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食管癌病理学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食管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WHO对世界五大洲食管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人食管癌的发病率为20.0/10万(男性)及6.4/10万(女性);而死亡率为31.66/10万(男性)及15.9... 食管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WHO对世界五大洲食管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人食管癌的发病率为20.0/10万(男性)及6.4/10万(女性);而死亡率为31.66/10万(男性)及15.93/10万(女性).1997年WHO公布的资料表明,中国人占每年全世界因食管癌死亡人数的46.6%.说明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世界之最.1980年全国食管癌死亡率统计表明,河南省的食管癌死亡率平均为33.22/10万,又位于全国各省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病理学 肿瘤 细胞学 诊断 细胞凋亡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病理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建萍 王峰 赵志华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9期I0204-I0204,共1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虽以形态学为基础,但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合理的组织病理实验教学,提高病理学实...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虽以形态学为基础,但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合理的组织病理实验教学,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以适应目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学好病理学不仅为学生学习临床课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病理学 PBL教学法 应用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教学模式 小组讨论
下载PDF
浅谈多种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式的利与弊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新全 张红燕 李晟磊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7期I0207-I0207,共1页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在传统的实验学习中主要以形态学教学为主,为提高教学效果现各学校均采取了多种教学改革方法,这些方法普遍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总结这些新方法的问题从...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在传统的实验学习中主要以形态学教学为主,为提高教学效果现各学校均采取了多种教学改革方法,这些方法普遍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总结这些新方法的问题从而全面促进病理学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病理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佳静 郑湘予 +2 位作者 孙淼淼 常伟龙 陈奎生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3-267,共5页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分析以及耐药判定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有越来越多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肿瘤病理诊断,尤其对组织学形态不典型、鉴别诊断困难、组织来源难以确定的肿瘤发...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分析以及耐药判定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有越来越多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肿瘤病理诊断,尤其对组织学形态不典型、鉴别诊断困难、组织来源难以确定的肿瘤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新近用于临床肿瘤病理学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综述,为相关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病理诊断 消化系统肿瘤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下载PDF
婴幼儿阴道卵黄囊瘤6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5
作者 罗婷 陈奎生 +5 位作者 王帅元 张哲 余兰燕 于丽莹 寇松子 孙淼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阴道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婴幼儿阴道YST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儿年龄5~23个月,平均10个月... 目的探讨婴幼儿阴道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婴幼儿阴道YST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儿年龄5~23个月,平均10个月,均出现阴道出血,其中2例阴道有黄色分泌物,血清AFP均异常升高。6例均行阴道肿物切除术或活检术,镜下肿瘤排列呈疏网状结构,血管周围见S-D小体和嗜酸性小体,免疫表型:CK、AFP、SALL4、Glypican-3均阳性,OCT-4阴性,Ki-67增殖指数高。术后予以PEB或VCP为主的化疗方案;6例患儿术后随访39~61个月,1例死亡,2例复发,3例未见复发或死亡。结论阴道YST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恶性程度较高,生存率较低。临床特征为阴道出血或阴道黄色分泌物伴AFP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占位有利于诊断,依靠组织特征及免疫表型确诊,治疗以手术联合术后化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囊瘤 阴道 婴幼儿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RECK和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晟磊 赵秋民 +5 位作者 刘宗文 赵志华 高冬玲 郑湘予 陈奎生 张云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2-1086,共5页
目的:探讨RECK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RECK及MMP-9蛋白表达.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RECK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RECK及MMP-9蛋白表达.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和MMP-9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2=10.422,8.550,4.751;x2= 8.447,14.333,5.373;均P<0.05).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RECK蛋白表达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59.7%,71.0%,85.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而MMP-9蛋白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0.6%,80.6%, 27.4%,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RECK和MMP-9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ECK及MMP-9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RECK蛋白 食管鳞癌 免疫组化 浸润 转移
下载PDF
KISS-1与TIM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杜华贞 张延新 +3 位作者 李维山 宋文刚 陈奎生 张云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胃肿瘤 KISS-1 TIMP-1 转归
下载PDF
病理组织脱水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被引量:6
8
作者 赵阿红 宋一民 +1 位作者 尹玉慧 张红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3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组织脱水机在病理组织脱水过程中影响脱水质量的因素。方法:从试剂检测、正确取材、规范管理等角度,保证组织脱水质量。结果:通过试剂的及时更换、取材的严格把关、规范操作管理和仪器的日常保养,提高了组织脱水质量,保... 目的:探讨全自动组织脱水机在病理组织脱水过程中影响脱水质量的因素。方法:从试剂检测、正确取材、规范管理等角度,保证组织脱水质量。