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血清SI、SF、TSAT水平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周亚丽 王静 陈曦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分析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2022年01月~2024年0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罗... 目的 分析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2022年01月~2024年0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罗沙司他组(n=44)及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罗沙司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治疗周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铁代谢、炎症反应,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罗沙司他组41/44(93.18%) vs对照组32/44(72.73%),前者组间比较更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SI、SF、TSA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罗沙司他组更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罗沙司他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5/44(11.36%)vs对照组2/44(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1,P=0.431)。结论 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疗效较好,可提高血清SI、SF、TSAT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治疗期间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素 铁代谢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血液科患者PICC后应用导管维护风险管理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分析
2
作者 岳晶晶 《西藏医药》 2019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探究血液科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应用导管维护风险管理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液科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应用导管维护风险管理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导管维护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导管维护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液科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改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风险管理 机械性静脉炎
下载PDF
基于FOCUS-PDCA的预防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陈晨晨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170-172,182,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FOCUS-PDCA)的预防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该院行血液透析的8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基于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FOCUS-PDCA)的预防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该院行血液透析的8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FOCUS-PDCA的预防护理。比较两组尿素清除指数(Kt/V)达标率、营养状况[改良主观综合评估法(MQSGA)]评分、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Kt/V达标率高于对照组,MQSG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5%(4/41),低于对照组的26.83%(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OCUS-PDCA的预防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Kt/V达标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营养状况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预防护理 血液透析 负性情绪 生命质量 营养状况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许鹏鸽 茹幸蕊 黄海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e System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92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CVVH治疗)、研究组(HP联合CVVH治疗),每组各46例。治疗7 d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7 d后对比两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治疗7 d后,采用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肾血流指标水平,采用PUZS-60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指标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s)通路相关因子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EDV、PS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Scr、CysC、hs-CRP、IL-6、VCAM-1、PCT及外周血TLR-2、TLR-4、NF-κB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肾胺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P联合CVVH治疗脓毒症合并AKI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肾血流、肾功能,减轻机体炎性损伤,可能与抑制TLRs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血清Sclerostin、miR-155-5p、FGF-23水平联合检测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许鹏鸽 茹幸蕊 黄海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微小RNA-155-5p(microRNA-155-5p,miR-155-5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水平,分析其对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微小RNA-155-5p(microRNA-155-5p,miR-155-5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水平,分析其对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血管钙化分为钙化组(n=68)和非钙化组(n=24)。检测并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及血清Sost、miR-155-5p、FGF-23水平。分析血清指标与生化指标、钙化程度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指标对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结果:钙化组血清Sost、miR-155-5p、FGF-23水平高于非钙化组(P<0.05);血清Sost、miR-155-5p、FGF-23水平与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钙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Sost、miR-155-5p、FGF-23联合诊断血管钙化的AUC大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血管钙化者血清Sost、miR-155-5p、FGF-23水平升高,且与血管钙化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血管钙化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管钙化 骨硬化蛋白 微小RNA-155-5p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细胞实验研究
6
作者 余静静 胡萌 +2 位作者 谢仁古丽·阿力木 张曼 曲建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26-30,35,共6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的机制。方法基于表达综合数据...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的机制。方法基于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以及Expression2Kinases等数据库筛选出ERK1、HIPK2和GSK3β等3个治疗靶点。DNMT1抑制剂单独或联合ERK1、HIPK2或GSK3β抑制剂处理人AML细胞系U937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采用碘化丙啶单染色法染色法(PI)测定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NMT1抑制剂能显著抑制U937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显著诱导U937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或GSK3β抑制剂联合使用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DNMT1抑制剂及其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诱导U937细胞停留在G_(0)/G_(1)期,其中两药联合组G_(0)/G_(1)期比例显著增高(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能显著降低U937细胞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能显著降低U937细胞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DNMT1抑制剂联合ERK1、HIPK2和GSK3β抑制剂可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为联合靶向治疗AML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剂 DNA甲基转移酶1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 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靶向治疗 细胞凋亡 蛋白阻滞
