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振特征与强度信息融合的工件目标检测
1
作者 杨长虎 袁东 +2 位作者 张健 余洋洋 张志良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88-196,共9页
针对目前工件尺寸测量在工件关键测量点的准确提取阶段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振特征与强度信息融合的工件目标检测方法。在工件强度图像的基础上引入偏振特征,建立强度信息与偏振特征差异化式高效交互的双流网络模型,以实... 针对目前工件尺寸测量在工件关键测量点的准确提取阶段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振特征与强度信息融合的工件目标检测方法。在工件强度图像的基础上引入偏振特征,建立强度信息与偏振特征差异化式高效交互的双流网络模型,以实现更高效的偏振特征和强度信息融合。为验证算法的效果,本文建立了偏振图像工件目标显著性检测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精确度Precision、max-F和相似性值S-measure三个指标上和视觉结果均在对比算法中达到了最优结果,充分表明了本文算法出色的工件目标检测性能,具有极佳的工件目标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特征 目标检测 强度信息 双流网络 偏振角
原文传递
下一代海洋信息网络隐私安全保护方法及趋势
2
作者 田天 张桂福 +2 位作者 苏新 行鸿彦 王增会 《移动通信》 2023年第7期79-84,共6页
为保障和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量,需要加强对海洋信息网络的建设。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海洋信息网络满足了对海洋环境监测、海域通信和海上交通等服务的支持,而网络数据安全传输和隐私保护是其建设前... 为保障和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量,需要加强对海洋信息网络的建设。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海洋信息网络满足了对海洋环境监测、海域通信和海上交通等服务的支持,而网络数据安全传输和隐私保护是其建设前提。对下一代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海洋信息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并对隐私安全保护方法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海洋信息网络是国家经略海洋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隐私安全保护研究将为海洋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信息网络 隐私保护 空天地海一体化 数据预处理
下载PDF
基于TPA‑MBLSTM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3
作者 蔡昌春 范靖浩 +1 位作者 李源佳 何瑶瑶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with noise,DBSCAN)和线性回归算法进行风功率数据集的异常值检测,利用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KNN)插值法重构异常点数据;其次,综合考虑风电功率与各气象特征的内在关联性,在MBLSTM网络中引入TPA机制合理分配时间步长权重,捕捉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潜在逻辑规律;最后,利用实验仿真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风功率与风速影响因素的关系,从而提高其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多层堆叠双向长短记忆网络 异常数据检测 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 线性回归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4
作者 蔡昌春 程增茂 +2 位作者 张关应 李源佳 储云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3-382,共10页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深度学习机制,利用自动编码器建立极限学习机输入-输出的直接耦合关系,实现无监督学习和有监督学习有机结合,缩短训练模型的迭代过程;利用蒙特卡洛法基于分布式电源、负荷预测信息构建配电网运行场景,利用深度极限学习机挖掘运行场景优化运行与无功调压设备状态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电网运行场景与系统无功调压策略的映射关系。该文提出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无功优化方法不依赖实际系统潮流计算,能够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的跟踪和无功调节设备的优化调度,为配电网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无功优化 深度极限学习机 自动编码器 主动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VMD-MCKD和深度残差网络的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
5
作者 蔡昌春 何捷 +2 位作者 承敏钢 张能文 王全凯 《山东电力技术》 2024年第2期67-78,共12页
