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工程、医药技术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邹文苑 杨许召 +2 位作者 宋浩 陈玉菲 王军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55-60,共6页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工程、医药技术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在反胶束萃取、药物提取及合成、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生物工程 医药技术 应用
下载PDF
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培义 尹浩 +2 位作者 张应军 任丹阳 徐明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63-866,共4页
以十二胺为原料经加成、酰胺化等均相反应合成了酰胺型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钠(DLAP-12),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等因素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N-十二烷基-β-氨基... 以十二胺为原料经加成、酰胺化等均相反应合成了酰胺型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钠(DLAP-12),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等因素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甲酯)∶n(己二酰氯)=2.3∶1,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5h,在该条件下,己二酰氯转化率为81.65%。性能测定结果表明,25℃时,表面张力30.2mN/m,临界胶束浓度4.2×10-5mol/L,润湿力73.9s,罗氏泡沫高度16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N 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钠 己二酰氯 十二胺 酰胺化
原文传递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军 栾立辉 +1 位作者 杨许召 李刚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以吗啉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m-6-m,m=10,12),并用IR和1HNMR表征了其结构。测得28℃时,12-6-12和10-6-10的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26.45 mN/m和25.55 mN/m;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0 mmol/L和3.1 mmol/L;pC2... 以吗啉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m-6-m,m=10,12),并用IR和1HNMR表征了其结构。测得28℃时,12-6-12和10-6-10的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26.45 mN/m和25.55 mN/m;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0 mmol/L和3.1 mmol/L;pC20值分别为3.48和3.03;比表面过剩(Γmax)分别为2.72×10-6mol/m2和2.80×10-6mol/m2;分子最小截面积(Amin)分别为0.611 nm2和0.593 nm2。结果表明,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相同离子头基及烷基链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相比,CMC低一个数量级,γCMC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双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许召 王军 +1 位作者 李刚森 张真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8-343,共6页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功能性离子液体,具有离子液体的特性,还具有双亲特性。简述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等表面性能;同时介绍了离子液...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功能性离子液体,具有离子液体的特性,还具有双亲特性。简述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等表面性能;同时介绍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聚合和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并对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 制备 性能 应用
下载PDF
铜箔表面电镀铜粗化工艺 被引量:9
5
作者 冯绍彬 李振兴 +2 位作者 胡芳红 孙亮 韦永雁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6,共3页
国产铜箔表面粗糙度不够,直接影响镀镍层的形态,用作高分子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结合强度不够,致使其使用性能不达标。为了提高铜箔与有机材料间的结合强度,常采用表面粗化工艺。采用酸性硫酸盐镀铜工艺对铜箔表面进行粗... 国产铜箔表面粗糙度不够,直接影响镀镍层的形态,用作高分子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结合强度不够,致使其使用性能不达标。为了提高铜箔与有机材料间的结合强度,常采用表面粗化工艺。采用酸性硫酸盐镀铜工艺对铜箔表面进行粗化,并用微分电容曲线的电化学测量和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表征了铜箔粗糙度。结果表明,粗化电流密度为20A/dm2时,粗化效果最为明显,在抗拉端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国产铜箔抗拉强度由粗化前的60.85N/cm2增大到粗化后的137.81N/cm2,接近国外商品铜箔的抗拉强度138.26N/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化 电镀铜 微分电容 扫描电镜 抗拉强度
下载PDF
单晶多孔ZnO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洁 唐新村 +3 位作者 王志敏 余晓静 张亮 肖元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29-2334,共6页
采用PVP为表面活性剂,在尿素水溶液中,水热条件下制得层状碱式碳酸锌前躯体(LBZC)。通过高温处理前驱体制备单晶多孔ZnO纳米片。对单晶多孔ZnO纳米片分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 采用PVP为表面活性剂,在尿素水溶液中,水热条件下制得层状碱式碳酸锌前躯体(LBZC)。通过高温处理前驱体制备单晶多孔ZnO纳米片。对单晶多孔ZnO纳米片分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晶多孔ZnO纳米片直径约300-600nm,厚约15nm。基于该单晶多孔ZnO纳米片的气敏传感器在300℃下对乙醇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灵敏度较大,快速的响应-恢复性及稳定性,是一种很好的气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单晶 纳米片 多孔 气敏