结果:通过试剂的及时更换、取材的严格把关、规范操作管理和仪器的日常保养,提高了组织脱水质量,保证了组织切片的高质量,提高了病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结论:对先进仪器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并结合操作人员的技能、责任心,才能充分保证组织的脱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脱水 质量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MTA1、MMP-9和MVD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陶识博 张蕾 +5 位作者 张云汉 高冬玲 赵阿红 马晓艳 陈妍琼 宋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1,MTA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1,MTA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38例食管正常组织,45例食管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TA1、MMP-9及MVD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TA1、MMP-9及MVD在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之间的表达均呈现逐渐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TA1和MMP-9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VD的表达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MTA1、MMP-9及MVD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3项指标对判断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MTA1 MMP-9 MVD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S100A4和MMP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献召 李珊珊 +2 位作者 轩小燕 李娜 王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3338-3342,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S100A4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0例食管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S100A4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S100A4和MMP2...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S100A4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0例食管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S100A4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S100A4和MMP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2.00%和67.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26.00%和3 1.00%(P<0.01).二者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S100A4可能通过对MMP-2蛋白的调控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食管鳞癌的早期侵袭转移中起关键作用,有望成为评估食管癌预后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S100A4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下载PDF
MIC-1和uPA在食管鳞癌中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贺飞 刘宇琼 李惠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762-2767,共6页
目的:探讨MIC-1及uPA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IC-1及uPA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IC-1蛋白表达与癌的... 目的:探讨MIC-1及uPA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IC-1及uPA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IC-1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uPA蛋白表达与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MIC-1蛋白表达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64.4%(29/45)、40.9%(9/22)、13.3%(6/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673,均P<0.01);uPA蛋白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也依次降低,分别为68.9%(31/45)、27.3%(6/22)、24.4%(11/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863,P<0.01);MIC-1与uP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p=0.403,均P<0.01).结论:MIC-1和uPA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C-1及uPA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子-1 尿激酶型纤容酶原激活剂 食管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浸润转移
下载PDF
非编码RNA调控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琛擘 谢燕 +2 位作者 李意威 陈奎生 孙淼淼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好发于中老年人,伴随我国社会全面步入人口老龄化,MM将严重威胁人民健康。MM易复发和治疗抵抗性使患者预后较差,异常的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进展和复发的重要条件。非编码RNA(ncRNA)被证实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过程,是... 多发性骨髓瘤(MM)好发于中老年人,伴随我国社会全面步入人口老龄化,MM将严重威胁人民健康。MM易复发和治疗抵抗性使患者预后较差,异常的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进展和复发的重要条件。非编码RNA(ncRNA)被证实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过程,是关键的调控因子。为了分析ncRNA在MM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M相关ncRNA调控血管生成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管生成 非编码RNA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mTOR及CyclinD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会枝 崔黎 +2 位作者 李晟磊 陈奎生 杨建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33-2537,共5页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CyclinD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2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6例中mTOR及Cyclin D1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CyclinD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2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6例中mTOR及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TOR及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二者蛋白阳性表达率(53.2%vs30.4%,77.4%vs12.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00,48.106,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癌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mTOR与CyclinD1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p=0.344,P<0.05).结论:mTOR和CyclinD1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TOR及CyclinD1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 食管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浸润转移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4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僧靖静 张云汉 高冬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4(TRAIL R4)在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blot、RT 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正常胃黏膜和胃腺癌组织中TRAIL R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4(TRAIL R4)在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blot、RT 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正常胃黏膜和胃腺癌组织中TRAIL R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 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0.65%,高于其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45%(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 R4蛋白均有强染色,在胃腺癌组织中染色均为阴性(P<0.05);RT PCR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 R4mRNA表达高于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 R4mRNA染色均为阳性,而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23%(P<0.05)。结论:TRAIL R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是TRAIL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4 凋亡
下载PDF
