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腹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马蹄肾右肾部分切除术1例报告(“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1
作者 张家龙 施浩强 +1 位作者 王利娜 梁朝朝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腰腹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马蹄肾(HSK)右肾部分切除术治疗HSK合并肾肿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报道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HSK合并肾肿瘤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本例患者的治疗创新性采用腰腹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HS... 目的探讨腰腹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马蹄肾(HSK)右肾部分切除术治疗HSK合并肾肿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报道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HSK合并肾肿瘤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本例患者的治疗创新性采用腰腹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HSK右肾部分切除术,术前经肾脏计算机断层扫描平扫、增强+血管成像明确诊断及血供,术后随访。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70 min。术中热缺血时间30 min,术中出血约300 mL,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出现。术后2个月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未见胸腹部淋巴结肿大及肺部转移灶。结论腰腹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HSK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HSK合并肾肿瘤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肾 腰腹联合入路 机器人辅助 肾部分切除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尿路感染209例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培宇 丁汉东 +2 位作者 钟金彪 廖贵益 梁朝朝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621,共8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随访时间分为3个时期,第一时期为移植术后1个月内,第二时期为术后1~6个月,第三时期为术后7~12个月。分析肾移植术后不同...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随访时间分为3个时期,第一时期为移植术后1个月内,第二时期为术后1~6个月,第三时期为术后7~12个月。分析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发生尿路感染受者的尿培养结果及常见病原菌耐药特点。分析反复尿路感染者的菌群,分析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尿路感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第一时期尿路感染率为90.0%,第二时期尿路感染率为49.3%,第三时期尿路感染率为22.5%。第二时期、第三时期亲属活体器官捐献男性受者的尿路感染率低于女性受者(均为P<0.05)。尿培养结果阳性60例,共检出病原菌8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66例受者反复发生尿路感染,检出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其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是第一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尿路感染、供者类型是第二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组的危险因素,受者性别、年龄是第三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是第一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者性别、年龄是第三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第三时期治愈65例,未治愈38例,治愈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及白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为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较高;术后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女性和高龄是肾移植受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路感染 革兰阴性菌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血清肌酐 白细胞
下载PDF
术前预置双J管对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疏杰 樊松 +6 位作者 赵磊 王建忠 宋正尧 刘明 侯冰冰 许悦贤 郝宗耀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L)术前预置双J管对肾结石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行fURL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100)...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L)术前预置双J管对肾结石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行fURL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100)术前未预置输尿管支架,研究组(n=80)术前2周预置双J管。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威斯康辛生活质量问卷(the Wisconsin Ston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WISQOL)评分。结果对照组术后出现输尿管黏膜损伤3例,持续高热2例,研究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尿白细胞计数、初始尿培养阳性率、术前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发生率、一次输尿管通道鞘(ureteral access sheath,UAS)置入率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研究组,WISQOL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力、睡眠、工作和家庭、对于出行和亲密行为的关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营养和药物治疗、症状、总体情绪评分差值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置双J管能够提高fURL中一次UAS置入成功率,但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OAB和尿路感染发生率,且需承担额外的术前置双J管手术风险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支架管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病耻感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李慎 金宗兰 +3 位作者 刘玲莉 胡文君 邹志辉 刘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115-118,共4页
目的 调查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病耻感与家庭关怀度现状,分析病耻感影响因素,探索家庭关怀度与病耻感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BPH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 目的 调查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病耻感与家庭关怀度现状,分析病耻感影响因素,探索家庭关怀度与病耻感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BPH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SI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BPH患者平均病耻感得分为(53.89±4.93)分、家庭关怀度得分为(7.43±1.27)分,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914,P <0.001)。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留置尿管、医保类型、曾就诊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关怀度可独立解释病耻感总变异的25.0%。结论 老年BPH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关怀度对病耻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前列腺增生 病耻感 家庭关怀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精浆成分和相应精子质量改变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文龙(综述) 马文明(综述) 梁朝朝(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44-449,共6页
前列腺炎是前列腺三大常见疾病之一,此外分别是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约50%的男性一生之中曾患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中不育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患者,这主要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成分的改变有... 前列腺炎是前列腺三大常见疾病之一,此外分别是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约50%的男性一生之中曾患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中不育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患者,这主要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成分的改变有关。本综述通过使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精子”、“精液”和“精浆”等关键词及术语,在PubMed和医学线检索了截至2024年之前发表的人类和动物研究的综述文章、临床试验和病例报告及相关引文。综合回顾了既往对于慢性前列腺炎与精浆变化及精子质量相关研究和调查,通过CP/CPPS患者前列腺液的成分的改变导致精浆成分发生变化的角度,讨论其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精浆 精子 锌离子 抗精子抗体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在铒激光辅助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弈扬 刘玲 +1 位作者 任海迪 潘丹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47-250,共4页
