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暴雨下某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贤 郑添寿 +2 位作者 孔秋平 卢焱保 郑文明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福建省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经常遭遇台风暴雨,导致滑坡灾害频发。基于强度折减理论,采用FLAC^(3D)软件,对福建龙岩市受2023年9月台风“海葵”中影响的某建筑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考虑自重和台风暴雨2种工况,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 福建省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经常遭遇台风暴雨,导致滑坡灾害频发。基于强度折减理论,采用FLAC^(3D)软件,对福建龙岩市受2023年9月台风“海葵”中影响的某建筑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考虑自重和台风暴雨2种工况,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自重条件下边坡安全系数为1.676,处于稳定状态;台风暴雨后,安全系数下降至1.230,低于规范值,显示出失稳破坏的风险。台风季节的滑坡风险显著增加,边坡截面中塑性贯通破坏区域约5.0 m^(2),与实际滑坡面积相比误差为11.1%,为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分析 强度折减法 台风暴雨
下载PDF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包上盖的设计研究
2
作者 陈国锋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9期121-127,共7页
轻量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驾驶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生产制造中。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刚度、热膨胀系数与抗疲劳性能等方面比传统金属更具有优势,开启了轻量化新时代。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包为... 轻量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驾驶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生产制造中。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刚度、热膨胀系数与抗疲劳性能等方面比传统金属更具有优势,开启了轻量化新时代。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包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HP-RTM)工艺,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特点,对电池包上盖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通过结构优化、工艺优化、连接方式优化等技术手段完成了电池包上盖的轻量化量产方案。电池包样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电池包上盖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包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耐疲劳性,综合减重达50%以上。文章所述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方案也可为汽车其他零部件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RTM 连续纤维 电池包上盖
下载PDF
空间大型末端执行器柔性绳索捕获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荣吉利 辛鹏飞 +2 位作者 诸葛迅 杨永泰 项大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0-1737,共8页
针对绳索式末端执行器缠绕及捕获卫星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方法描述横观各向同性柔性绳索的缠绕运动,及卡尔丹角描述刚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引入绳索与目标间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建立包含末端执行器固定环和旋转环、绳索... 针对绳索式末端执行器缠绕及捕获卫星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方法描述横观各向同性柔性绳索的缠绕运动,及卡尔丹角描述刚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引入绳索与目标间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建立包含末端执行器固定环和旋转环、绳索及被捕获卫星抓杆在内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广义α法以及工程上常用的Scaling技术,利用Matlab开发了计算程序,实现动力学方程的高效精确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此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柔性绳索缠绕及捕获卫星的过程,同时给出捕获过程中卫星姿态的变化及绳索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为实际工程中捕获机构的设计和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捕获动力学 柔性绳索 卫星姿态 刚柔耦合 绝对节点坐标方法
下载PDF
