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海洋的降水区域划分及相关大气背景环境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纪献普 沙雨星 +1 位作者 冯涛 李俊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2-503,共12页
[目的]探究热带海洋上空的大气背景环境差异对降水特征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使用1998—2013年热带降雨测量任务(TRMM)的逐月降水特征数据,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热带降水区域划分为5种典型类型,并通过湿静能(MSE)和对流有效位能(CA... [目的]探究热带海洋上空的大气背景环境差异对降水特征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使用1998—2013年热带降雨测量任务(TRMM)的逐月降水特征数据,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热带降水区域划分为5种典型类型,并通过湿静能(MSE)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诊断变量探讨不同降水类型与大气背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以西太平洋暖池为代表的强降水区域表现出强烈的垂直运动和水汽背景.相反地,大陆副热带西岸等区域由于下沉异常和相对较干的大气条件,降水较为微弱.其他开放大洋区域的降水受水汽异常和大气稳定性影响,较低的稳定度和更湿的中低层大气有利于形成高空降水.[结论]本研究探讨了热带海洋上空大气背景环境与降水类型之间的关系,指出大尺度气候背景的动力热力作用对热带海洋上空降水类型的关键影响,有助于加深对热带海洋上空降水空间分布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对流降水 层状降水 风暴高度 湿静能
下载PDF
邹议海洋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策略
2
作者 王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期172-174,共3页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富足,同时,各个国家也面临着能源开发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海洋作为能源储存的重要场所,有着众多能源有待开发,尤其是最近几年海洋工程项目逐渐增加,但其开采工...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富足,同时,各个国家也面临着能源开发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海洋作为能源储存的重要场所,有着众多能源有待开发,尤其是最近几年海洋工程项目逐渐增加,但其开采工艺也极为复杂。对此,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有效迎合目前能源紧缺的问题,相关部门提高了海洋工程的重视程度,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以此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海洋工程管理手段之一。鉴于此,文章依据信息化建设需求,深入剖析目前海洋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能源 信息化技术 建设策略
下载PDF
基于台风“巴威”的黄海环流预报系统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邵帅 王彬 +1 位作者 潘锡山 康彦彦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59-64,共6页
利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POM)环流模型,采用日本气象厅(JMA)提供的再分析和预报气象条件为驱动场,在黄海海域建立了高分辨率三维环流后报以及实时预报系统。该系统采用随地形变化的sigma垂向坐标系统、块体海表热通... 利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POM)环流模型,采用日本气象厅(JMA)提供的再分析和预报气象条件为驱动场,在黄海海域建立了高分辨率三维环流后报以及实时预报系统。该系统采用随地形变化的sigma垂向坐标系统、块体海表热通量(bulk formula)并耦合潮汐边界条件,能够准确地刻画出黄海海域环流结构及温盐变化。该系统对潮位的模拟与自建观测站数据吻合良好,且对海表温度预报平均相对误差为-3%。通过对比2020年8月该海域典型台风“巴威”过境前后海表温度的预报结果,发现该系统对于极端天气过程的预报相对误差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模式 预报系统 台风 海表温度 黄海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全球三维温盐场重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聂旺琛 王喜冬 +2 位作者 陈志强 何子康 范开桂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共15页
