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倒春寒响应基因TaJAZ6的克隆、表达模式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1
作者 张自阳 周谦 +4 位作者 王依 王志伟 朱启迪 茹振钢 刘明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JAZ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信号通路中具有关键作用。为探究JAZ蛋白在小麦倒春寒中的调控机制,从小麦幼穗中克隆了TaJAZ6基因,并对其分子特征、表达特性与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S序列全长为549 bp,编码178个氨基酸,... JAZ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信号通路中具有关键作用。为探究JAZ蛋白在小麦倒春寒中的调控机制,从小麦幼穗中克隆了TaJAZ6基因,并对其分子特征、表达特性与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S序列全长为549 bp,编码178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18.376 ku,理论等电点为9.37,不稳定系数为62.44,属于不稳定蛋白。该基因编码蛋白质具有1个TIFY结构域和1个CCT_2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该蛋白质与野生二粒小麦和乌拉尔图小麦TIFY 11b蛋白亲缘关系最近。TaJAZ6基因启动子区除含有CAAT-box、TATA-box等基础作用元件外,还含有激素类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低温响应元件、防御和应激反应元件等。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TaJAZ6基因在根、茎、叶和幼穗中均有表达,根系中表达量最高。TaJAZ6基因还受低温和茉莉酸甲酯(MeJA)的诱导表达,低温胁迫下,TaJAZ6在矮抗58(耐倒春寒)和郑麦366(倒春寒敏感)根、茎和叶中表达趋势相同,均显著升高;喷施300,350μmol/L的MeJA之后再低温处理TaJAZ6在2个小麦品种中表达量均显著下降。TaJAZ6在低温胁迫后的幼穗中表达量出现相反的趋势,在矮抗58幼穗中表达量显著下降,在郑麦366幼穗中则显著上升,推测该基因可能负调控了小麦倒春寒胁迫防御反应。通过喷施MeJA显著降低了低温胁迫下2个小麦品种幼穗中TaJAZ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提高了小麦的结实粒数。亚细胞定位试验显示,TaJAZ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aJAZ6可能在小麦响应倒春寒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JAZ6基因 表达分析 低温胁迫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菌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玉玲 王婧茹 +5 位作者 刘红 秦令祥 高愿军 周海旭 李波 何鸿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9-367,共9页
食用菌是一类高蛋白、低脂肪且兼具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因其多营养、鲜风味、低热量、多功效等特点而成为餐桌上常备食材之一。随着消费理念不断转变,食用菌的高品质和高营养需求成为必然。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 食用菌是一类高蛋白、低脂肪且兼具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因其多营养、鲜风味、低热量、多功效等特点而成为餐桌上常备食材之一。随着消费理念不断转变,食用菌的高品质和高营养需求成为必然。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因其快捷、无损、多组分同时检测、绿色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用菌品质检测研究。本文全面归纳综述了近5年来NIR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食用菌理化组分、活性成分、品种鉴别、产地溯源、病原菌污染、掺假识别等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同时提出了NIRS技术在食用菌品质检测应用方面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完善NIRS技术检测食用菌理论、研发专用食用菌检测设备提供方法参考和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NIR) 化学计量学 食用菌 品质 检测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种子发芽特性及贮藏物质转运的影响
3
作者 黄玲 杨文平 +3 位作者 姚素梅 梅沛沛 胡喜巧 张传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成熟种子的萌发和种子贮藏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文章以百农矮抗58(AK58)和百农4199(BN4199)为试验材料,利用标准发芽试验法对旋耕(CK)、深松(S0)和深耕(S1)后收获的小麦籽粒进行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贮藏物质转运...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成熟种子的萌发和种子贮藏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文章以百农矮抗58(AK58)和百农4199(BN4199)为试验材料,利用标准发芽试验法对旋耕(CK)、深松(S0)和深耕(S1)后收获的小麦籽粒进行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贮藏物质转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S0和S1促进了AK58种子活力指数、根数和根系活力的增加;对BN4199的根芽比、根冠比和根系活力有促进作用.AK58的含蛋白质量在旋耕条件下最大,含淀粉量在深松下最高;BN4199的千粒质量为深松高于旋耕,但含蛋白质和淀粉量差异不明显.耕作方式对种子千粒质量、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影响较为显著.旋耕有利于种子贮藏物质转化效率的增加,深松有利于提高AK58种子的贮藏物质转运量和BN4199的贮藏物质转运率和呼吸消耗.品种基因型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决定作用,种子贮藏物质指标和呼吸消耗与根数和根系活力更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深松 小麦 幼苗生长 贮藏物质转运
下载PDF
我国甜叶菊生产现状及未来展望
4
