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瑞娜 袁小志 +2 位作者 任婧 常保萍 孙佳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30-2133,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4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PS评分评估患者的体力状况,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筛查患者的营养风险,采用疼痛视觉模...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4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PS评分评估患者的体力状况,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筛查患者的营养风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析患者的营养风险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94例晚期肿瘤患者中有营养风险的患者(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共53例,占56.4%;年龄>70岁患者共34例,有营养风险患者占70.6%,与年龄≤70岁患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KPS评分≤60分患者有37例,有73.0%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与KPS>60分患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不同BMI指数及疼痛程度的患者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消化系统肿瘤共有59例,有营养风险者占43例,总营养风险发生率达72.9%(43/59)。结论:晚期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消化道肿瘤更显著,年龄、KPS评分、BMI指数、疼痛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 营养风险 疼痛 KPS评分
下载PDF
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社干 魏洛霞 +1 位作者 王立东 冯笑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5-411,共7页
关键词 肿瘤 光动力 激光光敏剂 光导纤维 单态氧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与食管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华月帆 何珂瑶 +7 位作者 杨海军 陈斯默 张哲源 张家豪 李超伟 孔金玉 刘怡文 周福有 《食管疾病》 2023年第3期214-219,共6页
食管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疾病。食管癌在机体中的生长发育和远处转移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已成为防治食... 食管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疾病。食管癌在机体中的生长发育和远处转移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已成为防治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缺氧 食管癌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食管癌肿瘤微环境中癌相关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静宜 申刘青 +3 位作者 张秀森 石林林 原翔 高社干 《食管疾病》 202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长期以来,食管癌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的癌变机制,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以及其他各种间质细胞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各自重要的作用。要更加全面地了解食管癌,在... 长期以来,食管癌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的癌变机制,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以及其他各种间质细胞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各自重要的作用。要更加全面地了解食管癌,在关注肿瘤细胞的同时,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肿瘤微环境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胞群体及其分泌的各类细胞因子,微环境中癌相关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对食管癌微环境中癌相关细胞及其与食管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微环境 免疫逃逸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家豪 何珂瑶 +9 位作者 李超伟 张哲源 代宁涛 杨海军 李军扩 刘怡文 孙蔚 郭艺博 孔金玉 周福有 《食管疾病》 2023年第4期285-291,共7页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侵袭性强,多数患者治疗效果欠佳。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生存的局部环境,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免疫逃逸等重要生物学过程。TME可通过...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侵袭性强,多数患者治疗效果欠佳。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生存的局部环境,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免疫逃逸等重要生物学过程。TME可通过与肿瘤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等协同作用,调控EC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本文就EC微环境的组成,以及靶向TME治疗EC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EC预防和诊疗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孔金玉 刘怡文 +3 位作者 钱梦凡 孙蔚 邢玲(综述) 高社干(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5-720,共6页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生存率低。食管癌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微生物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微生物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牙周病最重要病原体,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生存率低。食管癌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微生物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微生物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牙周病最重要病原体,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食管癌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食管鳞癌 口腔微生物 食管微生物 预后 机制
下载PDF
基于AAV6-CRISPR-Cas9系统抑制NBR1表达对肺癌小鼠肿瘤免疫调控的影响
7
作者 王博康 朱名扬 +1 位作者 张秀森 孙江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03-2111,共9页