下载PDF
DNA甲基化转移酶1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7
作者 余静静 曾雪娇 +2 位作者 仝佳音 闫齐敏 曲建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和分子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34例初诊AML患者和17例复发/难治(R/R)AML患者,另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的正常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通...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和分子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34例初诊AML患者和17例复发/难治(R/R)AML患者,另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的正常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B)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样本中DNMT1的表达水平,并评估了其与临床特征及分子突变的关联。结果 初诊AML组、R/R AML组患者组中DNMT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226.385, P<0.05)。DNMT1表达水平与复发状态、年龄、血红蛋白计数、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DNMT3A突变、RAS突变和NPM1突变呈正相关(β>0),而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FLT3突变、IDH1突变和TP53突变呈负相关(β<0)。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状态是DNMT1表达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2.497,95%CI=2.053~8 550.566,P=0.022)。结论 DNMT1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复发状态、临床参数和分子突变密切相关,可作为AML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转移酶1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表达水平 临床特征 相关性分析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俊霞 张鹏 +2 位作者 肖雄木 李国辉 周晓丹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0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脂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igh flax hemodialysis HFHD)和低通量透析组(low flax hemodialsis LFHD),治疗6个月,观察2...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脂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igh flax hemodialysis HFHD)和低通量透析组(low flax hemodialsis LFHD),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HFHD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胆固醇、β2-微球蛋白(β2-MG)、均较LFHD组下降,血红蛋白较LFHD组上升明显。HSCRP6.51±0.86比7.39±0.70、iPTH 123.85±32.6比195.72±84.5、TG 1.18±0.26比1.87±0.36、TC5.7±0.92比6.12±0.85、APOP-A 1.37±0.25比1.97±0.51、β2-MG 9.71±2.21比10.79±2.00、HGB 118.6±6.36比100.28±8.71。HFHD组急性感染(2.5%比20%)和心脑血管事件(2.5%比12.5%)的发生率亦低于LF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血脂状况,减少急性感染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血脂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俊霞 肖雄木 +1 位作者 李国辉 周晓丹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5-977,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实用性、安全性及治疗机制。方法将2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5例)采用CPFA+H... 目的观察应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实用性、安全性及治疗机制。方法将2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5例)采用CPFA+HVHF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HVHF治疗,所有患者均在重症监护中,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脂,肝、肾功能,白细胞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等),评估脏器功能,观察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均有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及白细胞下降明显,氧合指数上升,尤以治疗组效果更明显,且治疗7 d时效果优于3 d,治疗组三酰甘油下降明显(均P<0.05)。患者无血小板减少、出血、过敏、凝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需血液净化治疗的时间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但2组死亡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CPFA联合HVHF能更有效地调控炎症,降低血脂,改善SAP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 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俊霞 肖雄木 +2 位作者 李国辉 周晓丹 刘艳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70-2171,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入选标准:伤后24h内入院,剔除入院时即存在呼吸衰竭、肾衰竭或电解质紊乱者... 目的:探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入选标准:伤后24h内入院,剔除入院时即存在呼吸衰竭、肾衰竭或电解质紊乱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组)和对照组(常规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血糖、并发症等,评估脏器情况,判断整体预后等。结果:观察组34例,死亡8例(其中放弃治疗3例);对照组34例,死亡13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高钠血症、肾衰竭而退出研究10例。结论: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可以维持重症颅脑损伤后内环境的稳定,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其他脏器功能,避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容量血液滤过 低温
下载PDF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俊霞 肖雄木 +1 位作者 李国辉 周晓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7-1950,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胰腺炎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5例)采用CPFA+HVHF治疗,对照组(14例)采... 目的:观察应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胰腺炎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5例)采用CPFA+HVHF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HVHF治疗,所有患者均在重症监护中。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6、IL-10、白细胞、APACHEⅡ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APACHEII评分、白细胞明显下降(P<0.01),促炎因子水平下降,抗炎因子水平上升,尤以治疗组效果明显,同一治疗组治疗7d时的效果优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CPFA联合HVHF能更有效地调控炎症因子水平,提示CPFA联合HVHF治疗SAP有更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 高容量血液滤过 急性重症胰腺炎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亚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颅脑损伤后急性高钠血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俊霞 肖雄木 +1 位作者 李国辉 周晓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9-561,共3页