作者 徐新娟 罗庆云 《中国糖料》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甜叶菊是一种重要的高价值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其叶片富含的甜菊糖苷作为一类天然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甜叶菊种植面积最大、甜菊糖苷产量最多、加工最精细的国家,甜菊糖苷市场的增加有力推动甜叶菊种植产业的发展... 甜叶菊是一种重要的高价值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其叶片富含的甜菊糖苷作为一类天然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甜叶菊种植面积最大、甜菊糖苷产量最多、加工最精细的国家,甜菊糖苷市场的增加有力推动甜叶菊种植产业的发展。本文以江苏、安徽、新疆等甜叶菊主产区为例,探讨甜叶菊在我国的生产现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提出展望。研究旨在为我国甜叶菊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生产现状 存在问题 未来展望
下载PDF
铅胁迫下玉米苗期根系性状特征及评价方法
5
作者 马兴业 李双丹 +4 位作者 张乐 赵永星 时振坤 陈士林 张晓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1,共9页
本文运用水培法(1000 mg·L^(−1)的硝酸铅溶液)在苗期对37份玉米品种进行铅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其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尖数、分叉数、交叉数、根系鲜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等性状,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隶属函... 本文运用水培法(1000 mg·L^(−1)的硝酸铅溶液)在苗期对37份玉米品种进行铅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其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尖数、分叉数、交叉数、根系鲜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等性状,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进行耐铅性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在铅胁迫条件下玉米根系性状均受到显著影响,除根系平均直径外,其它根系性状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方差分析表明,根干重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材料间呈显著差异,其余性状材料间和处理间均呈现极显著差异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玉米苗期耐铅性分为6类,即2份高耐品种、3份耐品种、5份中等品种、8份低耐品种、14份敏感品种、5份高敏品种。最后利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建立了玉米苗期耐铅性模型:D=−0.287+0.168×根总长度+0.148×根表面积+0.087×根体积+0.041×根尖数+0.125×分叉数+0.119×交叉数+0.138×根系鲜重+0.089×根系干重。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37份玉米品种进行了苗期耐铅性评价,为修复铅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铅性鉴定 隶属函数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对小麦各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李豪杰 王浩博 +3 位作者 郑梦瑶 王颜玉 欧行奇 郑会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不同水分管理影响小麦各品种光合特性,进而影响小麦产量.为了提高小麦产量,研究以百农207(BN207)、百农307(BN307)和洛旱27(LH27)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I)和雨养(R)两种水分处理,研究不同水分管理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_(n))、叶绿素荧... 不同水分管理影响小麦各品种光合特性,进而影响小麦产量.为了提高小麦产量,研究以百农207(BN207)、百农307(BN307)和洛旱27(LH27)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I)和雨养(R)两种水分处理,研究不同水分管理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_(n))、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与雨养处理相比,BN207、BN307、LH27的P_(n)在灌溉处理下分别增加53.48%、81.45%、42.83%.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_(O)/RC)和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_(A)的能量(TR_(O)/RC)在灌溉处理下3个小麦品种均高于雨养处理,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BN207和LH27更高,BN307在灌溉条件下反而更低.3个小麦品种的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OJIP)变化趋势相同,但荧光值具有差异:BN207和LH27在灌溉条件下O点荧光强度高于雨养条件,J、I、P点荧光强度低于雨养条件;BN307在灌溉条件下O、J、I点荧光强度高,P点强光强度低.在灌溉处理下,BN207产量提高20.12%、穗粒数降低14.66%、穗数提高51.98%,千粒质量降低3.11%;在灌溉条件下,BN307产量提高53.71%、穗粒数提高5.03%、穗数提高51.74%、千粒质量降低7.99%;在灌溉条件下,LH27产量、穗粒数和穗数分别提高了14.83%、0.68%和20.43%,而千粒质量则降低了3.15%.灌溉处理能提高小麦光系统中电子传递链的能量传递、提高旗叶净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增加穗数来提高小麦产量.BN307、BN207在灌溉处理下产量提高最显著,更适合在灌溉条件充足的条件下种植,而LH27对灌溉不足的条件的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管理 小麦 光合效率 叶绿素荧光参数 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丽娜 安治良 +3 位作者 陈士林 张怀胜 进茜宁 王平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7,共7页
