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鲁河郑州段水质评价和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修英 黄功学 +2 位作者 郑志宏 高镜清 朱崇梅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6,共7页
2016年7月(有引水)和9月(无引水)分别对郑州贾鲁河水系9个断面进行了采样分析,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进行水质评价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贾鲁河郑州段上游水库综合水质为Ⅱ类或Ⅲ类,中游湖泊水质为Ⅳ类,下游为Ⅳ~... 2016年7月(有引水)和9月(无引水)分别对郑州贾鲁河水系9个断面进行了采样分析,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进行水质评价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贾鲁河郑州段上游水库综合水质为Ⅱ类或Ⅲ类,中游湖泊水质为Ⅳ类,下游为Ⅳ~劣Ⅴ类;索须河和七里河水质分别为劣Ⅴ类和劣Ⅴ类并黑臭;通过杨桥干渠向贾鲁河引黄补水只能暂时改变最近受水区的水质,对出郑州断面水质无明显影响。2个因子可解释5个水质指标的信息;在干流下游和支流,第一污染因子代表性指标TN、TP、NH■-N主要与市政污水处理厂排水相关,第二污染因子代表性指标CODCr和CODMn主要与未处理污水相关;贾鲁河上、中游主要为面源性和内源性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污染源解析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因子分析 贾鲁河 郑州
下载PDF
贾鲁河郑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修英 黄功学 +2 位作者 高镜清 薛涛 郭朔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08,共11页
为调查贾鲁河郑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来源和生态风险,对该段9个关键点位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采样,检测了样品中8种重金属(Hg、Cd、Cu、Zn、Ni、Pb、As和Cr)的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I_(geo))法、富集因子(EF)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 为调查贾鲁河郑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来源和生态风险,对该段9个关键点位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采样,检测了样品中8种重金属(Hg、Cd、Cu、Zn、Ni、Pb、As和Cr)的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I_(geo))法、富集因子(EF)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和生物毒性不利影响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EF和I_(geo)的平均值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Hg为严重富集(I_(geo):4级),Cd为中等富集(I_(geo):2级),Cu、Zn、Ni和Pb皆为轻度富集;As只在2个采样点有轻度富集;在近矿区和下游农业区采样点的Hg和Cd含量比其他点的高。沉积物中这8种元素的平均含量未超过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研究区重金属的RI平均值为1058.7,Hg和Cd对RI的贡献率分别为85.2%和12.7%,Hg和Cd在大多数采样点分别具有极高和偏高生态风险。研究区重金属发生生物毒性效应的可能性为15%~29%,Hg、Cu、Ni、As、Cr、Zn和Pb会对底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CA)结果显示,沉积物中Hg、Cd、As富集源于多因素,如采矿、燃煤、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而Cu、Zn、Ni和Pb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废水排放,Cr来源于土壤母质的自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贾鲁河 郑州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