下载PDF
组合膜-表面活性剂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宏忠 闫铨钊 +2 位作者 方少明 周军 王明花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0,共4页
氨氮是《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严格控制的、也是传统工艺难处理的一项指标。文中以北京市北神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合膜-表面活性剂法对其氨氮进行了处理。水样依次通过OSMONICS微滤EW膜和超滤GE膜... 氨氮是《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严格控制的、也是传统工艺难处理的一项指标。文中以北京市北神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合膜-表面活性剂法对其氨氮进行了处理。水样依次通过OSMONICS微滤EW膜和超滤GE膜后,调节膜出水pH值为6.5,加入质量分数0.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通过静电引力与NH4+形成大分子的复合态铵,然后经反渗透SE膜进一步处理。处理后的水样清澈透明,无异味,水质达到了GB 16889-1997的一级排放标准,氨氮去除率为99.4%。另外还探讨了水样的pH值、SDBS投加量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氨氮 膜工艺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笼形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晓静 韩喜妞 +3 位作者 方少明 李亚东 张忠厚 张成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9-212,233,共5页
以四乙氧基硅烷〔Si(OEt)4〕与五水合四甲基氢氧化铵(Me4NOH.5H2O)为原料水解缩合得到笼形八聚四甲基铵硅酸盐([SiO1.5ONMe4]8),继而与二甲基氯硅烷〔HSi(CH3)2Cl〕反应,一锅法合成了笼形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Q8M8H),最佳反应... 以四乙氧基硅烷〔Si(OEt)4〕与五水合四甲基氢氧化铵(Me4NOH.5H2O)为原料水解缩合得到笼形八聚四甲基铵硅酸盐([SiO1.5ONMe4]8),继而与二甲基氯硅烷〔HSi(CH3)2Cl〕反应,一锅法合成了笼形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Q8M8H),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6 h,n〔Si(OEt)4〕∶n(Me4NOH.5H2O)∶n〔HSi(CH3)2Cl〕=1∶1∶4,产率80%。FTIR和NMR研究证明,所得产物为Q8M8H;SEM、EDS和XRD研究表明,所制备的Q8M8H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的晶型结构,属于单斜晶系,a=1.18 nm,b=1.52 nm,c=1.51nm,α=γ=90°,β=108°;TG表明,Q8M8H热失重5%时的温度为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硅氧烷 二甲基氯硅烷 表征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Bola型非对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军 陈翔 +3 位作者 杨许召 宋浩 邹文苑 陈玉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61-665,共5页
以α,ω-二溴代烷、丁基咪唑和三丁基膦为原料经过二步反应合成了3种Bola型非对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间体1-(12-溴十二烷基)-3-丁基咪唑溴盐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丁基咪唑)∶n(1,12-二溴十二烷)∶n(四丁基碘化铵)=1∶1.5... 以α,ω-二溴代烷、丁基咪唑和三丁基膦为原料经过二步反应合成了3种Bola型非对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间体1-(12-溴十二烷基)-3-丁基咪唑溴盐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丁基咪唑)∶n(1,12-二溴十二烷)∶n(四丁基碘化铵)=1∶1.5∶0.005,异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 h;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1-(12-溴十二烷基)-3-丁基咪唑溴盐)∶n(三丁基膦)=1.05∶1,微波辅助反应,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 h。所合成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表现出了优良的表面活性,30℃时cmc在5.7×10^-3~8.7×10^-2mol·L^-1之间、γcmc在30~36 m N·m^-1之间;随着碳链长度的增长,其cmc,γ_cmc及分子最小横截面积(A_min)逐渐减小,饱和吸附量(Γ_max)和吸附效率(pc_20)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 咪唑 三丁基膦 微波辐照
下载PDF
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提纯与表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培义 尹浩 +2 位作者 张应军 任丹阳 李俊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2-1326,共5页
以十二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经加成、酰胺化反应合成了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钠(DLAP-12);采用酸化、无水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重结晶等工序提纯了DLAP-12;考察了混合溶剂配比、混合溶剂用量、结晶温度... 以十二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经加成、酰胺化反应合成了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钠(DLAP-12);采用酸化、无水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重结晶等工序提纯了DLAP-12;考察了混合溶剂配比、混合溶剂用量、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对提纯效果(以DLAP-12酸化产物N,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DLAPA-12)的中和值表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环己烷):V(无水乙醇)=9的无水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在m(混合溶剂):m(DLAPA-12粗产品)=11、40℃下结晶60 min,结晶2次后所得DLAPA-12的中和值为180.63 mg/g(以每克试样消耗KOH的质量计),与理论中和值接近,DLAPA-12的收率为78.68%,熔程为108 9~109.4℃。采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DLAPA-12的结构。25℃时DLAP-12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4.2×10^(-5) mol/L,表面张力为30.2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 N N’-双十二烷基己二酰胺丙酸钠 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SiO_2负载壳聚糖络合铂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建波 孙晓丽 +3 位作者 王国庆 宋世丘 谢冰 孙雨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4-838,共5页