目的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利用CRISPR-Cas9系统靶向抑制BRCA1邻近基因1(NBR1)表达,建立NBR1基因敲除的肺癌小鼠模型,并探究其对肿瘤生长和免疫细胞浸润及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在线网站CRISPOR(http://crispor.tefor.net/crispor... 目的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利用CRISPR-Cas9系统靶向抑制BRCA1邻近基因1(NBR1)表达,建立NBR1基因敲除的肺癌小鼠模型,并探究其对肿瘤生长和免疫细胞浸润及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在线网站CRISPOR(http://crispor.tefor.net/crispor.py)进行靶向鼠源NBR1基因(Gene ID:17966)的sgRNAs设计。使用AAV6作为sgRNAs的载体,使用PCR和DNA测序的方法确认重组病毒载体是否构建成功及确定基因敲除效率。为了确定小鼠体内最佳的AAV侵染方式,将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滴鼻组和气管内注射组,侵染28天后,通过观察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选择更有效的侵染方式进行后续实验。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组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小鼠肺部肿瘤生长情况以及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浸润和激活状态。结果DNA测序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AAV6-U6-sgNBR1-CAG-Cre-GFP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且敲除效率稳定。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气管内给药法小鼠肺部感染病毒的效率较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靶向敲除NBR1后小鼠肺部肿瘤面积较对照组减少(P<0.01)。组织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靶向敲除NBR1的肺癌小鼠肺癌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功能活性较对照组增强,表现为效应型T淋巴细胞增多、耗竭型T淋巴细胞减少(P<0.01)。结论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靶向NBR1基因敲除的肺癌小鼠模型,验证了靶向抑制NBR1表达可明显增强肺组织CD8^(+)T淋巴细胞功能活性,使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减轻肿瘤负荷,延长肺癌小鼠生存期。为后续研究NBR1及其他基因在肺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和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AAV6 CRISPR/Cas9 NBR1 基因编辑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社干 冯笑山 +3 位作者 陈书昌 孙江涛 马保根 王立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1-305,共5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E)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GCA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38例和对照组(<75岁)42例,均采用XE...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E)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GCA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38例和对照组(<75岁)42例,均采用XELOX方案化疗,即L-OHP 65mg/m2静脉滴注2h,d1、d8,CAPE1000mg/m2口服,2次/天,d1~d14,21天为1个周期,连续4~6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肿瘤化疗敏感性和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化疗结束4周后进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高龄组和对照组比较,化疗敏感性分别为76.3%(29/38)和78.6%(33/42),无显著性差异(χ2=0.058,P>0.05);吞咽困难改善率分别为86.8%(33/38)和81.0%(34/42),无显著性差异(χ2=0.509,P>0.05);两组近期疗效分别为78.9%(30/38)和78.6%(33/42),无显著性差异(χ2=0.002,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可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OHP联合CAPE治疗高龄晚期GCA疗效较好,改善症状快,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食管与贲门双源癌蛋白质指纹模型的建立及肿瘤标志的筛选 被引量:12
9
作者 冯笑山 王立东 +15 位作者 郭涛 单探幽 李吉林 范宗民 焦新英 常智慧 韩晶 宋昕 高社干 申秋 樊慧 王能超 李韶华 高珊珊 何欣 郭军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564-568,共5页
目的:建立食管与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质组指纹诊断模型,筛选食管贲门双源癌相关蛋白,为建立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技术对19例食管贲门双源癌(双源癌组)和50位... 目的:建立食管与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质组指纹诊断模型,筛选食管贲门双源癌相关蛋白,为建立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技术对19例食管贲门双源癌(双源癌组)和50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进行蛋白质组的对比研究。根据差异性蛋白质的质核比(相对分子质量)从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筛选并确定相关候选蛋白和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进一步分析这些关键候选基因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对双源癌组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6%、73.68%和80%。相对分子质量为5.34052×103和5.92132×103的蛋白质查询结果为COX7c及Beta-defensin-1-2-3,在双源癌的食管癌组织和贲门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0%(3/5)、60%(3/5)、60%(3/5)和40%(2/5),对照组食管和贲门正常上皮组织均为阴性。结论: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可作为食管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诊断模型,COX7c及Beta-defensin-1-2-3与食管贲门双源癌密切相关,为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筛选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 贲门 蛋白质组学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光谱法 质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下载PDF
食管癌细胞系对光敏剂photofrin-Ⅱ的吸收和排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社干 王立东 +3 位作者 冯笑山 曲智锋 单探幽 谢萱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48-125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高选择性摄入光敏剂的原因,即靶向原理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肿瘤细胞对光敏剂的亲和力。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各种细胞培养液的吸收光谱;应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对光敏剂photofrin-Ⅱ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同时测定... 背景与目的:肿瘤高选择性摄入光敏剂的原因,即靶向原理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肿瘤细胞对光敏剂的亲和力。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各种细胞培养液的吸收光谱;应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对光敏剂photofrin-Ⅱ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同时测定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及其癌变细胞系SHEEC在相同浓度和时间点对photofrin-Ⅱ的吸收和排泄。结果:photofrin-Ⅱ的最大荧光激发波长为(395.0±0.5)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634.1±0.5)nm;光敏剂photofrin-Ⅱ所需要的630nm激发波长的光,可完全通过各种细胞培养液。相同浓度和时间下,SHEE细胞和SHEEC细胞对photofrin-Ⅱ的吸收和排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EE细胞和SHEEC细胞对光敏剂photofrin-Ⅱ的吸收量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0μg/mL后进入平台期;SHEE细胞和SHEEC细胞对光敏剂photofrin-Ⅱ的吸收量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高,150min后进入平台期;photofrin-Ⅱ在SHEE细胞和SHEEC细胞内可保持较高水平15~30min,然后迅速排出。结论:光敏剂在肿瘤组织中浓集现象可能与肿瘤细胞亲和力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系 SHEE SHEEC 光动力治疗 photofrin-Ⅱ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干预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建峰 冯笑山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2-85,共4页
