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张红霞 涂学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9期1689-1690,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检验结果
下载PDF
血清骨织素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翟江波 衡德忠 姚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7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织素(OSTN)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行PFNA术的老年IFF患者200... 目的探讨血清骨织素(OSTN)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行PFNA术的老年IFF患者200例,根据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将其分为不良组(51例)和优良组(14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差异,分析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OSTN、PⅠNP水平对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不良组年龄、术前有合并症占比、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占比、术前Evans-Jensen分型≥Ⅲ型占比、重度骨质疏松占比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均高于优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前Evans-Jensen分型、骨质疏松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均为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STN、PⅠNP水平联合预测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老年IFF患者血清OSTN、PⅠNP水平升高与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有关,可能成为其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织素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髋关节功能不良
下载PDF
141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涂学亮 党亚龙 +1 位作者 王坤 李全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9期812-813,共2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下呼吸道分离出992株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中,革兰阳性(G+)细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占37.17%,表皮葡萄球菌占16.75%。革兰阴性(G-)细菌...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下呼吸道分离出992株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中,革兰阳性(G+)细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占37.17%,表皮葡萄球菌占16.75%。革兰阴性(G-)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占20.82%,铜绿假单胞菌占17.38%,醋酸钙不动杆菌占11.31%,枸橼酸杆菌占16.7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总检出率为17.2%,其耐药性明显高于非ESBLs。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其次为磷霉素、诺氟沙星。G-细菌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G-细菌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包括真菌)进行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及致命的二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 下呼吸道感染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坤 崔建设 涂学亮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9期119-124,共6页
目的:建立实验室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前瞻性采样法进行参考个体的选择,在河南三门峡地区按需招... 目的:建立实验室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前瞻性采样法进行参考个体的选择,在河南三门峡地区按需招募120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60名,女性60名;按照年龄将其分为18~60岁组(80名),61~70岁组(20名)和>70岁组(20名)。使用LIAISON~?XL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3组健康志愿者空腹血TSH、T3、T4、FT3及FT4等5项指标。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的相关性,对组间均值差异、组间标准差之比等指标进行评价。依据检测数据类型选择参数法或非参数法,统计分析确定甲状腺激素的参考区间。结果:T3、FT4激素水平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参考区间分别为0.86~1.55 nmol/L和9.95~21.31 pmol/L。建立的FT3参考区间为2.97~5.44 pmol/L,激素水平与性别相关(r=-0.47,P=0.028),男性与女性间均值差为14.5%。建立的TSH参考区间0.82~5.59 mIU/L,激素水平与性别相关(r=0.23,P=0.861),组间均值差为-20.1%。建立的T4参考区间为57.69~138.45 pmol/L,激素水平与年龄相关(r=0.34,P=0.005)。经敏感性分析,剔除>70岁参考个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岁组T4检测水平与61~7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18~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2,P<0.035)。结论:三门峡地区成年健康人群甲状腺激素的参考区间的建立,为临床医生对甲状腺疾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效果的监测提供确切的实验诊断依据。其中TSH、T3、T4及FT4的参考区间均与厂家声明差异较大,TSH或FT3的异常结果需考虑性别差异,>60岁人群的T4检测结果的评估需关注年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参考区间 成年人 健康人群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促甲状腺受体抗体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建设 王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结果的可比性,以评估国产新产业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能否满足临床需求。方法分别用新产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仪和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仪测定TRAb,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结果的可比性,以评估国产新产业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能否满足临床需求。方法分别用新产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仪和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仪测定TRAb,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EP9-A2文件,将ECLIA法作为参比方法,以CA法为试验方法,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并应用Bland-Aman分析法评估其一致性。结果定性判断CLIA法检测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总符合率分别为0、11.8%和95%,Kappa值为0.896;两种方法定量检测TRA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并在0~30IU/L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98,Passing-Bablock回归方程为Y=-0.04+1.06X,截距A的系统差异95%CI为-0.16~0.09,斜率B的比例差异95%CI为0.97~1.12,线性度无明显偏差(P=0.38),且BlandAman差异图显示,配对数据差值的平均值为-0.3IU/L,95%一致性界限为-3.9IU/L、4.5IU/L,在临床上可以接受。结论国产新产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仪TRAb检测结果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9-A2 血清促甲状腺受体抗体 比对