以SiO2为载体,将壳聚糖(CS)负载到SiO2上,利用CS对Pt的螯合作用,制备了SiO2负载CS络合Pt配合物(SiO2-CS-Pt);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方法对SiO2-CS-Pt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 以SiO2为载体,将壳聚糖(CS)负载到SiO2上,利用CS对Pt的螯合作用,制备了SiO2负载CS络合Pt配合物(SiO2-CS-Pt);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方法对SiO2-CS-Pt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O2-CS-Pt对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三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iO2-CS-Pt中Pt的质量分数为0.8%;Pt与负载在SiO2表面的CS氨基中的N原子配位形成Pt—N配位键;SiO2-CS-Pt具有极好的区域选择性,β-加成产物的选择性为100%,且催化活性高,重复使用性能较好。当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三乙氧基硅烷用量均为0.067mol、Pt用量为0.1μmol时,在130℃下反应2h,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收率达76%,与经典的Speier催化剂催化的均相反应结果接近。SiO2-CS-Pt催化剂经过滤分离后,可连续使用6次而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铂催化剂 硅氢加成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三乙氧基硅烷
下载PDF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Ⅻ)——微乳液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许召 张盈盈 +2 位作者 邹文苑 李迎宾 王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68-672,688,共6页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构建微乳液具有明显的优势,且结构可设计;所制备的微乳液分为单相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其相图主要包括拟三元相图和"鱼状"相图;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如液滴尺寸、相互作用或极性等,可通过电...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构建微乳液具有明显的优势,且结构可设计;所制备的微乳液分为单相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其相图主要包括拟三元相图和"鱼状"相图;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如液滴尺寸、相互作用或极性等,可通过电化学技术、动态激光散射、小角X射线散射等技术来确定。此类微乳液可广泛应用于纳米粒子制备、聚合反应、金属离子萃取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离子液体 相图 微观结构 应用
下载PDF
超硬磨料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桂阳海 牛连杰 +3 位作者 韩勤会 张林森 崔瑞立 冯辉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42,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超硬磨料表面处理技术的种类及研究进展,包括化学镀、电镀、盐浴镀覆、真空物理气相沉积、真空化学气相沉积、粉末覆盖烧结、真空微蒸发镀、刚玉涂覆、原子层镀以及化学刻蚀等。分析了各...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超硬磨料表面处理技术的种类及研究进展,包括化学镀、电镀、盐浴镀覆、真空物理气相沉积、真空化学气相沉积、粉末覆盖烧结、真空微蒸发镀、刚玉涂覆、原子层镀以及化学刻蚀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处理后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材料 金刚石 立方氮化硼 表面处理
下载PDF
聚吡咯/碳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气敏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志敏 唐新村 +4 位作者 肖元化 余晓静 张亮 贾殿赠 谌谷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1-968,共8页
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聚吡咯(PPy)包裹酸处理多壁碳纳米管(F-MWCNTs)的复合材料(PPy/F-MWCNTs).对所制备的PPy/F-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热重分析(TGA)... 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聚吡咯(PPy)包裹酸处理多壁碳纳米管(F-MWCNTs)的复合材料(PPy/F-MWCNTs).对所制备的PPy/F-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分析(BET)、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F-MWCNTs表面均匀包覆了一层约25~40nm厚的PPy,PPy/F-MWCNTs的比表面积较单一的聚吡咯提高了近3倍.基于PPy/F-MWCNTs的气敏元件在室温下对NH3的气敏性能较单一聚吡咯和碳纳米管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短的响应时间以及更好的稳定性,其中对体积浓度为200×10-6的NH3的灵敏度能达到1.9,响应时间为135s.另外与PPy包覆未经酸处理的MWCNTs相比,PPy/F-MWCNTs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敏 碳纳米管 PPy/F-MWCNTs 纳米复合材料 氨气
下载PDF
双十二烷基对苯二甲酰胺丙酸钠的合成与表面活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培义 尹浩 张应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0-653,666,共5页
以十二胺、丙烯酸甲酯、对苯二甲酰氯等为主要原料经加成、酰胺化、皂化等反应合成了酰胺型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烷基对苯二甲酰胺丙酸钠(SDPA-12)。经单因素考察酰胺化反应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N-十二烷基-β-氨基... 以十二胺、丙烯酸甲酯、对苯二甲酰氯等为主要原料经加成、酰胺化、皂化等反应合成了酰胺型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烷基对苯二甲酰胺丙酸钠(SDPA-12)。经单因素考察酰胺化反应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甲酯)∶n(对苯二甲酰氯)=2.2∶1,35℃回流反应8h,收率68.7%;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认。性能测定表明,25℃时SDPA-12的表面张力为27.09mN/m,临界胶束浓度为1.83×1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N N′-双十二烷基对苯二甲酰胺丙酸钠 对苯二甲酰氯 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甲酯
