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触护理联合体位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陈文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抚触护理联合体位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抚触护... 目的:分析抚触护理联合体位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抚触护理联合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主要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长发育指标、神经行为发育评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日平均睡眠时间、日平均摄奶量大于对照组,最大体温差小于对照组,出保温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足量喂养日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反流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的体质量、头围、身高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联合体位护理可以改善早产儿的各项临床指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升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护理 体位护理 早产儿 并发症 生长发育 神经行为
下载PDF
一体化连续护理干预在喂养不耐受低体质量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吴伟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一体化连续护理干预在喂养不耐受低体质量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低体质量新生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3,一体... 目的:分析一体化连续护理干预在喂养不耐受低体质量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低体质量新生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3,一体化连续护理)。比较两组喂养进展情况、喂养质量、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日排便次数、日总排便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胃内残奶量、腹胀次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胎便排完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肠内营养达418 kJ/(kg·d)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喂养效率、吸吮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CD4+、CD8+、CD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及发育商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连续护理干预可促进喂养不耐受低体质量新生儿的喂养进程,提升其喂养质量,改善其免疫功能和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连续护理 喂养不耐受 低体质量新生儿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陈晓芸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1期137-139,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11月新生儿科的临床护理实习生58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29名,实施常规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与观察组(29名,新生儿科临床...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11月新生儿科的临床护理实习生58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29名,实施常规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与观察组(29名,新生儿科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实际操作成绩、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护理操作、应急处理及护理记录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儿科常见病知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能够提高实习护理生的实际操作成绩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获得了实习生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科 护理 带教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下载PDF
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改善新生儿科小儿哭闹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蓉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新生儿科小儿哭闹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将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50)行常规护理,实验组(n=50)行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①实...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新生儿科小儿哭闹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将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50)行常规护理,实验组(n=50)行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①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和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护理人员压力和医患关系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患儿哭闹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压力,改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 护理管理 新生儿科 小儿哭闹
下载PDF
防抓伤综合性护理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王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5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防抓伤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新生儿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防抓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抓伤率、鼻导管脱落率和... 目的:探讨新生儿防抓伤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新生儿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防抓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抓伤率、鼻导管脱落率和胃管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体温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抓伤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的抓伤率和导管脱落率,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增加新生儿睡眠时间和降低体温波动,提高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抓伤 综合性护理 新生儿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以问题为中心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4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PICC置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堵塞、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性感染、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以及家属对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采取以问题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并发症发生和护理纠纷,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 新生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机械性静脉炎
下载PDF
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洪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9期64-67,共4页
目的比较经一次性使用呼吸道用吸引导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分别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uo positive airway... 目的比较经一次性使用呼吸道用吸引导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分别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uo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Duo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住至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的确诊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75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ISA组及InSurE组,LISA组38例,InSurE组37例。LISA组患儿予以LISA联合DuoPAP治疗,InSurE组患儿予以InSurE联合Duo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72 h内机械通气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LISA组患儿PaO2、pH与InSurE组比较在2 h、12 h有所升高,在24 h、48 h及72 h无明显差别;LISA组患儿的PaCO2与InSurE组相比较,在2 h、12 h、24 h均降低,在48 h、72 h无明显差异。LISA组患儿总的无创呼吸支持时长、总住院时长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死亡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气胸、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比较,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RDS效果更加明显,可以作为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A技术 InSurE技术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DuoPAP治疗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伤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英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将62例患尿布皮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湿润烧伤膏涂于患儿臀部,且薄于1 mm,对照组涂鱼肝油滴剂,感染者涂0.5%新霉素软膏,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将62例患尿布皮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湿润烧伤膏涂于患儿臀部,且薄于1 mm,对照组涂鱼肝油滴剂,感染者涂0.5%新霉素软膏,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湿润烧伤膏对新生儿尿布皮炎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新生儿 尿布皮炎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洪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2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的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的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采取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两组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NBNA评分≥35分为正常的比率达8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神经细胞损害,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节苷脂 NBNA评分
下载PDF
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6期163-164,共2页
目的: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分娩的产妇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均给予母婴同室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 目的: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分娩的产妇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均给予母婴同室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紧张程度低于对照组,产妇角色适应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排便次数、进奶量增加、睡眠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帮助产妇缓解不良情绪,促使其快速完成角色转换,从而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 母婴同室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研究新生儿抚触护理对于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2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19年7月-2020年9月收治新生儿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新生儿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首次胎便时间... 目的:分析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19年7月-2020年9月收治新生儿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新生儿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首次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排便次数、进奶量增加和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42 d的身高、头围、体重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42 d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出生早期的身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水平,获得家长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抚触护理 生长发育 基础指标 生理指标 满意度
下载PDF
新生儿心肌炎32例临床特点分析
13
作者 杨震英 张滨英 +2 位作者 邵宪花 陈震 齐骥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炎 新生儿 临床特点 临床资料 病死率
下载PDF
新生儿心律失常36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杨震英 邵宪花 +1 位作者 陈震 齐骥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新生儿 临床分析 心电图检查 监护系统 总结分析 心血管 年长儿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130例分析
15
作者 杨震英 邵宪花 +1 位作者 陈震 齐骥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洪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8期42-44,共3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头罩...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头罩吸氧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PaO_2、SaO_2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PaCO_2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1 h后,观察组患儿PaO_2、SaO_2均较对照组患儿升高,PaCO_2较对照组患儿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能够迅速的改善患儿的缺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文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5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8例,根据新生儿所实施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8例,根据新生儿所实施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则给予精细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40 d时的体质量增长量、身高增长量和头围增长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新生儿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新生儿的MDI评分、PD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MDI评分、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后遗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有效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水平,从而降低新生儿的后遗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雪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8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食管闭锁新生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行食管重建吻合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食管闭锁新生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行食管重建吻合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 食管闭锁 术后护理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晓芸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7S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蓝光照射,2次/d,30min/次;白蛋白辅助治疗。治疗组50例茵栀黄口服液(菌陈15g,...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蓝光照射,2次/d,30min/次;白蛋白辅助治疗。治疗组50例茵栀黄口服液(菌陈15g,桅子6g,炙大黄1g,黄芩、黄柏各3g,甘草10g)。1剂/d,水煎50mL,早晚口服。由于婴儿吸收量较少,可一日内多次进行服用,不能口服可胃管注入。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胆红素下降值、黄疸消退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5例,显效3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34例,显效29例,有效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水平下降数值、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茵栀黄口服液 蓝光照射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撤机模式探讨
20
作者 邵宪花 杨震英 +1 位作者 陈震 齐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撤机模式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病例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NICU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例68例,在患儿病情好转但尚未达到撤机标准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拔管后给予增强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目的探讨不同撤机模式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病例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NICU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例68例,在患儿病情好转但尚未达到撤机标准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拔管后给予增强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采用trPA+AP模式,对照组34例继续呼吸机治疗直至达撤机标准。比较两组的撤机成功率、用氧天数、住院天数、死亡率,并观察气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慢性肺疾病、呼吸暂停、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撤机成功率、用氧天数、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肺炎、气漏、慢性肺病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用增强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过渡撤机可提早撤机,并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气漏、慢性肺病等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