行星齿轮箱是风电机组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运行工况复杂,背景噪声大,导致齿轮早期故障信号微弱且极易受背景噪声的影响。针对风电机组齿轮箱早期故障特征难以有效提取,齿轮故障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 行星齿轮箱是风电机组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运行工况复杂,背景噪声大,导致齿轮早期故障信号微弱且极易受背景噪声的影响。针对风电机组齿轮箱早期故障特征难以有效提取,齿轮故障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分解风机齿轮箱原始振动信号,获得振动信号故障的最优模态分量;接着,利用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算法(maximum correlated kurtosis decnvolution,MCKD)通过解卷积重构最优模态分量,削弱背景噪声增强故障冲击成分,获得故障特征;同时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惩罚因子α、模态分解个数K、滤波器阶数L和反褶积周期T等参数,提升振动信号故障特征提取的准确度;最后,构建基于深度残差网络(deep residual network,ResNet)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模型,建立齿轮箱故障特征与类别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风机齿轮箱故障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达到97.48%,相较其他方法在信号特征提取和故障诊断效率方面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 深度残差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下载PDF
一种捷变频雷达距离速度超分辨-恒虚警-自适应重构参数估计算法
6
作者 邓玉成 王峰 +1 位作者 汪浩 王晶晶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针对捷变频雷达目标参数估计与强欺骗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距离-速度维稀疏处理模型的超分辨-恒虚警(CFAR)-自适应重构算法,实现了目标搜索、距离-速度参数估计及欺骗干扰抑制。基于量化格点的距离-速度超分辨谱实现了目标距离... 针对捷变频雷达目标参数估计与强欺骗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距离-速度维稀疏处理模型的超分辨-恒虚警(CFAR)-自适应重构算法,实现了目标搜索、距离-速度参数估计及欺骗干扰抑制。基于量化格点的距离-速度超分辨谱实现了目标距离-速度参数与字典元素的匹配,并采用CFAR算法对距离速度平面进行二维搜索,以实现目标检测与距离速度参数估计。采用自适应重构对消方法从观测向量矩阵中减去已估计目标分量,迭代过程中更新二维谱噪声子空间维度,循环采用距离-速度谱、CFAR及自适应对消实现剩余目标估计。通过每次迭代过程中的多目标估计与对消,解决了强欺骗干扰情况下的弱目标参数估计问题。该方法为捷变频雷达距离速度维稀疏表示欠定方程数学模型提供了另一种求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变频 稀疏处理 超分辨 欺骗干扰抑制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杆塔缺陷检测
7
作者 张关应 束云豪 +2 位作者 常宸铠 候姝斌 李庆武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针对目前无人机电力杆塔巡检过程中航拍图像背景复杂、杆塔组件尺寸差异大、缺陷种类多导致的巡检效率低和缺陷漏检率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动态位置查询引导的多尺度实例分割方法和基于图特征记忆的缺陷检测方法。所提实例分割方法通... 针对目前无人机电力杆塔巡检过程中航拍图像背景复杂、杆塔组件尺寸差异大、缺陷种类多导致的巡检效率低和缺陷漏检率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动态位置查询引导的多尺度实例分割方法和基于图特征记忆的缺陷检测方法。所提实例分割方法通过提取多尺度航拍图像特征,选择特征中具有最高关注度分数的低分辨率像素,将其映射到高分辨率特征的相应位置,并添加边界框检测器以提高电力杆塔的分割精度。在缺陷检测算法中提出可学习的图特征描述符,构建了一个记忆库来提取关键元素,以获得更准确的样本特征,提高缺陷检测效率。本文方法在自建的两个缺陷检测数据集上与其他先进算法进行对比,实例分割box_AP和mask_AP相较于Mask2Former分别提升了7.6%和0.5%,缺陷检测算法AUROC分别比次优算法提高7.3%和1.6%,F1-Score分别比次优算法提高6.7%和6.9%,充分表明了本文算法出色的电力杆塔缺陷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塔 电力设备 无人机巡检 实例分割 缺陷检测
原文传递
相控阵天气雷达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马辉 陈哲 +2 位作者 李岳衡 魏彬 吴礼福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1期155-170,共16页
天气雷达是一种典型的气象雷达,也称测雨雷达,是用于警戒和预报中、小尺度降雨天气系统的主要探测工具。自第一部天气雷达问世以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天气雷达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经历了常规模拟、数字化、多普... 天气雷达是一种典型的气象雷达,也称测雨雷达,是用于警戒和预报中、小尺度降雨天气系统的主要探测工具。自第一部天气雷达问世以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天气雷达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经历了常规模拟、数字化、多普勒、多普勒双偏振等发展阶段。天气雷达的核心部件发射机系统也从磁控管、速调管发展到全固态、相控阵技术。本文介绍国内外相控阵天气雷达技术研究进展,重点综述相控阵天气雷达技术研究进展。内容包括:介绍气象微波波段与天气雷达种类,介绍天气雷达体制发展进程,介绍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综述相控阵天气雷达技术进展,以及介绍几种新发展的相控阵天气雷达等。最后,给出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 相控阵雷达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雨雾天驾驶辅助系统设计
9
作者 洪儒 于力涵 +1 位作者 戴安邦 谢迎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3期259-266,共8页
