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1
作者 张瑜 王文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接诊的50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是否发生肝硬化继续分为肝硬化组(265例)和非肝硬化组(235例);依据肝硬化发展阶段,对肝硬化...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接诊的50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是否发生肝硬化继续分为肝硬化组(265例)和非肝硬化组(235例);依据肝硬化发展阶段,对肝硬化组继续进行分组,将14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分为代偿期组,12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失代偿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3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分组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非肝硬化组比较,肝硬化组IgG、IgA、IgM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组与失代偿期组比较,失代偿期组IgG、IgA、IgM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根据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便于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的实际病变情况,从而判断肝脏细胞受损情况,为疾病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验
下载PDF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王凯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进行辅助,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生化指标[包括... 目的 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进行辅助,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葡萄糖耐量],比较两组受检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的FBG、HbA1c、LDL-C、TG、TC、葡萄糖耐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BG(mmol/L):7.65±1.32比5.42±0.38,HbA1c:0.090±0.004比0.055±0.005,LDL-C(mmol/L):3.49±0.89比2.21±0.53,TG(mmol/L):2.98±0.51比1.26±0.27,TC(mmol/L):5.57±0.81比4.33±0.52,葡萄糖耐量(mmol/L):12.38±1.35比5.32±0.57,HDL-C(mmol/L):1.25±0.34比1.58±0.55,均P<0.05]。结论 生化指标检验能提升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有助于临床对患者开展早期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验 糖尿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娟 张瑜 王凯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及重要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接受尿常规检验但未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的3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与2022年1月—2023年2月接受尿常规检验且应用分析前... 目的探讨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及重要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接受尿常规检验但未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的3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与2022年1月—2023年2月接受尿常规检验且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的2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在两组患者中开展回顾分析,比较两组尿常规检验的标本异常检出情况,分析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的尿常规检验标本异常总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0%比11.67%,P<0.05)。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对尿路感染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未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敏感度:97.18%比90.21%,特异度:98.28%比81.54%,准确度:97.50%比88.33%,阳性预测值:99.28%比94.64%,阴性预测值:93.44%比69.74%,均P<0.05)。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白细胞定量、细菌定量的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未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患者(亚硝酸盐:97.65%比85.85%,白细胞酯酶:98.90%比90.91%,白细胞定量:98.75%比88.89%,细菌定量:98.51%比88.37%,均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对尿路感染进行灵敏、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尿常规检验 分析前检验 诊断
下载PDF
白介素6、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血沉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王晓蕾 潘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94-0199,共6页
炎症是人体受到外来侵害时做出的一种应激反应,目的是祛除外来的感染源,并使机体恢复至正常的生理状态。炎症的发生过程隐匿,发展过程比较漫长,且可引起机体的各种不良反应。各类型炎症标志物,不仅可以提示炎症处于的发展阶段,更可以预... 炎症是人体受到外来侵害时做出的一种应激反应,目的是祛除外来的感染源,并使机体恢复至正常的生理状态。炎症的发生过程隐匿,发展过程比较漫长,且可引起机体的各种不良反应。各类型炎症标志物,不仅可以提示炎症处于的发展阶段,更可以预示炎症反应的预期结果。因此,探讨炎症过程中的各种生物标志物的作用就显得极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血沉 炎症
下载PDF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梅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在泰安市中医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2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另外60例纳入试验组,进行外周血细胞...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在泰安市中医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2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另外60例纳入试验组,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细胞指标异常特征和不同疾病的异常症状,评价预后效果并比较使用两种方法评估预后的准确率。结果试验组血细胞异常总检出率以及中性粒细胞异常、红细胞形态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检误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细胞异常总检出率:93.33%(56/60)比76.67%(46/60),中性粒细胞异常检出率:33.33%(20/60)比16.67%(10/60),红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33.33%(20/60)比16.67%(10/60),漏检误检率:6.67%(4/60)比23.33%(14/60),均P<0.05]。感染性疾病患者主要检出中性粒细胞异常,出血性疾病患者主要检出血小板数目异常,贫血患者主要检出红细胞形态异常,白血病患者主要检出淋巴细胞异常,淋巴瘤患者主要检出淋巴细胞异常。试验组的预后效果评估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50/60)比66.67%(40/60),P<0.05]。结论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能够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并对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预后评估准确率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梅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至泰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45例)、病毒感染组(3...