颅咽管瘤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忠伟 高冬玲 +2 位作者 王新军 刘泉 张云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i003,共4页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 (tumornecori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edligandreceptor,TRAILR)在颅咽管瘤细胞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颅咽管瘤细胞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蛋白的表...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 (tumornecori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edligandreceptor,TRAILR)在颅咽管瘤细胞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颅咽管瘤细胞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蛋白的表达。同时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颅咽管瘤中诱骗受体 (Decoyreceptor,DcR)在mRNA水平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2 4例颅咽管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 (Deathreceptor,DR)DR4和DR5 ,7例 (2 9.2 % )表达DcR1 ,5例 (2 0 .8% )表达DcR2 ,而 1 6例正常脑组织普遍表达DcR ,7例 (43 .8% )表达DR4 ,5例 (31 .3 % )表达DR5。颅咽管瘤组织中DR的高表达以及DcR的低表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中DR的低表达及DcR的高表达 ,两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原位杂交显示 2 4例颅咽管瘤组织分别有 1 9例 (79.2 % )DcR1和 1 5例 (62 .5 % )DcR2在mRNA水平呈强阳性表达 ,DcR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翻译水平 (P <0 .0 1 )。结论 颅咽管瘤细胞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和DcR的低表达 ,DcR在颅咽管瘤中限制性表达的调控位于转录后水平。这可能为颅咽管瘤的凋亡诱导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凋亡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分化相关基因NDRG1的表达及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蕾 贺付成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3-935,共3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分化相关基因 诱导分化治疗 进展
下载PDF
TWEAK及其受体Fn14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建萍 李晟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217-3221,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NF-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及其受体早期反应蛋白1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inducible 14,Fn14)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NF-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及其受体早期反应蛋白1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inducible 14,Fn14)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手术切除的45例食管鳞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WEAK及Fn14蛋白表达,并且对二者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TWEAK蛋白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χ2分别为6.455,11.645及4.185,P均<0.05);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TWEAK蛋白表达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7.3%(6/22)、40.9%(9/22)、64.4%(29/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18,P<0.05);Fn14蛋白表达也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χ2分别为10.873、12.513、9.244及13.137;均P<0.05);Fn14蛋白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2.7%(5/22)、59.1%(13/22)、62.2%(28/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72,P<0.05).TWEAK及Fn14的表达无相关性(γp=0.091,P>0.05).结论:TWEAK及Fn14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提示TWEAK及Fn14过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 早期反应蛋白14 食管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浸润转移
下载PDF
Kiss-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志华 陈妍琼 +2 位作者 高冬玲 张岚 张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04-1009,共6页
目的:观察Kiss-1蛋白及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原位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联合检测了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Kiss-1蛋白... 目的:观察Kiss-1蛋白及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原位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联合检测了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Kiss-1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食管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67.7%、90.3%(P<0.05);用原位杂交检测Kiss-1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74.2%、95.2%(P<0.05);用RT-PCR技术检测Kiss-1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8%、71.0%、88.7%(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及mRNA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Kiss-1蛋白的低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用原位杂交及RT-PCR技术对Kiss-1mRNA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Kiss-1基因的表达降低或缺失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KISS-1
下载PDF
不同分子亚型的浸润性乳癌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红燕 刘宇琼 +4 位作者 杨建萍 郑湘豫 王新华 王丰 李珊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80例浸润性乳癌病例的资料,根据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免疫组化表达水平分为LuminalA型[ER+和(或)PR+,HER2-]、LuminalB型[ER+...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80例浸润性乳癌病例的资料,根据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免疫组化表达水平分为LuminalA型[ER+和(或)PR+,HER2-]、LuminalB型[ER+和(或)PR+,HER2+]、HER2+型(ER-,PR-,HER2+)和Basal-like型(ER-,PR-,HER2-),分析各分子亚型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LuminalA型最多(516例,占58.6%),其次为Basal-like型(180例,占20.5%)和LuminalB型(96例,占10.9%),HER2+型最少(88例,占10.0%)。4个亚型平均发病年龄均<50岁,平均肿瘤最大径均<4cm;4个亚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4个亚型病理组织学分级分布不同(χ2=182.915,P<0.001),均以Ⅱ级为主,但LuminalA型中Ⅰ级和Basal-like型中Ⅲ级所占比例较高(P均<0.001);4个亚型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6,P=0.012),Basal-like型最高(57.8%)。结论:中国人浸润性乳癌LuminalA型最常见,发病年轻;Basal-like型组织学分级较高,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分子亚型 浸润性乳癌
下载PDF
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细胞胀亡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伟 僧靖静 +5 位作者 赵高峰 王公平 杨振 僧国珍 高冬玲 张云汉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99-300,共2页
目的研究胃癌、大肠癌中肿瘤细胞胀亡的存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胃癌、大肠癌中肿瘤细胞的胀亡情况。结果(1)在胃癌、大肠癌中分别检测到了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其胀亡指数分别为(2.6±0.9)和(2.3±0.8);(2)胀亡... 目的研究胃癌、大肠癌中肿瘤细胞胀亡的存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胃癌、大肠癌中肿瘤细胞的胀亡情况。结果(1)在胃癌、大肠癌中分别检测到了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其胀亡指数分别为(2.6±0.9)和(2.3±0.8);(2)胀亡指数在胃癌、大肠癌中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存在胀亡细胞,且其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大肠肿瘤 细胞胀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