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栾川冷水—赤土店钼钨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潜力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俊魁 蔡春楠 +3 位作者 何玉良 韩江伟 王世权 桂新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187,共11页
河南栾川冷水—赤土店钼钨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的栾川钨钼矿集区内,以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共圈定了钨钼矿体8条,提交钼资源量631.17万t,WO_(3)138.28... 河南栾川冷水—赤土店钼钨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的栾川钨钼矿集区内,以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共圈定了钨钼矿体8条,提交钼资源量631.17万t,WO_(3)138.28万t,钼钨资源量达超大型规模。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细探讨。根据矿体特征、控矿因素、矿化类型,结合前人在该区开展的硫同位素分析和含矿斑岩的SHRIMP、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成果,综合研究认为:(1)该矿床主要赋存地层为官道口群白术沟组和栾川群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2)矿化以钼矿化为主,钼钨矿体主要受深部侏罗纪末花岗岩基和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联合控制,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小岩体)与区内钼钨等成矿联系密切,花岗质岩浆为钨钼等成矿元素的主要来源,含矿斑岩为主要成矿地质体;(3)含矿岩浆在运移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和围岩的差异,从而使不同的成矿元素组合出现明显的分带现象,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化(床),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成矿时代为135~157 Ma。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钨钼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和综合找矿模型,对于栾川及豫西地区钼钨矿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钼钨铅锌多金属矿床 钼矿化 矿床成因 斑岩—矽卡岩型 找矿模型
下载PDF
内蒙古呼和哈德一带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方怀宾 杨俊峰 +3 位作者 李琛 王坤 毛瑞芬 肖万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7-144,共8页
内蒙古呼和哈德一带地处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新发现了一批银多金属矿点及找矿线索。根据该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其成矿专属性,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化蚀变等综合... 内蒙古呼和哈德一带地处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新发现了一批银多金属矿点及找矿线索。根据该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其成矿专属性,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化蚀变等综合找矿信息,讨论了该区银多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特征。针对该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景观,在总结前人找矿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地质构造解析、1∶5万航磁测量、1∶1万激电中梯剖面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以及1∶1万土壤剖面测量等技术方法组合,实现了找矿突破,经槽探揭露发现了银多金属矿化体。研究表明:该区银多金属矿化与古生代地层关系密切,明显受控于NE向和NW向2组断裂,尤其是2组断裂交汇部位(视极化率大于1.5%,并伴有Ag、Cu、Pb、Zn、As地球化学异常)为成矿有利地段,指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显示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多金属矿 成矿地质特征 控矿构造 找矿靶区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热昌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岳国利 李敏 +3 位作者 廖诗进 马艳飞 孙国锋 王亚珂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7-168,共12页
热昌金多金属矿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那曲—洛隆弧前盆地南缘,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为初步查明区内矿产资源远景,圈定找矿靶区,采用1∶10000土壤测量+1∶10000... 热昌金多金属矿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那曲—洛隆弧前盆地南缘,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为初步查明区内矿产资源远景,圈定找矿靶区,采用1∶10000土壤测量+1∶10000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解译+激电测深+工程验证的技术方法组合对矿区开展了初步评价,发现金矿体9条、金银矿体3条、铜矿体4条,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岩体为黑云二长花岗斑岩隐伏岩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的综合研究,系统地总结了矿床的找矿标志,圈定了3处矿化潜力较大的找矿靶区,为后续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对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的区域性找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多金属矿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预测 找矿标志 找矿靶区
下载PDF
