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宫腔镜在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程琛 钱华 +1 位作者 王悦 侯顺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目的评价一次性电子宫腔镜用于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于2021年1月至5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入组136例受试者,1∶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一次性电... 目的评价一次性电子宫腔镜用于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于2021年1月至5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入组136例受试者,1∶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进行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对照组使用市售宫腔镜进行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评价两组图像质量,记录手术情况、试验用器械与手术器械兼容性等。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宫颈管、宫腔形态、宫底、宫壁均具有良好成像效果;两组器械均能顺利完成诊断或辅助手术,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器械与手术器械的兼容性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91.7%vs.95.7%,P Fisher>0.05);试验组具有良好的进出水性能、摄像性能、图像同步到主机显示器的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vs.10.3%,χ^(2)=1.024,P>0.05),且不良事件均与试验器械无关,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及器械缺陷。结论本研究使用的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能够满足临床诊断和辅助手术需要,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宫腔内诊断 辅助手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早期量化踝泵运动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何翠琴 孙海燕 +3 位作者 陈新萍 赵群 李海芳 葛忠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189-190,共2页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一种疾病,也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静脉内血管损伤、血液瘀滞及高凝情况是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中血流瘀滞是引起DVT的主要因素.因而,及早改善妇...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一种疾病,也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静脉内血管损伤、血液瘀滞及高凝情况是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中血流瘀滞是引起DVT的主要因素.因而,及早改善妇科肿瘤患者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水平,对于预后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量化踝泵运动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B超引导下心电图定位在妇科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何翠琴 赵玉桃 +4 位作者 孙海燕 李海芳 丛爱华 常纪茹 曹书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心电图定位在妇科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接受PICC置管的妇科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治疗并有PICC置管需求,实施B超引导下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判断置管效果。结果患者静脉血管状况评...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心电图定位在妇科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接受PICC置管的妇科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治疗并有PICC置管需求,实施B超引导下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判断置管效果。结果患者静脉血管状况评估,0级31例(51.67%),Ⅰ级17例(28.33%),Ⅱ级10例(16.67%),Ⅲ级2例(3.33%);PICC置管效果,2例患者出现导管异位(3.33%),后撤管重置,2例全部纠正;置管成功率为100%;1次穿刺成功率53例(88.33%),置管平均时间为28.32 min;置管平均出血量2.54 m L。结论 B超引导下心电图定位在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准确定位导管位置,为妇科肿瘤患者PICC置管提供有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B超 PICC置管 妇科肿瘤
下载PDF
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何翠琴 陈新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不... 目的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不同Autar分级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utar各分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ar量表 护理干预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40例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翠琴 赵群 葛忠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下床时间、自理时间、拔尿管时间、拔引流管时间、残... 目的探究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下床时间、自理时间、拔尿管时间、拔引流管时间、残余尿量、自排小便以及住院天数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下床时间、自理时间、拔尿管时间、拔引流管时间以及自排小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残余尿量、住院天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细节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妇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志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节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妇科手术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手术后行尿管留置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尿管留置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性护理措施。观察2组住... 目的探讨细节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妇科手术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手术后行尿管留置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尿管留置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性护理措施。观察2组住院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率、非计划拔管率、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实施细节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尿管留置 细节性护理 尿路感染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翠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妇科护理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术后康复状况及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程...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妇科护理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术后康复状况及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组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妇科 康复
下载PDF
两种肠道清洁方法在妇科肿瘤术前肠道准备中对患者休克指数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群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传统肥皂水保留清洁灌肠在妇科肿瘤术前肠道准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妇科腹式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口服电解质组36例,保留灌肠组28例,分别在术晨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比较...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传统肥皂水保留清洁灌肠在妇科肿瘤术前肠道准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妇科腹式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口服电解质组36例,保留灌肠组28例,分别在术晨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分别于肠道准备前和术晨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比较两组病人组间和组内的休克指数的变化。结果主观满意度调查提示组间比较口服电解质组明显优于传统保留灌肠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休克指数比较,组内保留灌肠组有显著差异而口服电解质无差异,组间术前无显著差异而术后口服电解质组明显优于保留灌肠组。灌肠效果口服电解质组优良率97.2%也优于保留灌肠组85.7%。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清洁具有痛苦小,病人满意度高,对患者血容量影响小,灌肠效果明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肠道准备 休克指数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46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夏爱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197-198,共2页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技术不仅可完成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其也可以用于治疗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疾病。本研究对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34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技术不仅可完成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其也可以用于治疗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疾病。本研究对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34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术 子宫肿瘤