随着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多,雨雾天交通安全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嵌入式硬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驾驶用户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雨雾天语音辅助驾驶系统;系统结合了湿度传感器、轻量化去雾神经网络AOD-NET和目标检测模型YOLOv5n;在... 随着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多,雨雾天交通安全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嵌入式硬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驾驶用户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雨雾天语音辅助驾驶系统;系统结合了湿度传感器、轻量化去雾神经网络AOD-NET和目标检测模型YOLOv5n;在目标检测模型YOLOv5n上,利用K-means++算法重新设计锚框,选取较优的骨干网络并利用模型剪枝进一步压缩模型大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在Jetsonnano上的FPS达到了17.78,最终mAP在人工加雾、分辨率变化的TT100K (Tsinghua-Tencent 100K)数据集到达了65.8%,满足了正常天气与雨雾天气下的驾驶辅助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Jetson nano 雨雾天辅助驾驶 交通标志检测 AOD-NET去雾 YOLOv5n
下载PDF
一种基于40nm CMOS体硅工艺的抗单粒子翻转触发器设计
10
作者 王海滨 侍言 +1 位作者 郭刚 韩光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51-2857,共7页
随着集成电路尺寸的不断减小,触发器受到单粒子打击时,电荷共享效应会使触发器电路的多个节点同时翻转.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触发器结构,即Rectangle DFF,可以有效过滤输入上的单粒子瞬态、并对三节点翻转免疫.该触发器由时钟晶体管堆... 随着集成电路尺寸的不断减小,触发器受到单粒子打击时,电荷共享效应会使触发器电路的多个节点同时翻转.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触发器结构,即Rectangle DFF,可以有效过滤输入上的单粒子瞬态、并对三节点翻转免疫.该触发器由时钟晶体管堆栈架构和一个抗三节点翻转的锁存器组成,锁存器部分由12个交叉耦合的反相器和3个二输入的C单元结构组成.通过时钟晶体管堆栈结构可以屏蔽单粒子瞬态,由于3个C单元的输入不会同时翻转,能够有效屏蔽电路中的软错误.在40nm CMOS体硅工艺下的SPECTRE仿真表明,与基准的三模冗余触发器相比,面积开销降低15%,延迟降低44%,功率延迟积降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器设计 单粒子三节点翻转 抗辐照加固 双联锁存储单元
下载PDF
基于异常行为的海洋气象传感网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11
作者 苏新 田天 +1 位作者 Ziyang Gong 周一青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99,共14页
应对海洋气象传感网面临的异常数据流攻击,分析安全机制,针对其复杂庞大的网络结构和节点内分布极端不平衡的数据流,对基于异常行为的海洋气象传感网入侵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并搭建入侵检测系统。重点考虑数据集不平衡问题,使用深度生成网... 应对海洋气象传感网面临的异常数据流攻击,分析安全机制,针对其复杂庞大的网络结构和节点内分布极端不平衡的数据流,对基于异常行为的海洋气象传感网入侵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并搭建入侵检测系统。重点考虑数据集不平衡问题,使用深度生成网络CVAE-GAN学习数据集中少数类的分布,实现有效的数据生成。使用基于OPTICS的去噪算法清除多数类中噪声点,清晰化类别边界。从数据角度入手,降低数据集不平衡率,减小不平衡数据集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影响,提高分类器对少数类异常流量的识别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各类异常流量,尤其是少数类异常流量,所采用的不平衡数据集处理方法对分类器的检测能力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传感网 入侵检测系统 数据集平衡化 CVAE-GAN OPTICS
下载PDF
基于改进CycleGAN的人脸剪纸自动生成
12
作者 牟玮 童晶 +1 位作者 韦剑 张明懿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3年第12期1-11,共11页
针对人脸剪纸手工设计难度大,制作周期长等问题,本文首次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生成高质量人脸剪纸.面向人脸剪纸艺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ycleGAN的改进网络:1)在原始CycleGAN生成器中引入CBAM注意力模块,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2)引入针对... 针对人脸剪纸手工设计难度大,制作周期长等问题,本文首次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生成高质量人脸剪纸.面向人脸剪纸艺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ycleGAN的改进网络:1)在原始CycleGAN生成器中引入CBAM注意力模块,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2)引入针对鼻、眼、唇等关键面部区域的局部鉴别器,提升人脸剪纸中以上区域的生成效果;3)设计基于图像边缘信息与SSIM的损失函数,取代CycleGAN的前向循环一致损失,消除所得人脸剪纸中的阴影.相较于其他人脸剪纸自动生成方法,本文方法可快速生成与原始人脸相似度高、线条连续流畅、具有艺术美感的人脸剪纸.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人脸剪纸连通性后处理方法,使所得结果更符合中国传统剪纸整体连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剪纸 剪纸生成 生成对抗网络 连通性
