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5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孟兆君 张汝建 +1 位作者 徐信杰 房泽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论治 胃舒饮
下载PDF
滋阴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迎泉 王红艳 《光明中医》 2012年第4期666-667,共2页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温邪,温邪属阳邪易伤阴,临床证候多见耗伤阴液、生风动血等特征。吴鞠通说:“热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温邪,温邪属阳邪易伤阴,临床证候多见耗伤阴液、生风动血等特征。吴鞠通说:“热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所以滋阴是温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滋阴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殿法 段化端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8年第11期527-527,共1页
自发性气胸常因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危及生命。1987年~1997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自发性气胸常因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危及生命。1987年~1997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中男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自发性气胸 气胸
下载PDF
《伤寒论》中解表剂的运用时机
4
作者 刘媛 郑韦莎 司国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7期61-63,共3页
解表法为《伤寒论》中治疗外感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运用时机对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出现表证则用解表剂外,其运用时机还要遵循以下规律:服后汗不出,可续用解表剂;汗后病不解,可续用解表剂;汗后病解,停用解表剂;汗后病去大半,可改用解表... 解表法为《伤寒论》中治疗外感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运用时机对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出现表证则用解表剂外,其运用时机还要遵循以下规律:服后汗不出,可续用解表剂;汗后病不解,可续用解表剂;汗后病解,停用解表剂;汗后病去大半,可改用解表轻剂;汗后病解,而后复发,可复用解表剂;时发热自汗,先其时发汗;自衄后表证不解,可复发汗;特殊情况下可针药并用,等等。此外,对于阳气不足、津液不足、尺中不足、汗后疾病趋势改变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病人,应慎用或禁用解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表法 伤寒论 张仲景 经方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妊娠咳嗽的临床概述 被引量:5
5
作者 徐胜军 杨秀惠 王恒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3期F0003-F0004,共2页
中医药治疗妊娠咳嗽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西医西药无可替代的优势,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中医药对于妊娠咳嗽的干预,尤其是早期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满足孕妇对于优生优育的要求。现对妊娠咳嗽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方药等方面... 中医药治疗妊娠咳嗽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西医西药无可替代的优势,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中医药对于妊娠咳嗽的干预,尤其是早期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满足孕妇对于优生优育的要求。现对妊娠咳嗽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方药等方面予以概括总结。妊娠咳嗽分为外感、痰饮、阴虚、气虚几种常见类型,其治疗则是根据孕妇特有的生理特点及辨证分型,给予养阴润肺清热,止咳化痰补肾,重治肺,兼顾脾,止嗽与安胎补肾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中医药 妊娠咳嗽
下载PDF
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晶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6期112-112,共1页
目的:研究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系统治疗及普通康复方案康复,研究组加用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治... 目的:研究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系统治疗及普通康复方案康复,研究组加用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在内科治疗及普通康复基础上应尽早加入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穴位按摩治疗
下载PDF
通络扶正汤与针刺联合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NIHSS与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晶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通络扶正汤联合苍龟探穴针刺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NIHSS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根据数字排列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3例患者给予通络扶正汤、苍龟探穴针刺法联... 目的探讨通络扶正汤联合苍龟探穴针刺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NIHSS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根据数字排列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3例患者给予通络扶正汤、苍龟探穴针刺法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单纯给予通络扶正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运动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NIHSS、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7.97±8.13)分、(33.32±5.80)分,对照组分别为(18.19±8.33)分、(32.83±5.51)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39、0.4016,P>0.05);治疗30 d后,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11.73±2.9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94±3.18)分,运动功能评分(63.39±6.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8.67±9.55)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4 5、8.457 2,P<0.05)。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总有效率为65.12%,实验组中有5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总有效率为88.37%。实验组临床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44 3,P<0.05)。结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行通络扶正汤联合苍龟探穴针刺法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NIHSS以及运动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有效率,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扶正汤 苍龟探穴针刺法 中风偏瘫 NIHSS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消疡饮漱咽治疗急性咽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孟兆君 张古泉 王红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咽炎 消疡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清热利湿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孟兆君 王会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的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根据病情使用甘利欣、门冬氨酸钾美等,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软肝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肝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的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根据病情使用甘利欣、门冬氨酸钾美等,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软肝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在改善肝纤维化HA、IV-C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软肝煎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益气软肝煎
下载PDF
