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4/FMR2、IL-10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易感性和免疫浸润相关 被引量:1
1
作者 穆杰 徐永申 朱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1-748,共8页
目的探索AF4/FMR2、IL-10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遗传易感性,发现高危因素及筛选高危人群。方法共纳入207例AS患者和321例对照者。选择AF4/FMR2家族基因以及IL-10基因的标签SNP(rs340630、rs241084、rs10865035、rs1698105、rs180089... 目的探索AF4/FMR2、IL-10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遗传易感性,发现高危因素及筛选高危人群。方法共纳入207例AS患者和321例对照者。选择AF4/FMR2家族基因以及IL-10基因的标签SNP(rs340630、rs241084、rs10865035、rs1698105、rs1800896),提取DNA后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析不同遗传模型与AS发病的关系,并进行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AS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血沉、C反应蛋白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AFF1 rs340630的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AFF3 rs10865035的隐性模型、IL-10 rs1800896的隐性模型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31、P=0.010、P=0.031、P=0.019)。基因环境交互分析发现AFF1 rs340630,AFF2 rs241084,AFF3 rs10865035,AFF4 rs1698105,IL-10 rs1800896,吸烟史,饮酒史相互作用模型为最佳模型。AF4/FMR2、IL-10相关基因在AFF4超级延伸复合物、白细胞介素家族信号转导、细胞因子刺激、凋亡等过程富集。免疫相关性分析发现AF4/FMR2、IL-10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呈正相关(r>0)。结论AF4/FMR2和IL-10基因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相关,AF4/FMR2和IL-10基因与环境交互引起AS,并通过免疫浸润影响AS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4/FMR2 IL-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联合阿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脂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吕海文 张伟锋 +1 位作者 梅传林 贾志强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与阿伐他汀联合治疗下,高脂血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脂代谢及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的65例高脂血症伴骨质疏松患者,随...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与阿伐他汀联合治疗下,高脂血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脂代谢及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的65例高脂血症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单一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在阿仑膦酸钠片的基础上与阿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骨密度、脂代谢以及IL-6、CRP、TNF-α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IL-6、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升高,TC、TG以及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χ2=4.477,P=0.03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与阿伐他汀联合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可提高骨密度,改善脂代谢和炎性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阿伐他汀 高脂血症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肥胖程度对MIS-TLIF术后获得最小临床重要差异的影响
3
作者 薛鹏举 宋永枝 +2 位作者 赵利涛 吕海文 郭明柯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肥胖严重程度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术后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 目的探讨肥胖严重程度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术后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年在本院接受MIS-TLIF手术的254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肥胖状态将患者分为非肥胖组、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观察三组患者手术疗效指标的差异及MCID率的差异。结果术后6周、12周时,三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和SF-12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时,三组ODI指数和SF-12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腰痛VAS评分在术后6周、12周、6个月、1年时的MCI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腿痛VAS评分、ODI指数、SF-12评分在术后6周、12周、6个月、1年时的MCI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重度肥胖对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和SF-12评分的MCID具有负性作用(P<0.05)。结论重度肥胖对MIS-TLIF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改善的MCID率具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腰椎退行性疾病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最小临床重要差异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
4
作者 吕海文 梅传林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单侧椎板切开入路双侧减压术(lumbar 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LE-ULBD)治疗退行性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central canal stenosis,DL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单侧椎板切开入路双侧减压术(lumbar 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LE-ULBD)治疗退行性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central canal stenosis,DL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2月开展LE-ULBD手术的103例DLCS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单纯DLCS患者39例,DLCS伴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L)患者40例,DLCS伴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C)患者24例。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1年、2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种类型DLCS患者术后3个月、1年、2年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但在3种类型DLCS患者的横向比较中,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时,3种类型DLCS患者的总体疗效无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ULBD手术治疗DLCS可获得良好效果,在掌握好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对于部分DLC合并DSL或DSC患者也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中央管狭窄 脊柱内镜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腰椎退变
下载PDF
3D打印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5
作者 孙振江 朱辉 +3 位作者 张国瑞 张艳亮 翟艺宗 徐永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9-624,共6页
目的 探究3D打印(3DP)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PFNA组(n=52)... 目的 探究3D打印(3DP)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PFNA组(n=52)使用PFNA,Unite组(n=56)为在PFNA组基础上联合3DP定制钢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Harris评分、炎症因子、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 与PFNA组相比,Unite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 <0.05)。与PFNA组相比,Unite组术后12个月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及Harris总分均更高(P <0.05),术后1个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更低(P <0.0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Unite组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PFNA组。与PFNA组相比,Unite组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满意度更高(P <0.05)。结论 对于治疗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3DP定制钢板联合PFNA治疗,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用PFNA,且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外侧壁 股骨 骨折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臀部肌群对THA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翟艺宗 徐永申 +4 位作者 朱辉 张艳亮 崔永康 李一丁 孙振江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臀部肌群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单侧人工THA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训练组和干预组... 目的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臀部肌群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单侧人工THA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训练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训练组采用训练带增加对臀大肌、臀中肌的锻炼,干预组在训练组基础上加用TENS。测定3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术后3个月健侧、患侧臀大肌及臀中肌峰力矩、功率值及总做功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训练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训练组患者术后3个月峰力矩、功率值及总做功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3个月峰力矩、功率值及总做功量与训练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S臀部肌群联合臀大肌、臀中肌锻炼可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可增加髋周肌群肌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肌力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永申 孙帅 +1 位作者 穆杰 孙永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665-2667,共3页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6~8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连续服用2周;B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6~8 h皮下注射常规...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6~8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连续服用2周;B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6~8 h皮下注射常规剂量的1/2,第2天应用常规剂量,连续10 d。术后14 d观察两组DVT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4 d检测两组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术前和术后第13、7、1、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和D-二聚体含量,并观察术后2 d的引流量。结果 A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3.3%,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APTT、PT、Bv、Pv及D-二聚体含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 d的引流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较低分子肝素更能有效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后下肢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经皮臭氧消融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利涛 郭明柯 周卫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4期183-184,共2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臭氧髓核消融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CT定位下应用臭氧髓核消融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臭氧髓核消融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CT定位下应用臭氧髓核消融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术后1周和6个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优43例,良23例,可9例,差5例。优良率达82.5%。结论 CT定位下臭氧髓核消融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操作简便,痛苦小,疗效可靠,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臭氧 颈椎牵引 疗效