文章利用果蝇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FOAGRNN (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A;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对SODA (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再分析数据进行训练,构建海表温度、盐度、海面高度与... 文章利用果蝇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FOAGRNN (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A;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对SODA (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再分析数据进行训练,构建海表温度、盐度、海面高度与次表层温盐场之间的投影关系模型,并在全球范围使用SODA和卫星遥感数据评估了模型的应用性能。首先,利用独立的2016年SODA海表数据作为模型输入进行理想重构试验,结果显示全球重构温、盐平均均方根误差(MRMSE)分别为0.36℃和0.08‰,与世界海洋图集WOA13资料相比减小约50%和60%。然后,利用卫星观测的海表信息作为模型输入进行实际应用试验,并与Argo观测剖面进行比较评估。试验结果表明,重构模型能有效表征海水温、盐特征,其中重构温、盐MRMSE分别为0.79℃和0.16‰,相比WOA气候态减小27%和11%。误差的垂向分布显示,重构温度RMSE从海表向下迅速增大,至100m达到峰值1.35℃,而后又迅速回落,至250m处为0.81℃,跃层往下不断减小;重构盐度RMSE基本随深度增大而减小,误差峰值位于25m附近,约为0.25‰。此外, Argo浮标跟踪分析和区域水团统计结果也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海洋三维温盐场的内部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 三维温盐场 重构 卫星观测数据 SODA再分析数据
下载PDF
利用海洋温度剖面与海表盐度反演盐度剖面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子康 王喜冬 +1 位作者 陈志强 范开桂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51,共11页
为解决海洋中大量观测数据只含有温度剖面而缺乏盐度观测的问题,基于历史观测的温盐剖面资料,考虑到盐度卫星数据的发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在孟加拉湾建立了盐度与温度、经纬度、表层盐度的关系,并对不同反演方法的反演结果进行检验评... 为解决海洋中大量观测数据只含有温度剖面而缺乏盐度观测的问题,基于历史观测的温盐剖面资料,考虑到盐度卫星数据的发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在孟加拉湾建立了盐度与温度、经纬度、表层盐度的关系,并对不同反演方法的反演结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发现,在不引入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时,最佳反演模型是温度、温度的二次项与经纬度确定的回归模型,而SSS的引入则可以进一步优化反演结果。将反演结果与观测结果进行对比,显示用反演的盐度剖面计算的比容海面高度误差超过2cm,而引入SSS后的误差低于1.5cm。SSS的引入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海洋盐度场的垂直结构和内部变化特征,既能够捕捉到对上混合层有重要影响的SSS信号,又能够反映盐度在跃层上的季节内变化以及盐度障碍层的季节变化。水团分析显示,与气候态相比,盐度反演结果可以更好地表征海洋上层水团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盐度 盐度剖面反演 比容海面高度 海水水团 孟加拉湾
下载PDF
IODP385-U1550单斜辉石指示加利福尼亚湾瓜伊马斯盆地海底扩张早期MORB深部结晶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天翔 颉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5-1362,共18页
洋中脊玄武岩(MORB)分离结晶深度是控制其成分变化以及洋壳增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海底扩张早期洋中脊岩浆分离结晶的最深深度,本文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85航次在加利福尼亚湾瓜伊马斯盆地U1550站位获得的玄武质岩浆岩样品... 洋中脊玄武岩(MORB)分离结晶深度是控制其成分变化以及洋壳增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海底扩张早期洋中脊岩浆分离结晶的最深深度,本文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85航次在加利福尼亚湾瓜伊马斯盆地U1550站位获得的玄武质岩浆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U1550站位岩心主要由拉斑玄武岩、辉绿岩以及辉绿岩捕虏体组成,其单斜辉石主要为普通辉石,透辉石次之。单斜辉石-熔体温压计计算得出U1550玄武岩单斜辉石结晶温度(1126~1170℃,误差±45℃)和压力(–0.5~5.4kbar,误差±1.4kbar)相对辉绿岩及辉绿岩捕虏体单斜辉石(1158~1212℃,误差±45℃;1.6~5.9kbar,误差±1.4kbar)均较低,结晶深度(0~17.8km)相对后者(5.3~19.5km)较浅。与全球其他洋脊段MORB单斜辉石相比, U1550单斜辉石具有更陡峭的冷却轨迹。综合研究表明,在海底扩张早期,扩张速率很可能均为慢速扩张,其岩浆结晶深度可超过10 km。这暗示着在海底扩张早期岩石圈地幔厚度很厚,地幔部分熔融产生岩浆的终止深度也相对更深,导致岩浆结晶深度深,部分岩浆难以抵达浅部洋壳。但不同于慢速-超慢速扩张成熟洋脊段,海底扩张早期深部岩浆房岩浆供给可能并不匮乏,而是这些岩浆房很可能位于更深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DP 385 加利福尼亚湾 海底扩张早期 单斜辉石 岩浆深部结晶
下载PDF
日本南部黑潮与黑潮延伸体路径状态关联性的定量分析
7