设置67500(D1)、75000(D2)、82500(D3)、90000(D4)、97500(D5)株/hm25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百玉393茎秆强度、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玉米植株形态与茎秆强度间的关系,为黄淮海区域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 设置67500(D1)、75000(D2)、82500(D3)、90000(D4)、97500(D5)株/hm25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百玉393茎秆强度、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玉米植株形态与茎秆强度间的关系,为黄淮海区域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穗位高和穗高比升高,茎周长变小,株高无显著变化;玉米茎秆穿刺强度、折断强度、压碎强度均降低;玉米穗长、穗行数、行粒数、轴粗、百粒质量、穗粒数均呈现下降趋势,穗粗无显著变化,秃尖长增加;玉米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D3处理最高,D2处理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D5处理最低。茎秆穿刺强度、折断强度、压碎强度与穗位高、穗高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在种植密度75000~82500株/hm2时,穗位高和茎粗适中,茎秆质量较好,穗部性状较优,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茎秆强度 穗部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种子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8
作者 晁毛妮 胡喜贵 +3 位作者 胡根海 王玉泉 陈向东 黄中文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种子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但是,传统的种子学实验教学由于受作物生长季节、实验场地和教学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在实验教学内容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教学效果不佳。分析了... 种子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但是,传统的种子学实验教学由于受作物生长季节、实验场地和教学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在实验教学内容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教学效果不佳。分析了目前种子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虚拟仿真平台在种子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探讨了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种子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现代种业人才,推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学 农业 创新人才 教学改革 虚拟仿真
下载PDF
基于FISH和SNP标记分析百农64对其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
9
作者 张金龙 闫林杰 +7 位作者 贠艳鸽 李云香 介艺泽 陈向东 胡喜贵 周锋 郭冉冉 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17-1425,共9页
百农64因其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已成为黄淮南片麦区小麦育种的重要亲本之一。本研究将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小麦55K SNP芯片分析相结合,对百农64及其衍生品种(百农207、百农160、华育198和04中36)和相关亲本共8份小麦材料进行全基因组分... 百农64因其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已成为黄淮南片麦区小麦育种的重要亲本之一。本研究将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小麦55K SNP芯片分析相结合,对百农64及其衍生品种(百农207、百农160、华育198和04中36)和相关亲本共8份小麦材料进行全基因组分析,揭示百农64对其衍生后代的遗传贡献。结果表明,在研究材料中共鉴定出48种染色体多态类型(block),A、B和D基因组分别为18、20和10种,其中1A和6B染色体多态类型最多;在百农64和百农207中鉴定出了臂间倒位perInv6B,在5份小麦材料中鉴定到了小麦-黑麦T 1RS/1BL易位。利用55K SNP芯片在供试材料的A、B和D基因组分别获得8504、9726和5093个多态性SNP标记,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在0.110~0.375之间,平均值为0.295;百农64特异性SNP在衍生品种的A、B和D三个基因组上的分布比例分别为54.2%、46.9%和36.5%,6A染色体比例最高(85.4%),在百农207、华育198和04中36各染色体上分布比例的平均值均超过了50.0%。整合48个细胞学和23323个SNP标记分析显示,除百农160以外,其余3个衍生后代与百农64的遗传相似系数(GS)都超过了0.70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百农64与其4个衍生品种聚为一类,与遗传相似系数结果一致。研究表明百农64对其衍生后代遗传贡献率较高,这为小麦种质资源利用和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结构变异 SNP标记 遗传贡献
下载PDF
玉米RIL群体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
10
作者 马兴业 李敏 +3 位作者 赵斌 王苗苗 陈士林 吴向远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为探究玉米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以PH6WC和郑58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作为试验材料,运用相关和通径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的单株产量和6个穗部性状进行分析.描述统计分析表明,该RIL群体中秃尖长、单株产量... 为探究玉米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以PH6WC和郑58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作为试验材料,运用相关和通径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的单株产量和6个穗部性状进行分析.描述统计分析表明,该RIL群体中秃尖长、单株产量、行粒数、穗长、穗行数的变异系数超过10%,说明这些性状具有较高的改良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和穗部性状之间的相关程度为行粒数(第1位)、穗粗(第2位)、穗长(第3位)、穗行数(第4位)、轴粗(第5位)、秃尖长(第6位);通径分析表明,穗粗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725,轴粗通过穗粗对单株产量的间接影响最大,间接通径系数为0.559.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通径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相关数据可为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重组自交系 穗部性状 通径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棉花GhFUL1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晓红 许佩阳 +2 位作者 闫绪 张贝贝 于婵婵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8,共9页