基于PSO优化算法的空间机械臂振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辛鹏飞 荣吉利 杨永泰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空间柔性机械臂的末端残余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逆运动学分析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柔性机械臂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和振动抑制的新方法。采用自然坐标法和绝对节点坐标法分别对柔性关节、柔性臂杆进行动力学建模,最终得到全面考... 针对空间柔性机械臂的末端残余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逆运动学分析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柔性机械臂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和振动抑制的新方法。采用自然坐标法和绝对节点坐标法分别对柔性关节、柔性臂杆进行动力学建模,最终得到全面考虑柔性特性的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模型;针对机械臂末端笛卡尔空间"点到点"和"静止到静止"的规划运动,采用五次多项式函数对末端轨迹进行离散规划,并通过逆运动学理论分析求解得到含冗余参数的关节空间电机转动轨迹;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将满足机械臂末端振动最小化的轨迹规划问题转换为待定冗余参数的优化问题,并迭代优化求解该参数;最后以三自由度柔性机械臂开展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规划方法具有很高的收敛速度,节约了计算时间;能够实现预定的机械臂轨迹规划;对机械臂末端点的残余振动能够进行有效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轨迹规划 振动抑制 逆运动学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降雨入渗下非饱和坡残积土湿润锋运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简文彬 黄聪惠 +1 位作者 罗阳华 聂闻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3-1133,共11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丘陵山地发育,降雨入渗到土体中的水分是导致滑坡灾害频发的关键因素。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地质灾害点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典型地质灾害点具有代表性的坡积土与花岗岩残积土的渗透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土体入渗装置,...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丘陵山地发育,降雨入渗到土体中的水分是导致滑坡灾害频发的关键因素。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地质灾害点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典型地质灾害点具有代表性的坡积土与花岗岩残积土的渗透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土体入渗装置,分别在降雨强度为15、30、60mm/h条件下,考虑降雨历时一致(180min)与过程降雨量一致(90mm)两种工况开展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得到相应的各个土柱含水率、湿润锋、入渗率随时间变化的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土体渗透系数越大、雨强越大,土体湿润蔓延距离越深、速度越快。(2)降雨入渗过程中,土体含水率由浅及深逐次对降雨进行响应。不同雨强对含水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次响应时间以及饱和速度上,雨强越大,响应时间越快,饱和速度也越快。(3)提出可表征在不同雨强作用下,德化县马坪滑坡与崩土岭滑坡的湿润锋入渗公式。该研究成果对台风暴雨型滑坡的孕灾机制分析以及精细化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坡残积土 湿润锋 响应时间 滑坡
原文传递
基于可靠度方法的全基质吸力段土-水特征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青灵 简文彬 +1 位作者 许旭堂 聂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0,共9页
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土入渗和流-固耦合分析的基础,目前该模型的研究成果由于试验方法和设备的局限,仅能够得到局部基质吸力段(低吸力或高吸力)的土-水特征曲线;而如何根据局部试验数据集推断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全基质吸力段范围的土... 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土入渗和流-固耦合分析的基础,目前该模型的研究成果由于试验方法和设备的局限,仅能够得到局部基质吸力段(低吸力或高吸力)的土-水特征曲线;而如何根据局部试验数据集推断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全基质吸力段范围的土-水特征曲线是一个难题。对东南沿海广泛分布的原状残积土进行了不同基质吸力段的土-水特征试验。根据残积土低吸力段和高吸力段的试验数据,运用可靠度分析方法,从土壤孔隙微元破裂失稳的角度,建立了土壤全基质吸力段的土-水特征模型。根据UNSODA2.0数据库提取砂土、粉土、黏土等3种类型土样本(52个)的试验数据,讨论了模型参数意义和不同土类的模型适用性,进行了不同土-水特征模型的比较分析。对比验证研究表明,形状参数σ和中值比例参数μ使提出的模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并且具有依据局部试验数据(低或高基质吸力段)快速获得全基质吸力段土壤土-水特征曲线的能力。与其它模型相比,模型计算过程适应性强,模型决定系数R2>0.98。研究结果对快速获取不同类型土壤的全基质吸力段土-水特征曲线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模型 基质吸力 残积土 全基质吸力段 可靠度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可分体落地电源车车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7