作者 陈成吉 王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日本南部黑潮存在多种路径模态:近岸非大弯曲路径、离岸非大弯曲路径和大弯曲路径。黑潮延伸体的路径存在两种典型模态:收缩态和伸展态。从地理位置看,日本南部黑潮和黑潮延伸体是相邻的,但它们的路径状态是否存在关联一直存在争议。本... 日本南部黑潮存在多种路径模态:近岸非大弯曲路径、离岸非大弯曲路径和大弯曲路径。黑潮延伸体的路径存在两种典型模态:收缩态和伸展态。从地理位置看,日本南部黑潮和黑潮延伸体是相邻的,但它们的路径状态是否存在关联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卫星观测的海表高度资料和长期的海洋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日本南部黑潮和黑潮延伸体路径状态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南部黑潮和黑潮延伸体的路径状态存在一定的关联。当日本南部黑潮处于近岸非大弯曲和大弯曲路径时,黑潮延伸体主要处于伸展态;当日本南部黑潮处于离岸非大弯曲时,黑潮延伸体处于伸展态和收缩态的比例相当。进一步分析表明,黑潮流轴处于伊豆海脊的位置部分决定了上述关系,可能存在其他因素调制了两者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 黑潮延伸体 关联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巴伦支海近40年来海洋热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
8
作者 赖颖 王雪竹 +2 位作者 葛志成 陈姣 陈美香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96,共14页
利用ORAS5海洋-海冰再分析数据集,研究发现1979—2018年间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且有持续上升趋势。海-气热通量是控制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北大西洋流的海洋热输运则影响其年际变化和上... 利用ORAS5海洋-海冰再分析数据集,研究发现1979—2018年间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且有持续上升趋势。海-气热通量是控制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北大西洋流的海洋热输运则影响其年际变化和上升趋势。北大西洋流的温度和流速变化对其海洋热输运的年际变化均有贡献,而其海洋热输运的上升趋势则主要是来自于北大西洋流温度的增加。此外,巴伦支海开阔海域和冰区的海-气热交换呈现相反的趋势,在无海冰覆盖的开阔海域,海洋放热减少,海洋混合减弱;而在有海冰覆盖的海域,海洋放热则显著增加,海洋混合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伦支海 海洋热含量 海洋热输运 海-气热通量
下载PDF
面向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文萍 宋翔洲 冯涛 《科技风》 2022年第35期20-22,共3页
本文对河海大学海洋科学学科对未来本科生培养体系的优化策略的初步探索进行了总结。在明确了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调整。通过优化调整课程体系,使学生更早地树立个人发展... 本文对河海大学海洋科学学科对未来本科生培养体系的优化策略的初步探索进行了总结。在明确了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调整。通过优化调整课程体系,使学生更早地树立个人发展目标,更明确自己成长成才的发展方向,也有更多的精力侧重于个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了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本科生培养模式 新时代发展需求
下载PDF
基于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的南大洋海气界面通量观测分析
10
作者 魏文韬 王斌 《海洋技术学报》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南大洋的海洋观测设备稀少,是认识南大洋物理过程的主要障碍之一。2019—2020年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和2020—2021年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期间,“雪龙”号科考船在南大洋一共布放了4套国产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Drifting Air-sea Interface Bu... 南大洋的海洋观测设备稀少,是认识南大洋物理过程的主要障碍之一。2019—2020年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和2020—2021年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期间,“雪龙”号科考船在南大洋一共布放了4套国产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Drifting Air-sea Interface Buoy,DrIB)。为检验其在南大洋的海气界面热通量观测质量,本文将观测结果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再分析产品(ECMWF Reanalysis v5,ERA5)进行对比,主要开展了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气温(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风速(Wind Speed,WS)、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海表面气压(Sea-Level Pressure,SLP)等5种数据变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块体算法计算得到潜热通量(Latent Heat Flux,LHF)和感热通量(Sensible Heat Flux,SHF),再与ERA5再分析数据的通量数据进行对比,并针对这7个物理参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套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观测数据与相应ERA5再分析数据基本吻合。虽然ERA5再分析数据存在不确定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国产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基本具备了开展南大洋海气界面通量观测的能力,为未来进一步开展精细化科学观测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 漂流浮标 海气界面通量 比对分析