为探究GhFUL1基因在棉花分枝发育进程中的功能,从棉花中克隆MADS-box家族GhFUL1基因及其启动子,对该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并对其启动子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中GhFUL1基因开放阅读框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GhFUL1... 为探究GhFUL1基因在棉花分枝发育进程中的功能,从棉花中克隆MADS-box家族GhFUL1基因及其启动子,对该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并对其启动子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中GhFUL1基因开放阅读框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GhFUL1与其他物种中可可的TcAGL8-1亲缘关系最近。烟草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GhFUL1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不同组织材料qRT-PCR分析表明,GhFUL1基因在茎尖中表达量最高。构建过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株系中GhFUL1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转基因株系的开花时间、花器官形态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变化,但是开花时侧枝数增加。qRT-PCR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氧化/脱氢酶基因AtCTK1和AtCTK6表达量减少,推测GhFUL1基因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素合成途径影响分枝。利用启动子分析网站PlantCARE预测可知,GhFUL1启动子区域不仅有TATA-box、CAAT-box核心元件,还有参与光响应、生长素响应以及胁迫应答等顺式作用元件。将GhFUL1启动子构建到表达载体pBI121检测其启动子活性,通过对拟南芥转基因阳性株系进行GUS染色,发现GhFUL1启动子在拟南芥幼苗期的茎尖分生组织和成熟期的花器官中特异性表达。初步揭示GhFUL1基因及其启动子转化拟南芥后在其分枝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GhFUL1 亚细胞定位 功能分析 启动子活性 GUS染色
下载PDF
48份粗山羊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魏飒 张海惠 +3 位作者 焦雪 宋林轩 石林青 胡喜贵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7-73,共7页
粗山羊草分布范围广,遗传变异丰富,被认为是改良普通小麦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对48份粗山羊草种质材料的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个表型性状均表现较大遗传变异,其中最大的是旗叶长(36.38%),其次为千粒重(33.22%);14... 粗山羊草分布范围广,遗传变异丰富,被认为是改良普通小麦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对48份粗山羊草种质材料的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个表型性状均表现较大遗传变异,其中最大的是旗叶长(36.38%),其次为千粒重(33.22%);14个表型性状在亚种Ae.tauschii ssp.tauschii和Ae.tauschii ssp.strangulata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在6个长性状(穗长、小穗长、护颖长、外稃长、内稃长、籽粒长)和6个宽性状(旗叶宽、小穗宽、护颖宽、外稃宽、内稃宽、籽粒宽)中,任何两个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3.469%,第1和第2主成分反映小穗形态,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株型形态,第4主成分反映护颖形态,第5主成分反映籽粒形态;聚类分析将48份粗山羊草种质划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的26份种质主要来源于西亚和南亚,倾向于“宽”的表型性状,如小穗宽、护颖宽、外稃宽、内稃宽、籽粒宽具有显著或极显著优势;第Ⅱ类22份种质主要来源于中亚,倾向于“长”的表型性状,如穗长、旗叶长、护颖长具有极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山羊草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豫南地区主栽小麦品种苗期赤霉病抗性比较
13
作者 刘书含 陈颐辉 +1 位作者 王亚丽 王付娟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4-88,共5页
选择信阳地区主栽小麦品种西农979、鲁农116、优麦2号、郑麦379、豫农035和新麦288进行大田种植,统计分析其赤霉病发病情况。同时,室内种植上述6个小麦品种,并在苗期接种不同浓度禾谷镰刀菌孢子悬浮液,培养至四叶期,测定不同品种间SOD和... 选择信阳地区主栽小麦品种西农979、鲁农116、优麦2号、郑麦379、豫农035和新麦288进行大田种植,统计分析其赤霉病发病情况。同时,室内种植上述6个小麦品种,并在苗期接种不同浓度禾谷镰刀菌孢子悬浮液,培养至四叶期,测定不同品种间SOD和POD含量,分析各品种赤霉病苗期抗性。结果表明,西农979、鲁农116和优麦2号三个品种在大田种植中赤霉病抗性较好,郑麦379和豫农035田间抗性较差;各品种接种后SOD、POD指标出现显著变化,西农979、鲁农116和优麦2号苗期酶活性变化不大,推测其受赤霉病影响较小,抗性较强;豫农035苗期POD、SOD活性变化较大,推测其受赤霉病影响较大,抗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比较 SOD POD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田的小麦安全生产策略
14