河南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机理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玉明 张保平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0期2142-2148,共7页
河南省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二郎坪地体中,通过矿产调查和矿区勘查工作,发现矿体呈脉状产出,含矿围岩以小寨组绢云石英片岩为主,矿石类型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赋存矿体的二郎坪群小寨组变质岩地层中A... 河南省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二郎坪地体中,通过矿产调查和矿区勘查工作,发现矿体呈脉状产出,含矿围岩以小寨组绢云石英片岩为主,矿石类型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赋存矿体的二郎坪群小寨组变质岩地层中Ag,Au含量较高,为矿源层。矿床流体气相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特征,成矿流体系统与造山型矿床的特征基本一致,其成因类型可归为造山(层控)型变质热液型矿床。对该区成因机理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在二郎坪地体东段的找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多金属矿 成因机理 二郎坪地体 银洞沟 河南
下载PDF
西藏格玛铅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地质特征、年代学与成矿地质背景
5
作者 岳国利 李敏 +3 位作者 翟文建 杨长青 吕国娟 赵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7-1482,共16页
格玛铅多金属矿床是2010年由笔者团队发现的矿床,也是目前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发现的唯一一处中型富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该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昂龙岗日—班戈—腾冲岩浆弧带的东段,矿体均呈脉状产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 格玛铅多金属矿床是2010年由笔者团队发现的矿床,也是目前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发现的唯一一处中型富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该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昂龙岗日—班戈—腾冲岩浆弧带的东段,矿体均呈脉状产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围岩中,矿体产出的形态、位置严格受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中侏罗统马里组(角岩化)砂岩、粉砂岩。本文通过对格玛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和对矿床岩矿石地球化学、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与成矿地质背景,探讨了矿床的成矿作用,并初步建立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模型。结果表明:区内花岗闪长岩具有低硅、高铝、相对富钾主量元素特征,为板块碰撞前俯冲阶段岩浆作用的产物;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19.86±0.45)Ma,表示其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与矿石、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均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负异常,暗示三者在成因上具有一定联系;与中国陆壳丰度值相比,花岗闪长岩中Pb、Ag分别属较富集和强富集元素,Zn属亏损元素,马里组变质粉砂岩中Pb、Ag属极强富集元素,Zn属强富集元素。该矿床成矿物质不仅来源于花岗闪长岩,同时也有围岩马里组中成矿物质大量的加入,成矿物质来源具有明显的“双源性”特征,矿床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前的岛弧环境,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格玛铅多金属矿床 年代学 成矿地质背景 西藏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乌苏图如地区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1
6
作者 闫红圃 李瑞强 +3 位作者 刘文毅 孙国峰 张得恩 张沁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2,共9页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成矿带之一,乌苏图如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增生造山带上,属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三级成矿带。为查明该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通过综合开展1∶...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成矿带之一,乌苏图如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增生造山带上,属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三级成矿带。为查明该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通过综合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高精度磁测及1∶1万地质草测、1∶2.5万土壤测量、1∶1万地化剖面测量、1∶1万激电中梯剖面测量、激电测深、槽探等工作,对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内以锡、铅、锌、铜、银等内生金属矿为主,新发现矿(化)点21处;②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化探单元素异常438个,综合异常57个;③1∶5万高精度磁测圈定规模较大的磁异常34个,区内矿(化)点多处于正磁异常区与负磁异常区之间的梯度带上,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④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和接触交代型,主要成矿期为华力西成矿期和燕山成矿期,燕山期为锡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期;⑤区内矿产分布严格受控于地质构造、岩体以及地层,在横向分布上呈NE向带状展布,由北向南共5个矿带;⑥提交各类找矿靶区16处,其中以锡为主要矿种或伴生矿种的找矿靶区7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成矿规律 找矿潜力
