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庆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1期121-121,共1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后感染原因与治疗对策。方法对11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其中急性感染3例,迟发性感染8例,按感染类型,给予相应的处理。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伤口均愈合,切口愈合后未见复发,脊柱骨质无影像学改变,无神经症状加重发生,... 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后感染原因与治疗对策。方法对11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其中急性感染3例,迟发性感染8例,按感染类型,给予相应的处理。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伤口均愈合,切口愈合后未见复发,脊柱骨质无影像学改变,无神经症状加重发生,仅2例出现劳累后腰腿痛,休息后可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病灶切开引流、病灶清创缝合、内固定取出、灌洗引流辅以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急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感染 治疗
下载PDF
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孟庆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椎管前外侧减压术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随访6个月,属于B级的14例患者,术后下...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椎管前外侧减压术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随访6个月,属于B级的14例患者,术后下肢肌力有所改善,感觉也有明显改善;11例C级和15例D级患者,肌力部分增加,随访时发现有患者称排尿可以自己控制,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也基本恢复到正常。所有患者经过椎管前外侧减压手术后,没有明显的并发症。按照Frankel分类标准,40例患者经过椎管前外侧减压术治疗后,属于A级的有0例,属于B级的有9例,属于C级的有10例,属于D级的有13例,属于E级的有8例。结论椎管前外侧减压术能有效的治疗伴有脊髓损伤的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潘玉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4期1993-1994,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郑州市骨科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伤椎70个,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伤椎50个,采用经皮...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郑州市骨科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伤椎70个,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伤椎50个,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术前和术后第1天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类评分;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2个月进行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再根据DR片测量结果算出实际椎体高度;通过X线片判断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患者,并且骨水泥注入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例数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丢失椎体高度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伤椎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并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椎 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人类适转理论对胸腰椎体骨折固定支具患者负性情绪与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秀珍 杨庆红 郭亮宾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3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在胸腰椎体骨折佩戴固定支具患者中应用人类适转理论对于患者不良情绪、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体骨折并佩戴固定支具患者98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在胸腰椎体骨折佩戴固定支具患者中应用人类适转理论对于患者不良情绪、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体骨折并佩戴固定支具患者98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人类适转理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焦虑与抑郁)、健康行为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60.39±2.41)分、(60.73±2.29)分,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9.84±1.89)分、(50.25±1.79)分,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健康责任感(22.84±3.45)分、心理健康(16.39±2.21)分、压力管理(13.19±1.84)分、人际关系(23.79±1.27)分、躯体活动(47.42±4.86)分、营养(14.27±1.54)分;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健康责任感(26.37±2.91)分、心理健康(19.63±2.57)分、压力管理(15.26±2.33)分、人际关系(26.38±1.24)分、躯体活动(48.87±4.92)分和营养(15.64±1.71)分,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体骨折固定支具患者中应用人类适转理论,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人类适转理论 胸腰椎体 影响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疼病人的临床疗效探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秀珍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0期184-185,共2页
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疼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2457例腰腿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0例)与观察组(14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结... 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疼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2457例腰腿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0例)与观察组(14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疼患者,效果显著,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疼 独活寄生汤 临床疗效 护理
下载PDF
活络骨康丸联合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秀珍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1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究活络骨康丸联合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来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利用髓芯减压法联合活络骨康丸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用髓芯减压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与1年后,观察Harris评... 目的探究活络骨康丸联合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来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利用髓芯减压法联合活络骨康丸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用髓芯减压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与1年后,观察Harris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存在,治疗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为97.06%。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可以起到显著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络骨康丸 髓芯减压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颈椎病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庆红 《光明中医》 2017年第6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颈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颈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护理教育模式,可以提高颈椎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健康教育 颈椎病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体会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庆红 《光明中医》 2017年第5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择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护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中医护理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择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护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中医护理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仅有1例治愈后复发,复发率为3.3%。结论中医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情志护理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庆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辅助治疗)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2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辅助治疗)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2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无效25例、有效20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使用康复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颈椎病
下载PDF
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干预
10
作者 张秀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高位截瘫患者中的临床体会。方法给予39例高位截瘫患者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15例患者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褥疮、尿路感染现象。结论给予高位截...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高位截瘫患者中的临床体会。方法给予39例高位截瘫患者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15例患者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褥疮、尿路感染现象。结论给予高位截瘫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积极性,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高位截瘫 心理护理 安全护理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森 潘玉林 郭小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较于术前,术后7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增高、后凸Cobb角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可有效减轻胸腰椎骨折症状,纠正胸腰椎畸形;但相较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相关微创优势,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表面肌电分析下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娟 申薇 李瑞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4期1588-1591,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表面肌电分析下的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应用于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98例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基于表面肌电分析下的核心肌群稳定... 目的探究基于表面肌电分析下的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应用于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98例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基于表面肌电分析下的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比2组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腰椎功能、腰痛症状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腹直肌、竖脊肌、多裂肌的核心肌群平均频率(MNF)值、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DO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表面肌电分析下的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干预,可有效改善腰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降低腰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描记术 椎间盘移位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下载PDF
脊柱术后硬膜外血肿的观察及护理
13
作者 杨庆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究脊柱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硬膜外血肿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实施护理之后,患者的ADL评分75.3±6... 目的:探究脊柱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硬膜外血肿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实施护理之后,患者的ADL评分75.3±6.9分和运动能力评分86.4±3.2分,均高于护理前34.5±4.1分、28.1±4.2分,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中有35例治愈出院,4例明显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针对性地对脊柱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术 护理干预 观察护理
原文传递
神经妥乐平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神经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春枝 梅伟 +2 位作者 陈宾 郭小伟 王贞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560-562,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片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根性疼痛、麻木及冷感等神经症状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12月该院105例由单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根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神经妥乐平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神经妥乐平片...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片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根性疼痛、麻木及冷感等神经症状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12月该院105例由单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根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神经妥乐平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神经妥乐平片与非甾体消炎镇痛类药物(西乐葆胶囊)。观察二组患者用药后1,2周及停药后1,2周下肢疼痛、麻木及冷感变化情况及半年内症状复发率情况。结果二组患者用药后1,2周及停药后1,2周后,在下肢根性疼痛、麻木及半年内症状复发情况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用药后2周疼痛减轻优良率和麻木症状改善优良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妥乐平片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根性疼痛、冷感、麻木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疗效持续时间长、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妥乐平 VAS 评分
原文传递
补肾通督汤联合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9期64-65,83,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督汤联合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补肾通督汤联合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补肾通督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通督汤联合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补肾通督汤 经皮微创减压术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庆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治疗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治疗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结果:护理后48小时,2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VAS评分下降不明显(p〉0.05).护理后48小时,2组VAS评分相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出现率5.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