作者 邹文斌 周宪增 +3 位作者 黄建祥 陈国锋 杨永泰 黄裕 《专用汽车》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探讨了分体式电源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强调其在为现代工业提供电力后勤保障中的关键作用。随着专用车行业的发展,电源车的设计正朝着高效、环保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可分体设计成为提升灵活性和维护便利性的创新方案。基于有限元... 探讨了分体式电源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强调其在为现代工业提供电力后勤保障中的关键作用。随着专用车行业的发展,电源车的设计正朝着高效、环保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可分体设计成为提升灵活性和维护便利性的创新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可分体落地电源车车厢的结构力学性能,旨在为电源车的设计优化和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评估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表现,提出了优化建议,推动电源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研究结果将为电源车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电源车 车厢结构 力学性能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基于现场原型试验的斜坡降雨入渗分析及入渗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郭智辉 简文彬 +1 位作者 刘青灵 聂闻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5-1647,共13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暴雨多发,而台风暴雨条件下雨水的入渗是东南丘陵山地滑坡的一个重要诱因。有必要深入研究不同地质地形斜坡环境条件下雨水入渗湿润锋的迁移规律。通过滑坡原位监测试验场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降雨入渗时空变化规律,...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暴雨多发,而台风暴雨条件下雨水的入渗是东南丘陵山地滑坡的一个重要诱因。有必要深入研究不同地质地形斜坡环境条件下雨水入渗湿润锋的迁移规律。通过滑坡原位监测试验场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降雨入渗时空变化规律,建立了综合考虑土体初始含水率分布不均匀性和斜坡环境的降雨入渗模型,并利用现场试验结果及前人经典模型计算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降雨入渗初期,不同深度含水率增长斜率较陡,随着时间的推移,斜率逐渐减缓。当累计降雨量达到44.4mm以上时,含水率剖面图由Z型变为反S型,随着降雨量的减少,雨水入渗过程由积水入渗转变为非积水入渗。入渗后期,不同深度含水率增长率趋于一个常数,而达到稳定入渗阶段。(2)湿润锋迁移速度随降雨量增大而增加,降雨初期,雨水入渗率大,湿润锋迁移速率快,且迁移速度随土层埋深的增大而减少。(3)改进的降雨入渗模型计算的湿润锋深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与现场监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考虑斜坡倾角和初始含水率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提高Green-Ampt模型计算精度。该研究结果对于建立有效的台风暴雨型滑坡的预警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监测 体积含水率 湿润锋 GREEN-AMPT入渗模型
原文传递
砂-黏土混合物高压压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玲 刘金泉 +3 位作者 刘造保 刘桃根 王伟 邵建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502-3514,共13页
利用自行设计高压固结仪对5种不同含砂率的饱和砂-黏土混合物开展一系列高压压缩试验,研究砂-黏土混合物压缩性和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其对矿物组分的依赖性。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砂-黏土混合物的孔隙比-压力(e-lgP)曲线随着含砂率增高呈现出... 利用自行设计高压固结仪对5种不同含砂率的饱和砂-黏土混合物开展一系列高压压缩试验,研究砂-黏土混合物压缩性和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其对矿物组分的依赖性。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砂-黏土混合物的孔隙比-压力(e-lgP)曲线随着含砂率增高呈现出指数函数模式向双曲线函数模式转化,而e-P曲线在压力高于8.1 MPa则呈线性变化,其斜率依赖于含砂率。最优含砂率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逐渐从75%移向30%。不同含砂率的砂-黏土混合物的孔隙率、固结压力和含砂率存在统一的幂函数关系。渗透系数与含砂率有关,渗透系数与孔隙率符合指数函数关系。从砂-黏土混合物骨架结构和孔隙类型的角度出发,从本质上分析含砂率、固结压力对混合物压缩性和渗透性的作用规律。结合SEM微细观结构观测结果,验证砂-黏土混合物骨架结构与含砂率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黏土混合材料 压缩性 含砂率 孔隙结构 渗透性
原文传递
基于可穿戴式传感装置的帕金森运动症状量化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厚德 熊永生 +2 位作者 蔡国恩 林志榕 叶钦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9-236,共8页