脑血管支架置入者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因子与血管再狭窄的关联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红艳 张迎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9期7739-7742,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因子的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以颅内动脉,支架,狭窄,血小板活化,炎症因子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intracranial arterial,stents,stenosis,elevated platele... 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因子的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以颅内动脉,支架,狭窄,血小板活化,炎症因子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intracranial arterial,stents,stenosis,elevated platelet activation,inflammatory factor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以血小板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变化为评价指标。纳入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排除动物实验和其他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方法。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650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脑血管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因子的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进行分析。血小板活化、炎性反应和炎症因子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中的作用,目前成为研究的热点。认识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对判断支架置入的适应证及有效预防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有重要意义。血小板血栓形成是支架置入后急性血管闭塞的主要原因之一,活化的血小板通过其释放产物加重对内皮细胞的破坏作用,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迁移。支架本身作为一种外来刺激物,首先引起血小板在支架表面的聚集和激活,分泌出大量的各种细胞因子,导致血栓的形成。随之大量的白细胞将在血管损伤部位聚集后分泌出细胞因子并介导炎症反应,导致平滑肌细胞大量向损伤部位迁移发生增殖反应,由于新生内膜的大量增生,导致血管壁的重构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结论:置入前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同时控制置入后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将会成为治疗颅内血管狭窄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支架 狭窄 血小板活化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外敷内服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兆君 王红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257-1258,共2页
目的:观察外敷八仙膏,内服蠲痹通络饮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三叉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外敷八仙膏,内服蠲痹通络饮,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1。观察疼痛消失缓解的情况,评定疗效。结果:2组治疗60m in后... 目的:观察外敷八仙膏,内服蠲痹通络饮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三叉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外敷八仙膏,内服蠲痹通络饮,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1。观察疼痛消失缓解的情况,评定疗效。结果:2组治疗60m in后统计即时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2组远期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八仙膏、蠲痹通络饮有明显镇痛和止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八仙膏 蠲痹通络饮 外敷 内服
下载PDF
消疡饮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古泉 孟兆君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515-515,共1页
关键词 智齿冠周炎 消疡饮 漱咽
下载PDF
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化端 赵己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分别治疗4周后,评价其症状缓解情况和内镜下表现。结果:治疗4周后的症状缓解总有...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分别治疗4周后,评价其症状缓解情况和内镜下表现。结果:治疗4周后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3%、80.00%(P<0.05);胃镜下病变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71.11%(P<0.05)。结论: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迅速、病变治愈率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流性 食管炎 旋复代赭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滋养肝肾法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36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兆君 王会亮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难治性肝硬化腹水 常规西药治疗 滋养肝肾法 中医药疗法 临床治疗 病死率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兆君 黄志华 王红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6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刺百会、内关、足三里、公孙等穴,内服加味举元煎;对照组口服麻黄素、ATP。结果:2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2组远期疗效,治疗组...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刺百会、内关、足三里、公孙等穴,内服加味举元煎;对照组口服麻黄素、ATP。结果:2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2组远期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低血压,具有作用和缓、持续、复发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低血压 针药结合 举元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兆君 张本华 +1 位作者 苏翠丽 刘海燕 《工企医刊》 1996年第4期134-134,共1页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综合征,多发于中年女性,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自1986年6月至1995年10月笔者选择特发性水肿病员30例,用自拟的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观察,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水肿 特发性水肿 治疗 开郁消胀利水汤
下载PDF
基于冲脉理论探析张仲景平冲证治思想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明 丁艳亭 《光明中医》 2018年第6期773-775,共3页
通过梳理冲脉之循行、功能及病症,对冲脉理论作总结分析,发现张仲景著作中很多方证亦可归为冲脉病变,通过方证分析得知,肾气亏虚或气血不足是冲脉病变的基础。肾气(阳)不足,则不能化水,寒(水)之邪从冲脉上逆则引发悸动、气上冲之感,因... 通过梳理冲脉之循行、功能及病症,对冲脉理论作总结分析,发现张仲景著作中很多方证亦可归为冲脉病变,通过方证分析得知,肾气亏虚或气血不足是冲脉病变的基础。肾气(阳)不足,则不能化水,寒(水)之邪从冲脉上逆则引发悸动、气上冲之感,因此仲景多以桂枝、茯苓温阳利水、平冲降逆;气血不足,冲脉失其温养,虚热或寒邪易于循经内扰,因此补益气血为证治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脉 平冲降逆 张仲景
下载PDF
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兆君 王友富 王红艳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0期1949-1950,共2页
目的:探讨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特发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采用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双氢克尿噻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治疗效果,随访半年后统计... 目的:探讨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特发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采用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双氢克尿噻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治疗效果,随访半年后统计远期疗效。结果:两组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8.7%,对照组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远期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88%,对照组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水肿复发率分别为15.4%、7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有显著疗效,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水肿 辨证论治 疏肝理气 活血利水 中医药疗法 开郁消胀利水汤
下载PDF
自拟八味饮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疗效观察
19
作者 孟兆君 王海霞 +1 位作者 战秀兰 王延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36-937,共2页
咽喉口腔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自2000年5月-2004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八味饮含漱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咽喉口腔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咽喉口腔疾病 八味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自拟金鸣饮治疗嗓音病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孟兆君 战秀兰 王延华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自拟金鸣饮对嗓音病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漱、咽金鸣饮,对照组口服利君沙,观察声嘶消失时间及疼痛缓解的情况及对中医不同证型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P<0.01);分型疗... 目的:探讨自拟金鸣饮对嗓音病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漱、咽金鸣饮,对照组口服利君沙,观察声嘶消失时间及疼痛缓解的情况及对中医不同证型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P<0.01);分型疗效以肺肾阴虚、肺脾气虚为佳。结论:金鸣饮有促进肿疡消退、利咽喉、开嗓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病 中医药疗法 金鸣饮 漱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