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玉信应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科疾病经验浅析
1
作者 路丹 杨春生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8期34-37,共4页
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纷繁复杂,常寒热易混,虚实夹杂。孙玉信教授以“脾统四脏”理论为主导,临床治疗内科疾病,凡见脾胃病证,即从调理脾胃入手,处以“异病同治”,往往取效较好。该文介绍孙玉信教授应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科疾病经验。
关键词 孙玉信 脾统四脏 内科疾病 治疗经验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在植入型前置胎盘孕产妇中的诊断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孔琳琳 魏小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3期312-314,共3页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下缘至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的发病率相较于其他常见的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但仍然前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且常发于经产妇群体,属于妊娠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影响孕产...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下缘至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的发病率相较于其他常见的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但仍然前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且常发于经产妇群体,属于妊娠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影响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安全,而且还影响孕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而容易使孕产妇萌生出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加重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胎儿安全 胎先露 经产妇 宫颈内口 负面情绪 磁共振成像 植入型
下载PDF
高位结扎配合经皮静脉栓塞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64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振宇 安俊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0期135-136,共2页
目的评价微创下高位结扎配合经皮静脉栓塞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2009年3月间,在局麻下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配合经皮静脉栓塞治疗的264例(360条患肢)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曲张静脉消失100%,单肢手术时间20~5... 目的评价微创下高位结扎配合经皮静脉栓塞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2009年3月间,在局麻下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配合经皮静脉栓塞治疗的264例(360条患肢)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曲张静脉消失100%,单肢手术时间20~50min,住院时间1~3d,所形成的152例静脉曲张团呈硬块,6周左右软化消失。出现2例深部静脉栓塞。89例大静脉主干条索状硬结,3~4周后消失。随访2个月~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此术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确切,可达美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结扎 下肢静脉曲张 经皮静脉栓塞 治疗
下载PDF
三联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奎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1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刺络拔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进行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刺络拔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 目的观察针刺、刺络拔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进行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刺络拔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1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刺络拔罐配合穴位贴敷三联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针刺 刺络拔罐 穴位贴敷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雪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5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5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5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80.0%、97.3%,高于对照组的66.7%、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满意,患儿痛苦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 阿奇霉素 红霉素 疗效
原文传递
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25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宋奎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6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进行治疗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艾司唑伦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进行治疗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艾司唑伦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心脾两虚型 耳穴贴压疗法 失眠症
下载PDF
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奎云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病程在1天~30天的急性期、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组25例),对照组(先药后针组25例)。两组治疗21日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84...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病程在1天~30天的急性期、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组25例),对照组(先药后针组25例)。两组治疗21日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84%,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治疗应尽早、分期温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周围性面瘫 分期治疗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乳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46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奎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8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乳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进行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穴位贴敷联合乳宁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乳宁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乳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进行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穴位贴敷联合乳宁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乳宁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乳宁片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癖 乳腺增生 穴位贴敷疗法 乳宁片 中成药疗法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雪玉 《临床研究》 2017年第7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对患有呼吸衰竭疾病的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64例),将采用机械通气进... 目的研究探讨对患有呼吸衰竭疾病的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64例),将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组(6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动脉血气相关指标(PaO2、SPO2、PaCO2、HCO3-)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衰竭患儿的总有效率(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患儿的总有效率(62.50%),观察组患儿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PaO2、SPO2、PaCO2、HCO3-)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对患有呼吸衰竭的患儿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将患儿的血气相关指标改善至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小儿呼吸衰竭 效果 初步观察及评估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孔琳琳 牛旭艳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8期42-43,共2页
为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回顾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资料,患儿均接受常规超声和高频超声检查,比较2种超声检查方式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情况。结果显示,高频超声诊断... 为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回顾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资料,患儿均接受常规超声和高频超声检查,比较2种超声检查方式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情况。结果显示,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61例(95.31%),常规超声诊断51例(79.69%)。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果表明,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优于常规超声,可作为其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小儿 肠系膜淋巴结炎 诊断
原文传递
切扩联合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5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汉元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51-53,共3页
为观察肛门后正中切扩联合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将11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肛门后正中切扩联合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 为观察肛门后正中切扩联合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将11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肛门后正中切扩联合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和7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18%)略高于对照组(92.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肛门后正中切扩联合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显著,且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切扩术 切开引流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