下载PDF
河南省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17
7
作者 姬果 李宁 +5 位作者 杨骁 裴中朝 张宇 李中明 钟江文 姬清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148,共9页
河南省铝土矿资源丰富,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铝土矿成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陆块南缘的华熊台缘坳陷渑池—确山陷褶断束中西段、嵩萁台隆和山西台隆太行山拱断束南段。属豫北—豫西铝土矿成矿区(Ⅲ级区带),渑池—鲁山矿集... 河南省铝土矿资源丰富,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铝土矿成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陆块南缘的华熊台缘坳陷渑池—确山陷褶断束中西段、嵩萁台隆和山西台隆太行山拱断束南段。属豫北—豫西铝土矿成矿区(Ⅲ级区带),渑池—鲁山矿集区、嵩箕矿集区和南太行矿集区(Ⅳ级区带)。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探讨矿床成因,对于成矿预测、找矿潜力评价和矿产开发利用至关重要。依托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重点对河南省铝土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本溪组(C2b)为铝土矿的赋矿地层,含矿1~4层;有主矿一层,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漏斗状,结构简单,"无矿天窗"和夹石少。(2)矿石自然类型为碎屑状铝土矿、豆鲕状铝土矿和层状铝土矿等,反映出有机械沉积和胶体化学沉积两种沉积方式。(3)矿石矿物为一水硬铝石,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伊利石,其他矿物少量至微量。(4)矿石总体具有高铝、高硅、低铁、低硫的特点,伴生有Ga、Li及稀土元素。(5)铝土矿成矿规律可描述为,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均处于华北陆块南缘;矿床类型均为与古风化壳有关的海相沉积矿床,成矿时代均为晚石炭世;矿床均分布于古陆(岛)边部的潮间带—滨浅海环境;下伏地层均为寒武系或奥陶系碳酸盐岩,且岩溶漏斗发育的地带有利于优质铝土矿形成;铝土矿常与耐火黏土矿、山西式铁矿等共生,但与共生矿床规模多表现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矿床成因 找矿方向
下载PDF
河南省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区带划分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姬果 裴中朝 +6 位作者 王永辉 姬清海 李宁 韩江伟 巴燕 桂新星 叶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67,共10页
河南省石墨矿资源丰富,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3位,是我国石墨工业最重要的原料来源地之一。因此,加强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进行成矿区带划分、总结成矿规律和研究矿床成因,对于成矿预测、找矿潜力评价及促进矿产开发至关重要。在对河南省... 河南省石墨矿资源丰富,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3位,是我国石墨工业最重要的原料来源地之一。因此,加强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进行成矿区带划分、总结成矿规律和研究矿床成因,对于成矿预测、找矿潜力评价及促进矿产开发至关重要。在对河南省石墨矿勘查成果资料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赋矿地层、矿床特征和成矿区带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石墨矿床类型单一,为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2)太华岩群水底沟岩组、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和陡岭岩群大沟岩组,均具有孔兹岩系特征,石墨矿化最强,为主要赋矿地层,找矿潜力巨大;(3)银鱼沟群赤山沟组具有黑色岩系特征,石墨矿化相对较弱,为次要赋矿地层;(4)河南省石墨矿总体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矿石易选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在对全国成矿域(Ⅰ级)、成矿省(Ⅱ级)、成矿带(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河南省石墨成矿区带划分为4个石墨成矿亚带(Ⅳ级)和8个石墨矿集区(Ⅴ级),石墨成矿亚带自北向南分布,石墨矿化自北向南由弱变强,与赋矿地层分布及其矿化规律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矿床特征 赋矿地层 成矿区带 找矿预测
下载PDF
河南卢氏伟晶岩型锂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9
作者 刘坤 陈泳霖 蔡志超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3期344-351,共8页
河南卢氏伟晶岩型锂成矿带位于东秦岭造山带灰池子岩体北侧的元古界地层中。成矿带中已发现锂矿床4处,矿脉走向以NE向为主,其次为NW向,矿石类型以锂辉石、锂云母型花岗伟晶岩为主,围岩主要为秦岭岩群与峡河岩群的黑云石英片岩、斜长角... 河南卢氏伟晶岩型锂成矿带位于东秦岭造山带灰池子岩体北侧的元古界地层中。成矿带中已发现锂矿床4处,矿脉走向以NE向为主,其次为NW向,矿石类型以锂辉石、锂云母型花岗伟晶岩为主,围岩主要为秦岭岩群与峡河岩群的黑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等。本文对成矿带成因、找矿标志、找矿潜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成矿带成矿时代为晚志留世至早泥盆世,其产出受到灰池子岩体与朱-夏断裂带的控制,伟晶岩脉中的锂辉石、锂云母为直接找矿标志;结合该区锂矿床成矿地质特征、锂化探异常,圈定了2处找矿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找矿潜力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TEM的金属矿采空区快速探测技术——以河南西部某铝土矿为例
10
