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系统疾病并发外科急诊手术10例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仲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2760-2761,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病/并发症 血液病/护理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阳 刘玉华 杨方方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8期145-145,147,共2页
目的总结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血液科血液病80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4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结果护理组呼吸道感染8例,感染率为40%;血液感染6例,感染率为3... 目的总结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血液科血液病80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4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结果护理组呼吸道感染8例,感染率为40%;血液感染6例,感染率为30%;口腔感染3例,感染率为15%。对照组呼吸道感染12例,感染率为60%;血液感染9例,感染率为45%;口腔感染5例,感染率为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率,值得在各地区中小医院进行推广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院内感染 护理 感染率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减少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9
3
作者 郑海军 邱翠婷 +2 位作者 晋辉 孙亚超 李中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 CoCl2组和Res预处理组, CoCl2组给予500μmol/L CoCl2干预8 h, Res预处理组先用40μmol/L Res预处理2 h,再给予...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 CoCl2组和Res预处理组, CoCl2组给予500μmol/L CoCl2干预8 h, Res预处理组先用40μmol/L Res预处理2 h,再给予500μmol/L的CoCl2干预8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分布及CoCl2和Res对其表达的影响;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 BAX、裂解型caspase-3(c-caspase-3)及HIF-1α蛋白水平。结果与CoCl2组相比, Res预处理能提高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并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caspase-3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而HIF-1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与CoCl2组相比, Res能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 c-caspase-3及HIF-1α的蛋白水平。结论 Res可减少巨噬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Res可减少细胞内氧自由基的堆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以及下调细胞上HIF-1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G-CSF对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Survivin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中东 齐振华 +2 位作者 舒义刚 王光平 陈方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足叶乙甙(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以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HL-60白血病细胞株进行传代培养,通过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足叶乙甙(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以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HL-60白血病细胞株进行传代培养,通过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表达。结果:VP16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下调Survivin表达;G-CSF可上调SurvivinmRNA表达,与VP16联合应用时,细胞凋亡率低于单独应用VP16组(P<0.01),Survivin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用VP16组(P<0.01)。结论: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Survivin表达有关;G-CSF能抑制VP16的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凋亡 SURVIVIN 依托泊甙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生存素在VP16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中东 齐振华 +2 位作者 刘巍 王光平 陈方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生存素在化疗药物足叶乙甙(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HL60白血病细胞株进行传代培养,MTT试验检测VP16不同药物浓度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DNA凝胶电泳定性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 目的探讨生存素在化疗药物足叶乙甙(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HL60白血病细胞株进行传代培养,MTT试验检测VP16不同药物浓度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DNA凝胶电泳定性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用RTPCR检测生存素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各种浓度的VP16均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下调生存素表达,阻滞细胞周期,具有明显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生存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凋亡 生存素 足叶乙甙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HL-60白血病细胞Survivin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中东 齐振华 +1 位作者 王二华 舒义刚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HL60白血病细胞株进行传代培养,MTT试验检测GCSF不同药物浓度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表达。结果:GCS...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HL60白血病细胞株进行传代培养,MTT试验检测GCSF不同药物浓度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表达。结果:GCSF具有促进HL60细胞增殖,上调SurvivinmRNA表达的作用,而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GCSF能够上调SurvivinmRNA表达,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株 SURVIVIN基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白血病56例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郭仲琴 杨阳 牛学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4996-4996,共1页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白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成立健康教育小组,调查患者白血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心理评估,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同时辅以心理护理,教育两周,出院前评价上述情况。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疾病...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白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成立健康教育小组,调查患者白血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心理评估,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同时辅以心理护理,教育两周,出院前评价上述情况。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了正确认识,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教育前调查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心理学 卫生教育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87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5
8
作者 宋庆林 杨阳 +2 位作者 李建平 李文永 宋晓丽 《中原医刊》 2006年第20期37-38,共2页
目的报告一组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症。方法用常规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A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营养不良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Evan′s综合征,结缔组织疾病等常... 目的报告一组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症。方法用常规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A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营养不良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Evan′s综合征,结缔组织疾病等常见血细胞减少性疾病。采用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抗人球蛋白实验(BM Coomb′S)来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与结论该组疾病特点为全血细胞或两系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不低,骨髓多数增生不减低,红系比例正常或增高,常规溶血检查为阴性,没有异常克隆造血证据,部分病例的BM Coomb′S为阳性,多数病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反应良好,且环孢素可以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症 免疫相关性 泼尼松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环孢素A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李中东 杨文琪 +2 位作者 李建平 晏家益 吴群林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测定 免疫抑制因子
下载PDF
万珂在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永 《北方药学》 2011年第8期28-28,共1页
多发性骨髓瘤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位,一般多发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万珂是世界上首个应用蛋白质酶体作为治疗目标的一种新型癌症用药,其的出现为肿瘤细胞开启走向毁灭的大门。