下载PDF
格拉斯哥峰会的成果和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彬 吴磊 +1 位作者 潘锡山 韩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2021年11月13日,经过历时两周的艰苦谈判,全球197个国家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一致同意加大对碳减排的承诺,并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加大对贫困国家的援助。客观而言,这一公约带有强烈的妥协色彩。一方面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 2021年11月13日,经过历时两周的艰苦谈判,全球197个国家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一致同意加大对碳减排的承诺,并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加大对贫困国家的援助。客观而言,这一公约带有强烈的妥协色彩。一方面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及极端天气的频现,使得各国加大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疫情后全球主要经济体致力于推进经济的绿色复苏,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另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出现的煤气油等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及疫情的反复,也暴露了各国的经济结构问题。《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软化了化石能源的表述,并弱化了净零目标,达成了一个能够兼顾各方诉求的中庸结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后续进程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问题 格拉斯哥 化石燃料 极端天气 人类命运 主要经济体 碳减排 化石能源
原文传递
基于观测数据的2003-2014年北冰洋海平面时空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璐曦 陈美香 +5 位作者 任杰 余佳霖 陈宇洁 季韬 王雪竹 杨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9,共15页
本文对比了3个不同机构提供的北冰洋月均高度计数据,发现英国极地观测与建模中心和丹麦科技大学空间中心两套数据比较一致且空间覆盖率高,适用于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研究,而前者在数据分辨率、平滑性和与验潮站的符合程度方面均更优。对高... 本文对比了3个不同机构提供的北冰洋月均高度计数据,发现英国极地观测与建模中心和丹麦科技大学空间中心两套数据比较一致且空间覆盖率高,适用于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研究,而前者在数据分辨率、平滑性和与验潮站的符合程度方面均更优。对高度计和验潮站数据的分析表明,北冰洋海平面的气候态特征表现为加拿大海盆的高值和欧亚海盆的低值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海平面的变化以季节变化和北极涛动引起的低频变化为主,加拿大海盆的季节和年际振幅均较大,俄罗斯沿岸海平面季节变化显著。2003-2014年,北冰洋平均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其中加拿大海盆海平面上升最快,而俄罗斯沿岸海平面有微弱下降趋势。加拿大海盆和俄罗斯沿岸由于海冰变化显著,不同高度计产品以及高度计与验潮站数据之间差别较大,使用时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 海平面 季节变化 低频变化 北极涛动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13
作者 王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结合时代趋势,与网络化相融合。在我国,教育业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教育行业的质量是重中之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国家发展和学生自身素养的高需求,加... 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结合时代趋势,与网络化相融合。在我国,教育业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教育行业的质量是重中之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国家发展和学生自身素养的高需求,加大线上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对于高校思政模块来说已经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移动互联网环境 思政教学改革
下载PDF
融合海表温度产品在渤黄东海的对比分析及初步验证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磊 王彬 +1 位作者 潘锡山 韩雪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7-668,共12页
