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插管全麻和麻醉监护下的镇静术在气管食管瘘患者气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
作者 刘磊 钟巍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无插管全麻与麻醉监护下镇静术在气管食管瘘患者气道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气道介入治疗的气管食管瘘患者60例,均为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所收治,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麻组(35例)与镇静组(25... 目的对比分析无插管全麻与麻醉监护下镇静术在气管食管瘘患者气道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气道介入治疗的气管食管瘘患者60例,均为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所收治,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麻组(35例)与镇静组(25例),全麻组选择无插管全身麻醉,而镇静组则选择麻醉监护下镇静术,对两组的气促指数评分、卡氏评分、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术后两组的气促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且镇静组术后的气促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两组的卡氏评分均显著提高,且镇静组出院时的卡氏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气管插管回重症监护室(ICU)、低血压、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食管瘘患者在接受气道介入治疗时,无论是选择无插管全身麻醉,亦或是选择麻醉监护下镇静术,均能让气道介入治疗有序开展,保证其能顺利完成;但是和无插管全身麻醉相比较,采用麻醉监护下镇静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气促指数、体力状况与功能状态;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应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在确诊麻醉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具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插管全麻 麻醉监护下镇静术 气管食管瘘 气道介入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峥嵘 孟宪慧 刘晓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669-3671,共3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对照组使用七氟烷+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的简易智力状态评测表(MMSE)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手术前后心率(HR)、血压及血清S100β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和单肺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3 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3、6 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均P<0.05),而两组术前和术后24、72 h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的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术后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的复合全麻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具有一过性的影响,但与七氟烷相比,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较快,且手术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胸外科手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西维来司他钠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3
作者 王晓博 周俊辉 +2 位作者 钟巍 奚高原 王鹏浩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108-113,119,共7页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他钠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招募于本院手术室接受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C组)和西维来司他钠组(S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及...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他钠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招募于本院手术室接受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C组)和西维来司他钠组(S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及术后任何不良事件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记录住院时间及90天死亡率。3个月后,使用问卷收集与睡眠有关的数据、生活质量、焦虑和疼痛。结果 C组共有13例患者(32.5%)在术后3 d内发生术后谵妄(POD),S组共有5例患者(12.5%)在术后3 d内发生POD,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3 d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术前1 d均增高,但S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S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90 d随访时,MMSE评分与基线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共有4例(10.0%)患者出现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OCD)。两组间POCD发生率无差异(P>0.05)。术中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90 d的随访期内,两组均无患者死亡。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EQ-5D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的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可降低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POD发生率,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有益于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维来司他钠 术后谵妄 炎性反应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挥发性麻醉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恒 杨承祥 +4 位作者 孙凯 孟宪慧 董晓莉 曾因明 王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研究挥发性麻醉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17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分为6大组:假手术组(含1亚组):自然灌流85 min;对照组(含4亚组):平衡15 min为1亚组,... 目的:研究挥发性麻醉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17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分为6大组:假手术组(含1亚组):自然灌流85 min;对照组(含4亚组):平衡15 min为1亚组,平衡后续灌15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缺血25 min后复灌30 min为1亚组;氟烷组(含3亚组):平衡15 min后,灌注含1.5 MAC氟烷灌注液15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含药液后缺血10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缺血25 min复灌含1.5 MAC氟烷的灌注液30 min为1亚组;1.5 MAC的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大组,各大组包括3亚组,处理同氟烷组。记录各组心脏在平衡15 min、给药后(或续灌15 min)、复灌30min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心率(HR)、冠脉流量(CF)。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1)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组在给药后CF高于对照组(P<0.05);各用药组在给药后LVDP、±dp/dtmax低于对照组(P<0.01)、而LVEDP高于对照组(P<0.05);复灌30 min各用药组LVDP、±dp/dtmax高于对照组(P<0.01)。氟烷、异氟烷组在给药后和复灌30 min的HR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各用药组在缺血前、缺血期和复灌30 min的心肌ATP含量高于及复灌30 min SOD活性高于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组在缺血前Ca2+-ATP酶活性低于对照组、各用药组在缺血期和复灌30 min此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在复灌30min,氟烷组的Na+-K+-ATP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和其它3用药组(P<0.05或P<0.01)。