以大豆异黄酮为代表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与雌激素结构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大豆异黄酮在预防和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和更年期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而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 以大豆异黄酮为代表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与雌激素结构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大豆异黄酮在预防和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和更年期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而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更是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就大豆异黄酮的分类、代谢和抗乳腺癌作用机制以及与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人群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大豆异黄酮 乳腺癌 预防
下载PDF
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5种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笑山 曲智锋 +4 位作者 高社干 王战会 单探幽 张洛 韩晶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5种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常见恶性肿瘤218例(其中肺癌51例,肝癌46例,胃癌28例,乳腺癌15例,食管癌55例,贲门癌23例)、健康体检者50例血清12种肿瘤标志物(CAl9-9、NSE...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5种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常见恶性肿瘤218例(其中肺癌51例,肝癌46例,胃癌28例,乳腺癌15例,食管癌55例,贲门癌23例)、健康体检者50例血清12种肿瘤标志物(CAl9-9、NSE、CEA、CA242、Ferretlng、Bet-HCG、AFP、Free-PSA、PSA、CA-125、HGH、CAl5-3)水平。结果:五种常见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41.3%(90/218),其中肺癌阳性率为49.0%(25/51);肝癌阳性率为69.7%(32/46);胃癌阳性率为32.0%(9/28):乳腺癌阳性率为33.3%(5/15);食管癌阳性率为20.0%(11/55):贲门癌阳性率为34.8%(8/2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0%(2/50)。而且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常见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的监测。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 常见恶性肿瘤
下载PDF
贲门癌蛋白质组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单探幽 冯笑山 +7 位作者 王立东 高社干 王公平 王战会 张剑锋 韩晶 曲智锋 张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筛选贲门癌相关肿瘤标志。方法:IMAC3芯片及SELDI-TOF技术检测河南省林州市食管/贲门癌高发区47例贲门癌患者(贲门癌组)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标本,并对32例高、中分化腺癌(高分化组)和15例低分化腺癌(低分化组)及健康人(对照组... 目的:筛选贲门癌相关肿瘤标志。方法:IMAC3芯片及SELDI-TOF技术检测河南省林州市食管/贲门癌高发区47例贲门癌患者(贲门癌组)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标本,并对32例高、中分化腺癌(高分化组)和15例低分化腺癌(低分化组)及健康人(对照组)作了对比分析。结果:以M5908.48、M7943.64和M8938.70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对贲门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3%、85.1%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为4211.29、5334.13、5966.63、5903.14、11735.71、5922.70、7932.54、7758.66、9287.40和6109.99,上调组蛋白质中,9/10相对含量在3组中比较为:对照组<高分化组<低分化组;相对分子质量为8992.89、8158.48、8924.27、4495.96、9434.40、5099.02、6661.72、6222.12和6960.60下调组蛋白质中,6/9为:对照组>低分化组>高分化组。结论:5908.48、7943.64和8938.70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可以对贲门癌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上调组蛋白质在血清中的相对含量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下调组蛋白质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也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质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贲门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口腔健康状况与食管鳞癌发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鑫 刘其伟 +3 位作者 焦叶林 朱亚飞 高社干 齐义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3070-3074,共5页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迅速及预后不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约占EC的90%以上,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别及年龄等差异。目前大量研究显示口腔卫生不良是ESCC...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迅速及预后不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约占EC的90%以上,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别及年龄等差异。目前大量研究显示口腔卫生不良是ESCC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口腔卫生不良与多种因素相关,且混杂因素较多,因此本综述从牙齿缺失、牙周炎及口腔微生态三方面总结这些因素与ESCC之间的关系,为ESCC高危人群筛查、预防提供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牙齿缺失 牙周疾病 口腔卫生不良 口腔微生态
下载PDF
ERCC1表达与晚期NSCLC吸烟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江涛 原翔 宋开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9-1072,1077,共5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吸烟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96例晚期NSCLC吸烟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晚期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治...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吸烟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96例晚期NSCLC吸烟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晚期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ERCC1的表达与吸烟指数有关(P=0.029),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ERCC1低表达的患者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均优于高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结论 ERCC1的表达与吸烟指数有关且ERCC1低表达的患者化疗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期均优于高表达的患者,提示检测ERCC1对晚期NSCLC吸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吸烟 ERCC1 预后
下载PDF
