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裕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0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 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cTn I采用化学发光法,CK-MB采用速率法测定,对临床确诊的68例VMC患儿,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上述两项检测,并与60例健康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 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cTn I采用化学发光法,CK-MB采用速率法测定,对临床确诊的68例VMC患儿,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上述两项检测,并与60例健康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8例患儿的cTn I在VMC起病后4~6 h开始升高,12~24 h达到高峰;CK-MB在VMC起病后8~12 h开始升高,24~48 h达到高峰。两项指标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cTn I对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
下载PDF
缓冲护士心理压力的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牛晓华 任学荣 朱秀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2719-2719,共1页
关键词 护士/心理学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31例血流变学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裕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MWH治疗3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每天给予20U/kg,分两次皮下注射,连续5~7d为1个疗程,间隔3d,进行第2疗程。观察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部症状改变及尿常规...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MWH治疗3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每天给予20U/kg,分两次皮下注射,连续5~7d为1个疗程,间隔3d,进行第2疗程。观察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部症状改变及尿常规尿蛋白定量改变。结果:31例患儿症状和尿分析完全恢复正常者25例,占80.6%,仅尿分析异常者6例,占19.4%。LMWH治疗组治疗前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LMWH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流变学改变明显,为儿童过敏性紫癜治疗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血液流变学 儿童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裕超 爨米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5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将1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母乳因素、感染因素、溶血因素及其他因素,早期蓝光光疗、肝酶诱导剂使用,可明显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将1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母乳因素、感染因素、溶血因素及其他因素,早期蓝光光疗、肝酶诱导剂使用,可明显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其并发症。结论病因及原发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消除高危因素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提早实施光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 防治
下载PDF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裕超 爨米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4期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氨溴索静脉注射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微泵注入盐酸氨溴索30mg/(kg·d),用7·5%葡萄糖5ml稀释,分4次给药,每6h一次,疗程3~5d;对照... 目的观察大剂量氨溴索静脉注射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微泵注入盐酸氨溴索30mg/(kg·d),用7·5%葡萄糖5ml稀释,分4次给药,每6h一次,疗程3~5d;对照组47例,给予综合治疗,即保暖、呼吸循环支持、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预防感染等。比较两组患儿HMD发生率、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HMD发生率13·04%,死亡率2·17%;对照组分别为21·28%和6·38%,治疗组HMD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83·33%,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期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HMD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透明膜病 早产儿 盐酸氨溴索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
6
作者 杨中文 刘艳 章奕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0期750-751,共2页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A组 2 9例患儿静脉滴注 10 %葡萄糖 ,维持血糖水平约 2 .5~ 3 .5mmol·L 1 ;给予 2 5 %硫酸镁 1.8mmol·kg 1 ,q 6h ,共用 6次。B组 2 9例患儿第 1天给予纳...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A组 2 9例患儿静脉滴注 10 %葡萄糖 ,维持血糖水平约 2 .5~ 3 .5mmol·L 1 ;给予 2 5 %硫酸镁 1.8mmol·kg 1 ,q 6h ,共用 6次。B组 2 9例患儿第 1天给予纳洛酮 0 .4mg ,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 3 0mL ,静脉滴注 ,第 2 ,3天给予纳洛酮 0 .8mg ,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 5 0mL ,静脉滴注 ,每次在 4h内滴完。C组 5 0例患儿除进行A组治疗外 ,给予纳洛酮 0 .8mg ,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 5 0mL ,静脉滴注 ,4h内滴完 ,qd ,连用 3d。结果 :红细胞游离钙浓度C组下降最快 ,其次是A组 ;血浆钙、镁浓度C组升高最快 ,其次是A组 ;3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行为评分以C组改善最大 ,其次是B组。结论 :纳洛酮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优于单用纳洛酮或硫酸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硫酸镁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钙超载
下载PDF
思密达肛注给药疗效观察
7
作者 牛晓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1480-1481,共2页
关键词 硅酸盐类/治疗应用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裕超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上消化道出血患儿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抑酸止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曲肽,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上消化道出血患儿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抑酸止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曲肽,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81.3%;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为2.5 d,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为3.6 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能够提高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缩短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小儿 上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裕超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3个月~10岁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多发生于1~5岁小儿,占总病例数的63.9%,全部患儿均有... 目的分析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3个月~10岁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多发生于1~5岁小儿,占总病例数的63.9%,全部患儿均有弥漫性红斑及皮肤触痛,除4例外,其余均有表皮剥脱及尼氏征阳性,所有患儿均做血细菌培养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发现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者分别为5例及2例,经全身使用抗生素和适当的局部处理,全部患儿裸露创面,均在7~14 d完全愈合。感染是主要的致病原因,并与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结论早期诊断、及时使用β-内酰胺类或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及适当局部处理是治疗关键,必要时合理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缩短病程,本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裕超 爨米荣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8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组34例,32周内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未发生肺透明膜病前即气管内给予PS(固尔苏),观察用药后临床表现、胸...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组34例,32周内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未发生肺透明膜病前即气管内给予PS(固尔苏),观察用药后临床表现、胸片、血气分析、严重并发症,分析其临床疗效、HMD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结果治疗组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为8.82%(3/34)、对照组为36.11%(13/3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1.70%(4/34),心力衰竭发生率为8.82%(3/34),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为2.94%(1/34),对照组分别为22.22%(8/36)、27.78%(10/36)、8.33%(3/3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为2,94%(1/34),对照组为11.11%(4/3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为(48±12)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2±13)mm,pH值7.38±0.05,对照组分别为(40±10)mmHg、(60±15)mmHg、(7.20±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支持时间为(40±12)h,吸氧浓度为0.32±0.10,对照组分别为(86±15)h、0.48±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并可以降低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肺透明膜病 表面活性物质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