结论:挥发性麻醉药可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缺血再灌注后,能明显促进心肌功能与代谢的恢复,而且能提高CF、心肌Ca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烷 恩氟烷 异氟烷 七氟烷 心脏功能试验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峥嵘 周俊辉 +1 位作者 孟宪慧 房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组、研究组1(D1组)和研究组2(D2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1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组、研究组1(D1组)和研究组2(D2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1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其后以0.3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D2组患者以0.5μg/kg/h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至术毕;N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清醒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0 min(T3)和拔管后30 min(T4)的镇静-躁动评分(S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有无呛咳躁动,拔管后是否配合指令.结果:各组麻醉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1组和D2组患者术后SAS和Ramsay评分T1-T4各时点明显降低(P<0.05).D1组和D2组躁动发生率及依从性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颈吻手术围术期,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两种给药方法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不给予负荷量、术中静脉匀速维持在临床使用上更方便简单,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躁动 麻醉苏醒期 食管癌手术 颈部吻合术
下载PDF
小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150例麻醉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海霞 董小莉 +1 位作者 何敏 孙建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3-633,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治疗
下载PDF
地佐辛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孟勤 钟巍 +1 位作者 任苏恩 韩雪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对地佐辛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9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将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实施三种不同的术后镇痛,对比三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 目的对地佐辛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9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将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实施三种不同的术后镇痛,对比三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镇静、疼痛学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A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为(6.4±2.5)min,B组为(9.2±1.7)min,C组为(7.9±2.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患儿的拔管时间为(13.3±5.2)min,A组为(10.2±2.8)min,C组为(11.7±4.7)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儿ICU住院时间为(25.0±3.7)min,A组为(33.0±7.2)min,C组为(28.6±2.9)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在T1、T2、T3三个阶段血流动力学与镇痛、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6.7%,B组患儿为0,C组患儿为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降低患儿的术后疼痛感,有效缩短患儿的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患儿家属的经济压力,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更为持久,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 术后镇痛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异丙酚心血管麻醉对心血管应激和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苏孟勤 钟巍 +1 位作者 任苏恩 韩雪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心血管麻醉对心血管应激和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用异丙酚诱导心血管麻醉,根据异丙酚使用剂量将患者随机分为0.5 mg/kg组、1 mg/kg组和2 mg/kg组,每组40例。采用惠普监测仪监测脑电... 目的探讨异丙酚心血管麻醉对心血管应激和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用异丙酚诱导心血管麻醉,根据异丙酚使用剂量将患者随机分为0.5 mg/kg组、1 mg/kg组和2 mg/kg组,每组40例。采用惠普监测仪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心率(HR);采用A-line监测仪监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麻醉诱导所需时间,比较并分析不同剂量异丙酚心血管麻醉对心血管应激和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插管前即刻BIS和HR值均降低,与基础值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1 min,三组患者的BIS值低于基础值,HR高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时,2 mg/kg组患者的AAI值均低于0.5 mg/kg组和1 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剂量相比,2.0 mg/kg异丙酚心血管麻醉可明显改善心血管应激反应,可更好地恢复意识,对心血管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心血管麻醉 心血管应激 心血管功能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心内直视术患者S-100β蛋白、NSE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韬甫 宋志冰 刘宿平 《海峡药学》 2017年第9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心内直视术患者S-100β蛋白、NSE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心内直视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麻醉S组30例和麻醉P组30例。结果两组患者T0、T5时间...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心内直视术患者S-100β蛋白、NSE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心内直视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麻醉S组30例和麻醉P组30例。结果两组患者T0、T5时间段S-100β蛋白、NSE均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S组T1、T2、T3、T4时间段S-100β蛋白、NSE均低于麻醉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1d认知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S组术后2d MMSE评分高于麻醉P组,麻醉S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麻醉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对心内直视术患者S-100β蛋白、NSE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心内直视术 S-100Β蛋白 认知功能 影响
下载PDF
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采用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苏孟勤 钟巍 +1 位作者 任苏恩 韩雪萍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联用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瑞芬太尼行复合麻醉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在结束手术前30min,就静注地佐辛(对照组,n=40)与静注右美托咪...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联用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瑞芬太尼行复合麻醉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在结束手术前30min,就静注地佐辛(对照组,n=40)与静注右美托咪啶联合地佐辛(观察组,n=40)麻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瑞芬太尼行复合麻醉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地佐辛,可对术后痛觉过敏预防,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复合麻醉 痛觉过敏 地佐辛 右美托咪啶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婴幼儿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韬甫 宋志冰 刘宿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婴幼儿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4-12~2015-12我院所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根据临床所需应用芬太尼作为临床麻醉...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婴幼儿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4-12~2015-12我院所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根据临床所需应用芬太尼作为临床麻醉方法,探究组患儿应用瑞芬太尼作为临床麻醉方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应用状况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经临床应用结果得出,探究组患儿的SDP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切皮时及CPB前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与对照组患儿无较大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状况上,探究组患儿的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CPB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且探究组患儿术后无重插管现象,对照组患儿有2例患儿出现重插管现象,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应用瑞芬太尼药物作为快通道心脏麻醉药物能够有效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并加快拔管时间,减少临床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婴幼儿 心脏麻醉