下载PDF
基于IKGC-PSO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系统
13
作者 于力涵 洪儒 +1 位作者 吴宇伦 谢迎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8期259-266,共8页
为了解决标准粒子群算法在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最优、动态化不足和路径平滑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融入K均值精英化和柯西变异的优化算法;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精英初始化,优化粒子种群的... 为了解决标准粒子群算法在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最优、动态化不足和路径平滑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融入K均值精英化和柯西变异的优化算法;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精英初始化,优化粒子种群的分布;动态化学习因子,强化惯性权重的全局性,保留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融入遗传思想,采用柯西变异的方法,提高寻解最优解的能力;在对比实验中,模拟了实际的复杂三维环境,选取了路径总长度、飞行高度差以及马尔科夫生存状态组成目标函数;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鲁棒性提高了98%,求解质量相较于IG-PSO算法和IC-PSO算法分别提高了5.8%和10.6%,验证了优化后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K均值聚类 柯西变异 遗传算法 马尔科夫生存状态 动态化
下载PDF
蓝藻水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14
作者 王子文 《污染防治技术》 2023年第4期6-7,共2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万物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水生态环境安全可以说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点。但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常见的...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万物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水生态环境安全可以说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点。但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常见的水污染现象之一——水华的成因与相关防治措施,共同打赢“碧水保卫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安全 水环境污染 蓝藻水华 水污染 万物之源 防治措施 工业化 民以食为天
下载PDF
元宇宙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探讨
15
作者 陆伟良 张桐瑀 +2 位作者 林天培 李书才 徐天熠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文探讨了元宇宙从科幻概念演变为现实中技术革新的前沿领域的过程,展望技术创新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云游戏和NFT(非同质化代币)将如何扮演关键角色,推动消费和商业应用发展,开启一个互联且持续的虚实共生世界。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云游戏 虚实共生
下载PDF
基于共享视角的黄河流域综合生态补偿机制
16
作者 张婕 古明敏 王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年第3期192-204,共13页
生态补偿机制是打破黄河流域零散化环境保护,应对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该研究在共享视角下,利用微分博弈模型和最优控制理论,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体情况与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引入径流增加量和泥沙... 生态补偿机制是打破黄河流域零散化环境保护,应对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该研究在共享视角下,利用微分博弈模型和最优控制理论,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体情况与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引入径流增加量和泥沙治理量两个环境保护衡量指标构建了黄河流域综合生态补偿机制的博弈模型,探讨在完全共享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全共享无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不完全共享有横向生态补偿机制3类情形下的最优策略,并针对共享效益系数、生态补偿系数等展开了参数影响分析。