帕金森病(PD)运动症状的量化评估是PD诊疗中的一个难题;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运动传感器的可穿戴式装置可以跟踪PD病人设定动作和自主运动等运动信息,从而实现帕金森运动症状的实时和客观的量化评估。首先介绍MEMS运动传感器技术及用于... 帕金森病(PD)运动症状的量化评估是PD诊疗中的一个难题;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运动传感器的可穿戴式装置可以跟踪PD病人设定动作和自主运动等运动信息,从而实现帕金森运动症状的实时和客观的量化评估。首先介绍MEMS运动传感器技术及用于帕金森运动症状量化评估的典型性可穿戴式系统,包括其局限性;然后对震颤/异动症、缓慢运动、肌肉僵直、姿势步态障碍等4个主要运动症状的量化评估方法及其与神经科医生临床判断相关性分别进行对比和分析;同时对PD症状波动等运动并发症对运动症状量化评估的影响进行讨论。介绍MEMS运动传感技术在PD运动症状量化评估中的应用及其精确性,为基于可穿戴式传感装置的帕金森运动症状定量评估研究提供一个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运动症状 MEMS运动传感器 可穿戴式设备 量化评估 UPDRS
下载PDF
台风暴雨型土质滑坡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沈佳 董岩松 +3 位作者 简文彬 罗金妹 李先忠 聂闻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0-1299,共10页
台风暴雨型滑坡是我国东南丘陵山地主要的滑坡类型,揭示其失稳演化规律对东南丘陵山地台风暴雨型土质滑坡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以福建泉州德化石山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地质勘察资料,建立滑坡物理与数值模型对其... 台风暴雨型滑坡是我国东南丘陵山地主要的滑坡类型,揭示其失稳演化规律对东南丘陵山地台风暴雨型土质滑坡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以福建泉州德化石山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地质勘察资料,建立滑坡物理与数值模型对其变形演化过程进行模拟,探究边坡失稳涉及的渗流和变形位移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初期雨水以垂直入渗坡体为主,且入渗速率较大;后期入渗速率随坡体饱和度增加而减小。有前期小降雨的情况下,坡脚位置更易出现积水饱和现象;(2)雨水入渗是导致坡体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暴雨工况中E3(模拟全程降雨为暴雨雨强100mm·d^-1)中,稳定系数保持下降,从1.197降至1.125;在双峰暴雨工况E4(前期30mm·d^-1小雨强降雨,后期100mm·d^-1暴雨雨强降雨)中,小雨强降雨过程中稳定系数基本保持不变,从1.197降至1.188,当暴雨一开始,稳定系数骤降至1.060;(3)台风暴雨型滑坡位移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压缩沉降微变形阶段,该阶段位移曲线变化平缓,基本不发生位移;匀速变形阶段,该阶段位移匀速增长,位移速率不变;加速变形阶段,加速变形直至失稳阶段,破坏迅速,具有突发性,曲线呈非线性;(4)当前期发生小雨强降雨(降雨强度≤30mm·d^-1),后期突发大暴雨雨强降雨(降雨强度≥100mm·d^-1)情况下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变性,在试验中暴雨初期位移骤增20mm,而后快速发展到90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土质滑坡 物理模型 数值模拟 滑坡演化过程
下载PDF
基于电导性能的原状土柱降雨入渗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昀昭 简文彬 +2 位作者 豆红强 陈瑞敏 聂闻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406,共13页
我国东南沿海地质环境复杂脆弱,由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频频发生。雨水入渗到土体内可能导致坡体变形,进而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以福建三明岩兜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研制的人工降雨土柱入渗试验装置,对研究区滑坡的残积土柱进行了... 我国东南沿海地质环境复杂脆弱,由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频频发生。雨水入渗到土体内可能导致坡体变形,进而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以福建三明岩兜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研制的人工降雨土柱入渗试验装置,对研究区滑坡的残积土柱进行了不同降雨强度下(20 mm·h^(-1)、60 mm·h^(-1))的累次循环降雨实验,考虑了不同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雨停时间等工况,获得了干湿循环下土柱含水率、电阻率以及基质吸力变化等丰富的降雨入渗试验数据,并与现场原型测试结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累次降雨中,土柱上部传感器含水率峰值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缓慢降低,深部的土体则在累次降雨后,土体含水量逐渐累积,含水率峰值缓慢提高。(2)原状土柱土体具有非均质性,不同深度土体电阻率大小不一。电阻率响应时间与含水率响应时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含水率变化时电阻率也几乎同时产生变化,但两者变化趋势相反。(3)基质吸力在累次降雨雨停阶段回升缓慢,多次降雨过程中,由于前次降雨中留下的水分未完全排干,基质吸力在多次降雨的作用下降到0 kPa。(4)基于Keller改进的Archie拓展模型对研究区土体电阻率含水率进行拟合,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误差较小。进一步结合Archie拓展模型与Green-Ampt、Philip入渗模型,得到基于电阻率的Green-Ampt与Philip入渗模型。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研究区降雨作用下坡残积土的电阻率演化规律,揭示坡残积土坡在累次降雨下的水分入渗规律,对台风暴雨型滑坡稳定性分析及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残积土 电阻率 基质吸力 入渗
下载PDF
混合工质临界性质的推算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楠 陈龙祥 胡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7,F0002,共8页
