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发展与思考
1
作者 李纪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95年第5期57-59,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成于1993年底的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主要设施、科研进展简况及对今后实验室发展的思考。文章认为,国家级专业实验室不同于一般普通实验室,科研项目要上层次,科研成果要上水平,以良好的学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成于1993年底的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主要设施、科研进展简况及对今后实验室发展的思考。文章认为,国家级专业实验室不同于一般普通实验室,科研项目要上层次,科研成果要上水平,以良好的学术环境吸引和培养人才,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实验室 高校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柴成果 姚党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39,48,共3页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治水思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黄河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点以及原则,从保护黄河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水资...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治水思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黄河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点以及原则,从保护黄河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①完善黄河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②进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③加强水量水质统一监测;④建立水量水质联防队伍;⑤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⑥开展洪水资源化研究;⑦开展污染物在汇流面上的运行规律研究;⑧加强清洁生产和节水减污工作;⑨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杠杆作用;⑩加强珍惜水资源的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 水环境 黄河
下载PDF
论人类第四次生存环境危机中的水资源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金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3-25,29,共4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有限的自然生存环境间的冲突不断,文中分析了其相互冲突的递进过程,提出当今已发生以生活、生产和生态所需水资源短缺为特征的第四次生存环境危机。人类活动是引发水资源问题造成生存环境危机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生存环境 危机 水资源
下载PDF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鲁南 刘云华 董增川 《海河水利》 2004年第5期8-10,共3页
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需水时间、地点、数量和质量方面,水资源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自然生存环境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众多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有关的研究计划。其中,气候变化... 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需水时间、地点、数量和质量方面,水资源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自然生存环境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众多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有关的研究计划。其中,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的影响、水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研究为主要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环境 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 关系 研究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64
5
作者 刘恒 耿雷华 陈晓燕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立足于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的特点,考虑到区域(或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和国内其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水资... 立足于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的特点,考虑到区域(或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和国内其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级划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被引量:338
6
作者 黄林楠 张伟新 +1 位作者 姜翠玲 范晓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79-1286,共8页
Wackernagel创立的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方法,但是在该模型中,仅评价了的地表水域的渔业功能,忽略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水资源的其他功能。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及水资源的特点后,在其理论框架下设立水资源帐户,... Wackernagel创立的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方法,但是在该模型中,仅评价了的地表水域的渔业功能,忽略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水资源的其他功能。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及水资源的特点后,在其理论框架下设立水资源帐户,并阐述了该帐户的内涵,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以及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确定了计算水资源帐户生态足迹所需的3个关键参数即全球平均水资源产量、全球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按水资源利用的一般分类对水资源帐户进行了细分。通过利用该模型对江苏省1998-200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可以客观的评价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情况,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弥补了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水资源评价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59
7
作者 郝振纯 王加虎 +2 位作者 李丽 王振华 王玲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气候模型结果和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评估黄河源区未来的水资源.根据IPCC DDC的13个系列的GCMs成果,结合黄河源区的实测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在未来100 a内的可能变化;建立了考虑融雪和冻土影响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经验证该模型... 利用气候模型结果和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评估黄河源区未来的水资源.根据IPCC DDC的13个系列的GCMs成果,结合黄河源区的实测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在未来100 a内的可能变化;建立了考虑融雪和冻土影响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够适用于黄河源区.计算出了相应的径流情景,分析了黄河源区水量尤其是水资源特性(径流的年内、年际分布)的可能变化;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需水量进行了简单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黄河源区 水量 径流特性