本文分析了两套融合海表温度产品(MGDSST和OISST)在1982—2019年间的时空特征,并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分别对其在渤黄东海的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1)MGDSST和OISST两套融合产品在渤黄东海浅水海域差异显著,且差异随水深的减小迅... 本文分析了两套融合海表温度产品(MGDSST和OISST)在1982—2019年间的时空特征,并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分别对其在渤黄东海的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1)MGDSST和OISST两套融合产品在渤黄东海浅水海域差异显著,且差异随水深的减小迅速增大,在水深大于100 m的海域两者差异较小。(2)MGDSST夏季多年平均值高于OISST约0.3℃,而冬季多年平均值则低于OISST约0.23℃。(3)夏季MGDSST增温幅度显著强于OISST,冬季则相反。(4)EOF分析结果显示MGDSST在夏季的韩国沿岸流域和冬季的南黄海东部海域的空间变率显著强于OISST,两者的时间系数则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5)通过与KODC现场观测数据的对比,发现MGDSST在渤黄东海海域表现要优于OISST。本研究为融合海表温度产品在中国近海的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温度 融合SST 遥感数据 时空特征 渤黄东海
下载PDF
“天气学原理”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欣余 周欣 荣艳淑 《科教导刊》 2021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高等教育需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大气科学人才,在专业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天气学原理"的课程特点和知识体系,将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专业自豪感和责... 高等教育需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大气科学人才,在专业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天气学原理"的课程特点和知识体系,将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哲学思维和传统文化等多种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授课当中,给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案例,探索了天气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并讨论了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原理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菲律宾海盆深层温盐结构与环流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姣 范开桂 王喜冬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基于ECCO2(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GLORYS12V1(Global Ocean Reanalysis and Simulations)、ORA-S5(Ocean ReAnalysis)三种海洋再分析数据,对比研究了菲律宾海盆深层温盐及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 基于ECCO2(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GLORYS12V1(Global Ocean Reanalysis and Simulations)、ORA-S5(Ocean ReAnalysis)三种海洋再分析数据,对比研究了菲律宾海盆深层温盐及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种数据显示的海盆深层温盐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在3000~4000 m水深区域,海水呈春夏两季高温低盐而秋冬季低温高盐特性,4000 m以下海水温盐季节变化很小;沿西边界,温度与内部有明显差异且季节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沿西边界的输运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10月至次年4月输运向南,5—9月输运向北,并且在8月份达最大值;表明存在沿西边界的流动,即菲律宾海盆与南端西卡罗林海盆(West Caroline Basin)之间存在季节性水体交换。海盆深层海水温盐年际变化也十分显著,但不同数据显示的变化特征存在较大差异。EOF和相关分析显示,三种再分析数据的深层位温与ENSO均存在一定相关性,ECCO2的深层位温变化与ENSO的相关性最强。由于长期观测数据较少,再分析数据的结果难以验证,因此目前对年际变化特征的研究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海盆 再分析数据 深层变化 温盐结构 环流
下载PDF
国产DW 1633 CTD与美国Sea-Bird 911 CTD南海剖面温度观测比对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若华 徐常三 《海洋技术学报》 2022年第5期43-52,共10页