作者 尚建阁 李冰 +1 位作者 邢尚鑫 冯亮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经过长期的资源能源开发,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地下开采矿山。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地下开采矿山形成的采空区也逐渐增加,并且已经慢慢地产生了采空区失稳、突水等安全隐患,给矿山和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为...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经过长期的资源能源开发,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地下开采矿山。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地下开采矿山形成的采空区也逐渐增加,并且已经慢慢地产生了采空区失稳、突水等安全隐患,给矿山和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减轻和预防由地下采空区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及探测极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利用磁性源瞬变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TEM)大定源装置,在河南西部某铝土矿区开展采空区探测的野外施工具体流程及参数选择要点,并通过该方法快速圈定了采空区积水区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矿区采空区主要积水区位于矿区东部,积水面积约510000 m 2,而矿区西部及南部区域无积水。结论认为,该方法野外试验流程正确,磁性源瞬变电磁法对金属矿采空区探测有效。该方法在采空区探测领域的应用,为矿山在今后的地下开采过程中有效避免安全事故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源TEM 采空区 河南西部 铝土矿
下载PDF
河南省泌阳县付金川金红石矿床成矿时代及成因探讨
11
作者 王莉 张荣臻 +5 位作者 杜保峰 李栋 茹朋 耿爱宾 袁稳 吕国营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2期2187-2197,共11页
金红石是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钛矿物,在军工航空、航天、航海、机械、化工、海水淡化、造纸、陶瓷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金红石是自然界中较为稳定的矿物之一,在热液活动和角闪岩相变质级以下均能保持其化学稳定性,是研究变质作用和流体活... 金红石是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钛矿物,在军工航空、航天、航海、机械、化工、海水淡化、造纸、陶瓷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金红石是自然界中较为稳定的矿物之一,在热液活动和角闪岩相变质级以下均能保持其化学稳定性,是研究变质作用和流体活动的理想矿物。为了研究秦岭—大别地区变质型金红石矿床的成因及年代特征,本文选取泌阳县付金川金红石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LA-ICP-MS金红石U-Pb测年及矿物微区测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付金川矿床中的含钛矿物以金红石为主,TiO_(2)含量为95.6%~98.5%。LA-ICP-MS金红石U-Pb年代学获得加权平均年龄(283±26)Ma,暗示泌阳地区可能存在二叠纪的金红石成矿时间;Nb含量均大于Zr含量(Nb/Cr为1.76~42.88),且Nb>800×10^(-6),表明付金川矿床中的金红石形成于变泥质岩,而非变镁铁质岩,属于壳幔混合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LA-ICP-MS 金红石U-Pb年龄 付金川 泌阳县
下载PDF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瑞申 刘百顺 +3 位作者 李中明 燕长海 赵建敏 裴玉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9-486,共8页
郁山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本文以西郁山矿段为主较系统阐述了矿床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等。矿体赋存于本溪组铁铝质泥岩建造中下覆马家沟组岩溶特征控制矿体的形态,矿体深部延伸受架子沟背斜及断层控制,其上覆地层控制... 郁山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本文以西郁山矿段为主较系统阐述了矿床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等。矿体赋存于本溪组铁铝质泥岩建造中下覆马家沟组岩溶特征控制矿体的形态,矿体深部延伸受架子沟背斜及断层控制,其上覆地层控制矿体的埋深。矿体厚度空间变化大,A/S与含铝岩系厚度及矿体厚度相关性很小。矿石以鲕粒和泥晶结构为主,少部分具有"砾中鲕"结构,显示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风化与搬运的复合过程。矿石主要含铝矿物是一水硬铝石(42%~88%),其次是粘土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黄铁矿、菱铁矿较普遍分布于下部矿石中,显示矿石形成于还原性沉积洼地中。铝土矿共伴生有益矿产和元素价值大。本文对进一步研究河南省隐伏铝土矿床有较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床 隐伏矿 地质特征 河南省 郁山
下载PDF
河南省卢氏县张家村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6
13
作者 裴中朝 杨红 +3 位作者 李琛 毛瑞芬 范晓磊 任建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9-146,共8页
卢氏张家村铁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多金属成矿带上,分别采用1∶50 000地质调查、1∶10 000地质草测、1∶10 000高磁剖面测量、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槽探工程控制等方法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并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 卢氏张家村铁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多金属成矿带上,分别采用1∶50 000地质调查、1∶10 000地质草测、1∶10 000高磁剖面测量、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槽探工程控制等方法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并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表明:(1)矿体主要赋存于高山河组第三段紫红色砂岩、灰绿色砂岩、白色砂岩中,少量赋存于龙家园组内部的断裂带中,主体为沉积型铁矿床;(2)赋存于高山河组内部的铁矿共有3个层位,共发现了3条铁矿体,大致平行产出,矿区铁矿资源储量为小型;(3)矿石主要由赤铁矿组成,局部磁铁矿含量较多,工业类型属需选铁矿石;(4)该铁矿床向西至陕西境内楼房村一带仍有矿化显示,东西延长数十千米,构成了1个规模可观的铁矿成矿(区)带;(5)高山河组上部铁矿层的发现改变了以往有关"铁锰矿层仅在龙家园组底部产生"的认识,为该地区铁矿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找矿标志等,构建了该区沉积型铁矿的找矿模型,并初步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认为各靶区成矿潜力均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型铁矿 地质特征 地球物理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模型 找矿靶区