低剂量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笑山 高社干 +4 位作者 王玉峰 丁凯利 李娜 李璞玉 张梦曦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E)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6例75岁以上晚期GCA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均采用XELOX方... 目的观察低剂量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E)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6例75岁以上晚期GCA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均采用XELOX方案化疗,即低剂量组CAPE 650 mg/m2口服,对照组第1~14天CAPE 1 000 mg/m2口服,2次/d,两组第1、8天均联合L-OHP 65 mg/m2静脉滴注2 h,21 d为1周期,连续4~6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肿瘤化疗敏感性和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化疗结束4周后进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肿瘤化疗敏感性分别为73.7%(28/38)和76.3%(2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P=0.791);吞咽困难改善率分别为84.2%(32/38)和86.8.0%(3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P=0.744);近期疗效分别为81.6%(31/38)和78.9%(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3,P=0.773);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5.80个月(95%可信区间5.69~5.91)和5.70个月(95%可信区间5.46~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5);中位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0.90个月(95%可信区间9.31-12.59)和11.00个月(95%可信区间10.55~1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1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可逆性,患者基本耐受,低剂量组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为34.2%(13/38),明显低于对照组63.2%(24/38)(χ2=6.373,P=0.012)。结论低剂量CAPE联合L-OHP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患者有效率无明显下降,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Hsa_circ_005755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谷变利 杨睿 +4 位作者 马丽霞 石林林 孙佳春 左志向 高社干 《食管疾病》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hsa_circ_0057552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功能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microarray分析3对食管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circRNA,以|log 2(Fold changes)|≥2.0且P<0.0... 目的探讨hsa_circ_0057552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功能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microarray分析3对食管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circRNA,以|log 2(Fold changes)|≥2.0且P<0.05为筛选标准,选择下调最显著的hsa_circ_0057552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anger测序鉴定其环状特性,实时荧光PCR检测44例ESC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hsa_circ_0057552的相对表达量,预测并初步验证hsa_circ_0057552的microRNA(miR)吸附能力和编码氨基酸功能。结果hsa_circ_0057552是一个新的环状RNA,其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表达水平与ESCC总生存相关;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95,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61.08%,最佳截断值为0.6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_circ_0057552具有翻译为多肽的潜能,且结合多个miR分子。结论hsa_circ_0057552与ESCC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通过吸附miRNA、编码多肽等功能影响ESCC进程,有望作为ESCC早期筛查和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_circ_0057552 食管鳞癌 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MMTV)-ErbB-2转基因鼠孕期使用三羟异黄酮对子代小鼠乳腺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18
作者 张广平 段瑞华 +2 位作者 侯建峰 介晓阳 冯笑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1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Erb-2转基因小鼠乳腺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剂量:15mg/(kg·d)、中剂量:5.0mg/(kg·d)、低剂量:1.0mg/(kg·d)三羟异黄酮对孕期第13~19天小鼠皮下注射,观察其子代雌性小鼠和对照组子... 目的观察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Erb-2转基因小鼠乳腺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剂量:15mg/(kg·d)、中剂量:5.0mg/(kg·d)、低剂量:1.0mg/(kg·d)三羟异黄酮对孕期第13~19天小鼠皮下注射,观察其子代雌性小鼠和对照组子代雌性小鼠乳腺肿瘤的潜伏期和乳腺成瘤率是否存在差异,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方法检测子代小鼠乳腺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剂量组乳腺癌肿瘤潜伏期、乳腺成瘤率与其它各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高剂量组VEGF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高剂量异黄酮孕期的使用能够延长子代雌性小鼠肿瘤发生的潜伏期,降低乳腺成瘤率,降低子代小鼠乳腺肿瘤中VEGF的阳性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TV)-ErbB-2转基因鼠 乳腺癌 三羟异黄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贲门肠上皮化生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郝曙光 冯笑山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660-663,共4页
西方国家的贲门癌发生率逐年增高,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贲门腺癌发病率也很高,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重要危险因素。本文介绍了贲门部肠上皮化生在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贲门部发生肠化的意义。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贲门 Barrett's食管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内的微生物群
20
作者 赵迪 张秀森 +3 位作者 刘书培 杨泽 张旭东 原翔 《食管疾病》 2022年第4期253-256,316,共5页
微生物群在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中非常关键,包括癌症的发生、发展和疾病结局等。然而,肿瘤内细菌种群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局部微生物群构成了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微生物群已被确定为癌症发... 微生物群在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中非常关键,包括癌症的发生、发展和疾病结局等。然而,肿瘤内细菌种群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局部微生物群构成了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微生物群已被确定为癌症发生和治疗反应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调节因子。机制研究表明,肿瘤内的细菌种群可能直接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且影响化疗或免疫治疗。本文讨论了微生物群的作用,并对其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和免疫治疗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 食管癌 胃癌 癌症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