探讨基于临床罹患压力性尿失禁且进行铒激光辅助治疗的女性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分析其应用体现。方法 选取研究场地为本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时段2023年1月-2024年6月,随机筛选共计62例罹患压力性尿失禁且进行铒激光辅助治疗的女性患者... 探讨基于临床罹患压力性尿失禁且进行铒激光辅助治疗的女性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分析其应用体现。方法 选取研究场地为本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时段2023年1月-2024年6月,随机筛选共计62例罹患压力性尿失禁且进行铒激光辅助治疗的女性患者为研究观察目标,遵循盲选法落实分组操作,即:对照组(积极开展常规护理工作,n=31)、观察组(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工作,n=31)。结果 比对两组间的盆底肌肌力和尿失禁改善情况,干预落实前,显示组间无意义(P>0.05),干预执行后,观察组的Oxford肌力评分值、尿失禁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组间病患的生活质量评估数据,干预前(P>0.05),观察组病患干预后的自我困扰因素、行为限制因素、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评分值均显示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组间尿失禁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值,在干预前显示(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的控尿意识、控尿信心、康复训练信心、克服训练阻碍信心评分值均显示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临床罹患压力性尿失禁且进行铒激光辅助治疗的女性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模式,相较常规护理更具全面性,可助于改善盆底肌肌力和尿失禁症状,促进生活质量和提高自我效能感,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价值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铒激光辅助治疗 综合护理 盆底肌肌力 尿失禁改善情况 生活质量 尿失禁自我效能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机器人远程肾部分切除术的现状与未来
7
作者 吴槟 杨诚 梁朝朝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广泛应用于早期肾癌的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手术机器人和5G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远程肾部分切除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机器人远程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精准度高、突破空间限制和应用广等...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广泛应用于早期肾癌的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手术机器人和5G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远程肾部分切除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机器人远程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精准度高、突破空间限制和应用广等诸多优势,但其发展亦面临隐私保护、经济成本、网络稳定性、伦理问题等挑战。未来,机器人远程肾部分切除术在战地救援等诸多特殊场景中可能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机器人远程肾部分切除术的现状与未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肾肿瘤 肾切除术 远程医疗 机器人辅助手术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8
作者 丁汉东 王琴 +1 位作者 廖贵益 郝宗耀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2-907,共6页
目的:对肾终末期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经过肾移植治疗术后并发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诱因、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的认识,完善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方法:收集安徽... 目的:对肾终末期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经过肾移植治疗术后并发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诱因、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的认识,完善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术后患者在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回顾性研究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前期临床表现、异常化验及检查、处理流程、后期防治措施及转归,并总结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计17例患者中9例为慢性小量出血,血红蛋白逐渐降低,早期以黑便、粪便潜血阳性为表现,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通过药物治疗治愈;2例胃镜示小溃疡伴活动性出血灶,通过钛夹夹闭止住血,预后良好;1例胃镜示胃窦体交界处前壁纵行溃疡钛夹夹闭效果不佳,行胃网膜右动脉细小分支动脉栓塞术,2周后康复出院;1例胃镜示胃窦处小弯侧深凹溃疡,行胃十二指肠远端分支动脉栓塞术,患者预后良好;2例胃镜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巨大多发溃疡灶,行胃大部及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十二指肠残端旷置+残胃空肠吻合术,其中1例痊愈出院,另1例术后第12天再次出血最终死亡;2例憩室,均行手术切除憩室,预后良好。结论:肾移植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起病多隐匿,病情有急有缓,对患者及移植肾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给予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果断内镜下钛夹止血、经血管介入栓塞、甚至手术治疗,可使消化道出血的危害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消化道出血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前列腺尖部及膀胱颈精准解剖与重建对尿控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雨帆 邰胜 +4 位作者 周骏 杨诚 施浩强 陈金虎 梁朝朝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2-1098,共7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行前列腺尖部及膀胱颈尿道精准解剖与重建对术后尿控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本中心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随访资料完善的前列腺癌患者131例,其中64例研究组使用改良...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行前列腺尖部及膀胱颈尿道精准解剖与重建对术后尿控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本中心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随访资料完善的前列腺癌患者131例,其中64例研究组使用改良手术方式,67例对照组为传统手术方式。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照1∶1的比例匹配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穿刺Gleason评分、术前尿控情况等资料。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后3个月时的尿控情况等资料。手术前后尿控情况的评估均采用术前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Urinary Incontinence Short Form,ICIQ-UI SF)量表。结果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组和对照组共成功匹配56对患者。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ICIQ-UI SF量表得分中位数为7.0分,对照组ICIQ-UI SF量表得分中位数为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研究组中前列腺体积和Gleason评分均与术后3个月时ICIQ-UI SF评分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与术后3个月时ICIQ-UI SF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对前列腺尖部及膀胱颈尿道精准解剖与重建可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时患者尿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术 精准解剖 重建 尿控
原文传递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鞘状突高扎术治疗鞘膜积液患儿中的运用价值
10
作者 耿铎 刘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针对鞘膜积液患儿,鞘状突高扎术间引入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以鞘膜积液患儿为观察对象,共58例参与,均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患儿,入组后,所有患儿均应用鞘状突高扎术治疗,以护理模式的差异,将患儿分... 针对鞘膜积液患儿,鞘状突高扎术间引入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以鞘膜积液患儿为观察对象,共58例参与,均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患儿,入组后,所有患儿均应用鞘状突高扎术治疗,以护理模式的差异,将患儿分组,一组观察组(n=29)实行全程优质护理,一组对照组(n=29)实行常规护理,以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 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记录值均低于对照组;疼痛度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阴囊血供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9%,对照组则为27.58%,(x2=4.3500,P<0.05)。结论 将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鞘膜积液患儿鞘状突高扎治疗围术期中,可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儿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鞘状突高扎术 鞘膜积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