下载PDF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原则 被引量:21
8
作者 钟华平 王建生 +1 位作者 徐澎波 耿雷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1,共3页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大可利用阈值.研究水资源可利用量可以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提供决策条件,...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大可利用阈值.研究水资源可利用量可以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提供决策条件,从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从讨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出发,着重研究分析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特征和计算原则,并阐述了研究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 生态环境 需水量 流域 承载能力
下载PDF
水资源需求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袁宝招 陆桂华 +1 位作者 李原园 郦建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409,共6页
根据我国1980-2000年国民经济实际用水状况,简要分析了水资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建立了水资源需求驱动因素综合分析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1980-2000年全国总用水增加了1 220亿m3,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增长是国... 根据我国1980-2000年国民经济实际用水状况,简要分析了水资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建立了水资源需求驱动因素综合分析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1980-2000年全国总用水增加了1 220亿m3,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增长是国民经济用水增长的直接原因;(2)全国而言,排在前四位的正向驱动因素分别是工业增加值、农田灌溉面积、人口以及林牧渔需(补)水面积。负向驱动因素分别是农田灌溉定额的下降,其次是工业用水定额的下降;(3)对生活用水而言,北方省份人口增长对生活需水增长的贡献较突出,南方省份则是生活用水定额的提高对生活需水增长的贡献较突出;(4)对工业用水而言,工业规模的扩大是驱动工业需水增长的主要因素;北方省份工业用水定额下降对抑制工业需水增长的贡献率明显;(5)农田灌溉面积变化对农田灌溉需水变化影响较大。分析结果为把握我国未来水资源需求变化态势,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需求 驱动因素 分析模型
下载PDF
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济干 张婕 董增川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2-705,共4页
根据水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原则,提出水资源系统和谐配置的概念.给出了水资源和谐度的计算方法,运用层次评判、综合分析等方法建立水资源和谐的评判矩阵,定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并以实例说明,可通过对水资源配置和谐性的分析,达到对... 根据水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原则,提出水资源系统和谐配置的概念.给出了水资源和谐度的计算方法,运用层次评判、综合分析等方法建立水资源和谐的评判矩阵,定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并以实例说明,可通过对水资源配置和谐性的分析,达到对水资源配置实施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和谐性 和谐度 定量分析 层次评判法
下载PDF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文献 夏自强 +2 位作者 王鸿翔 徐建新 徐红松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8,共4页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具有多目标性和模糊不相容性的特点,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该模型采用一种综合赋权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方法...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具有多目标性和模糊不相容性的特点,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该模型采用一种综合赋权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以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评价是合理、可行的。这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 水资源配置 综合赋权法 欧氏贴近度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华北地区大气水分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曹丽青 余锦华 葛朝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4-507,共4页
利用NCEP/NCAR1948~2003年分析格点资料,研究了华北地区大气水分气候的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呈持续下降趋势,80年代中期以后略有回升,但幅度不大,90年代中期以后又呈... 利用NCEP/NCAR1948~2003年分析格点资料,研究了华北地区大气水分气候的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呈持续下降趋势,80年代中期以后略有回升,但幅度不大,90年代中期以后又呈下降趋势,在21世纪初期与历史最低水平接近;华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与降水量及水资源总量的关系密切,大气水汽含量的减少趋势与降水量及水资源总量的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水汽含量 气候变化 水资源
下载PDF
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45
13
作者 张丽 董增川 张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8-112,118,共6页
本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力学概念出发,将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构件与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应准确的称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针对... 本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力学概念出发,将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构件与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应准确的称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针对当前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思路,选用反映水资源系统最终承载对象,即人口及其生活质量的指标作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指标,并对其作出了数学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能力 可持续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 研究思路 指标 数学描述
下载PDF
深圳市水资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钟平安 王会容 +2 位作者 刘静楠 陈筱云 陈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620,共5页