关键词 万珂 老年多发性骨髓 疗效
下载PDF
应用血浆置换和化疗改善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永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4期30-30,共1页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化疗改善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综合征的临床数据。方法:2009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综合征患者24例,年龄43~67岁,平均54岁,其中女4例,男20例。结果:血浆置换和化疗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综合征...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化疗改善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综合征的临床数据。方法:2009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综合征患者24例,年龄43~67岁,平均54岁,其中女4例,男20例。结果:血浆置换和化疗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综合征时缓解率为100%。化疗组仅为81.8%。结论:血浆置换和化疗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综合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化疗 多发性骨髓 瘤高黏滞综合征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旋磨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邱翠婷 朱艳霞 +6 位作者 晋辉 郑海军 李中东 韩风杰 曾辉 刘静 尹遇冬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在血管内超声显像(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指导下行冠状动脉旋磨后再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27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患者... 目的探讨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在血管内超声显像(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指导下行冠状动脉旋磨后再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27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患者在IVUS指导下行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术,评估手术即刻成功率、术后管腔最小直径、最小直径狭窄率、管腔有效面积变化及随访结果。结果27例患者中,术前、术后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酸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靶血管旋磨及支架置入后,最小管腔直径由术前的(1.563±0.061)mm增大至(3.293±0.073)mm;直径狭窄率由术前的(84.07±1.195)%降至(43.7±1.954)%;管腔有效面积由术前的(3.5±0.139)mm^(2)增至(9.859±0.262)mm^(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即刻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对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在IVUS指导下行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术,减少了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旋磨术 血管内超声检查 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白介-2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文永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6期50-50,共1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白钿胞介素2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结果:白介素2在患者体内可以抗骨髓瘤活性,降低骨髓瘤患者的负荷。结论:白介素2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白介素2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化疗药物对末梢神经的影响(附17例临床报告)
14
作者 李建平 吴亚萍 +2 位作者 刘宝玲 张燕 张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6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了17例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肌电图的变化。结果:其中有9/17患者正中神经及胫神经运动神经远瑞潜伏期(ML)延长26~62%,4/17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W)下降13~20%,12/17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下降19~3... 目的:观察了17例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肌电图的变化。结果:其中有9/17患者正中神经及胫神经运动神经远瑞潜伏期(ML)延长26~62%,4/17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W)下降13~20%,12/17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下降19~35%,11/17腓肠神经SCV下降18~48%,波幅均正常。3例化疗前、1例化疗停后一年肌电图ML、MCV、SCV均恢复正常。提示化疗药物可引起周围神经的亚临床改变,而肌电脉现为典型的神经源性损害。停药后复查肌电图可恢复正常时限,认为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的毒性为可逆性。而Ara-c累积剂量大于48g/m2,神经源性损害不可逆。结论:在血液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适当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以减轻神经源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 临床报告 肌电图 正中神经 周围神经疾患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 神经源性损害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周围神经病变 末梢神经炎
下载PDF
DC-CIK方案治疗41例急性白血病清除微小残留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庆林 夏瑞雪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41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DC-CIK细胞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意义。方法3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患者均经MA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200 mg)或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诱导缓解,2例M2患者采用... 目的:分析41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DC-CIK细胞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意义。方法3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患者均经MA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200 mg)或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诱导缓解,2例M2患者采用CAG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诱导缓解,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经VDC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诱导缓解。所有患者应用大剂量强化化疗方案缓解后用 DC-CIK交替维持治疗。结果 DC-CIK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CD16^+细胞比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白细胞介素( IL)-2、IL-12、IL-17、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提高,而IL-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微小残留灶WT1的检测显示3例AML 患者治疗前WT1阳性,经DC-CIK 治疗后转阴。IL-17健康对照组最高,未缓解及初治白血病最低,缓解组逐渐升高,DC-CIK治疗后接近正常。结论 DC-CIK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清除微小残留病变能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机体的抗急性白血病免疫效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31例误诊分析
16
作者 李建平 杨文琪 李中东 《临床医学》 CAS 2000年第8期F004-F004,共1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疾病中最易误诊的疾病,我院自1990年~1999年共收治31例,误诊率达70%,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男19例,女12例,年龄40~68岁,在院外误诊时间3个月~5年。 1.2 临床表现:发...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疾病中最易误诊的疾病,我院自1990年~1999年共收治31例,误诊率达70%,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男19例,女12例,年龄40~68岁,在院外误诊时间3个月~5年。 1.2 临床表现:发热16例,骨疼25例,贫血25例,出血倾向18例,腰及下肢根性疼痛12例,齿龈肿块1例,骨肿块12例,胸闷4例,胸腔积液2例,雷诺氏症状3例,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误诊 误诊率 误诊原因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1及白细胞介素-1β测定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庆林 夏瑞雪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第10期1057-1058,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IL-1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4例健康体检者及45例初诊AL患者化疗前及获完全缓解(CR)后的血清IL-11及IL-1β含量进...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IL-1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4例健康体检者及45例初诊AL患者化疗前及获完全缓解(CR)后的血清IL-11及IL-1β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同时观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AL患者血清IL-1β含量[(84.63±16.74)ng/L]较正常对照组[(28.46±3.08)ng/L]高(t=-1.467,P=0.024),经诱导化疗获CR后又明显降至正常水平,且与外周血白细胞呈正相关(r=0.315。P〈0.05),而IL-11[(23.64±2.04)肌g/L]水平在初次诱导化疗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63.52±18.72)μg/L,t=-1.795,P=0.039),荻CR后明显升高,并接近正常水平,且与外周血血小板数呈正相关(r=0.813,P〈0.05)。结论IL-11和IL-1β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11 白细胞介素-1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