下载PDF
侧卧位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利涛 郭明柯 周卫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8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病例,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侧卧位腰椎间盘镜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至2年的跟踪随访。按Na... 目的探讨侧卧位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病例,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侧卧位腰椎间盘镜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至2年的跟踪随访。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14例(优良率达93.1%)。结论侧卧位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手术风险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镜 侧卧位 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洛阳市0-18岁儿童肢体残疾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绍杰 孙帅 +4 位作者 王玉英 徐永申 宋永枝 李友涛 穆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2期67-68,共2页
我国自1987年完成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肢体残疾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利用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这一机会,对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263名患儿的发病... 我国自1987年完成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肢体残疾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利用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这一机会,对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263名患儿的发病情况、致残原因、康复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残疾 临床分析 儿童 洛阳市 发病情况 抽样调查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35例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绍杰 张春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304-1305,共2页
关键词 髋骨折/外科学 临床方案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前血液高凝状态及DVT形成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明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45-47,共3页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该病的发生率也随之逐年升高[1]。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虽经过多年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操作技术也日渐成熟,但...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该病的发生率也随之逐年升高[1]。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虽经过多年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操作技术也日渐成熟,但术后仍然有较多的并发症发生[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以及血流缓慢等原因造成[3,4],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DVT 高龄股骨颈骨折 我国老龄人口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血管壁损伤 老年股骨颈骨折 操作技术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58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龙彬 徐永申 翟艺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2期1783-1784,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形臂的透视下,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比... 目的:为了探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形臂的透视下,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椎体的前中柱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对所得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分析。结果:入选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从手术前的(7.50±1.18)分降到手术后的(3.35±1.12)分,且两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7,P<0.05);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由术前的33.18±5.41降低为术后的11.07±3.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3,P<0.05);患者的椎体前、中柱高度手术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且两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1、8.21,P<0.05)。结论: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可靠,安全有效,临床上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脊柱外科
下载PDF
加味独活寄生汤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明柯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413-415,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独活寄生汤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药加味独活寄生... 目的:观察加味独活寄生汤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药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2组疗效、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WOMAC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独活寄生汤可有效降低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及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肝肾亏虚型 加味独活寄生汤 关节疼痛 关节功能
下载PDF
椎管外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利涛 刘继权 周卫敏 《颈腰痛杂志》 2011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探讨椎管外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22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外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防范误诊的措施。结果临床上椎管外肿瘤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原因... 目的探讨椎管外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22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外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防范误诊的措施。结果临床上椎管外肿瘤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原因在于先入为主、诊疗片面,症状、体征与影像学不吻合,诊断与治疗孤立。结论椎管外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应根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与辅助检查的统一性,诊断与治疗的相互印证,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外肿瘤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误诊
下载PDF
钽棒与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7
16
作者 穆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7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钽棒与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将9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组,钽棒组(n=45)行钽棒植入治疗,植骨组(n=45)则接受髓芯减压植骨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钽棒组术后的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 目的探讨钽棒与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将9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组,钽棒组(n=45)行钽棒植入治疗,植骨组(n=45)则接受髓芯减压植骨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钽棒组术后的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植骨组(均P<0.05)。结论钽棒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棒植入术 髓芯减压植骨术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秦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6期145-147,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PLF组52例行PLF术治疗,PLIF组53例行PLIF术治疗,对比术后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 目的观察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PLF组52例行PLF术治疗,PLIF组53例行PLIF术治疗,对比术后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总有效率94.34%高于PLF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够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但PLIF组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幅度明显高于PLF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LIF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55%与PLF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较大或节段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恢复腰椎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符合腰椎生物力学原理,在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早期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间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龙彬 徐永申 翟艺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间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6-02收治的48例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按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根据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实施椎体减压以及植骨... 目的探讨间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6-02收治的48例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按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根据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实施椎体减压以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JOA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间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JOA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不全瘫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安全性
下载PDF
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清理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穆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2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清理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联合玻璃酸钠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置换... 目的分析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清理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联合玻璃酸钠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置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此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关节镜清理 玻璃酸钠注射 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海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低等优点,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 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