下载PDF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142-143,共2页
腰硬联合麻醉(CSEA)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且肌肉松弛好,已被广泛用于临床[1]。但对老年患者的循环呼吸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同布比卡因相比,鞘内注射罗哌卡因有更好的感觉运动分离作用[2],因... 腰硬联合麻醉(CSEA)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且肌肉松弛好,已被广泛用于临床[1]。但对老年患者的循环呼吸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同布比卡因相比,鞘内注射罗哌卡因有更好的感觉运动分离作用[2],因此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更加安全。本研究观察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罗哌卡因 应用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感觉运动分离 临床效果 肌肉松弛
下载PDF
吸入麻醉药对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宪慧 李恒 孙凯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异氟醚和恩氟烷对缺血再注心肌功能、代谢自由基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3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又分为对照组、七氟醚组、氟烷组、异氟醚组。实验结... 目的研究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异氟醚和恩氟烷对缺血再注心肌功能、代谢自由基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3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又分为对照组、七氟醚组、氟烷组、异氟醚组。实验结束后测定心率(HR)、灌脉流量(CF)、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活性、心肌丙二醛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等。结果①恩氟烷、异氟醚具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恩氟烷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肌冠脉流量的恢复。②各用药组明显降低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压力升高速率,升高LVEDP(P<0.05);缺血再灌注后,七氟醚、恩氟烷、异氟醚组的左心室发展压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78%,62%,59%(P<0.01),左心室压力升高速率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76%,67%,74%(P<0.01);与对照组恢复的左心室发展压(27%)、左心室压力升高速率(13%)相比,具有差异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各用药组均能提高心肌ATP含量,缺血后心肌ATP下降较慢,复灌后恢复较快。④复灌后用药组SOD活性较高;丙二醛生成量下降(P<0.05)。结论三种吸入麻醉药对心肌收缩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缺血再灌注后,能明显促进心肌功能与代谢的恢复,而且能提高冠状动脉流量、SOD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盐酸瑞芬太尼用于肺外科手术30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董小莉 刘延玲 +1 位作者 钟巍 张玉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1182,共2页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肺外科手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巍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9期164-165,共2页
目的研究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对实验组75例采用快通道麻醉治疗,对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CPB时... 目的研究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对实验组75例采用快通道麻醉治疗,对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CPB时间、住院时间、阻断时间和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40±2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70±30)min,实验组的术后住院时间4~6 d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的住院时间8~10 d,且术后没有并发症。结论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心脏麻醉 心脏手术 应用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宪慧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2期102-102,104,共2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11例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和浅低温非体外循环全麻下行主动脉缩窄矫治术,麻醉采用气管插管芬太尼为主的静脉全身麻醉,术中同时监测上、下肢血压,应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结果本... 目的总结和探讨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11例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和浅低温非体外循环全麻下行主动脉缩窄矫治术,麻醉采用气管插管芬太尼为主的静脉全身麻醉,术中同时监测上、下肢血压,应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结果本组11例患者平均阻断时间为23min,平均温度34.5℃,术中收缩压维持一定水平,术后平均拔管时间3.5h。全组无严重心律失常、重要脏器损害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适当低温、实施控制性降压,维护血流动力学平稳,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主动脉缩窄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主动脉缩窄 麻醉
下载PDF
冠脉搭桥术中麻醉处理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17
作者 武卫国 张玉鸟 刘延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脏/病理生理学 血液生理过程 麻醉
下载PDF
老年病人围麻醉复杂心律失常36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张玉鸟 苏孟勤 +1 位作者 钟巍 李卫东 《中原医刊》 2004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围麻醉期 老年病人 血流动力学 并发症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婴儿先天性巨大肺囊肿行肺叶切除1例麻醉体会
19
作者 董小莉 李卫东 +1 位作者 孟宪惠 刘旭萍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肺叶切除 婴儿 麻醉 肺囊肿 巨大型 先天性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100例麻醉总结
20
作者 武卫国 张玉鸟 刘延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5期62-62,共1页
冠状动脉搭桥术一般采用体外循环下和非体外循环下两种方式,其麻醉方法截然不同.其中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MI-OPCAB)由于术中不用体外循环,常温下维持病人自主心跳,最大限度进行心肌保护和减少生理干扰,并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 冠状动脉搭桥术一般采用体外循环下和非体外循环下两种方式,其麻醉方法截然不同.其中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MI-OPCAB)由于术中不用体外循环,常温下维持病人自主心跳,最大限度进行心肌保护和减少生理干扰,并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而越来越成为冠脉搭桥的首先选择[1].随着技术进步将得到发展和普及,我院自1999年来共对100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现就麻醉方法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并发症 血流动力学 麻醉深度 抗凝状态 麻醉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