采用五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四种不同二元混合工质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研究对比不同方法在推算二元混合临界性质时的精度。其中Peng-Robinson(PR)方程和Soave-Redlich-Kwong(SRK)方程,两种状态方程结合Heidemann等提出的临界点判据计算... 采用五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四种不同二元混合工质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研究对比不同方法在推算二元混合临界性质时的精度。其中Peng-Robinson(PR)方程和Soave-Redlich-Kwong(SRK)方程,两种状态方程结合Heidemann等提出的临界点判据计算得到的临界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两种经验公式,改进的Chueh-Prausnitz(MCP)方法和Redlich-Kister方法,以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在计算混合工质的临界性质时也都有着较高的计算精度。对于临界温度的计算,PR方程、SRK方程、MCP方程、Redlich-Kister方程以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计算结果的绝对平均偏差的最大值分别为1.82%、1.73%、0.95%、0.17%和0.20%。对于临界压力的计算,通过PR方程、SRK方程、MCP方程、Redlich-Kister方程以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计算的绝对平均偏差的最大值分别为6.07%、5.04%、3.49%、1.90%以及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性质 二元混合物 状态方程 神经网络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基于增材制造的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鑫 杨永泰 +1 位作者 曾文浩 徐大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0年第12期5-10,共6页
以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为优化设计对象,从材料轻量化和结构轻量化两个方面进行轻量化设计。首先,在极限工况下分别对以铝合金和3D打印塑胶为材料的机械臂进行探索性拓扑优化,并基于结果对比分析,选择3D打印塑胶材料作为机械臂的设计材料... 以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为优化设计对象,从材料轻量化和结构轻量化两个方面进行轻量化设计。首先,在极限工况下分别对以铝合金和3D打印塑胶为材料的机械臂进行探索性拓扑优化,并基于结果对比分析,选择3D打印塑胶材料作为机械臂的设计材料;然后,在满足刚度与强度要求的条件下,针对两种极限工况依次采用尺寸优化、拓扑优化方法对以3D打印塑胶为设计材料的机械臂进行轻量化设计;最后对其进行几何重构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轻量化设计后的机械臂满足刚度、强度要求,质量减轻26.5%,实现了轻量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轻量化 拓扑优化 增材制造
下载PDF
三维数值流形法块体切割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柯锦福 王水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73-3480,共8页
运用布尔碎片运算实现了简单的三维块体切割功能,形成覆盖整个求解域的六面体网格,再将六面体单元拆分生成48个四面体单元,从而生成四面体数学覆盖。运用布尔交运算将四面体单元与求解域求交集得到流形块体,再根据三维拓扑有向性原理和... 运用布尔碎片运算实现了简单的三维块体切割功能,形成覆盖整个求解域的六面体网格,再将六面体单元拆分生成48个四面体单元,从而生成四面体数学覆盖。运用布尔交运算将四面体单元与求解域求交集得到流形块体,再根据三维拓扑有向性原理和三维单纯形积分理论,形成了有向边、有向环、有向面和有向壳4种有向几何数据结构,用来构造生成封闭的有向三维流形单元。定义了有向流形单元的连通内面对和连通的有向流形单元的概念,利用有向流形单元的连通内面对搜索生成物理覆盖体系。概括总结了基于修正对称和反对称分解的三维数值流形元法的求解计算要点,在不考虑三维接触、三维裂纹尖端奇异场和三维裂纹扩展的假设下,模拟了三维节理面的有限塑性变形张拉过程,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前处理和计算求解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值流形元法 有向三维流形单元 连通内面对 物理覆盖搜索 修正对称和反对称分解
原文传递
基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公路滑坡三维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红兵 谢伟 陈水满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1358-1361,共4页
公路滑坡是常见的公路边坡灾害,针对传统公路滑坡三维建模存在过程繁琐、耗资巨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公路滑坡三维建模研究。选择福建省南平市某公路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软件对滑坡进行航测与数据处... 公路滑坡是常见的公路边坡灾害,针对传统公路滑坡三维建模存在过程繁琐、耗资巨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公路滑坡三维建模研究。选择福建省南平市某公路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软件对滑坡进行航测与数据处理,得到滑坡区域的真实三维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模型能真实反映滑坡体表面特征和细节,具有良好的精度,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可广泛用于公路边坡三维建模和日常监测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滑坡 无人机技术 倾斜摄影测量 三维建模
