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郭东升 孟春庆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骨科医院2014年09月-2015年09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和病历记录,均采用关节镜治疗,统计临床疗效,并将其依据Lkeu... 目的: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骨科医院2014年09月-2015年09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和病历记录,均采用关节镜治疗,统计临床疗效,并将其依据Lkeuchi评分标准分为无痛组(35例)和疼痛组(25例),对可能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优良率为95.00%,无痛组与疼痛组在年龄、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及术后冷敷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显著,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较多,应及时给予疼痛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 临床疗效 术后疼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富海 丁广甫 +3 位作者 李涛 沈正波 倪俊强 孟孝君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9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再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应用改良扩大开窗术17例,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11例,其中后外侧融合(plsterolateral fusion,PLF)5...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再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应用改良扩大开窗术17例,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11例,其中后外侧融合(plsterolateral fusion,PLF)5例,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5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1例。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6年,平均42个月,按Macnab评价标准,优14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89.3%。结论对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要根据初次手术史、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复发 再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淑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效果。方法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预期接受的护理用表格列出来,有顺序、有时间地实施护理措施,达到最...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效果。方法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预期接受的护理用表格列出来,有顺序、有时间地实施护理措施,达到最佳护理效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康复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1.06)d和(18±1.54)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91.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可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下载PDF
后路单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富海 丁广甫 +3 位作者 李涛 沈正波 倪俊强 孟孝君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经后路减压、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并进行定期随诊和影像学检查观察。结果经平均24个月的随访,优良率91....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经后路减压、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并进行定期随诊和影像学检查观察。结果经平均24个月的随访,优良率91.3%,固定节段滑脱无复发,植骨椎间隙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棒发生。结论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固定节段短,临床效果可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系统 腰椎滑脱症 椎间融合 椎管减压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倪俊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1322-1323,共2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掌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前臂悬前活动度、前...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掌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前臂悬前活动度、前臂悬后活动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中药熏洗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东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近期内收治的7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70例患者分成椎体内植骨组(35例)和外侧植骨组(35例)。为... 目的:探讨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近期内收治的7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70例患者分成椎体内植骨组(35例)和外侧植骨组(35例)。为外侧植骨组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为椎体内植骨组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Cobb’s角(衡量脊柱侧弯的角度)、Worter指数(椎管矢状径占位情况)、椎体前缘的高度比、进行VAS(视觉模拟评分)的分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进行手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s角、Worter指数、椎体前缘的高度比和进行VAS的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手术后,椎体内植骨组患者的Cobb’s角、Worter指数、椎体前缘的高度比和进行VAS的分数均明显优于外侧植骨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侧植骨组患者相比,椎体内植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脊柱结构的恢复,减轻其腰背疼痛的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7
作者 杨富海 丁广甫 +3 位作者 李涛 张兵 彭胜耀 沈正波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11期840-841,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AF内固定治疗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AF系统治疗 疗效满意
下载PDF
PFNA与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
8
作者 郭东升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56-457,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股骨近端防旋内髓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两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干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 目的分析并比较股骨近端防旋内髓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两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干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接受PFNA治疗(PFNA组),38例患者接受DHS治疗(DHS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DHS组(P<0.01);A组治疗优良率为96.9%(31/32),DHS组治疗优良率为78.9%(30/38),组间差异比较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PFNA组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DHS组有4例(10.52%)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干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PFNA治疗的优良率更高,手术效果更加安全、确切,因而可视为高龄股骨干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患者 PFNA DHS
下载PDF
股骨下段骨折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临床对比研究
9
作者 郭东升 《药物与人》 2015年第1期28-28,共1页
目的:研究股骨下段骨折锁定钢板与髓内钉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闻收治的98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9例/组,对照组采用髓内钉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规察组采... 目的:研究股骨下段骨折锁定钢板与髓内钉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闻收治的98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9例/组,对照组采用髓内钉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规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度膝关节的主要功能指标。结果:经本院的对比分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指标较之对照组更优,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艾。结论:根据本院的分组对比研究结果采用锁定钢板法取得了较之髓内钉治疗法更好的效果,并且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下段骨折 锁定钢板 髓内钉 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