结果显示:①完全共享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不完全共享有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均可以提高政府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完全共享生态补偿机制是最优机制,不完全共享有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②区域政府的生态保护投入、环境改善效果以及流域整体的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成本系数负相关,与生态保护效果系数正相关,共享效益系数是各区域政府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博弈后的结果,实现合理的共享效益系数有利于加强长期跨界合作关系的稳定。③在预期收益对生态环境更加敏感的区域,开展综合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形成生态环境改善与预期收益增加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并从发挥中央政府统筹作用、健全流域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均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3个方面为构建黄河流域综合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进一步推动了黄河流域的协同治理,完善了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黄河流域 共享理念 微分博弈
下载PDF
基于特征点匹配的排水管道声点云模型配准算法
17
作者 张体浪 徐晓龙 +6 位作者 杨亚峻 许俊松 宋柯 黄英 李志伟 黄俊凯 江雅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5期215-223,共9页
三维重建技术逐渐成为获取全面、完备、准确的排水管道信息的关键手段;而实际检测受到管道堵塞等工况与管道检测规程等因素限制,造成所获得的管道声呐点云模型会出现位姿不同、部分重叠或空缺等情况,需要通过配准获取完整管道模型;同时... 三维重建技术逐渐成为获取全面、完备、准确的排水管道信息的关键手段;而实际检测受到管道堵塞等工况与管道检测规程等因素限制,造成所获得的管道声呐点云模型会出现位姿不同、部分重叠或空缺等情况,需要通过配准获取完整管道模型;同时,传统ICP算法针对管道模型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因此,文章提出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粗配准与改进的ICP精细配准相结合的点云配准算法;首先,利用ISS特征点检测法检测出模型特征点,通过FPFH对特征点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其次,采用RANSAC算法筛选出正确特征匹配点集,利用四元数法解算出初始变换参数完成粗配准;最后,在粗配准基础上,通过改进最近对应点查询的ICP算法完成精细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文算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能为后续排水管道缺陷检测提供高完备、全面、准确的点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点云 点云配准 特征匹配 随机采样一致性 迭代最近点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和人工势场法的路径规划算法
18
作者 苗红霞 陈家林 +2 位作者 齐本胜 李岩 李成林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3年第12期9-14,共6页
针对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算法在规划路径中随机性较大、扩展效率较低且规划的路径不利于机器人移动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RRT算法。首先,加入目标偏向策略和自适应步长策略,减小RRT的随机性,增强路径规... 针对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算法在规划路径中随机性较大、扩展效率较低且规划的路径不利于机器人移动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RRT算法。首先,加入目标偏向策略和自适应步长策略,减小RRT的随机性,增强路径规划的鲁棒性和算法的探索能力;其次,引入改进的人工势场法,使算法扩展方向更偏向目标点,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然后,去除改进RRT算法规划路径的冗余节点,使得生成的路径更加简短和高效;最后,使用n阶贝塞尔曲线对路径进行平滑处理,使规划的路径更有利于机器人移动。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RRT算法、RRT*算法和另外一种已有的改进方法相比,改进的RRT算法在路径规划时间、路径长度、路径节点以及迭代次数等方面效果都更好,路径更加平滑且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T算法 目标偏向策略 自适应步长 人工势场法 n阶贝塞尔曲线
原文传递
水下结构状态观测中的悬浮杂质遮挡消除方法
19
作者 徐永兵 周亚琴 +2 位作者 叶倩 贾江灿 王菂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2-126,共15页
水下结构状态视觉检测过程中,观测相机镜头易受到水体中枯叶、藻类等悬浮杂质遮挡,导致水下结构表观影像信息丢失,影响检测效果。针对该问题,利用水下视频序列中的帧内空间信息与帧间运动信息,提出一种悬浮杂质遮挡消除方法。根据相邻... 水下结构状态视觉检测过程中,观测相机镜头易受到水体中枯叶、藻类等悬浮杂质遮挡,导致水下结构表观影像信息丢失,影响检测效果。针对该问题,利用水下视频序列中的帧内空间信息与帧间运动信息,提出一种悬浮杂质遮挡消除方法。根据相邻帧间的光流场分布信息,提出位移补偿策略,消除相机移动导致的帧间背景偏移;结合悬浮杂质成像特性,建立动态视觉感知模型,在对齐后的相邻帧基础上,实现不同形态悬浮杂质的准确检测;构建一种混合引导修复模型,确立帧间最优互补信息,还原悬浮杂质遮挡区域。在构建的真实与合成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并消除悬浮杂质的遮挡,处理后的图像质量在多项指标上均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复原 悬浮杂质遮挡消除 位移补偿 动态视觉感知 混合引导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