下载PDF
考虑关节柔性的双连杆机械臂振动控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荣吉利 项阳 +2 位作者 辛鹏飞 杨永泰 项大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4-1031,共8页
为了研究含有柔性关节的双连杆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控制问题,采用绝对坐标方法对臂杆和关节进行建模,得到了刚柔耦合的双连杆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对比研究了PD和LQR控制方法对柔性机械臂主动控制效果,针对柔性机械臂的实际工程需求,提出了一... 为了研究含有柔性关节的双连杆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控制问题,采用绝对坐标方法对臂杆和关节进行建模,得到了刚柔耦合的双连杆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对比研究了PD和LQR控制方法对柔性机械臂主动控制效果,针对柔性机械臂的实际工程需求,提出了一种LQR-PD联合控制策略,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控制研究,同时结合搭建的双连杆柔性机械臂地面模拟平台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能实现关节轨迹的精确跟踪,而且能有效抑制臂杆末端的残余振动,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动力学 双连杆柔性机械臂 振动控制 轨迹跟踪 地面仿真平台
下载PDF
交错并联PFC变换器的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镇宇 于新红 +1 位作者 吴蒙 陈军希 《信息技术》 2022年第2期76-82,共7页
针对交错并联图腾柱PFC拓扑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CM(Continue Conduction Mode)下,占空比预测控制中系统存在二次谐波以及特定次谐波的问题,设计对特定频率谐波有良好跟踪特性的PR控制器,补偿占空比预测控制的谐波分量。同时,在电压... 针对交错并联图腾柱PFC拓扑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CM(Continue Conduction Mode)下,占空比预测控制中系统存在二次谐波以及特定次谐波的问题,设计对特定频率谐波有良好跟踪特性的PR控制器,补偿占空比预测控制的谐波分量。同时,在电压外环中设计陷波器,对特定次谐波进行滤波和反馈补偿。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基于PR控制器与陷波器的占空比预测控制系统,在保留了系统快速动态性的基础上,输入电流很好的得到滤波,电流的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值明显减小,谐波含量降低,提高了输入电能的质量,实现PFC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PFC PR 占空比预测控制 THD 陷波器
下载PDF
基于Kinect v2三维重建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灵青 曾玉珠 李俊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8年第5期127-130,共4页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蓬勃发展,三维模型重建成为研究热点。选用第二代Kinect作为三维模型重建的数据采集外设,获取具有深度信息的点云数据;然后用KinectFusion SDK对物体进行重建,并利用Matlab和Visual C++对点云数据进行降低噪声处理...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蓬勃发展,三维模型重建成为研究热点。选用第二代Kinect作为三维模型重建的数据采集外设,获取具有深度信息的点云数据;然后用KinectFusion SDK对物体进行重建,并利用Matlab和Visual C++对点云数据进行降低噪声处理,并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建立物体表面的拓扑关系,实现了三维物体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CT v2传感器 点云数据 降噪处理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基于重力补偿与滤波模型的工业机械臂打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文斌 李俊 +1 位作者 杨进兴 谢银辉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1年第8期67-69,135,共4页
工业机械臂在打磨任务中需要与外界力进行动态交互感知,为解决自动打磨过程中因机械臂启停阶段的力波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延迟、打磨头振动以及机械臂动力学耦合等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进而导致打磨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重力补偿... 工业机械臂在打磨任务中需要与外界力进行动态交互感知,为解决自动打磨过程中因机械臂启停阶段的力波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延迟、打磨头振动以及机械臂动力学耦合等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进而导致打磨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重力补偿与滤波模型的工业机械臂打磨方法。通过采集机械臂在不同姿态下的力/力矩数据,测算机械臂的安装倾角及负载重心位置,确定重力补偿矩阵模型;在限幅滤波与一阶滞后滤波的基础上搭建滤波模型。验证实验根据工件表面CAD/CAM模型规划机械臂运动路径完成打磨任务,打磨之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为0.120μm,表明基于重力补偿与滤波模型的打磨算法可直接应用于机械臂打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重力补偿 滤波 打磨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