下载PDF
熊耳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成矿的几点新认识 被引量:6
14
作者 燕长海 李肖龙 +4 位作者 韩江伟 冯燕涛 马振波 郭波 宋要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共12页
以往多认为熊耳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区域性的马超营断裂及其NE向、NW向次级断裂,尤其是NE向次级断裂,往往具有等间距分布的特征。在这种认识指导下,熊耳山矿集区的金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很大成果。近年来,虽然熊耳山矿集... 以往多认为熊耳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区域性的马超营断裂及其NE向、NW向次级断裂,尤其是NE向次级断裂,往往具有等间距分布的特征。在这种认识指导下,熊耳山矿集区的金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很大成果。近年来,虽然熊耳山矿集区新发现了槐树坪、石窑沟等金、钼矿床,但整体找矿进展并不大,成矿认识方面也没有较大的突破。通过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在熊耳山矿集区内金多金属成矿与找矿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认识,总结如下:(1)熊耳群与太华岩群之间的不整合面是熊耳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的主控构造,控制着区内金多金属矿田(床)的空间展布;(2)熊耳期古火山活动对区内金多金属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鸡蛋坪组火山岩地层内的矿床(点)均赋存于不同级别的古火山构造内,应为火山岩型金矿;(3)含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的形成可能也与熊耳期火山活动有关;(4)熊耳山矿集区内广泛存在的"硅帽"或"硅化带"对深部成矿有指示意义,建议对其开展深入的矿物学、岩石学和成矿学研究,以取得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下一步的找矿勘探应该主要围绕这两个控矿构造进行。矿集区内发育大量的硅化带或硅帽,可能是碱交代成矿作用在浅部的表现,指示了深部存在巨大的碱交代体,应该作为下一步找矿勘探的指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不整合面 古火山构造 火山岩型金矿 硅帽 矿集区 熊耳山
下载PDF
河南省卢氏县蔡家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杰 张彦锋 +9 位作者 田晓敏 刘恩法 郑广明 韩金生 冯建涛 王玉锋 卫江旗 张宏涛 贾志超 李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7-506,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东秦岭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特征,指导河南省卢氏县蔡家锂矿的勘查工作,本文通过对蔡家锂矿野外地质调查、岩心及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花岗伟晶岩成矿作用规律,对蔡家锂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研究东秦岭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特征,指导河南省卢氏县蔡家锂矿的勘查工作,本文通过对蔡家锂矿野外地质调查、岩心及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花岗伟晶岩成矿作用规律,对蔡家锂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花岗伟晶岩型;矿石类型为微斜长石-钠长石型、锂辉石-钠长石型、锂云母-钠长石型;矿石矿物以锂辉石、锂云母为主,其次为磷锂铝石、铌锰矿、钽锰矿、铌钽铁矿、绿柱石等。在此基础上,对该区花岗伟晶岩矿脉的母岩和花岗伟晶岩密集区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表明研究区花岗伟晶岩母岩为桃坪花岗岩体,具有高级分异特征,主要赋存在背斜带次级构造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锂矿 地质特征 成因 卢氏县 河南省
下载PDF
栾川县矿集区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
16
作者 云辉 郭波 +4 位作者 胡红雷 朱红运 韩江伟 严海麒 李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61,共10页
河南省栾川县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北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栾川矿集区西北部,南泥湖钨钼矿床外围西侧。矿区主要赋存有硫铁矿、锌铜矿,伴生白钨矿、辉钼矿、萤石等多种矿产。为了对骆驼山锌铜多金属资源总体情况进行... 河南省栾川县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北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栾川矿集区西北部,南泥湖钨钼矿床外围西侧。矿区主要赋存有硫铁矿、锌铜矿,伴生白钨矿、辉钼矿、萤石等多种矿产。为了对骆驼山锌铜多金属资源总体情况进行可靠的预测评价,利用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已有的小比例尺地形地质图、钻孔资料、地球化学数据、重力数据、磁法数据、电法数据等,建立了多元地学信息三维地质模型,对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定量预测,并进行了深部工程验证,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据最新勘查成果,在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区深部及外围控制了4条锌铜多金属矿体,新增资源量铅金属量3.97万t、锌金属量56.97万t、铜金属量3.61万t、银金属量30.68 t,为一大型锌铜多金属矿。综合研究认为:位于栾川矿集区的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与周围的钼钨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相似,属于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为岩浆热液交代型层状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统自深部至外围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即深部为南泥湖岩体,岩体内外接触带为南泥湖钨钼矿床,中上部(600~1500 m范围)为矽卡岩型铜锌多金属矿床(中高温),上部为脉状铅锌银矿床(1500~2500 m范围)。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成矿系统中上部(600~1500 m范围)中间过渡带,仅为其中的一部分,找矿潜力巨大,沿背斜轴向西,以及背斜的北翼均有成矿的可能,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成为一个超大型锌铜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铜锌多金属矿 矽卡岩型 南泥湖背斜 找矿方向