为了检验国产温盐深剖面仪(CTD)的基本性能和观测精度,“嘉庚号”科学考察船于2021年夏初在南海开展了DW 1633 CTD和美国Sea-Bird 911 CTD的现场温度剖面观测比对试验。本次试验共获取剖面33个,最深4 180 m,最浅500 m,可实现对深海和浅... 为了检验国产温盐深剖面仪(CTD)的基本性能和观测精度,“嘉庚号”科学考察船于2021年夏初在南海开展了DW 1633 CTD和美国Sea-Bird 911 CTD的现场温度剖面观测比对试验。本次试验共获取剖面33个,最深4 180 m,最浅500 m,可实现对深海和浅海观测能力的同步检验。本文对两种型号CTD所获取的温度剖面资料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DW 1633CTD和Sea-Bird 911 CTD基本吻合,平均绝对误差为0.006℃,最大绝对误差为0.424℃,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盐深剖面仪 比对试验 误差分析 温度
下载PDF
威德尔海水文特征及水团变异分析研究
18
作者 张关强 廖光洪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76,共18页
利用南大洋水文图集CTD原始站位资料,总结分析了前人对威德尔海及其邻近海域各水团的研究成果,补充分析了各水团的涩度属性,结合σ-π图对该海域“三明治”结构水团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通过θ-S图等总结了各水团的形成方式及各水团... 利用南大洋水文图集CTD原始站位资料,总结分析了前人对威德尔海及其邻近海域各水团的研究成果,补充分析了各水团的涩度属性,结合σ-π图对该海域“三明治”结构水团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通过θ-S图等总结了各水团的形成方式及各水团间的关系。结合较长时间的重复观测资料(1989—2014年)分析发现威德尔海域的南极底层水性质发生变异,温度和盐度显著增大,底层水所覆盖面积明显减少,温度低于–0.8℃的底层水几乎完全消失;威德尔海暖深层水、深层水和底层水都存在增暖趋势,且底层水和深层水的增暖主要受暖深层水的影响,温度变化滞后于暖深层水约5~8年。暖深层水、深层水、底层水的盐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准年代际周期,且深底层水的盐度变化同样与暖深层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德尔海 暖深层水 底层水 涩度 冰架水 南极
下载PDF
数值模式在海洋观测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坤 穆穆 王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3-665,共13页
观测在海洋科学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值模式是海洋观测设计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海洋观测设计研究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使用数值模式进行观测设计的发展历史与优越性;随后,以基于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的目标观测在提高... 观测在海洋科学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值模式是海洋观测设计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海洋观测设计研究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使用数值模式进行观测设计的发展历史与优越性;随后,以基于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的目标观测在提高黑潮预报技巧中的应用为例,展示了利用数值模式进行观测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建议,指出应优先使用观测系统模拟试验验证目标观测敏感区的有效性,并采用多模式策略处理观测设计中的模式依赖性问题.此外,作者还强调了针对模式参数与海洋气候平均态进行观测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设计 数值模式 目标观测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
原文传递
热带海洋盐度障碍层多尺度变异机理及其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姗姗 王喜冬 +1 位作者 刘海龙 邵彩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53,共15页
在上层海洋,受盐度的影响,温度均匀层和密度均匀层并不一定重合,出现温跃层顶界深度明显大于密度跃层顶界深度的现象,即产生盐度障碍层。重力稳定度较高的障碍层对上层海洋热量的垂直交换具有"热障"作用,使混合层和温跃层无... 在上层海洋,受盐度的影响,温度均匀层和密度均匀层并不一定重合,出现温跃层顶界深度明显大于密度跃层顶界深度的现象,即产生盐度障碍层。重力稳定度较高的障碍层对上层海洋热量的垂直交换具有"热障"作用,使混合层和温跃层无法进行有效的热量交换,导致局地海洋上混合层偏暖,从而影响局地海气相互作用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得益于全球海洋观测计划的实施,近20年来科学家已逐渐认识到盐度在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因此盐度障碍层在上层海洋热量收支中的作用等科学问题已成为物理海洋学的前沿研究热点。以障碍层多尺度变异为中心,围绕影响和调控障碍层变异的关键海洋过程,以及障碍层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天气、气候尺度变异的过程和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有关热带障碍层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以下3个方面的进展:全球不同热带海域障碍层的空间结构和多尺度变异特征;海洋动力过程和大气热力过程在障碍层变异中的作用及其机理;障碍层与天气、气候事件及海洋生物相互作用的关键过程和机理。强调了障碍层变异的海洋-大气耦合过程及其气候效应,最后提出了尚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障碍层 多尺度变异 形成机制 海气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