下载PDF
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虚证诊断模型的探索与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鹏 林玲 +2 位作者 朱亚娟 谢桂香 王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27-31,共5页
目的 构建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虚证的诊断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附属医院住院的160例冠心病心绞痛中老年(50~8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血常规、血脂、肝肾... 目的 构建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虚证的诊断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附属医院住院的160例冠心病心绞痛中老年(50~8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作为自变量,每位患者均给出虚实辨证,其结果作为因变量。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可视化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结果 160例患者实证83例,虚证77例。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7~85岁[OR=2.776,95%CI(1.219,6.321),P=0.015]、糖尿病[OR=2.230,95%CI(0.960,5.178),P=0.062]、Genisi评分4.50~7.50[OR=10.126,95%CI(2.574,39.843),P=0.001]、Genisi评分8.00~15.75 [OR=13.510,95%CI(3.441,53.040),P<0.001]、Genisi评分16.00~80.00[OR=53.032,95%CI(11.769,230.027),P<0.001]是冠心病心绞痛虚证的预测因子。模型方程为:Logit(虚证概率)=-4.231+1.021×年龄(>67~85岁)+0.802×患糖尿病+2.315×Gensini等级(4.50~7.50)+2.603×Gensini等级(8.00~15.75)+3.952×Gensini等级(16.00~80.00)。该模型受试者曲线下面积值为0.852(95%CI:0.795~0.910)。校准度曲线提示准确度较好,决策曲线分析表现在该预测变量在6%~85%广大风险范围内展现出较好的正向收益率。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虚证诊断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临床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中医分型 虚证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HPV转阴率及性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韩春霞 冯兰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3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治疗女性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5例L...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治疗女性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5例LSIL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2b,IFN-α2b)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O_(2)激光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HPV感染转阴情况、治疗效果及性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HPV载量为(1.35±0.38)copies/mL,低于对照组的(1.89±0.42)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性生活丧失率、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O_(2)激光治疗能够提高女性LSIL合并HPV患者的治疗效果及HPV转阴率,且对患者的性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 女性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 性功能
下载PDF
益气养阴针法联合超短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邹琳 王华 李华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4期2661-266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使用益气养阴针法联合超短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超短波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使用益气养阴针法联合超短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超短波治疗,观察组予以益气养阴针法联合超短波,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MDNS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MDNS分别为(7.45±1.72)、(5.37±0.91)分,均低于对照组[(9.21±1.68)、(6.89±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水平分别为(6.17±0.72)mPa/s、(1.76±0.52)mPa/s、(15.14±2.34)mm/h,均低于对照组[(6.89±0.84)mPa/s、(2.09±0.64)mPa/s、(17.58±2.91)m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分别为(8.43±3.12)pg/mL、(2.46±0.48)ng/L、(4.69±2.72)mg/L,均低于对照组[(9.48±2.75)pg/mL、(3.54±0.51)ng/L、(5.45±2.9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针法联合超短波治疗DPN气阴两虚证可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气阴两虚证 针刺 超短波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下粉碎器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13
作者 李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4期63-66,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粉碎器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75)采取常规子宫...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粉碎器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75)采取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n=75)采取腹腔镜下运用粉碎器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性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63±4.58)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58±0.14)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01±0.36)d、住院时间为(4.25±0.42)d,均短于对照组的(73.17±5.84)min、(2.36±0.25)d、(3.02±1.41)d、(5.84±0.86)d,术中出血量为(50.12±6.32)mL,少于对照组的(95.87±12.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0、23.575、6.010、14.387、27.667,P均<0.05)。术后,两组患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肌瘤残余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运用粉碎器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对卵巢功能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并未增加肌瘤残余与复发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粉碎器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复发
下载PDF
血清IL-17水平对醋酸炔诺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疼痛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吴晓婷 罗兰兰 任才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532-535,549,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17水平对醋酸炔诺酮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疼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EMS患者105例(EMS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17水平对醋酸炔诺酮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疼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EMS患者105例(EMS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EMS组行疼痛评分,并分析血清IL-17水平与r-AFS分期、VAS疼痛评分的相关性。EMS患者采用醋酸炔诺酮治疗1个月,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将其分为有效组(n=65)和无效组(n=4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对醋酸炔诺酮缓解EMS疼痛疗效的影响,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治疗前,EMS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IL-17水平与r-AFS分期呈正相关(r=0.764,P<0.05),与VAS疼痛评分呈弱相关(r=0.251,P<0.05);有效组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升高是EMS患者醋酸炔诺酮缓解疼痛有效的危险因素(β=0.560,OR=1.751,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敏感度为84.62%,特异度为72.50%,最佳截断值为62.36 pg/mL。结论:血清IL-17水平与EMS发生发展相关,可良好预测醋酸炔诺酮对EMS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 白介素-17 醋酸炔诺酮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与病理结果的相符率及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17
15
