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豫东地区引黄灌区冬小麦耗水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孟桢 杨宏飞 +3 位作者 张俊峰 冯跃华 姜楠 高子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156,160,共6页
针对豫东引黄灌区冬小麦的耗水量问题,设计了大棚测坑P1、P2、P3和大田测坑T1、T2、CK,全程试验监测冬小麦在219 d生育期的耗水、生长、收获、考种等数据。将冬小麦的生育期划分为2个时段、13个生长期,每个测坑均设不同水分控制下限,上... 针对豫东引黄灌区冬小麦的耗水量问题,设计了大棚测坑P1、P2、P3和大田测坑T1、T2、CK,全程试验监测冬小麦在219 d生育期的耗水、生长、收获、考种等数据。将冬小麦的生育期划分为2个时段、13个生长期,每个测坑均设不同水分控制下限,上限均为100%田间持水量。对比冬小麦考种数据平均值,大田测坑的7个指标均优于大棚测坑,因此大田测坑的节水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大棚测坑。P1测坑的全生育期灌水量为181.238 mm,只有灌区冬小麦近20 a平均灌溉需水量的41.3%。T1测坑的总灌水量为286.509 mm,只有平均灌溉需水量的63.2%,其单位面积产量为0.755 kg/m^(2),为河南省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的118.8%,试验证明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大田3个测坑采用大水漫灌,最接近引黄灌区农田正常的灌溉方式,因此T1的非需水关键期、需水关键期的灌水下限控制标准分别为55%、60%田间持水量,适用于在引黄灌区节水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冬小麦 生育期 耗水量 河南省
下载PDF
开封市7.20特大暴雨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峰 喻谦花 +4 位作者 罗福生 霍继超 冯跃华 靳晓颖 刘翠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共11页
河南7.20特大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洪灾多发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大暴雨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问题,对开封市12个自动内涝监测站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构建了由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维度9个影... 河南7.20特大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洪灾多发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大暴雨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问题,对开封市12个自动内涝监测站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构建了由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维度9个影响因子组成的半结构多层次多目标指标体系,在输入层采用信息熵权向量,在准则层对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子系统采用熵值权向量、对等权向量、决策偏好权向量3种赋权方法,构成改进风险模糊评价模型。对12个站点的内涝风险进行5个级别(极高、较高、中等、较低、极低)的评估。结果显示:在短期风险评估中,5号站点为极高风险,10号站点为中等风险;在长期风险评估中,6号站点为较高风险,8号站点为极低风险;在目标层的最终评价中,3种方法均显示5号、2号站点风险极高,7号、8号站点风险较低。经过与开封市内涝实际情况对比,认为评价体系和改进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能够给出短期风险、长期风险、综合风险精准的评估结果,为城市进行排水管网完善、内涝积水点防治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应对暴雨引发的内涝问题制定应急减灾预案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城市内涝 风险评估 河南开封市
下载PDF
沙颍河水体中CDOM光学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佳璐 左其亭 +1 位作者 冯峰 贾洪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97,共8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解法对沙颍河上覆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组成成分、荧光强度和可能来源进行分析,并探究了CDOM与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沙颍河上覆水中CDOM主要有3种类别,分别为自生源类腐殖质、陆生源...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解法对沙颍河上覆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组成成分、荧光强度和可能来源进行分析,并探究了CDOM与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沙颍河上覆水中CDOM主要有3种类别,分别为自生源类腐殖质、陆生源类腐殖质和类色氨酸,类腐殖质所占比例最大。类腐殖质组分自上游至下游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类蛋白质组分在城区含量最高。CDOM含量受陆生源和自生源的共同影响,具有高腐殖质和弱至中度新近自生源的特征,类腐殖质组分和类蛋白质组分的来源有所不同。由CDOM各荧光组分与营养物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陆源性类腐殖质的分解可能会造成水体中磷的二次污染,类蛋白质组分可能会影响氮磷的迁移转化过程。CDOM是溶解性有机碳(DOC)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通过CDOM特征反演出DOC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法 平行因子分解法 光学特征 沙颍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