原文传递
糖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军 陈玉菲 +2 位作者 李妮妮 杨许召 邹文苑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由葡萄糖和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合成的糖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C14-GDQ)作为缓蚀剂,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在1 mol/L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1 mol/L盐酸溶液中C14-GDQ对Q235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 由葡萄糖和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合成的糖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C14-GDQ)作为缓蚀剂,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在1 mol/L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1 mol/L盐酸溶液中C14-GDQ对Q235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缓蚀剂质量浓度达到0.1mmol/L时缓蚀率趋于稳定。通过吸附理论、动力学和热力学公式得到相应的参数,并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Q235钢 缓蚀 糖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新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清杰 杨许召 +4 位作者 惠蒙蒙 王萍 李迎宾 邹文苑 王军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44-49,共6页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新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在多孔材料、纳米材料制备、纳米材料表面修饰和制革新工艺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多孔材料 纳米技术 应用
下载PDF
AZ31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对其改性结果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汉嵩 卢培浩 +2 位作者 刘应凡 刘建秀 刘超锋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0-792,共3页
针对AZ31镁合金应用过程中对表面摩擦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有特殊要求的状况,分析了AZ31镁合金可能的表面改性技术,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的具体实现途径,并提出了加强复合改性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表面处理 效果
原文传递
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和顺式-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冠醚环液晶共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静 张淑媛 +4 位作者 杨海隆 贾天刚 牛英英 王世银 李自法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5-770,共6页
以4,4’-(a,ω-辛二酰氧)二苯甲酰氯(M1)、2,5-双[4-’(对癸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M2)和顺式-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M3)为单体,通过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和... 以4,4’-(a,ω-辛二酰氧)二苯甲酰氯(M1)、2,5-双[4-’(对癸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M2)和顺式-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M3)为单体,通过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和顺式-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冠醚环的主链型液晶共聚酯。单体1(M1)由对羟基苯甲酸和辛二酰氯,通过酯化和取代反应制备,单体2(M2)由2,5-二羟基苯醌和对癸氧基苯基苯甲酰氯通过酯化和还原反应制备,单体3(M3)由顺式-二氨基二苯并-18-冠-6和苯酚通过重氮化和偶联反应制备。共聚酯的分子量不高,[η]在0.30-0.39之间。单体的化学结构通过IR、UV、^1H-NM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证。共聚酯的外观为黄色粉状固体,除共聚酯CP9外,室温下不溶于CHCl3和THF溶剂。共聚酯的性质采用GPC、[η]、DSC、TG、WAXD和POM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所有的共聚酯加热到各自的熔融温度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共聚酯的熔融温度(Tm)和各向同性温度(Ti)随共聚酯分子中顺式-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用量的改变呈规律性变化。WAXD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共聚酯的液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型二维液晶基元 顺式-4 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 液晶共聚酯 合成与表征
下载PDF
笼形八聚(羧乙基羰氨基丙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静 李翀 +2 位作者 胡跃磊 王超君 方少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以笼形八聚(γ-氯化铵丙基)倍半硅氧烷(OCAPS)与丁二酸酐为原料进行了酰胺化反应,合成了笼形八聚(羧乙基羰氨基丙基)倍半硅氧烷(OCPS),产率约为60%,产物易溶于DMF(二甲基甲酰胺)和DMSO(二甲基亚砜)等强极性溶剂,微溶于水,不溶于THF(四... 以笼形八聚(γ-氯化铵丙基)倍半硅氧烷(OCAPS)与丁二酸酐为原料进行了酰胺化反应,合成了笼形八聚(羧乙基羰氨基丙基)倍半硅氧烷(OCPS),产率约为60%,产物易溶于DMF(二甲基甲酰胺)和DMSO(二甲基亚砜)等强极性溶剂,微溶于水,不溶于THF(四氢呋喃)和氯仿等有机溶剂,经FT-IR、1 H-NMR和29Si-NMR验证了其化学结构。利用XRD和SEM研究了其聚集态结构,结果表明,OCPS为多晶结构,在本体状态下聚集为微米级的立方体块状颗粒;EDS能谱分析表明,OCPS的各组成元素比例与理论值接近;热重分析表明,OCPS在226℃和511℃有2次较大的失重,分别对应羧基的脱除和有机取代基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形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 功能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