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至泰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45例)、病毒感染组(35例),另外选择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仪,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受检者的IL-6、PCT水平;使用特定蛋白免疫分析仪,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分析各组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IL-6、PCT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CRP(mg/L):145.96±18.25比43.22±10.15、5.06±1.52,IL-6(ng/L):98.65±20.65比16.12±8.14、6.05±2.36,PCT(μg/L):6.28±1.52比0.38±0.10、0.06±0.02,均P<0.05],且病毒感染组CRP、IL-6、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细菌感染组CRP、IL-6、PCT的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CRP:53.33%比34.29%、2.50%,IL-6:60.00%比17.14%、5.00%,PCT:88.89%比8.57%、2.50%,均P<0.05),且病毒感染组CRP、IL-6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加强血液学指标CRP、IL-6、PCT联合检测,有助于及时了解疾病感染情况,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相关的实验室数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院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丽娟 陈金之 +1 位作者 张志军 姜梅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某三级医院4年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3—2016年4年间某院临床筛选出的51株MDRAB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鉴定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51株MDRAB100%都携带blaOXA... 目的探讨某三级医院4年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3—2016年4年间某院临床筛选出的51株MDRAB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鉴定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51株MDRAB100%都携带blaOXA-51型碳青霉烯酶基因,94.12%携带bla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MLST分析发现有3种已报道的STs,依次为ST191(52.94%)、ST208(31.37%)和ST136(15.69%),它们都属于克隆复合体CC92。其中4年间ST208在医院内持续性的播散,ST191和ST136在不同时间段间断性的播散。结论该院各时间段分离的MDRAB都发生过相同ST克隆株的暴发流行,警示医院应加强预防院内感染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下载PDF
一种CD3^+ T细胞细胞内CD69分子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 王一任 王克强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人外周血CD3^+ T细胞细胞内CD69的检测方法。方法分离获取健康人PBMC,用PMA^+ IM(佛波醇酯^+ 离子霉素)刺激PBMC,用蛋白转运抑制剂(Brefeldin A,BFA)阻断细胞内因子的分泌,用皂角素(Saponin)破膜,流式细胞术检测CD3^+ T细... 目的建立一种人外周血CD3^+ T细胞细胞内CD69的检测方法。方法分离获取健康人PBMC,用PMA^+ IM(佛波醇酯^+ 离子霉素)刺激PBMC,用蛋白转运抑制剂(Brefeldin A,BFA)阻断细胞内因子的分泌,用皂角素(Saponin)破膜,流式细胞术检测CD3^+ T细胞胞内CD69阳性率,以确定最佳的破膜时间。结果最佳的破膜时间为15 min,CD3^+ T细胞胞内CD69表达的阳性率较高,可达87.82%。结论流式细胞术是一种检测CD3^+ T细胞内CD69的较好方法,这一方法也为CD3^+ T细胞内其他分子的检测分析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T细胞 CD69分子 PMA+IM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精浆叶酸、维生素B_(12)对精子DNA完整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亓贯和 王静 张圆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精浆中叶酸、维生素B12的含量与精子DNA完整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1年12月到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203名男性患者标本,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用吖啶橙荧光法(AOT)检测精子DNA断... 目的探讨精浆中叶酸、维生素B12的含量与精子DNA完整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1年12月到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203名男性患者标本,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用吖啶橙荧光法(AOT)检测精子DNA断裂指数(DFI),并根据本实验精液参数中精子浓度,将精子浓度>20×106/ml并且生育能力较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精子浓度<20×106/ml生育能力较低的作为实验组,来验证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叶酸、维生素B12与DFI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n=72)测得叶酸浓度为25.1±3.07 nmol/L,维生素B12的浓度为683.6±21.4 g/L;实验组(n=55)测得叶酸浓度为19.7±2.98 nmol/L,维生素B12的浓度为396.2±13.8 g/L。结论精浆中低浓度的叶酸以及维生素B12与精子DNA完整性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 B12 精浆 精子 DNA 完整性 DFI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桂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2期63-63,69,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消化道肿瘤 联合检测 胰腺癌 原发性肝癌 癌胚抗原 阳性率 糖类抗原 胃癌 恶性肿瘤
下载PDF
miR-20a过表达促进VEGF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和迁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桂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2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miR-20a过表达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活性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miR-20a mimics转染至VSMC,VSMC分为3组:空白对照(Con)组、阴性对照(miR-NC)组和转染(miR-20a)组。Real-tim... 目的探讨miR-20a过表达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活性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miR-20a mimics转染至VSMC,VSMC分为3组:空白对照(Con)组、阴性对照(miR-NC)组和转染(miR-20a)组。Real-time PCR检测miR-20a的表达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VSMC中VEGF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组VSMC活性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VSMC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20a对CNN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miR-NC组比较,转染miR-20a mimics后miR-NC组VSMC中miR-20a的表达明显升高,VEGF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VSMC活性升高,VSMC迁移能力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NC组比较,Con组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20a可显著抑制野生型钙调蛋白1(CNN1)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突变型CNN1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过表达miR-20a能够促进VSMC活性和迁移以及VEGF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CNN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a 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VEGF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病相关性研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红梅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1期22-22,共1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病的关系。