作者 冯兰兰 孙友红 +1 位作者 夏爱华 李海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2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与病理结果的相符性及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 1级的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计算所有患者术前活检诊断与术后组织病理学...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与病理结果的相符性及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 1级的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计算所有患者术前活检诊断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析患者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活检诊断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6.77%(269/310),活检结果为CIN 1级患者中,病理诊断为CIN 2级及以上病变的病理升级率13.23%(41/310)。单因素分析显示,阴道镜检查前的宫颈细胞学异常、HPV16/18阳性、绝经、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是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细胞学异常、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绝经、HPV16/18阳性均是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高危因素(P<0.001)。结论阴道镜检查满意状况、宫颈细胞学异常以及绝经、HPV16/18阳性等是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阴道镜 宫颈活检 宫颈环形电切术 符合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凝治疗在恶性肿瘤前血栓状态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崔林 陈珏 +5 位作者 孙友红 刘建军 刘兴祥 周向荣 丁洁 朱余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468-471,共4页
目的:分析抗凝治疗在恶性肿瘤前血栓状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检测肿瘤病例的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确定是否合并前血栓状态。根据是否合并前血栓状态将肿瘤病例分为三组:... 目的:分析抗凝治疗在恶性肿瘤前血栓状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检测肿瘤病例的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确定是否合并前血栓状态。根据是否合并前血栓状态将肿瘤病例分为三组:D-D正常组、D-D异常给予抗凝治疗组、D-D异常未给予抗凝治疗组,抗凝药物选用肝素/华法林/拜阿司匹林等,统计各组血栓发生率。结果:2 663例中,D-D异常1 177例,异常率44.2%。发生血栓12例,血栓发生率0.45%。D-D正常组1 486例中发生血栓3例(0.20%),D-D异常组1 177例中,发生静脉血栓9例(0.76%)。其中,D-D异常给予抗凝治疗组1 005例中发生5例(0.50%),未给予抗凝治疗组172例中发生4例(2.33%),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要副反应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未见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合并前血栓状态的肿瘤病人给予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前血栓状态 抗凝治疗 静脉血栓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SULT2A1、Bcl-2蛋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爱华 袁冬兰 +1 位作者 周姝 庞东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34-536,553,共4页
为探讨子宫肌瘤组织中硫酸基转移酶2A1(SULT2A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保存的子宫肌瘤标本110例(子宫肌瘤组),同时选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70例(正常子宫肌层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U... 为探讨子宫肌瘤组织中硫酸基转移酶2A1(SULT2A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保存的子宫肌瘤标本110例(子宫肌瘤组),同时选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70例(正常子宫肌层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ULT2A1、Bcl-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组SULT2A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组(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9.09%,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P<0.05);子宫肌瘤组分泌期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SULT2A1和Bcl-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s=-0.008,P>0.05)。结果提示,SULT2A1和Bcl-2表达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SULT2A1 BCL-2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华 肖蔚 +1 位作者 于鸿 王朝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5-1026,共2页
患者女性,49岁,因左下腹疼痛1个月余入院。体检:左锁骨上可扪及2枚肿大淋巴结,质地硬,其它部位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妇科检查:子宫左后方扪及一5.0 cm×4.0 cm大小的包块,周界不清,活动度差。B超示:左侧输尿管中上段扩张伴左... 患者女性,49岁,因左下腹疼痛1个月余入院。体检:左锁骨上可扪及2枚肿大淋巴结,质地硬,其它部位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妇科检查:子宫左后方扪及一5.0 cm×4.0 cm大小的包块,周界不清,活动度差。B超示:左侧输尿管中上段扩张伴左肾中度积水,左侧附件囊实性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圆细胞肿瘤 促结缔组织增生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优质护理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促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萍 王晓苏 +1 位作者 常纪茹 杨学为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促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66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常规组32例,实验组3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膀胱... 目的探讨基于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促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66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常规组32例,实验组3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膀胱功能锻炼,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结合盆底肌肉功能训练,观察2组自行排尿情况和残余尿量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自行排尿情况和残余尿量情况均优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 <0. 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 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 1%,2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行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更有助于其术后尽早恢复膀胱功能,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盆底肌功能训练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膀胱功能
下载PDF
rhES结合3D-CRT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症状改善、血清sMICA及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磊 杨学为 苏欣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2725-2731,共7页
目的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S)联合三维适形放射(3D-CRT)治疗用于食管癌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对Stathmin、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met)及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sMIC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在... 目的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S)联合三维适形放射(3D-CRT)治疗用于食管癌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对Stathmin、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met)及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sMIC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单独3D-CRT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rhES联合3D-CRT治疗方案。随访6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生存率、病灶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中Stathmin、c-met、sMIC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病情缓解率(69.64%)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5,P=0.034);研究组的5年病灶远处转移率(21.43%)、局部复发率(30.36%)均低于对照组(39.29%、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3、4.495,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55.36%)明显高于对照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7,P=0.019)。治疗后,研究组社会功能[(92.52±2.21)分]、躯体功能[(89.24±2.16)分]、角色功能[(94.12±1.67)分]、情绪功能[(93.56±2.21)分]、认知功能[(91.78±2.01)分]等生存质量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社会功能[(86.97±1.45)分]、躯体功能[(85.84±1.12)分]、角色功能[(89.22±2.04)分]、情绪功能[(92.18±1.16)分]、认知功能[(88.87±2.13)分]评分,研究组总体症状评分[(41.11±1.14)分]低于对照组[(48.79±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组织中的Stathmin、c-met、VEGF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S联合3D-CRT治疗能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Stathmin、c-met、sMICA、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有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三维适形放射 食管癌 STATHMIN 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