介绍了深圳市供水水源网络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并以深圳市水资源系统优化调度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大系统多目标背景分解方法;建立了水库群优化调度、水资源优化分配等数学模型,并根据各层次数学模型的不同特点给出不同的求解方法;探索了反... 介绍了深圳市供水水源网络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并以深圳市水资源系统优化调度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大系统多目标背景分解方法;建立了水库群优化调度、水资源优化分配等数学模型,并根据各层次数学模型的不同特点给出不同的求解方法;探索了反应用户重要性差异的多用户聚集与解集方法;利用建立的模型系统,进行深圳市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研究,取得合理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水资源 优化调度模型 水库群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灰色系统在水资源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钟平安 余丽华 +1 位作者 王会容 吴善锋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1,共3页
在具有境外引水的复杂水资源系统中,建立水资源丰枯定性预警,对降低供水系统联合供水成本和提高供水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灰色理论中灾变预测的原理,以深圳市典型水库年降雨量为预测因子,建立了GM(1,1)模型,并对75%保证率的年降雨量... 在具有境外引水的复杂水资源系统中,建立水资源丰枯定性预警,对降低供水系统联合供水成本和提高供水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灰色理论中灾变预测的原理,以深圳市典型水库年降雨量为预测因子,建立了GM(1,1)模型,并对75%保证率的年降雨量P75进行灾变分析。从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了灰色系统在水资源实时预警应用中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枯水预测 灾变预测 水资源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配置情景共享模拟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平安 余丽华 +2 位作者 邹长国 姜志群 朱元生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可视化建模、模型库、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建立了适应大规模、多目标、不确定性等复杂条件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情景共享模拟系统,并对该系统中的数据库与信息管理、需水量计算与预测、可供水量计算与供水预... 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可视化建模、模型库、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建立了适应大规模、多目标、不确定性等复杂条件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情景共享模拟系统,并对该系统中的数据库与信息管理、需水量计算与预测、可供水量计算与供水预测、供需分析与水量分配、交互式情景模拟仿真、配置方案评价与选择等6个子系统的原理与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 地理信息系统 情景共享
下载PDF
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杜晓舜 夏自强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7,20,共5页
以洛阳市为对象,对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区域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实际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将地表径流中基流部分按比例划出,与河道汛期弃水量加在一起作为河道的生态需水量,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生态需水量后可... 以洛阳市为对象,对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区域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实际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将地表径流中基流部分按比例划出,与河道汛期弃水量加在一起作为河道的生态需水量,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生态需水量后可得地表水的实际可利用量。将难以利用的地下水量从地下水资源量中扣除后可得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 水资源可利用量 生态需水量 弃水量 洛阳市 地表水 地下水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明忠 刘恒 +1 位作者 耿雷华 钟华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3期5-7,共3页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 ,围绕指标体系、分析模型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 ,综合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判别—优化—保障”模式 ,包括建立判断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 ,围绕指标体系、分析模型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 ,综合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判别—优化—保障”模式 ,包括建立判断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和多目标分析模型 ;在分析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保障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多目标模型 管理体制
下载PDF
应用大系统递阶模型优化配置区域农业水资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长江 徐征和 贠汝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80-1485,共6页
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灌溉供水量最优分配的分解协调模型。以作物子系统为第一层,建立求解单作物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在各生育期的最优分配的动态规划模型。然后以区域大系统作为第二层,建立不同作物之间水量最优分配的模型。... 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灌溉供水量最优分配的分解协调模型。以作物子系统为第一层,建立求解单作物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在各生育期的最优分配的动态规划模型。然后以区域大系统作为第二层,建立不同作物之间水量最优分配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模型求解方法步骤,根据作物布局和地下水分布给出了不同作物在各生育期地下水的最优分配量,以提高区域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水资源 优化配置 承载能力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判据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丽 董增川 +1 位作者 罗国杰 陈艳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4,共4页
针对流域特点构建了基于水资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设置了发展、协调、公平系数及由三者构成的可持续发展系数;考虑了包括水资源和生态在内的4个子系统,以反映水资源支持各子系统的发展程度以及水资源与其他子系统之间... 针对流域特点构建了基于水资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设置了发展、协调、公平系数及由三者构成的可持续发展系数;考虑了包括水资源和生态在内的4个子系统,以反映水资源支持各子系统的发展程度以及水资源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设立了分区层,以暴露分区主要问题,反映各分区之间发展及资源使用的公平程度。提出了各层指标的计算、评价方法;对可持续发展定量判别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最后,进行了实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 定量判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