高钠血症是重症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电解质紊乱,预后差,病死率可达42%~7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亚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未行HVHF治疗的患者... 高钠血症是重症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电解质紊乱,预后差,病死率可达42%~7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亚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未行HVHF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滤过 血液滤过治疗 颅脑损伤后 高钠血症 亚低温 临床应用 急性 电解质紊乱
下载PDF
三种血液净化模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FGF23、β2-MG、瘦素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晓凯 罗冬平 +1 位作者 马向娟 茹彦海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54-257,266,共5页
目的 探讨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合型人工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 探讨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合型人工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CR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HD(HD组)、HFHD(HFHD组)、组合型人工肾(人工肾组)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后)肾功能、钙磷代谢以及血清FGF23、β2-MG、瘦素及骨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 人工肾组、HFHD组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P^(3-)、甲状旁腺激素(PTH)、FGF23、β2-MG、瘦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a^(2+)、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明显上升(P<0.05),HD组治疗后BUN、SCr、UAER降低(P<0.05),其它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人工肾组治疗后BUN、SCr、UAER、P^(3-)、PTH、FGF23、β2-MG、瘦素、β-CTX水平低于HFHD组和HD组(P<0.05),Ca^(2+)、B-ALP、PINP高于HFHD组和HD组(P<0.05)。HFHD组治疗后BUN、SCr、UAER、P^(3-)、PTH、FGF23、β2-MG、瘦素、β-CTX水平低于HD组(P<0.05),Ca^(2+)、B-ALP、PINP高于HD组(P<0.05)。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更有助于清除FGF23、β2-MG、瘦素,改善CRF患者钙磷代谢、肾功能和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常规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外科获得性凝血病106例高危因素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黎明 秦玲 李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获得性凝血病的临床特性。方法:对106例外科获得性凝血病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稀释性凝血病和功能性凝血病在外科凝血病中所占比重高(占77.4%),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大量失血、大... 目的:探讨外科获得性凝血病的临床特性。方法:对106例外科获得性凝血病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稀释性凝血病和功能性凝血病在外科凝血病中所占比重高(占77.4%),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大量失血、大量输血补液为其高危因素,预后好于消耗性凝血病;消耗性凝血病预后较差,严重感染和病理产科为其高危因素。结论:重视对高危患者的严密观察,早发现、早诊断,根据凝血病分型采取正确的治疗是防治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凝固障碍/病因学 血液凝固障碍/治疗 医原性疾病 @外科获得性凝血病
下载PDF
血液病病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集束化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兰英 阮兰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血液病房PICC导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和非计划...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血液病房PICC导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对照组分别为17.5%(8/40)和27.0%(11/40),观察组为5.0%(2/40)和1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天数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控制血液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风险,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 感染
下载PDF
阿拓莫兰对血液病化疗致肝功能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海平 郭艳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4-575,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阿拓莫兰 药物疗法 肝功能检查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半相合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静 阮林海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3期1952-1954,共3页
近年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治疗恶性血液病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与HLA全相合相比具有供者来源方便的优点,但HLA半相合存在着移植物抗宿主病重、免疫重建迟、致死性感染发生率高、移植相关病死率和疾病复发率高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从... 近年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治疗恶性血液病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与HLA全相合相比具有供者来源方便的优点,但HLA半相合存在着移植物抗宿主病重、免疫重建迟、致死性感染发生率高、移植相关病死率和疾病复发率高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从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选择性的去除T细胞策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输注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半相合 移植物抗宿主病 自然杀伤细胞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少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0期1637-16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化脢-同功酶(CK-MB)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改善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生化指标,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生化指标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1期3470-347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可有效提高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下载PDF
团体健康宣教对尿毒症晚期血液净化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勇霞 郭琼琼 王亚茹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8期120-124,共5页
目的 探讨团体健康宣教对尿毒症晚期血液净化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为血液净化患者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86例尿毒症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团体健康宣教对尿毒症晚期血液净化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为血液净化患者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86例尿毒症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健康宣教,采用Herth希望量表、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价患者希望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评价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erth希望量表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PBS的情感负担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CMQ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27,P=0.024)。结论 团体健康宣教有助于改善尿毒症MH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转变其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提高其希望水平及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健康宣教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希望水平 自我感受负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