方法胶体金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健康查体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感染阳性率40%;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72%;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80%;十...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病的关系。方法胶体金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健康查体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感染阳性率40%;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72%;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8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92%。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慢性胃病 感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苏苏 王波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8期41-42,45,共3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空腹血糖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糖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血浆IL-18、IL-2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14
作者 李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5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IL-18、IL-2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26例骨关节炎患者与27例健康成人血浆中IL-18、IL-21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骨关节炎的关系。结果 26例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IL-18和IL-21水平均高于27例健...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IL-18、IL-2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26例骨关节炎患者与27例健康成人血浆中IL-18、IL-21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骨关节炎的关系。结果 26例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IL-18和IL-21水平均高于27例健康成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IL-21水平在骨关节炎患者中明显增高,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IL-18 IL-21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15
作者 高萌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1期160-160,共1页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做支原体培养加药敏分析,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门诊泌尿生殖道患者360例标本,统计支原体感染率,并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60例标本中有182例培养出支原体,阳性率50.6...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做支原体培养加药敏分析,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门诊泌尿生殖道患者360例标本,统计支原体感染率,并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60例标本中有182例培养出支原体,阳性率50.6%。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uu)为主,对各种抗菌药物已产生一定的耐药.陛,尤其是混合性感染的耐药性更加严重。因此,对怀疑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应留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和药物敏感情况检测,对临床选择用药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药敏分析 药物敏感试验 支原体培养 临床预防 解脲支原体 混合性感染 感染情况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检测分析
16
作者 王桂娟 《医疗保健器具》 2008年第2期19-19,共1页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十分广泛,几乎作用于所有组织。人体的生长发育、能量代谢甚至于生殖系统都不同程度上受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最显著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因此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对诊断成年人的甲亢所致的多汗、...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十分广泛,几乎作用于所有组织。人体的生长发育、能量代谢甚至于生殖系统都不同程度上受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最显著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因此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对诊断成年人的甲亢所致的多汗、消瘦、易怒和儿童甲低所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型呆小症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检测分析 五项指标 甲状腺激素 生长发育 发育迟缓型 生殖系统 能量代谢
下载PDF
40例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心肌酶谱分析
17
作者 胡红梅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7期109-109,共1页
我院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患儿40例,均进行心肌酶谱监测,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心肌酶谱分析 新生儿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hs-CRP、Hcy、sCD40L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梅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5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ey)、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h...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ey)、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hs—CRP、Hey及sCD40L,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判断狭窄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hs—CRP、Hey、sCD40L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为(95.9±10.9)分,与hs—CRP呈正相关(r=0.2166,P〈0.05),与Hey呈正相关(r=0.2454,P〈0.05),与sCD40L呈正相关(r=0.5186,P〈0.05)。结论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hs—CRP、Hcy、sCD40L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可溶性CD40配体 冠状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