下载PDF
河南某钼铅多金属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新民 宋翔宇 高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59,共4页
针对河南某彩钼铅多金属矿矿石性质,采用优先浮选流程,综合回收了氧化钼、方铅矿和白铅矿。原矿钼品位0.20%、铅品位2.40%时,在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80%,闭路流程最终得到钼精矿产率2.15%、钼品位7.12%、钼回收率76.54%、铅品位60.... 针对河南某彩钼铅多金属矿矿石性质,采用优先浮选流程,综合回收了氧化钼、方铅矿和白铅矿。原矿钼品位0.20%、铅品位2.40%时,在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80%,闭路流程最终得到钼精矿产率2.15%、钼品位7.12%、钼回收率76.54%、铅品位60.04%、铅回收率53.12%,铅精矿产率1.01%、铅品位65.62%、铅回收率27.27%。其中钼的总回收率为78.81%,铅的总回收率为80.39%,选矿指标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浮选 彩钼铅矿 综合回收
下载PDF
河南黄梅草脑一带铅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铅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国典 裴中朝 +3 位作者 王艳慧 李瑞强 王玺 李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22,共9页
河南黄梅草脑一带地处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为一套早古生代台地碳酸盐岩沉积。通过对比分析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Pb异常和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Pb异常,认为Pb异常重现性好,且伴生Zn、Ag等元素组合。通过化探异常查... 河南黄梅草脑一带地处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为一套早古生代台地碳酸盐岩沉积。通过对比分析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Pb异常和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Pb异常,认为Pb异常重现性好,且伴生Zn、Ag等元素组合。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发现了5条铅矿(化)体,w(Pb)为0.02%~17.33%,w(Zn)为0.05%~2.81%,w(Cu)为0~1.7%。研究表明:(1)区内张夏组二段灰岩与三山子组二段白云岩为铅矿的成矿母岩,断裂为含矿热液提供了良好的上升通道,从而严格控制着铅矿(化)体的分布;(2)采用1∶5 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 000土壤测量→1∶10 000地质草测→槽探揭露的方法找矿效果明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找矿模型,圈定了2处找矿靶区,并在靶区内发现了铅锌矿(化)体,表明靶区内找矿前景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Pb地球化学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模型 找矿靶区
下载PDF
西藏春哲地区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远景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保峰 杨长青 +3 位作者 柴建玉 何凯 曾祥 宋纳纳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0-147,共8页
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矿化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西藏春哲地区铁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认为研究区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铅锌银矿,还可能存在斑岩—矽卡岩型钨钼矿和热水沉积型铅锌矿,成矿... 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矿化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西藏春哲地区铁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认为研究区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铅锌银矿,还可能存在斑岩—矽卡岩型钨钼矿和热水沉积型铅锌矿,成矿受特定的地层、构造、侵入岩控制,成矿时代主要为喜山期。依据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建立了矽卡岩型和构造热液型矿床的找矿模型,并开展了成矿预测,圈定出9个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多金属矿 成矿规律 远景预测 春哲地区 西藏
下载PDF
河南省南召五峰顶方解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坤 黄丹峰 +1 位作者 柴建玉 李开文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1年第4期439-447,共9页
河南省南召五峰顶方解石矿床产于二郎坪群大庙组第三岩性段的大理岩中,矿体呈似层状。矿区圈定出方解石矿体2个,矿体长2.0~3.2 km,厚11.91~85.22 m,矿石品位w(CaO)=52.20%~56.25%,白度为85.0%~93.9%,矿石类型为浅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大... 河南省南召五峰顶方解石矿床产于二郎坪群大庙组第三岩性段的大理岩中,矿体呈似层状。矿区圈定出方解石矿体2个,矿体长2.0~3.2 km,厚11.91~85.22 m,矿石品位w(CaO)=52.20%~56.25%,白度为85.0%~93.9%,矿石类型为浅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大理岩。文章对矿床含矿岩系、矿体与矿石特征、成矿过程和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为区域变质型矿床,大庙组中浅灰白色大理岩为直接找矿标志。该标志对豫西东秦岭造山带寻找同类矿床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