下载PDF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髓性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
6
作者 涂学亮 赵玉英 +1 位作者 李艳敏 张红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0期987-987,共1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50例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检测结果显示,VEGF水平分别为对照组:(103.41±22.59)ng/L;初诊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50例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检测结果显示,VEGF水平分别为对照组:(103.41±22.59)ng/L;初诊组:(504.62±221.55)ng/L;完全缓解组:(127.06±55.43)ng/L;在AML各型表达为,M1:(401.44±94.56)ng/L;M2:(422.51±112.44)ng/L;M3:(364.56±100.12)ng/L;M4:(599.40±226.57)ng/L;M5:(616.58±301.41)ng/L。结论VEGF在AML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血液系统肿瘤的血管新生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抑制VEGF表达可能成为血液肿瘤治疗的一项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细胞
下载PDF
D-二聚体胶乳定性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刘新正 涂学亮 +1 位作者 刘红丽 郭丽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0期1272-1273,共2页
关键词 D-二聚体 定性检测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Thrombotimer4半自动血凝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8
作者 李全焕 涂学亮 +2 位作者 吴华平 刘红丽 刘新正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半自动血凝仪 THR 常见故障 稳定性 操作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D二聚体的比较分析
9
作者 杨平平 王坤 +1 位作者 刘红丽 薛燕平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5期772-774,777,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全自动血凝仪(ACL-TOP700)和全自动荧光分析仪(VIDAS)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评估TOP700 Hemos IL D-dimer试剂检测D二聚体(D-D)的临床效能。方法根据ACL-TOP700全自动血凝仪Hemos IL D-dimer试剂测试结果,结合项目的医学决定水... 目的通过对全自动血凝仪(ACL-TOP700)和全自动荧光分析仪(VIDAS)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评估TOP700 Hemos IL D-dimer试剂检测D二聚体(D-D)的临床效能。方法根据ACL-TOP700全自动血凝仪Hemos IL D-dimer试剂测试结果,结合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和两种方法的参考区间来选择合适浓度临床样本,且均匀分布,再把"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出的金标准VIDAS D二聚体检测"作为参考平台,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并应用Bland-Altman分析法评估其一致性。结果定性判断TOP700 Hemos IL D-Dimer检测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总符合率分别为18%、0、95.5%,Kappa值为0.872,表明两种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种方法定量检测D-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071,其相关系数r=0.916,Passing-Bablock回归方程为Y=-15.32+0.894 x,截距A的系统差异95%CI为-150.9834-83.7898,斜率B的比例差异95%CI为0.7331-0.9834,线性度无明显偏差(P=0.36)。表明两种方法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且Bland-Altman差异图显示,配对数据差值的平均值为-278.6 ng/ml FEU。95%一致性界限为-3414.3ng/ml FEU,2857.1 ng/ml FEU,在临床上可以接受。结论 TOP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 VIDAS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肾脏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新正 王坤 +1 位作者 邢宝利 郭亚琼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7-508,共2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为早期检测老年人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我们对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在老年人高血压引起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 血清胱抑素C 早期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 肾脏损害 价值 老年高血压患者 测定
原文传递
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新正 涂学亮 郭丽媛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五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变化,并加以组合以提高肺癌诊断率。方法应用免疫化学发光... 目的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五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变化,并加以组合以提高肺癌诊断率。方法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对肺癌患者124例、肺良性疾病54例进行CEA、NSE、CYFRA21—1、CA125、CA153五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并与健康体检者50例做比较。结果肺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和肺良性病组(P〈0.01)。联合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度分别提高到97.1%、89.8%、93.3%。结论血清CEA、NSE、CYFRA21—1、CA125、CA153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的诊断,并对肺癌组织分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原文传递
地榆升白片联合PEG-rhG-CSF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效果
12
作者 李江佩 孔祥波 +1 位作者 孙音 毕琼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1年第6期1005-1006,1009,共3页
目的探讨地榆升白片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化疗... 目的探讨地榆升白片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化疗第1周期开始后48 h给予PEG-rhG-CSF3 mg皮下注射,1次/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第1个周期化疗开始口服地榆升白片,3片/次,3次/d,持续至化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粒细胞缺乏和粒细胞减少情况、PEG-rhG-CSF用量和PEG-rhG-CSF使用时间、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粒细胞缺乏和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EG-rhG-CSF用量少于对照组,PEG-rhG-CSF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增加,同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8%,低于对照组的5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联合PEG-rhG-CSF可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情况,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粒细胞减少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地榆升白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