作者 张大众 赵来宾 胡铁柱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小麦作为主粮作物是人类摄入重金属的主要膳食来源之一,如何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实现小麦的安全生产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综述了我国小麦生产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土壤重...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小麦作为主粮作物是人类摄入重金属的主要膳食来源之一,如何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实现小麦的安全生产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综述了我国小麦生产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措施、小麦重金属的耐受和吸收转运机制、重金属低积累小麦种质筛选、基因发掘及品种选育技术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种植重金属低积累品种并搭配适宜的农艺措施是现阶段小麦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最有效措施;低积累种质筛选、优异基因挖掘与分子标记开发是现阶段小麦重金属低积累研究的主要任务.随着实用分子标记的不断开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常规育种技术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小麦重金属低积累品种选育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小麦 低积累 品种选育
下载PDF
37份玉米品种苗期耐铅性评价方法
15
作者 马兴业 刘鹏园 +3 位作者 孙思意 袁天宇 时振坤 张晓祥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为了建立玉米苗期耐Pb性评价方法,论文以37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玉米苗期的株高、SPAD、地上鲜质量、叶长、叶宽、地上干质量、根冠比7个性状进行分析.首先,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将37份玉米品种7个性状的耐Pb系数转换为隶... 为了建立玉米苗期耐Pb性评价方法,论文以37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玉米苗期的株高、SPAD、地上鲜质量、叶长、叶宽、地上干质量、根冠比7个性状进行分析.首先,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将37份玉米品种7个性状的耐Pb系数转换为隶属函数值和D值;其次,通过聚类分析将玉米苗期耐Pb性分为高耐、耐、中等、敏感、高敏5个等级;其三,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D值与7个性状耐Pb系数的回归方程:D=-0.784+0.426*株高+0.178*地上鲜质量+0.126*地上干质量+0.361*SPAD+0.320*叶长+0.041*叶宽-0.002*根冠比.研究结果对玉米苗期耐Pb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Pb鉴定 隶属函数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腐植酸复合肥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6
作者 郑浩赢 温智国 +3 位作者 陈婷 谢孟河 赵霞 梅沛沛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为了解不含腐植酸尿素和添加了不同剂量腐植酸的复合肥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设定不同的肥料梯度和肥料配比,以探明腐植酸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养分利用率.以玉米为试验材料,设无氮处理、复合肥处理、1‰腐植酸+复合肥处理、2‰... 为了解不含腐植酸尿素和添加了不同剂量腐植酸的复合肥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设定不同的肥料梯度和肥料配比,以探明腐植酸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养分利用率.以玉米为试验材料,设无氮处理、复合肥处理、1‰腐植酸+复合肥处理、2‰腐植酸+复合肥处理、3‰腐植酸+复合肥处理、4‰腐植酸+复合肥处理、5‰腐植酸+复合肥处理、6‰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共8个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4‰腐植酸复合肥较无氮处理增产率达90%,百粒质量最高,含淀粉量达59.30%,在处理中最具有优势.从综合情况来看,在夏玉米栽培中,加入4‰腐植酸复合肥更有利于玉米增产增效以及贮藏,能获得更大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腐植酸复合肥 氮肥利用率 产量 无机氮残留
下载PDF
不同氮肥组合对花生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薛惠云 李倩 +1 位作者 郭东炜 张志勇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生育后期早衰是影响花生荚果充实度及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花生本身“上花下果”的生长特点导致追肥不便,进而加剧花生在生育后期早衰.为减缓花生生育后期早衰,论文探索缓释氮肥与普通尿素混合施用对花生后期干物质积累、叶片... 生育后期早衰是影响花生荚果充实度及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花生本身“上花下果”的生长特点导致追肥不便,进而加剧花生在生育后期早衰.为减缓花生生育后期早衰,论文探索缓释氮肥与普通尿素混合施用对花生后期干物质积累、叶片生理、根系形态、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收获前同一氮肥量处理下,花生品种花育62和远杂9102在两年间总体表现为混合施肥处理下总干物质量、根干物质量、PIabs、根表面积、根瘤数、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高于普通施肥处理.由此可知,与单施普通尿素相比,适宜的缓释氮肥及普通尿素掺混施用促进了花育62和远杂9102后期叶片光合作用,显著改善了花生生育后期根系形态及根瘤数,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延缓了花生衰老,从而促进了花生高产.但不同土壤肥料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内在增产机制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结果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与增加花生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缓释氮肥 普通尿素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