谨、逻辑紧密、系统完整地指明了现代治水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新时代治水研究提供了... 中国现代治水充满机遇,面临挑战。“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治水所做的重要论述,其简明扼要、科学严谨、逻辑紧密、系统完整地指明了现代治水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新时代治水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主线,分别阐述我国现代治水历程,分析现代治水研究热点,并对未来治水研究发展作出展望,以期对我国未来治水体系发展、治水方案谋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治水 研究热点 发展展望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二维脱钩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左其亭 刘佳政 +2 位作者 蒋国栋 马军霞 赵晨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1—2020年12种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二维脱钩模型探究了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先增后减,在2010年...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1—2020年12种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二维脱钩模型探究了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先增后减,在2010年达到峰值10.4亿t,随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下降至8.5亿t;我国多数省份逐步实现了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2011年之后,大部分省份表现为高经济水平强脱钩状态,但仍有部分省份出现向高经济水平弱脱钩状态的转变,暴露出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各省份在不同阶段的二维脱钩状态具有显著差异,应根据地区自身条件制定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行为 碳排放 经济增长 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 二维脱钩模型 中国
下载PDF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研究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7
14
作者 左其亭 凌敏华 张羽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也是推动相关国家战略实施、实现人水和谐共生的必然举措。梳理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提出背景与历程,分析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概念内涵,从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技... 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也是推动相关国家战略实施、实现人水和谐共生的必然举措。梳理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提出背景与历程,分析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概念内涵,从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技术支撑、战略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等6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研究框架,从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实践研究等3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刚性约束 水资源管理 人水关系学 水资源承载能力
下载PDF
人水关系学的基本方程及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左其亭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人水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人水关系学是研究人水关系的一门新交叉学科,构建其基本方程和模型是深入研究人水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前期研究工作和不同学科成果梳理,提出了人水系统“四大过程”(水循环过程、物... 人水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人水关系学是研究人水关系的一门新交叉学科,构建其基本方程和模型是深入研究人水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前期研究工作和不同学科成果梳理,提出了人水系统“四大过程”(水循环过程、物质循环过程、生物过程、人文过程),总结给出了“四大过程”的基本方程及其耦合与计算方法,提出了考虑“四大过程”的分布式人水关系模型构建框架与人水关系模拟器的构建设想,并介绍了沁河流域分布式人水关系模型应用研究实例。人水系统“四大过程”是表征人水关系的重要基础,其基本方程是研究人水关系学的基础方程,由基本方程耦合构建的模型是模拟人水关系问题的重要工具,可为进一步完善人水关系学奠定基础,为深入研究人水关系模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关系学 人水系统 基本方程 “四大过程” 分布式人水关系模型
下载PDF
基于A-NSGA-Ⅲ的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陶洁 王沛霖 +2 位作者 王辉 袁建文 左其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为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配置,构建了以经济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优选出了4种侧重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 为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配置,构建了以经济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优选出了4种侧重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淮水的引入可极大地缓解受水区供需矛盾,规划年2030年、2040年缺水率可分别降至10.43%、5.47%,并有助于优化供水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耦合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度最大的方案4为最优方案,方案4规划年地下水供水占比分别下降至53.32%、46.59%;A-NSGA-Ⅲ在解决多目标高维水资源配置问题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优化方案可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耦合协调 A-NSGA-Ⅲ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左其亭 杨振龙 +2 位作者 路振广 王敏 陶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7,75,共10页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9个县(区),构建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障碍度模型辨析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9个县(区),构建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障碍度模型辨析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制约因素,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县(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集聚性特征。结果表明: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dex,WREI)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幅为3.55%;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用水占比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WREI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作用,空间集聚性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水资源利用效率 SMI-P 障碍因子分析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基于泰尔指数的水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陶洁 张李婷 +2 位作者 左其亭 冯跃华 张玉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水资源的公平性配置对促进区域水资源量与经济社会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泰尔指数表征区域间和区域内用水户间不同层面配水的公平性,以缺水率最小、经济效益最大、公平性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引江济淮工... 水资源的公平性配置对促进区域水资源量与经济社会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泰尔指数表征区域间和区域内用水户间不同层面配水的公平性,以缺水率最小、经济效益最大、公平性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实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工程调水后,规划年2030年和2040年河南段受水区缺水率降低为10.42%和5.48%,有效调整了水源供水结构,缓解了地下水超采、生态用水被挤占等问题;规划年2030年和2040年河南段受水区泰尔指数分别为0.479和0.420,水资源配置公平性得到明显提升,区域内不同用水户间的差异是影响河南段受水区水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泰尔指数 空间均衡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下载PDF
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关键内容及研究展望
19
作者 左其亭 田锦涛 秦西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水利生产力质态,是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以水利新质生产力助力农田发展,推动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水利新质生产力在农田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实现农业现代...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水利生产力质态,是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以水利新质生产力助力农田发展,推动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水利新质生产力在农田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路径。为加速落实水利新质生产力在农田领域的部署要求,本文在深入探析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和水利新质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框架,包括关键问题、战略目标、体系布局和关键内容,并针对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容展开重点研究,最后从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农田改造3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 研究框架 关键内容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基于区域水平衡理论和SWAT模型的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演变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曦 马军霞 +1 位作者 左其亭 张羽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22,共8页
基于区域水平衡理论和SWAT模型,提出了分布式水收支平衡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水收支平衡计算方法,对人类活动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状况进行模拟,并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水收支平衡的关键影... 基于区域水平衡理论和SWAT模型,提出了分布式水收支平衡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水收支平衡计算方法,对人类活动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状况进行模拟,并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水收支平衡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6年沁河流域蓄水总量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及出口径流量为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相对关键的影响要素;未来多气候情景下蓄水总量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出口径流量两个关键影响要素的总体变化情况与辐射强迫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典型气候情景SSP2-4.5下降水量及出口径流量在2037—2041年、2061—2063年可能存在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平衡 水收支平衡 SWAT模型 气候变化 沁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